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離島醫療困境:「台灣有事」下,誰能來擔保醫生的安危?

張郁婕
沖繩離島眾多,島上的醫療主要以小診所為主,如果遇上緊急狀況,就需要派遣直升機將患者運到鄰近大醫院就醫。 圖/《德國之聲》唐宓攝影提供

接續前篇:〈「台灣有事」讓小孤島缺大醫生?離台最近的與那國島因強化軍備陷入風暴〉

「台灣有事」下,誰能來擔保醫生的安危?

地域醫療振興協會不願再以「指定管理」的名義繼續經營與那國診療所,背後主因還是因為醫師人力有限,難以兼顧與那國診療所。但在討論的過程中,確實曾出現「台灣有事」這個關鍵字。地域醫療振興協會沖繩地域醫療支援中心(即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的沖繩支部)中心長木下順二坦言,「台灣有事」的話題之所以會浮上檯面,一切的源頭是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的理事長吉新通康。

與那國町與地域醫療振興協會,每年兩度會召開一次管理營運協議會。2025年1月,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的理事長在管理營運協議會上談到,萬一台海發生衝突並波及到與那國島,一般民眾需要緊急避難時,民眾的生命財產不會獲得保障,所以主張與那國診療所應該交由與那國町管理,由與那國町直聘醫生,讓醫生具有公務員的身份;如此一來「萬一有事」時,醫生的人命安全才能獲得保障。將與那國診療所交還與那國町管理,也就代表地域醫療振興協會不再擔任與那國診療所的指定管理者,正好雙邊合約到明年4月到期,所以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理事長的言外之意,就是協會今後不再續約。

地域醫療振興協會是日本致力於偏鄉醫療的公益法人,並在沖繩設有沖繩地域醫療支援中心,協助沖繩偏鄉醫療營運。 圖/《德國之聲》唐宓攝影提供

沖繩地域醫療支援中心的中心長木下順二是一名醫師,約訪當天便因為臨時前往九州,所以改為連線視訊。木下順二的工作內容除了沖繩地域醫療支援中心的行政業務外,他也需要前...

根據目前日本政府規劃的避難計畫,萬一台海發生衝突,包括與那國島在內沖繩縣的5個市町村,將在要在6天內讓12萬人撤離到九州及山口縣。但是像警察、消防隊員、公務員等有任務在身的人員,必須多留在島上一段時間,不能在第一波跟著一般民眾離開島上。醫師是否屬於需要留在島上的職業,雖然沒有明確寫在與那國島的避難實施綱領上,但需要個別協助才能避難的民眾,恐怕也很難在第一波跟著大家一起避難。這種情況下醫生是否該基於職業道德,留下來陪伴需要照顧的島民?這正是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理事長背後的隱憂。

另一方面,與那國診療所就在與那國町役場(相當於町公所)旁邊,兩者都面臨建物老舊的問題。現在,與那國町將利用防衛省提供的補助金建造新的複合式廳舍,地下停車場可以作為臨時避難設施使用。但在最新的說明會中,與那國町的職員已明確表明,新的複合式廳舍不包含與那國診療所,也讓與那國診療所的前景更加不透明。

圖為2023年與那國島的疏散演習。 圖/路透社

與那國島將無醫師駐點,縣立診療所或成解方?

現在距離雙邊合約到期,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與那國町議會首次從町政府口中得知地域醫療振興協會不再續約的消息是5月22日,讓議員們相當震撼。町議會因此緊急召開臨時會,全場一致表決通過意見書,希望沖繩縣能將與那國診療所轉為縣立診所。

6月11日,與那國町議員們帶著這份陳情書,上書沖繩縣政府及沖繩縣議會時,町議員上地常夫說:「我也曾在行政部門工作過,我知道要在明年4月前將診療所變成縣立的有很高的難度,所以我想拜託沖繩縣、與那國町和地域醫療振興協會三者成立一個協議會,由沖繩縣擔保今後會轉為縣立診所,拜託地域醫療振興協會在這段交接的空白期間,繼續派遣醫師駐點在與那國島。」上地常夫呼籲逐步將與那國町診療所改為縣立診所的訴求,成了他在兩個月後選上町長的關鍵。

與那國町議會的所有議員在2025年6月11日前往沖繩那霸,將陳情書上交給沖繩縣議會的副議長上原章。 圖/張郁婕

2025年6月11日,與那國町議會的成員飛抵沖繩那霸,由與那國町議長崎元俊男(左)將議會的陳情書交給沖繩縣保健醫療介護部長系數公(右)。 圖/張郁婕

不只町議員們動起來,與那國町長系數健一也親自到沖繩縣政府,希望沖繩縣能協助招募醫師,但沖繩縣也有沖繩縣的難題。沖繩縣離島眾多,像與那國島這樣無法直接從日本本土抵達的「二次離島」,更是離島中的離島。沖繩縣的醫療資源集中在沖繩本島的都會地區,像與那國島這樣,一定要經由沖繩本島或是石垣島才能抵達的離島,醫療物資的運費一定較高,也更少醫生願意前往。

不過木下順二認為,日本並不是只有沖繩縣離島眾多,鹿兒島縣、長崎縣、山口縣、東京都、瀨戶內海地區也有很多離島,這些地方的醫生每月一次或兩次搭船前往離島,替島民看病的情況不足為奇。但木下順二也坦言,沖繩的醫生人數確實比其他地方來得少,再加上沖繩縣有人居住的離島,幾乎都是醫生直接住在島上24小時隨時待命,這也加劇醫療人員的負擔。實際上,木下順二也因為與那國診療所有1名醫師請辭的關係,這幾個月都要定期飛往與那國島輪值,所以他完全能體會離島醫生24小時待命有多辛勞。

目前與那國診療所的最新進展是,常駐島上的醫師(粕谷和彥)同意待到2026年10月底,但由於地域醫療振興協會和與那國町的合約到2025年度到期,所以可能改由與那國町以直接聘僱的方式,讓醫生以公務員(町職員)的身分留在島上工作。至於另一名人力,則希望由琉球大學醫學部「地域枠」的畢業生,每3個月輪替一次,確保人力充足。(註:琉球大學醫學部「地域枠」的學生,畢業後必須在沖繩縣內的偏鄉服務一段時間,才能自由變更職場)

圖為2023年與那國島的疏散演習。 圖/路透社

偏鄉醫療的未來何在?

目前沖繩縣54個指定離島共有38座是有人居住的離島,而在這些有人離島中,只有20座島上有診療所。換言之,並非每一座有人離島都有診所。即便島上有小診所,萬一遇到緊急狀況或是重症病患,還是需要醫療直升機或是民航機,將患者送到最近的大型醫院。以與那國島來說,就是優先送往石垣島。

另一方面,沖繩縣內像與那國診療所這樣,是由町、村經營的診療所共有9處,其他16間都是縣立診療所,但沖繩縣也面臨縣立診療所難以確保醫師人數的窘境。所以沖繩縣也希望與那國町能夠自立自強,想辦法自行找到醫師,或是找到願意接棒經營的醫療團隊。國頭村立東部僻地診療所就是一個例子。

國頭村立東部僻地診療所和與那國診療所一樣,原本都是委託地域醫療振興協會擔任指定管理者,但國頭村立東部僻地診療所和地域醫療振興協會的合約在今年3月到期後,國頭村順利找到其他醫療法人接手經營,平安度過難關。不過,國頭村立東部僻地診療所雖然也是位處交通不易的偏鄉地區,但和與那國町最大的不同是,至少國頭村就在沖繩本島上。

或許,遠距醫療有望成為偏鄉醫療的解方。倘若日本今後能擴大遠距醫療的適用範圍,與那國島上就只需要護理人員協助在螢幕另一端的醫生操作儀器,醫生不再需要24小時隨時在島上待命,就能減輕醫生負擔。實際上,與那國町2023年才出現的第一間藥局,在2025年5月更換業者之後,現在與那國島上已經不再有長期駐點的藥劑師,而是由人在沖繩本島的藥劑師,遠距指導民眾用藥,島上需要的處方藥,也是要從本島的藥局空運過去。天氣好的話最快2天就能抵達,最晚可能要等上一週。

不過改成遠距醫療,也就代表只有醫生上線時才能看診。偏鄉人口高齡長者較多,萬一有任何狀況,也無法馬上機動處理,還是需要派遣醫療直升機跨海將患者送往大醫院。或許將希望寄託在遠距醫療之前,調整診療所的營業時間或配置,改成更有彈性的醫療體制,降低醫生工時,改善醫生的工作環境,或許才是招募醫生的最佳途徑。

圖為與那國島機場,背景是《小孤島大醫生》。 圖/路透社

張郁婕

轉角國際編輯之ㄧ,「石川カオリ」是筆名兼通稱。畢業於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

深度專欄 日本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