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首度威脅發動戰爭?美俄「烏克蘭大戰」風險升級
【2021. 12. 22 俄國/美國/烏克蘭】
普丁首度威脅發動戰爭?美俄「烏克蘭大戰」風險升級
「如果我們的『西方朋友』持續侵略性姿態,俄國也只能想當然耳地以『軍事技術』報復反擊!」影響全球天然氣價格,最糟可能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烏克蘭危機」,正進入持續升溫的緊繃狀態。儘管美國總統拜登與俄國總統普丁已於12月7日緊急熱線談判,但緊張局勢卻沒有因此放緩,俄國不僅持續動員後備役兵力,集結在烏東邊境的10萬俄軍更持續「戰爭演習」;同時,上周末克里姆林宮更發出了一份「明知北約絕不可能接受的」紅線協議草案,要求北約簽字承諾「以後不准在莫斯科不同意的狀態下向波蘭、捷克...等北約前蘇聯成員國駐軍」——若北約不從,則將被視為針對俄國的加碼敵意挑釁。
正當北約各國仍在討論這份「故意不被接受的強硬草稿」之際,俄國21日再次以「經濟考量絕非政治性因素」為模糊理由,無預警切斷了運補歐洲天然氣的「亞馬爾 -歐洲輸氣管」,這讓已進入嚴冬用氣高峰的歐洲天然氣價格直線飆漲,甚至讓原本預定開往中國、日本、南韓的天然氣輪船開始調頭西進、要把能源現貨賣往價格飛天的歐洲市場,全球經濟亂成一團。
接著在周二同日的俄國國防部高層會議上,親自主席的俄國總統普丁又再一次發出升高風險的武嚇威脅,強調烏克蘭問題就是「俄國的絕對門戶...俄羅斯沒有在此退讓的餘地」。並痛批當前的戰爭風險,全都來自於「北約東擴」的侵犯性姿態,除警告當前局勢已退無可退之外,普丁更首次在當前危機中,第一次主動講明:
俄國或將訴諸「武力手段」解決烏克蘭危機。
在拜登與普丁12月7日的兩小時視訊熱線後,從11月上旬開始的「烏克蘭邊境危機」仍持續升高風險。從俄國各地調來的戰鬥部隊,仍持續從西伯利亞與中亞邊境大舉西進,在克里米亞半島與烏俄國境的200公里內,超過10萬大軍已經完成集結。除了各路同步進行實兵軍演以外,俄國國防部也不斷以教召為名動員後備軍人,周二俄軍更釋出了克里米亞半島的無人機空襲訓練影片——整體來看,烏克蘭危機並未因美俄談判而有效降溫,開戰風險反倒不減反增。
在美國與北約方面,美方先是各別召集了歐洲成員國密會,美軍歐洲司令部指揮官、同時也是北約歐爭盟軍最高司令的沃爾特斯上將(Tod D. Wolters),上周更是密電東線盟邦討論「增兵提案」以反制俄軍可能的進擊。
根據德國《明鏡週刊》的內幕報導:美方先是協調英國國防部,聯手向烏克蘭派出「資安部隊」以預先防守可能象徵俄軍入侵第一槍的「大規模駭客突襲」。之後,以沃爾特斯上將的北約將官發出提案,主張北約盟軍可向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東線兩國」,以短期演訓的名義緊急增派各1,500人的先遣兵團。
儘管這兩股小規模、共計3,000人的盟軍應變部隊,於數量上並無法直接對抗、或嚇阻烏克蘭邊境的俄國10萬大軍,但沃爾特斯上將仍希望以此作為「活棋」——於絕對數量上,1,500人的增加兵力以足夠表明「北約無意與俄國對賭『懦夫博奕』」;但俄軍若當真動武,這兩批分駐在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的應變部隊,則可預先布局、擔任對俄作戰的前進橋頭堡,或至少能作為戰爭判斷的觀察第一線。
不過沃爾特斯的提案,目前卻遭到「相對親俄」的保加利亞軟性打槍。根據《明鏡週刊》的說法:保加利亞軍方並不認可少量增兵的北約提案,除了強調當前的局勢僅能透過政治談判不宜「火上加油」以外,位於黑海東南、但不直接與烏克蘭本土接壤的保加利亞,亦不情願被捲入美俄對峙的武裝第一線。
除了調兵回應的內部立場不一致外,北約各國之間也一直找不到有效、清楚、足夠團結的回應姿態。以波蘭為首的東線諸國,自然是對於烏克蘭危機感到高度緊張,除了全力力挺基輔政府外,亦附和烏克蘭方面的喊話,認為北約諸國應該「率先於現在而不是等到戰爭真的開打後」對俄國發動嚴厲制裁;但以其他西歐盟國則對於「烏克蘭大戰」的後果風險高度驚懼,像是立場非常配合美國的英國政府,就以「烏克蘭還不是北約成員國」為由,拒絕承諾、或規劃派軍援救,而甫完成內閣交接的德國蕭茲政府,也就防疫與經濟問題疲於奔命,亦還未統合聯合內閣的對外姿態。
在此狀況下,自己家裡也因Omicron變種病毒而焦頭爛額的拜登政府,雖然持續規劃著經濟制裁方案——除了原本揚言要把俄國驅逐於SWIFT國際金融轉匯系統外,白宮更向《路透社》吐露:美國正在規劃對俄國的「禁運令」,若是俄軍真的攻擊烏克蘭,則將限制各種製造業原料、晶片的對俄國際交易。
但對於美國聯防網的「低調運作」,克里姆林宮卻未顯動搖,除了持續朝烏克蘭邊境增兵,莫斯科17日更向北約發出了一份「紅線清單草案」,內文洋洋灑灑地列出了俄國認為的北約侵略性舉動,並提出各種爭議的「具體讓步事項」要求北約配合遵守,以降低對峙局勢。
在俄國提出的「讓步要求」中,最令國際社會感到驚訝的兩項強應要求,分別是俄國要求北約「不得再軍事吸收前蘇聯國家」,包括邀請這些國家加入北約、於這些國家佈署軍隊或軍事基地,甚至是一般的軍事交流與合作都不行。
此一方案主要針對的,是曾與俄國交戰、目前也正在積極申請北約成員國資格的烏克蘭與喬治亞。其訴求基本上不脫俄國的既定立場,但追加限制了北約在阿富汗戰爭之後於中亞地區的軍事能力。
但俄國隨後追加的另一個紅線條件,卻出現了「故意不讓北約不能接受讓步」的意圖——因為莫斯科要求北約不得在「未事先取得『俄國同意』的前提下」,繼續在「北約成員中的前蘇聯國家駐軍/增兵」——換言之,北約與波蘭、捷克、立陶宛...等北約會員的軍事合作,都應受到「俄國批准」的外交限制。
克里姆林宮的紅線清單發出後,雖然很快就惹火了北約的東線成員國,但根據《金融時報》的分析與綜合俄國政府內部的關係人說法:普丁總統非常清楚、也是故意要讓北約「吞不下這份紅線清單的訴求」,他的目的就是要讓當前的外交斡旋破局,並對內製造一種「北約鷹派侵略」的政治觀感,藉此強化普丁本身的統治權力、甚至授權他可能真心打算的「入侵烏克蘭」。
此一邏輯也體現在普丁總統21日的國防部演說,在針對烏克蘭危機的發言裡,普丁也針對美國與北約盟軍,發出了自2014年烏克蘭戰爭後的第一次「戰爭威脅」。
「美國在烏克蘭搞事,就是在我們俄羅斯家門口搞事...西方世界應該要搞清楚:我們在此已是退無可退。他們還真的以為俄羅斯只會在旁邊若無其事地看著西方惡搞嗎?」普丁強調:北約在羅馬尼亞...等東歐邊境所佈署的戰略武器,以足以在10分鐘之內發射飛彈摧毀莫斯科,這種拿刀抵住俄國咽喉的舉動,是克里姆林宮絕對無法接受的敵意威脅之一,
在對軍方的公開發言中,普丁總統雖然沒有具體說出「開戰」、「戰爭」、「軍事攻擊」的切確字眼,也沒有解釋所謂的「軍事技術性回應手段」指的究竟是什麼?不過此一拐彎抹角卻刻意加重語氣的彆扭用詞,卻被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與北約——解讀為「直接動武的開戰威脅」,就外交緊張程度已是自克里米亞危機以來的武嚇最高點。
普丁在明確發出「開戰恫嚇」的同時,也軟硬兼施地向北約的歐洲核心成員——德國——發動雙重施壓。在21日當天,普丁先是親自致電才上任的德國新任總理蕭茲,除了公式性地表達祝賀與期待交流之外,雙方也針對烏克蘭議題深入討論。蕭茲總理方面不斷呼籲俄羅斯應該「主動冷靜」以迴避擦槍走火的戰爭風險,但普丁總統則反過頭來大力施壓蕭茲:應積極說服北約與美國「公開放棄對俄國不友善的敵意姿態」。
除了施壓蕭茲,並公開丟出「開戰威脅」之外,21日同一天,俄國方面更無預警切斷了從西伯利亞亞馬爾氣田開採、主力供應歐洲能源需求的「亞馬爾-歐洲天然氣輸氣管」。由於俄國從今年秋天開始,就不斷以各種理由減少或中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突如其來的「斷氣事件」也讓本來儲氣量就不足、且目前正逢隆冬與耶誕-新年長假民生需求高峰的歐洲能源市場,陷入瞬間價格暴漲的混亂狀態。
歐美的戰略分析多認為,俄國無端切斷亞馬爾輸氣管的穩定供給,背後的原因恐怕還是與烏克蘭危機,以及美國施壓德國的「北溪二號輸氣管」(North Stream 2)啟用許可有關;但同時,俄國媒體方面其實也提到俄羅斯今年冬天的本土儲氣量本就不足並隨國際市場飆漲而內需價格震盪。因此究竟是俄國以能源斷氣威脅歐盟與北約?還是真如俄國方面所稱的「與政治無關,是經濟考量的訂單調控」?種種不同疑慮也讓本就複雜的戰略迷局更為錯綜迷離。
《金融時報》表示,歐洲的天然氣市場大亂,已開始影響全球的「液化天然氣」(LNG)供應。部分超級天然氣輪甚至已開始從印度洋、甚至麻六甲調頭轉航歐洲,把原本要賣到中國與東亞市場的LNG送往價格飛漲的歐洲市場。
以英國為例,與2021年初的均價相比,英國的天然氣價格已在12個月內飆漲650%。而在當前的隆冬能源需求裡,天然氣大約佔去英國40%的發電來源,也是民間暖氣供應的主要大宗——其中,只有20%的英國天然氣需求能以海上來的LNG貨輪補給,剩餘多以輸氣管供應,除阿爾及利亞...等國以外,俄羅斯來的天然氣仍是影響歐洲能源穩定的要命主力。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