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香港103萬人「反送中」:林鄭月娥無視,堅持612強勢二讀

2019/06/10 轉角24小時

為了抗議香港特區政府一意強推的2019《逃犯條例》修訂案,9日香港全區號召了10...
為了抗議香港特區政府一意強推的2019《逃犯條例》修訂案,9日香港全區號召了103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引渡惡法」。 圖/法新社

【2019. 6.10 香港

香港103萬人「反送中」:林鄭月娥無視,堅持612強勢二讀

「這是97回歸以來,香港人最憤怒的時刻之一。」為了抗議香港特區政府一意強推的2019《逃犯條例》修訂案,9日香港全區號召了103萬人走上街頭「反對引渡惡法」。大批群眾從各區緩步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圍,大聲要求特首林鄭月娥「撤回惡法、重啟協商」;儘管大部份參與者在10點活動結束後皆已撤退,但在立法會外卻發生警民激烈衝突,雙方於金鐘、灣仔一帶徹夜對抗,直到破曉時分才以警方強勢清場為結束。不過10日上午打破沉默的特首林鄭月娥卻強調,「能有那麼多人上街,就是香港還很自由的證據」——但特區政府並不打算退讓妥協,《送中條例》的二讀,仍將於6月12日「如期推進」。

▌延伸閱讀:〈「送中條例」的圖謀:從港人在台殺人無法引渡談起

「香港人還能上街頭,表示本港的自由程度一如往昔,並持續受基本法的保障!」10日上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終於打破沉默,首度對9日的反送中示威發言:「但對於(深夜金鐘警民衝突)發生的暴力行為,我感到極度遺憾...任何組織呼籲激烈行動,我都希望他們能夠三思。」林鄭表示,她能理解許多港民走上街頭的心情,但眾人的反應都只是因為「不了解」或「被惡意誤解」。

「《逃犯條例》修訂並不是中央政府的意思。我並沒有收到任何來自北京的指示。」林鄭說,「香港必須進步,沒人希望香港成為罪犯窩藏的化外天堂—–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完成這次的修訂!」

圖為9日香港「反送中」遊行,身穿白衣的群眾,從各區緩步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
圖為9日香港「反送中」遊行,身穿白衣的群眾,從各區緩步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圍,要求特首林鄭月娥「撤回惡法」。 圖/美聯社

圖為9日香港「反送中」遊行,身穿白衣的群眾,從各區緩步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
圖為9日香港「反送中」遊行,身穿白衣的群眾,從各區緩步湧入金鐘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圍,要求特首林鄭月娥「撤回惡法」。 圖/歐新社

香港爭議的「送中條例」正式名稱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其修訂的初始原由,本是2018年12月發生在台北的「潘曉穎命案」,當時與港籍男友陳同佳一同來台旅遊的香港女性潘曉穎,因故遭陳同佳殺害棄屍。殺人之後,陳同佳隨即潛逃回港,直到20天後潘父向香港警方報案,港警才通知台灣刑警,台北方面才循線找到潘女遺體。

潘女證實身亡後,香港警方也以陳男盜刷潘女信用卡為由,在3月13日於港逮捕陳男;但由於命案發生地點在台灣,台港之間並沒有司法合作協議,因此香港方面不但無法以殺人罪為由審判陳男,也沒有法源依據能回應台灣當局的引渡要求。最終,香港法院僅能以「洗黑錢罪」判處陳男入獄29個月——最快今年10月,陳男就可申請假釋出獄。

為了回應台港之間,因潘曉穎命案而曝光的司法合作漏洞,香港方面一度積極討論修法、或與台灣當局簽署司法互助協定;不料特區政府在2019年2月所提交的解套途徑,竟是修改現行的《逃犯條例》、刪除原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任何部分除外」的引渡限制。

港府的說法是,除了台灣之外,香港與「中國內地」、「澳門」方面,也可能遇到類似的引渡問題,因此本回修法才必須「一次到位」,直接拉掉「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其任何部分除外」的排除條文,並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把澳門、中國內地與「中國台灣」,一併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範圍。

消息傳出後,香港輿論一片震驚反彈,因為無人料想到港台之間的命案問題,竟會被廣泛解釋成香港與中國之間的引渡放寬。反對意見質疑,港府欲修改《逃犯條例》並開放「送中條款」,最終結局很可能會讓中國政府直接有權要求港府「逮捕並引渡在香港境內、或過境香港的任何『嫌犯』」——考慮到當前中國的司法尺度與標準,香港各界都擔心:此法一開,香港將正式「司法內地化」,「一國兩制」的政治承諾,也將徹底崩解。

儘管港警方面不斷以限縮路權與行徑方向來阻礙人潮,但超乎想像的超大量響應群眾,卻仍...
儘管港警方面不斷以限縮路權與行徑方向來阻礙人潮,但超乎想像的超大量響應群眾,卻仍讓國際社會為之震撼與意外。 圖/歐新社

反惡法大遊行的主隊伍,在9日晚間抵達示威終點:金鐘地區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
反惡法大遊行的主隊伍,在9日晚間抵達示威終點:金鐘地區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頭。抗爭民眾再次呼籲特首林鄭月娥「應懸崖勒馬、傾聽民意」。 圖/路透社

《逃犯條例》的修改,在香港立法會一路從今年春天爭執至今。直到5月底,香港特區政府才再度以「陳同佳即將出獄」為由,強勢下令、堅持要在6月12日進入二讀。於是民間的「反惡法串聯」也相應積極行動,並藉著六四30周年的紀念集會號召,於6月9日——二讀前的最後72小時——發動全港大抗爭。

根據發起行動的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統計,9日的反惡法大遊行,全港共有103萬人走上街頭——此一數字不僅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的最大規模;亦代表7個香港居民裡面,就有1人上街抗議——然而香港警方卻表示,9日示威最多出場高峰也只有24萬人。特區政府亦強調:「612的二讀進度,不會有任何影響。」

「我們也知道遊行大概阻止不了港府修法...但在最後關頭,不爭到底要怎樣對自己交代?」9日香港街頭,各大外媒與華文媒體,都紛紛紀錄了香港民眾的起聲響應。儘管港警方面不斷以限縮路權與行徑方向來阻礙人潮,但超乎想像的超大量響應群眾,卻仍讓國際社會為之震撼與意外。

反惡法大遊行的主隊伍,在9日晚間抵達了示威終點:金鐘地區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頭。抗爭民眾們再次呼籲特首林鄭月娥「應懸崖勒馬、傾聽民意」,眾人亦確認了6月12號的立法會二讀,將是下一波對決的戰場——假若港府仍堅持修法、挾席次優勢闖關,反對派也將於7月1日再度集結,「號召起更龐大、更絕對力量的全港總抗爭。」

到了11點近子夜階段,小部份群眾在無預警與無緣由的情況下,試圖突破警網闖入立法會...
到了11點近子夜階段,小部份群眾在無預警與無緣由的情況下,試圖突破警網闖入立法會。 圖/美聯社

現場的記者與示威者質疑,鎮暴的「速龍小隊」根本有備而來,不僅有與便衣裡應外合之嫌...
現場的記者與示威者質疑,鎮暴的「速龍小隊」根本有備而來,不僅有與便衣裡應外合之嫌,其清場行動還直接朝沒朝立法會方向逼近的「外場示威者」暴打。 圖/法新社

蓄勢待發的優勢警力以警棍、催淚胡椒水「多方包夾,強勢清場」,並與現場民眾爆發激烈...
蓄勢待發的優勢警力以警棍、催淚胡椒水「多方包夾,強勢清場」,並與現場民眾爆發激烈衝突。 圖/美聯社

但由於香港現地的政治氣氛,於雨傘革命後很是微妙,因此在宣示結束之後,主辦的民陣也宣布活動結束。主要的人潮紛紛於晚間10點前後各自散去,僅留下近千名示威者留守在立法會門外——一開始,留下的眾人原本打算守在立法會,施壓直到6月12日;但到了11點近子夜階段,小部份群眾卻突然在無預警與無緣由的狀況下,試圖突破警網闖入立法會。

儘管這一波「突襲」並未獲得現場多數人響應,闖入行動也很快終止;但蓄勢待發的優勢警力卻以警棍、催淚胡椒水「多方包夾,強勢清場」,並與現場民眾爆發激烈衝突——港警表示,立法會外的民眾主動煽動暴力,因此警方被迫行動;但現場的記者與示威者卻質疑,鎮暴的「速龍小隊」根本有備而來,不僅有與便衣裡應外合之嫌,其清場行動還直接朝沒朝立法會方向逼近的「外場示威者」暴打。

港警的強勢逼近之下,留守在立法會的人潮逐漸朝灣仔方向散去。殘存的民眾就這樣一路對抗到了清晨6點,最終才以港警全面清場為結局告終。

9日晚間至10日清晨的警民衝突,在不同媒體之間也有不同的報導立場。像是同情示威者的《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就強調9日街頭人潮「前所未有」,象徵著香港人民對於特區政府的忍受度已逼近極限;但支持中央的《大公報》卻把焦點鎖定在10日清晨的「暴民生亂」,並全力支持林鄭月娥的修法立場。

目前民陣方面並未切確安排6月12日的二讀場外行動;但部分商家與民間行號,已紛紛自主串聯「612全港大罷工」,試圖藉由103萬人上街的聲勢,進一步向港府施壓停止修法。

「我們也知道遊行大概阻止不了港府修法...但在最後關頭,不爭到底要怎樣對自己交代...
「我們也知道遊行大概阻止不了港府修法...但在最後關頭,不爭到底要怎樣對自己交代?」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Hong Kong protests: Carrie Lam vows to push ahead with extradition bill

【逃犯條例.反修例遊行.多圖】警清晨完成清場 稱制服逾200人 (07:23) - 20190610 - 港聞

Hong Kong marchers fill the streets in protest at extradition bill

United by fear of China, Hong Kongers staged record march

【6.10 警民衝突】示威者圖衝擊立法會 警出動胡椒噴霧棍毆 群眾被驅至灣仔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Huge Hong Kong protest against extradition bill

最新文章

圖為華航名古屋空難的墜機現場殘骸。 圖/報系資料圖庫

【Daily Podcast】華航名古屋空難30年:飛安改善與媒體報導

2024/04/26
2024年4月13日,澳洲雪梨近郊購物中心發生一起持刀刺傷事件,38歲的艾希莉(...

雪梨殺傷事件:捨命拯救愛女的母親,澳洲網友募資協助度過難關

2024/04/26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在4月24日也有學生和警察發生肢體衝突,目前已知至少34人被...

【Daily Podcast】美國校園聲援巴勒斯坦示威爆發衝突,警察逮捕抗爭學生/緬甸內戰3年未停歇,越來越多青年投身反抗軍

2024/04/25
沙烏地阿拉伯所公布的Neom計畫,Neom特區中包括一座「未來城市」The Li...

沙烏地「未來之城」The Line:用原住民鮮血換來的零碳排烏托邦?

2024/04/25
4月22日,英國正式通過爭議的盧安達法案——Safety of Rwanda(A...

【Daily Podcast】美國通過953億美元援助預算案,將如何運用?/英國國會通過爭議的盧安達法案

2024/04/24
美國參議院23日終於通過爭論逾半年的援助預算案,總計將以953億美元分別支援烏克...

美國通過援助預算案:給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953億美元,怎麼分配運用?

2024/04/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