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何時開戰?烏克蘭-俄羅斯「戰爭迷霧」的難算

聯合新聞網 轉角說
「從現在開始,俄國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大戰。」從2021年秋末開始的烏克蘭-俄羅斯戰...

「是懦夫博奕的虛張聲勢?還是第三次世界真要開打——怎麼打?何時打?如何知道會不會打?」從2021年秋末開始的烏克蘭-俄羅斯戰爭危機,上星期由美國國務院次卿與俄國外交部副部長於瑞士日內瓦的降溫交涉再次破局。自此,已在烏克蘭邊境三方集結十餘萬大軍的俄羅斯,不僅持續從高加索、西伯利亞調來更多戰鬥部隊;烏克蘭政府13日深夜~14日更遭大規模協同網路攻擊,超過70個官方單位的網站與服務系統被入侵癱瘓,駭客組織更留下恐嚇宣傳,威脅戰爭的巨輪已經開始,烏克蘭全民的所有個資被大量外洩,「害怕吧!更恐怖的發展,這才只是剛剛開始。」

在烏克蘭政府遭遇大規模網路入侵的同時,美國白宮15日也發出全球預警,指控俄羅斯軍方已在烏克蘭境內佈署第五縱隊,意圖於近日在烏東地區的頓涅茨克一帶發動臥底的「假旗行動」、偽裝成烏克蘭軍隊襲擊俄國,自導自演讓俄國大軍取得「攻打烏克蘭」的戰爭藉口。18日,白宮更極為直白的表示:俄國10萬大軍已完成了戰爭動員,

「從現在開始,俄國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大戰。」

然而由美國所敲響的戰爭警報,雖然毫不意外地被俄國政府駁斥否認,但同一時間「被俄軍威脅成習慣」的烏克蘭社會,卻沒有出現對應回應的全民戰爭總動員,相反地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一方面突然提出「美俄烏等邊三角形」理論,宣稱要作東邀請俄國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拜登一同冷靜和談;另一方面,基輔政壇的所有輿論心力與政治討論,也全放在被澤倫斯基「以〈叛國罪〉起訴」的前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17日將主動從波蘭返國,正面與澤倫斯基政權展開白熱化的司法內戰。

簡言之,正當國際社會以為烏克蘭已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時,烏克蘭朝野卻正全心投入政治總互鬥。但這一切真的是煙霧彈嗎?持續調兵遣將,但國內釋出信號卻轉趨保留的普丁,又為烏克蘭戰爭安排了怎樣的「作戰劇本」?還會遭遇其他的「苦戰變數」與挑戰嗎?

正當國際社會以為烏克蘭已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時,烏克蘭朝野卻正全心投入政治...

▌1月17日,白俄羅斯西南邊境,軍演代號「同盟決心」

在日內瓦的美俄談判無法達成共識後,俄國官方的「公開態度」雖然轉趨低調,但實際上的「戰爭動員」卻傳出更多令人焦慮的升溫跡象。

1月17日,受到俄國支援才勉強鎮壓「拖鞋革命」的白俄羅斯獨裁者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就高調宣布將與俄國在白俄羅斯西南部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行動代號為「同盟決心」——根據白俄方面的通報說法,「雙俄軍演」的數萬大軍將分為兩大演習區,其中一路部隊將前往在立陶宛-波蘭邊境,另一路部隊則將在烏克蘭邊境集結,訓練方向將直接瞄準南方的烏克蘭首都基輔施壓。

從2021年春天開始,俄國就以例行性軍演為名義,反覆從高加索、西伯利亞與中亞戰區調兵前往烏克蘭邊境,總兵力數量估計約在7~10萬之間。許多部隊在千里行軍之後,更直接把重型裝備留在邊境、甚至低調地「長駐」在白俄羅斯境內。因此在「同盟決心」啟動之後,烏克蘭也遭到俄軍兵分三路——從白俄羅斯(北線)、頓巴斯烏俄邊境(東線)、克里米亞半島(南線)——三方包夾。

「俄國在烏克蘭的北東南三面都佈下了同規模的主戰兵力。」一名匿名的烏克蘭國防部官員就對《紐約時報》如此表示:在戰鼓震天價響的眼下,俄軍的總數雖然低於美國此前「17萬5,000人」的預期,但還是佔盡了先發優勢,烏克蘭已無法有效判斷俄軍的主攻方向與「攻略真意」了。

在日內瓦的美俄談判無法達成共識後,俄國官方的「公開態度」雖然轉趨低調,但實際上的...

從2021年春天開始,俄國就以例行性軍演為名義,反覆從高加索、西伯利亞與中亞戰區...

在軍演高調開打的同時,俄羅斯外交部人士17日也私下向《紐約時報》證實:早從1月5日開始,俄國駐烏克蘭的大使館與各地領事館,自1月5日開始就已奉「莫斯科的直接命令」開始撤離外館眷屬與非必要人員,並隨時作好「斷交總撤館」的準備。

《紐時》的報導內容,隨後也經美國國務院與烏克蘭外交部的先後證實。但莫斯科卻只回應「駐烏外交單位仍在正常運作」,對於外交官的撤退報導模糊以對。

之後,到了1月18日,俄國也嚴厲地公開拒絕美國與北約邀請的「重啟溝通」,強調西方世界一日不接受俄國所提出的戰略要求(包括保證北約不會接納烏克蘭,美國撤出歐洲核武,北約未來不得在俄國不同意的前提下於波蘭...等北約的前鐵幕成員國軍演或增加駐軍),「對話就沒有任何必要。」

於是,原本看似和緩的「世界大戰危機」就這樣在短短一個星期內重新回溫——英國國防部17日緊急宣布將提供烏克蘭新一批的反裝甲飛彈;同一時間,加拿大政府也針對烏克蘭發出了旅遊警示,加軍也低調派遣特種部隊進入基輔,以因應「戰爭全面爆發的撤僑與殿後行動」。所有的公開資訊,都呼應了美國白宮18日晚間的說法:

「俄羅斯現在『隨時可能』發動戰爭。」

所有的公開資訊,都呼應了美國白宮18日晚間的說法:所有的公開資訊,都呼應了美國白...

▌假若要打仗:普丁的『戰爭選項』是...?

雖然說虛張聲勢的文攻武嚇,是老狐狸普丁的一貫伎倆。但從2021年秋季開始的俄軍動態,卻出現越來越多令北約盟軍憂心的「具體細節」。

與過去相比,俄軍這回不僅從西伯利亞、高加索與中亞邊境調來大量戰鬥兵團,過去兩年數次重演的西向增兵,也留下許多軍火與重型裝備直接配在邊境。除了支援可能作戰的臨時軍火庫與彈藥庫之外,俄軍在烏克蘭邊境也陸續裝備了野戰醫院,北約情報單位亦發現鄰近各州正在大規模「調集血庫」——這些非武裝的側面細節,都顯示俄國正在準備大規模地面作戰,唯不確定這是認真訓練的動員演習,還是戰爭決心已隨時要開戰下令?

如果要打仗的話,俄國的「戰略藍圖」與「戰術選項」有哪些呢?在普丁貌似佔盡優勢的同時,俄國對烏克蘭的開戰計畫,其實一直都相當坦率。像是俄國智庫「戰略與科技研析中心」(CAST)的專家巴拉巴諾夫(Mikhail Barabanov),早在2015年就曾提出一份對烏作戰規劃書,其內容不僅反映了俄國軍方對於開戰烏克蘭的戰鬥設想,直到2022年的現在也是各界認為最可信的「基本開戰藍圖」。

設定中,俄國軍隊的攻俄戰略,必定會由「大規模空襲」打響,因為在2014-2015的烏東戰爭後,烏克蘭的海空軍戰力幾乎全滅,不僅防空與制海都無法抗衡俄軍,透過空襲打擊烏克蘭的地面指揮、雷達預警系統與砲兵,也是現代戰爭的必備起手式。等到空襲打響第一槍後,早已集結在烏東邊境的俄國大軍,也將兵分三路——而這也正是2022年的現實狀況——從烏克蘭北(白俄羅斯方向)、東(頓巴斯盆地與俄國邊境方向)、南(克里米亞半島方向)三方聯手出擊。

設定中,俄國軍隊的攻俄戰略,必定會由「大規模空襲」打響,因為在2014-2015...

雖然說虛張聲勢的文攻武嚇,是老狐狸普丁的一貫伎倆。但從2021年秋季開始的俄軍動...

當全世界都擔心烏克蘭會成為世界大戰引爆點的時候,烏克蘭本地正忙著兩代總統的政治鬥...

▌圍攻基輔的可能性:圍而不攻,避免戰爭長期化

在CAST的分析中,俄軍的出擊地點不是重點,重點是出擊的大方向。以現況為例,從克里米亞半島與頓巴斯地區入侵的俄軍,其目的是要正面擊潰「屯兵於烏東的烏克蘭主力戰力」——但烏克蘭也明白俄軍的意圖,過去7年也不斷強化東面防禦——因此,俄軍的另一個打擊重點,則是從庫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出兵,甚至是借道軍事同盟白俄羅斯,攻入烏克蘭北部「直取首都基輔」。

「攻擊基輔的戰略重點,不在於『斬首烏克蘭政府』而是『圍而不攻』,透過兵臨城下的巨大壓力,擊潰烏克蘭反抗輿論的民心士氣,進而提早達成烏克蘭投降的戰略目的,避免落入戰爭長期化的陷阱。」

俄國發兵圍攻基輔的作法,其實就是圍魏救趙的戰略擾亂。除了能直接影響烏克蘭軍民的作戰士氣外,烏克蘭的後備部隊動員與前線增援,都將陷入不可能解決的首尾兩端之窘——當俄軍從北方入侵後,烏克蘭第二線的動員部隊究竟是要增援烏東前線的主攻方向,還是要回防首都避免老巢被抄?混亂動態的戰場心理,也會讓軍力戰優的俄軍佔據壓倒性上風。

而在基輔失火的同時,烏東戰線的俄軍也有非常清楚的戰術目的:無論烏克蘭軍隊要不要回援基輔,西進的俄軍都要一路推平到聶伯河東岸

無論克林姆林宮最後要採取那一項戰略命令(快速進入消滅烏克蘭主力後撤退,或是全境佔領),俄國軍方的戰鬥設定都是「一路推平到聶伯河沿岸」。

俄軍的另一個打擊重點,則是從庫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出兵,甚至是借道軍事同盟白俄羅斯...

無論克林姆林宮最後要採取那一項戰略命令(快速進入消滅烏克蘭主力後撤退,或是全境佔...

▌開戰後的最低達成條件:推平聶伯河東岸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2022年1月的報告裡,也認可了CAST在7年前的預告,並認為「推平聶伯河」是俄國選擇開戰後的最低標的,這是因為烏克蘭為了對抗俄國而重建的新軍力量,全都集中在聶伯河東岸的烏俄戰線,只要一舉殲滅河岸以東的所有烏軍,就等於消滅烏克蘭所有的反抗武力;再者,聶伯河以東的地理天險,也能滿足普丁對於「烏克蘭不是自然國家」的自我論證,河東是俄國傳統民族領地,河西則是波蘭與西方世界的緩衝區。

除此之外,只推平聶伯河東岸,俄軍就能對烏克蘭南方予取予求,例如俄國鷹派一直想要拿下來的「黑海明珠」敖德薩港,或者是位於摩爾多瓦境內、幾乎不受國際承認的聶斯特河沿岸共和國...以上的所有領土目標都必須先肅清聶伯河東岸的烏軍力量,才有可能實現。

但CSIS與CAST對於俄軍勝算的評估最大值,都建立在「速戰速決」的現實前提上。假若俄國無法順利在短時間內突破烏軍的東部防線,屆時包圍基輔的北部戰線會否被迫捲入血腥、且後果無法收拾的首都攻城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拖延得越久,成員彼此不團結、戰略不一致、甚至被痛罵為「集體腦死」的北約,就越有可能回過神來反撲俄國——正也因此,克林姆林宮過去兩年來才會反覆練習,並選擇在最適合機械化作戰挺進的「隆冬後期」規畫戰爭。

對於從東線入侵的俄國來說,每年的1月~2月,是相對適合大規模作戰的戰鬥季節,因為烏克蘭東部盆地平原的泥濘道路會在此隆冬時節結凍,相對穩定的路面才有利於裝甲兵團的快速推進——如果時間太早,冬季新雪反而會讓道路狀態變差;時間太晚若遇到融雪或下雨,入侵兵團則將真實陷入苦戰泥巴戰(Rasputitsa,春秋兩季因為溫度與濕度劇變常導致的惡劣道路災難)。

對於從東線入侵的俄國來說,每年的1月~2月,是相對適合大規模作戰的戰鬥季節,因為...

CSIS與CAST對於俄軍勝算的評估最大值,都建立在「速戰速決」的現實前提上。 ...

▌烏克蘭有辦法嗎?全民動員「抗俄」的現實侷限

就現實而言,俄國對烏克蘭佔據了絕對上風,但與2014年烏東戰爭的慘烈潰敗相比,烏克蘭軍民過去8年也下足了血本,除了全力配合美國與北約指導的軍事改革外,烏克蘭的正規部隊也經由過去的恥辱慘敗與連續8年的烏東消耗戰中,訓練出了一批經戰火洗禮的新世代軍人。

像是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就認為,烏克蘭軍對在8年改革之後,無論是將官風氣、前線作戰指揮的彈性、基層武器的現代化...都有明顯的進步。更何況在14年的慘敗之後,烏克蘭國內的民族意識與戰鬥認同感,也對俄國充滿了強烈的敵意,這些認同感的凝聚與戰爭經驗的傳承,也讓烏軍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戰爭經驗與軍民的同仇敵愾,最有助於戰時動員,在許多分析設定裡,也都警告入侵的俄軍很可能遭遇烏克蘭全民皆兵的「全國性抵抗」。但在現實中,《梅杜莎》與烏克蘭本地的輿論也都懷疑著能量有限的後備動員系統與民兵組織,究竟能給現代化的俄軍帶來多少壓力。

以後備動員來說,雖然烏克蘭的退伍軍人有2014年的戰爭洗禮,近年來也不斷改革、後備教召,但在國家經濟與軍費資源有限的狀態下,烏克蘭的國防預算仍多投入於前線正規部隊的軍備改革,後備役與後來試行的「假日戰士」部隊,仍有非常明顯的訓練、裝備、與戰力銜接問題。

在現實中,《梅杜莎》與烏克蘭本地的輿論也都懷疑著能量有限的後備動員系統與民兵組織...

在過去,烏克蘭國防部的戰爭動員規畫,也都以傳統的後備役集結後出動為主。但過往的召集狀況似乎不盡理想,若俄軍突襲以現代化部隊直破烏東,後備部隊能不能及時被動員起來增援前線?在時間上有很大的問號。

之後,烏克蘭也嘗試組成「社區民兵團」,以地緣連結為單位假日操練,希望能在戰時作為補充戰力的全國性社區防衛網。但同樣的問題也一樣被《梅杜莎》(雖然是俄媒,但獨立媒體光譜上並不支持俄國開戰烏克蘭)提問:如果俄軍的目的就是多方攻擊、速戰速決,社區防衛隊真的能即時而有效地納入烏克蘭的戰爭指揮鏈嗎?

事實上,在美國與俄羅斯的日內瓦第一次交涉破局後,烏克蘭政府不僅沒有下達全民備戰,社會上的新聞熱點反而集中在前總統波羅申科與現任總統澤倫斯基的司法互控。簡言之,當全世界都擔心烏克蘭會成為世界大戰引爆點的時候,烏克蘭本地正忙著兩代總統的政治鬥爭。

同樣的提問,也反映了烏克蘭側——特別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本人——對於戰爭威脅的認知態度。如果說俄羅斯在烏東邊境召集血庫、增設野戰醫院,可能代表的是「準備開戰」的預告信號,那麼烏克蘭政府持續對國際放話預言戰爭、但對內卻缺少戰爭動員命令的現況溫差感,卻也讓烏克蘭、乃至於緊張的國際社會很是困惑。

持續調兵遣將,但國內釋出信號卻轉趨保留的普丁,又為烏克蘭戰爭安排了怎樣的「作戰劇...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深度專欄 俄羅斯 軍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