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厭世媽咪:被養生送死社會包夾的「職業婦女」
【2019.5 德國】 德國的厭世媽咪:被養生送死社會包夾的「職業婦女」
「當媽媽,真心累。」5月第二個星期天,是德國的母親節。隨著超高齡化、少子化危機的衝擊,德國的家庭困境也成為聯邦政府近年亟待解決的問題。母親節前夕,德國「經濟及社會研究所」(WSI)也發佈報告指出:儘管為了改善人口失衡、促進性別分工平等,德國擁有十分優渥的育嬰假社會福利,但女性在育嬰長假重返職場後,卻仍然面臨著薪資水準縮水、為照顧家庭被迫轉為兼職等遭遇,承受「母親」身分帶來的汙名化壓力。
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統計,德國2017年的出生率僅有1.6,在生育率低迷的歐盟國家中,仍落在後段班;新生兒越來越少的同時,德國亦是歐洲人口老化最嚴重國家之一。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至2017年12月為止,德國65歲以上的老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4%,早已步入所謂的「超高齡社會」。
德國高齡、少子化浪潮襲來的同時,養生送死的重擔則常落在被包夾於兩個世代之間的職業婦女身上,面臨著平衡家庭以及職場的巨大壓力。
|
根據「阿倫斯巴哈民調研究中心」(IfD Allensbach),德國照護者的綜合輪廓為:平均61歲、已婚的母親,無正職工作;其中約一半的人,照顧對象為自己的雙親。(詳見:〈老人德意志:被高齡社會壓榨的「德國照護者」〉)
對於育有孩子的女性而言,家庭照護的負擔更為沉重,並且時常必須在事業與家庭間取得艱難平衡。根據《bento》,德國約有75%的家庭,主要收入來自男方;基於現實因素考量——儘管隨著職場薪資性別平等、育兒社會福利等相關政策,以及社會風氣的改變,近年德國男性請育嬰假、在家照顧孩子有增加趨勢——但當一個家庭迎接新生兒到來時,請假待在家裡照顧孩子的,仍以女性為主。
德國法律規定,懷孕婦女在生產前後,一共可請14周的有薪產假;父母亦享有最多3年的不帶薪育嬰假(Elternzeit),期間還可依法申請育兒津貼,最高一個月可達1,800歐元(約新台幣6.2萬)。
但在育嬰假過後,當德國女性重回職場時,卻普遍遭遇了學術界稱為「母職薪資懲罰」(Motherhood Wage Penalty)的不公待遇——尤其育嬰假請得愈久的女性,重返職場後的薪資水準,縮水現象也更加明顯。
|
「漢斯.柏克勒基金會」(Hans-Böckler-Stiftung)旗下的智庫WSI,在9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便指出:育嬰假與德國職業婦女的薪資水準關係密切;德國女性的「母親」身份,常被雇主看作是無法「好好衝事業」(Karriereorientierung)的汙名烙印,造成薪資水準以及職涯發展上的不平等。
根據統計及估算,請了12個月以上育嬰長假的德國職業婦女,重返職場後的平均時薪,相較於其他女同事硬是少了10%;請不足12個月假的女性,狀況稍微「好一些」,平均少了6.5%。此外,45歲以下、且育有2名孩子的德國職業婦女,比起未生養的女性,收入水準至多短少了58%。
除此之外,為了兼顧家庭以及收入,許多德國女性選擇在產後,從全職轉為彈性工時的兼職工作,直到孩子長至青少年後,才會再次投入全職工作。但這期間的職涯空白、年齡斷層,都讓職業婦女在重新展開事業時,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即使轉為兼職工作,職業婦女同樣遭遇薪資水準降低的問題。以產後請了長期育兒假,之後再轉為兼職工作的婦女為例,平均時薪相較之下更是少了16%。
該報告指出,德國職業婦女的薪資水準,受到生養孩子以及育嬰假影響的狀況,比起其他歐洲國家來得更加嚴重。比方在瑞典,女性在生產及育嬰長假後返回職場,薪資受到的影響便少了許多;45歲以下、且育有2名孩子的瑞典女性,其薪水平均則比未生養的女性,少了約11%。
在養生與送死之間,德國婦女所遭遇的社會困境,背後反映的正是聯邦政府在面對高齡、少子化社會時,亟欲改善的問題。母親節前夕出爐的這份報告中也呼籲,聯邦政府應強化供不應求的公共托育與積極促進兩性職場薪資平等,才能緩解中間砥柱的職業婦女壓力。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