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汀就是四三!」拒絕放棄的濟州島反軍港抗爭
▌專題企劃:〈濟州島之春,四三大屠殺的歷史記憶〉
在今年濟州四三事件70週年的期間,除了官方一系列的紀念活動外,也有許多社運團體採取行動,表達自身對四三的詮釋以及運動訴求,江汀村反海軍基地運動就是其中之一。
在濟州島首府濟州市的紀念儀式現場,以及島南大城西歸浦市的街頭,他們都舉著布條高喊著:
江汀就是四三!
希望為了四三歷史而來到濟州島的人們,能夠同樣地關注現在進行式的「反基地運動」。
▌和平之島上的軍事基地
位於韓半島南端的濟州島,由於位於韓、中、日交界的要衝,在日本殖民時期被建設為攻擊中國的前線基地。2005年,盧武鉉總統在對濟州四三事件正式道歉後,也宣告要將濟州建設為「和平之島」。例如在昔日日軍用以轟炸中國的阿德勒空軍基地遺址,就設立了許多以和平為概念的裝置藝術,並每年舉辦對南京大屠殺犧牲者的追悼儀式。
但諷刺的是,盧武鉉總統任內也持續推動在濟州島建設新的軍事基地。一開始先後選中了唯美、和順兩個村莊,但都因當地激烈抗爭而被迫放棄。之後政府改變策略,打出「民軍複合觀光美港」的口號,淡化軍事色彩,並在計畫曝光前,先私下打點好村長及地方勢力,在大多數村民被蒙在鼓裡的情況下,成功地在2007年突襲通過基地建設案。
江汀村向來以漁業和農業為生,並且因獨特的岩岸地形和生態,被指定為禁止開發的保護區域。就跟唯美、和順一樣,江汀村民也認為,軍事基地的進駐將帶來地方產業以及生態的浩劫,因此發起反對運動。江汀村的運動隨後得到國際和平運動的注目與聲援,數次發起大規模的抗爭,但在韓國政府的鐵腕鎮壓下,最後基地仍於2015年竣工。
▌拒絕放棄的江汀村民
在基地竣工之後,反基地運動並未就此放棄。反對者在基地附近搭設帳棚作為抗爭據點,每天分時段到基地前進行跪拜、和平彌撒、人之鎖鏈、抗爭舞蹈等例行抗爭。每年夏天也持續舉辦環島苦行抗爭,以及在四三事件紀念儀式等場合持續抗爭。
雖然運動並未停止,但不可諱言,反對派所面對的情勢相當嚴峻。支持派的村民主張,補助金可彌補漁業損失,而且海軍可嚇阻越界的中國漁船。諷刺的是,正因反對運動的存在,使韓國政府花錢不敢手軟,在補助金外,另有道路、住宅區、商場等開發案。因此,而在基地竣工後,開始有反對派村民認為,既然已經失敗,就算無奈,為了村子也該接受補助金,因此選擇沈默。
政府除了給紅蘿蔔,強硬的鞭子也不斷揮下。在抗爭帳棚有一塊看板,記錄了運動至今付出的代價。在我2018年4月3日造訪時,上面的數據為:
逮捕:700多人
起訴:587件
判刑:60人
罰金:3億韓元(約800萬台幣)
民事求償:34億5千萬韓元(約9600萬台幣)
韓國政府更曾以工程延宕為由,對村民提出的高額民事求償。雖然已在文在寅總統上任後撤回,但仍不難想見多年抗爭下來,抗爭者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此外,江汀原本是個人際關係緊密的村落,現在卻因反基地運動,從祭典、社團到雜貨店,都撕裂成勢成水火的兩個陣營。另外在社會上,雖然根據韓美間的軍事協定,美軍可以自由使用韓軍設施,但形式上仍是「韓國」海軍基地,有許多人因此批評反基地運動是「叛國」、「朝鮮間諜」,當中甚至包括一些所謂進步派在內。
▌「江汀就是四三!」的吶喊
在內外交迫之下,面對已聳立在村中的基地,江汀村的運動者們喊出了「江汀就是四三」的口號。他們認為——
反基地抗爭若是消亡,並不是因為基地落成,而是因為人們遺忘了江汀的原貌及抗爭歷史。
就像四三的逝者已經無法復活,但針對四三的平反與記憶鬥爭卻綿延了數十年,直到今日。而正是因為基地已經落成,相關的歷史記憶工作才更加重要。
此外,濟州四三事件的起因,主要是在於美國優先考量自身戰略利益,因此導致了焦土鎮壓,犧牲了濟州當地的居民,而後又因冷戰下的反共需求,而長期壓制相關言論。時至今日,韓國官方對四三事件的論述,雖提及了美國的參與,但並未論及責任問題。
江汀的抗爭者認為,江汀海軍基地的建設,依舊是韓國政府服務美國戰略利益下的產物,運動本身也同樣被抹紅,顯然是相同壓迫結構下的結果。
然而,抗爭者也不諱言,在目前主流論述中,四三是一起「國家暴力虐殺良民」的事件,江汀所希望連結的「美國責任」與「濟州人抗爭記憶」都被淡化。因此認同此一論述的一些四三事件運動者或遺族批評,反基地運動的論述,是將四三事件複雜化、政治化,甚至可說是消費無關的四三事件。
除了記憶鬥爭之外,抗爭者也同時著力於社區營造,希望描繪出一幅不依靠基地經濟和政府補助金的江汀村未來藍圖。此外,他們也持續監視基地的動態,防止軍事基地建設與活動的進一步擴散。
事實上,政府正在濟州島城山邑推動濟州第二機場的建設,該機場與江汀的「民軍複合觀光美港」包裝一樣,被宣傳為民軍共用,有利於濟州觀光的建設。但諷刺的是,該機場在觀光上雖以迎接更多中國觀光客為目標,但同時在軍事上,是以遏止、監視中國解放軍的行動為目的。江汀目前也積極聲援城山的反基地運動,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軍事基地在和平之島上誕生。
▌「和平之海」的願望
濟州島、沖繩諸島與台灣,長年來都身處於國際強權的夾縫之間,在國際戰略的「大局」下,成為被優先犧牲的對象。在一些國際政治的論述中,軍事緊張越升高,這些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就隨之提升,因而有利可圖。但事實上,無論是可見的屠殺、鎮壓,或者是容易被忽視的社會、經濟、文化代價,軍事化都確實地在這些邊陲地帶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近年來濟州島、沖繩、台灣與其他亞洲島嶼,共同發起了「和平之海」運動,主張東亞海域的和平,不應建立在強權間的軍事恐怖平衡,以及犧牲或準備犧牲當地居民的代價上,而是應該讓這片海域成為去軍事化的中立緩衝區域。「和平之海」究竟何時能實現,尚在未定之天,但可以確定的是,就算面對的是美中兩大強權,總還是有島民們不願放棄,努力尋找新的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