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登基?凡爾賽宮,馬克宏爭議的國會演說
【2017.07.04 法國】 「馬皇」登基?凡爾賽宮,馬克宏爭議的國會演說
5月中才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宏,周一動用總統權力召集國會兩院,在凡爾賽宮的議會廳(Salle du congrès)發表任內首次「國情咨文」。演說中,馬克宏強調自己必將掃除過去政府「半調子、作門面」的施政風格,並提出國會改革、議員席次刪減三分之一...等重大施政藍圖。但在過去,為了守護國會獨立、避免王權復辟,若非必要,法國總統不能直接對話國會;而馬克宏這回卻比照美國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主張由總統本人「定期」向國會發表演說。因此,周一的凡爾賽咨文,也遭到左翼反對黨的杯葛,並指控稱這場鋪張的演說,只是「馬皇登基」的權力宣傳秀。
(透過選票)法國民眾已清楚地向我們表達了人民的願望,而我們將成為國民的僕人。我們必將重燃法國的希望,其所指引導的目標,也將是一場真正的革命。
在凡爾賽的議會廳內,法國總統馬克宏高亢地向國會兩院、900多名參眾議員,發表了一個半小時的總統演說。內容中,馬克宏不但承諾多項經濟與社會改革,並主動提出將在今年秋季,結束因2015巴黎恐攻而起、迄今已持續20個月的全國「緊急狀態」。
此外,馬克宏也特別針對國會政治提出針砭,並提出「國會改革」的重磅方案。馬克宏認為,一共925席的法國國會兩院,議員人數過冗嚴重影響議事效率,因此要求新屆國會必須要在一年之內「通過修憲」,已達到「國會席次刪減三分之一」的目標;若國會無法配合,馬克宏也不排除動發動全民公投、強推改革。
在國會席次減半、選區重整的同時,馬克宏也表示新政府將研擬選制改革,將現行的單一選區加入混合型的比例代表制(例如:政黨票、國會不分區議員),以增加國會的多元代表性。
在第五共和期間,法國國會大多採用兩輪選舉多數制。雖然前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任內,曾透過修憲,於1986年國會改選中採用「政黨比例代表制」,但其結果卻讓極右派、由老勒龐(Jean-Marie Le Pen)領導的「民族陣線」大幅得利,一舉拿下35席。因此,後來在席哈克總統(Jacques Chirac)任內,才又改回原來「勝者全拿」的多數代表制。
一直以來,在法國第五共和的政治習慣中,法國總統並沒有如同美國「國情咨文」一般,由總統本人定期向國會報告、演說的傳統。相反地,為了維護國會獨立自主,總統大多會避免直接與國會對話,並讓「總理」擔當政府與國會之間的溝通責任。
儘管法國在前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任內,曾於2008年推動修憲,並賦予總統召集國會、直接對話的權力。但其結果卻遭到左翼政黨與共和派批評為「強人復辟」、「破壞國會獨立與雙首長制的權力平衡」,因此修憲後的9年來,在任的兩位法國總統——薩科奇與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僅各自召開過一次特殊「國情咨文」(2009年薩克奇重組政府;與2015年巴黎恐攻後,歐蘭德的反恐談話)。
然而主打親民新政治的馬克宏,在競選過程中,就不斷強調自己對美式制度的偏好,並主張將「國情咨文」制度化,讓法國總統與國會的互動更為頻繁,進而加強雙方的理解與施政效率。因此,他才會選在新屆國會開議的一周後、總理演說的24小時前,於凡爾賽宮召開任內的第一次國情咨文,向國會兩院解釋自己的新政藍圖。
於1875年啟用的「議會廳」,是凡爾賽宮宮內最「年輕」的房間之一。在法國第三共和(1870-1940)初期,巴黎公社的起義與鎮壓,讓原本的議會付之一炬,重建期間凡爾賽宮也就暫時成為法國國會的所在地。儘管在1879年,法國國民議會就遷回了重建的巴黎波旁宮,但凡爾賽的議會廳,仍是國會所有、並用於重大集會的議事場地。
為了尊重總理與議會,2008年修憲後法國總統的國情咨文,都在凡爾賽宮舉行,以避免總統登門踏戶「闖入波旁宮」的不當聯想;然而過去的薩科奇與現在的馬克宏,他們在凡爾賽宮的高調演說,卻多次引發政壇批評——薩科奇的演說曾被指責為「自以為是『太陽王』路易十四再世」,而馬克宏的演講亦遭到極左黨團的杯葛,並遭諷刺是「法老總統馬克宏」。
曾參與2017總統大選、但卻被首輪投票淘汰的極左派領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就質疑馬克宏「別有居心」,明明總理菲利浦(Édouard Philippe)4日就要在波旁宮的國民議會上,對新屆國會發表施政演說,馬克宏卻刻意鋪張地,選在前一日不無爭議地發表國情咨文。其行為,不僅削弱了總理與內閣的權威性,對於國會更是明顯地「下馬威」。
▌更多第一手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