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渡假的外籍勞力:澳洲爽爽躺著賺?
近年來,已開發國家們紛紛設立吸引全球具備技術或技能的人才移民政策,像是過去相當抗拒移民的日本,也於2016年展開新的外國人才移民政策;擁有專業知識的優秀人才,只要符合規定條件,並在日本住滿一年,就可獲得永久居留權。相對於過去要在日本獲得可以長期居留的「日本綠卡」,現在的門檻可是大幅下降。
而印度、菲律賓和中國等長期作為人口外移的國家,他們則是希望把優秀人才留在本國。於是乎,中國政府在2016年調降「中國綠卡」申請門檻。有些國家則未必只接納人才,即變是「難民」,考量到人道救援以及勞動力等經濟因素,也會有國家願意接納;因為就算是難民,也需要食衣住行等基本消費和生活需求。例如:德國在2015年大舉接收150萬名戰爭難民,長遠來看,這不僅緩衝了德國人口老化的問題,只要德國社會可以提供他們就業機會,新移民有收入,自然會增加在德國的消費經濟。
不過,不管是廣納人才移民還是接收大量難民,或者降低一般外國人移入門檻,這些移民終究會邁入年老的年紀,然後成為國家的「被扶養族群」。新移民數量越龐大,對國家短期的發展是利多,但長遠來看,對人口發展卻沒有理想的改善。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如果不考慮對社會造成的副作用衝擊,那麼澳洲的旅遊打工政策(working and holiday)或許是可以考慮的對策之一。
旅遊打工為針對特定年齡層設計的政策,目標對準18歲至30歲(最多到35歲)的外來人口。目前全球許多國家都相繼推出這項政策,因為越來越多國家發現,這項政策其實對國家整體經濟還是有幫助的。以較早推出旅遊打工的澳洲為例,參加旅遊打工的背包客,年紀剛好處於壯年時期,只要讓背包客在當地能夠就業和有收入,背包客便能產生食衣住行樂等消費。近年來入境澳洲的背包客平均約有20萬人,對於人口僅2,400多萬的澳洲來說,背包客所帶進的內需消費,其實相當可觀。
而且旅遊打工者最多只能在同一位雇主管理下工作六個月,所以絕大多數的背包客不會對澳洲當地的中高階工作機會,或高度經驗的工作職缺產生競爭優勢,也不容易搶澳洲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再加上背包客一旦年紀超過31歲,就必須要離開澳洲,所以澳洲政府與社為不用負擔這些人老年的生活。如果是具備特殊或高階技術的背包客,則有機會進一步成為澳洲新移民。
對於澳洲政府來說,從全球吸納20萬名青年勞動力,就算不是全部的人都在勞動,他們仍然有基本的消費能力,也可為澳洲帶來就業機會。旅遊打工政策,從國家人口結構的觀點來看,其實是非常有利的政策,一方面可以獲得外國養好的年輕勞動力,另一方面又不用負擔其年老的扶養成本。這對面臨少子化人口結構的澳洲來說,效益非常高。
不過這樣的政策也並非沒有缺點,如同德國吸收百萬戰爭難民的情況,澳洲社會要承受20萬外國背包客的生存,社會副作用也相當高。例如:背包客在澳洲旅遊打工最多兩年的時間,一旦背包客確定自己後續不會再回到澳洲,那麼背包客的某些犯罪或違法行為,在澳洲官方漫長的法律判決出爐前,實質上等於是無懲罰。
以闖紅燈或行車超速為例,就算收到罰單,只要旅遊打工者在強制執行與被進一步懲罰以前出境,澳洲政府考量司法成本,勢必只能對背包客的違法行為無可奈何。而一旦這種風氣蔓延開來,對澳洲社會勢必造成龐大的負面成本。
此外,各國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民族性歧異度非常大,各國背包客將自己在原本國家的生活習慣帶到澳洲,但畢竟不是永久居住,所以旅遊打工者和移民的心境是大不同的,後者會想辦法融入新的社會,前者卻不全然如此。有些背包客認為自己只是時間待比較久的觀光客,並不需要去融入或理解當地社會。大量存有這樣心態的背包客湧入一個國家後,難免會對當地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力。
澳洲政府實施旅遊打工政策已十多年了,並且不斷的完善這個制度,適度篩選適合的國家人民入境旅遊打工。大量的背包客移入生活,近年來其實對澳洲經濟還是有正面增強的作用,不管是民間消費還是就業市場熱絡度,都比旅遊打工政策實施以前更活躍,儘管社會必須要承擔一些隱性成本,但是綜合考量下,澳洲政府仍然願意持續這項計畫。同時全球也越來越多國家實施這樣的政策,並且放寬更多名額,顯示旅遊打工對於許多國家發展來說,長期來看是利大於弊的,至少澳洲是如此。
不過要能像澳洲長期實施旅遊打工政策,並且獲得世界各國年輕人的青睞,其實相當不容易,例如台灣也有舉辦旅遊打工政策,但是根據台灣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統計,台灣與澳洲打工渡假協定自2004年11月實施以來至2010年,台灣政府發出打工渡假簽證給澳洲青年數量僅上百件,紐西蘭青年向台灣申請數量更低於百件;就算是與台灣鄰近、交流頻繁的日本,人數也只有百件。
打工渡假政策是國與國雙邊簽訂的協定,但國際上卻鮮少有國外青年申請至台灣打工渡假,要像澳洲可以透過旅遊打工政策,吸引海外青年成為勞動力,自己的國家還得具備許多條件,例如:薪資高水平、自然環境保護、生活居住品質、當地生活壓力......等等。透過打更好的生活環境或自助旅遊品質、提供青年較好的就業環境和薪資,才能像澳洲一年吸引超過20萬名青年前往。這個,就不是其他國家可以輕易擁有的吸引力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