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德國大選倒數:梅克爾對舒爾茲,無聊泥沼中的大選辯論

2017/09/05 轉角24小時

德國大選辯論——Das TV Duell——於德國時間周日(9月3日)晚間8點,由德廣聯《ARD》放送。 圖/《ARD》
德國大選辯論——Das TV Duell——於德國時間周日(9月3日)晚間8點,由德廣聯《ARD》放送。 圖/《ARD》

【2017.9.5 德國】

德國大選倒數,第19天:梅克爾舒爾茲,無聊泥沼中的大選辯論

#德國大選倒數,第19天:梅克爾對舒爾茲,無聊泥沼中的大選辯論

逼近的德國大選,已進入最後三周倒數,而始終缺少「選戰氣氛」的德國,也終於在9月3日,迎來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梅克爾單挑舒爾茲」的重量級大選辯論。但相較美國跟法國大選辯論的大排場、候選人張牙舞爪的張力表演,3日的辯論除了零星交鋒,梅克爾與舒爾茲的表現卻都顯得平淡、甚至乏味;加上適逢北韓氫彈試爆,國際目光也全轉向遠東,讓原本已因梅克爾穩操勝算而有大勢已定意味的選戰,再陷「船過水無痕」的尷尬局面。

辯論之前,儘管年初時曾造成「威脅」,但在對手社民黨的「舒爾茲效應」退燒後,尋求連任的梅克爾便憑著執政優勢,始終以至少15個百分點穩健領先。

由於辯論向來不是梅克爾的強項,過去更有表現不佳、險讓選情「被逆轉」的窘況,因此外界也期待社民黨的舒爾茲能把握機會,在最後衝刺階段狙擊梅克爾——但令支持者失望的是,辯後民調顯示,梅克爾的優勢仍穩固如山;比起舒爾茲,有55%的受訪民眾表示,「梅姨的表現更能說服選民。」

事實上,舒爾茲的表現並不算差,辯論中更多次嘗試攻擊梅克爾,尤其針對難民政策,猛開砲火指責她「當年未與歐洲其他國家商量,就擅自作主開放邊境」,這也讓德國至今無法有效處置難民悲歌。

然而梅克爾的策略一如往常,是讓整個辯論戰場越「平凡」、越「冷」越好,從一開始便打算「只守不攻」的梅克爾,謹慎站穩防線,讓舒爾茲始終無法找到攻擊的「破口」。窘境下,《Politico EU》的特派員Matthew Karnitschnig非常不留情面的抨擊:

如果舒爾茲端不出其他東西,那這場90幾分鐘的辯論就是一個教訓,就是為什麼舒爾茲會輸!

舞台魅力「失常」之外,舒爾茲無法找到施力點壓制梅克爾的更大原因,或許在於社民黨過去4年作為聯合政府的一員,就算總理梅克爾的政策有任何問題,身為「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同樣難辭其咎。也因此,亦有評論指出,與其說是角逐大位的兩方在辯論,倒不如說是聯合政府成員交換想法的相互「協商」。

周日辯論近90分鐘,議題從退休金、租金等民生問題,到國防預算、難民/移民政策與對土耳其立場等外交議題。儘管議題多元,但也由於基民黨與社民黨皆已執政四年,各項政策都是換湯不換藥的陳年老題,台下的現場觀眾大多表示「看不出差異」。

不過無聊之中,「土耳其政策」卻意外地成了當天少見的火花。

由於德國在過去兩年,數度因難民安置、德籍記者遭逮捕等問題與厄多安政權槓上,土耳其又因政變後大力掃蕩異議份子而屢遭歐盟點名。覺得需要對土耳其「硬起來」的舒爾茲,辯論中直言:如果當選,將凍結土耳其加入歐盟;而梅克爾卻明顯不願在此議題糾結,認為選舉根本不是在互比強硬,並捍衛自己與土耳其談妥「難民安置協議」是眼下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這場大選辯論——Das TV Duell——於德國時間周日(9月3日)晚間8點展開,雖然參選9月聯邦大選的政黨總共有六個,但由於只有最大的兩個政黨有機會取得總理寶座,因此按傳統,總理級的「大辯論」也只會由國會最大兩個黨——基民黨與社民黨——的候選人參加,而小黨——自民黨(FDP)、綠黨、左翼黨(Die Linke)與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是在8月30日,就先進行過「小辯論」的大選暖身賽。

圖/《德國每日鏡報》
圖/《德國每日鏡報》

▌更多深度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推薦閱讀

張福昌/四連任誘惑:梅克爾三振勁敵的「不敗神話」

戴達衛/撕破梅克爾的臉:土耳其的「納粹算盤」

戴達衛/德國大選:勁敵逆襲,威脅梅克爾的社民黨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