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商人的背叛?Dyson決定將總部遷往新加坡

Dyson的創辦人——詹姆斯.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長期以來都是英國商界頭號的「脫歐戰將」,如今卻在脫歐生效倒數66天的關鍵時刻搬遷總部。圖為戴森爵士將頭穿過戴森無葉片風扇。 圖/歐新社

【 2019.1.23 英國/新加坡

脫歐商人的背叛?Dyson決定將總部遷往新加坡

「說脫歐會讓英國變成『歐洲新加坡』,最後自己卻先落跑到『真的新加坡』?」以高級吸塵器與高級吹風機稱霸全球的英國家電品牌「Dyson」,22日宣布將把全球企業總部,從英國遷往新加坡。Dyson強調,入籍新加坡是為了展望「機會無限的亞太市場」,對英國本地的就業與投資「承諾不變」;但由於Dyson的創辦人——詹姆斯.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長期以來都是英國商界頭號的「脫歐戰將」,如今卻在脫歐生效倒數66天的關鍵時刻搬遷總部,重磅宣布配合脫歐進程的一團混亂,也在恐慌中的英國政壇激起一波譴責與亂戰。

以吸塵器、吹風機、空氣清淨機...等家電技術聞名的Dyson,目前的營運總部位於英格蘭西部的馬姆斯伯里(Malmesbury),是英國引以為豪的「國家級品牌」;但在1月22日的最新公告中,Dyson卻宣布:自2019年起,Dyson總部將遷往新加坡。

Dyson執行長羅溫(Jim Rowan)強調,搬遷總部「與稅制、脫歐、或英國政經現況無關」,決策的動機僅是為了「更貼近亞太的生產與消費市場」,讓企業策略更接地氣、更具彈性。近幾年來,積極搶攻東亞與印度家電市場的Dyson,在亞洲地區的營業額屢創新高。以2017年為例,Dysony在亞太市場的獲利,成長幅度高達7成5,是集團最為仰賴的利潤主力。

《金融時報》報導,雖然Dyson在2018年的財報,首度突破10億英鎊大關,但絕大部份的貢獻,都來自於亞洲為主的海外市場;而英國本地市場,僅占整體獲利的4%。再加上自2003年起,Dyson就已將所有生產鏈遷出英國,並以亞太的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新加坡為主要的生產基地,因此本回的總部東進,也只是「時勢所趨」合情合理。

羅溫表示,Dyson總部搬遷的決定,並不影響英國部門的就業狀況;除了企業註冊的變更登記外,只有公司的首席財務長(CFO)與法務總監(CLO),需要搬遷到新加坡的新總部。但之後策略部門會否跟進遷移?羅溫則沒有另作回應,僅表示作為執行長的自己,未來也將以新加坡為經營根據地。

目前Dyson集團全球的1萬2,000員工中,英國的本國籍雇員就佔了4,500人——他們大多數都集中在馬姆斯伯里的企業總部,主責技術研發、規劃企業發展;但Dyson當前積極搶攻、作為下一代營運重點的「電動車部門」,卻以新加坡為主。

然而Dyson公布搬遷總部的決定,卻讓英國政壇掀起了一波「互控」波瀾,因為長期以來Dyson的大老闆戴森爵士,就是英國商界最高調鼓吹的「脫歐支持者」,因此在國會內,脫歐派與留歐派議員紛紛以「Dyson案」作為脫歐利弊的實證案例。

反方認為,Dyson的出走證明了「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界的不安與傷害」;但正方則強調,Dyson擁抱亞太的作法,證實了英國經濟若與歐盟緊密掛鉤,「才是雞蛋全押在同一個籃子的錯誤政策」。

保守黨的脫歐鷹派戰將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表示:「正當英國商業部為了那狹隘的歐洲單一市場汲汲營營的同時,殊不知來自全球的競爭,才是英國應當認真考慮的機會。」而一向力挺脫歐的英國大報《每日電訊報》也幫腔,認為Dyson早已因應全球化而進化成「世界企業」,英國若要吸引這類高競爭力的企業入住,那就應該趁著脫歐、解除歐盟政策束縛之際,擴大對於重點產業的優惠稅率與政策補貼。

但同為保守黨同事、曾任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私人秘書的留歐派議員吉馬(Sam Gyimah),卻大力譴責脫歐進程的崩潰,以及Dyson的「社會背叛」。

「當你遷走企業總部的同時,也帶走了企業所述的智慧財產權。對於英國公眾——那些曾相信他(戴森爵士)的說法,聲稱在脫歐後的英國,企業會一如往昔更加繁榮的人而言——這就是公開的說謊與背叛!」吉馬表示,「那麼多老百姓相信他的話、相信他的意見,結果他就這樣?行李一收,把公司應聲就搬去了新加坡!」

反脫歐立場的英國大報《衛報》,則將Dyson的搬遷決策形容成「企業界脫歐逃難拉警報」;報導強調,儘管英國內閣不斷強調「早就知道Dyson去新加坡的事」,但近幾周來,包括SONY決定將歐洲總部從倫敦遷往阿姆斯特丹、老牌英國海峽渡輪公司P&O準備把所有船隊改註冊為賽普勒斯籍、英國最大寵物用品零售業者Pets at Home正為了脫歐危機「大量囤積狗糧與貓砂」...種種氣氛,似乎都彰顯了「英國商界正走入不安的崩潰高峰」。

Dyson對英國表示,總部遷移之後,英國本地的既定投資「一切如常」並不直接受到影響;但新加坡《海峽時報》卻樂觀地表示,Dyson已承諾「翻倍」在新加坡的研發雇員,並可能將電動車的研發主力,連帶移進新加坡的製造工廠,已加快2021年「Dyson首輛電動車」登場的生產效率——屆時此消彼長,或否連帶邊緣化英國老家的研發部門?在不確定的脫歐季節裡,也沒有人能即刻斷定。


推薦閱讀

  • Dyson to move its headquarters to Singapore

  • Companies press Brexit panic button in further blow to Theresa May

  • British manufacturer Dyson to relocate corporate headquarters to Singapore

  • Dyson to move company HQ to Singapore

  • It's hard to blame Dyson for its Singapore move - this British brand became a global firm some time ago

  • Dyson moves HQ to Singapore as ministers are accused of not pushing benefits of post-Brexit Britain

  • 關鍵字
    # 影像故事

    上一篇

    湄公河水泥殺人案:泰國警方證實流亡「反泰皇人士」身亡

    下一篇

    委內瑞拉的「兩個總統」:國會議長自組臨時政權,川普公開承認合法性

    最新文章

    柯克死亡槍擊案兇嫌落網之後:美國擔憂社會深陷政治暴力與仇恨情緒

    柯克死亡槍擊案兇嫌落網之後:美國擔憂社會深陷政治暴力與仇恨情緒

    柯克槍擊案:槍手仍未落網,猶他州長:中國與俄羅斯趁機散播假資訊、挑撥美國對立

    柯克槍擊案:槍手仍未落網,猶他州長:中國與俄羅斯趁機散播假資訊、挑撥美國對立

    查理柯克槍擊案:31歲的MAGA明星之死,槍手尚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查理柯克槍擊案:31歲的MAGA明星之死,槍手尚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反對壓迫網路社群,拒絕腐敗的權貴子女:尼泊爾抗爭逼使總理下台

    反對壓迫網路社群,拒絕腐敗的權貴子女:尼泊爾抗爭逼使總理下台

    破滅的和平談判?以色列空襲卡達引發國際譴責,哈瑪斯宣稱「領導幹部未被擊殺」

    破滅的和平談判?以色列空襲卡達引發國際譴責,哈瑪斯宣稱「領導幹部未被擊殺」

    苦澀的政治咖哩:石破茂辭退首相,50天的孤鳥抗爭黯然下台

    苦澀的政治咖哩:石破茂辭退首相,50天的孤鳥抗爭黯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