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丸旗的回家遺願:返還戰利品,二戰老兵的最後任務
【2017.8.15 日本】 日之丸旗的回家遺願:返還戰利品,二戰老兵的最後任務
1944年7月某日,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正酣,25歲的日軍伍長安江定男,無聲地死在塞班島的戰場上。安江的身上帶著一面國旗「日之丸」,上頭是180多個親族、好友在安江入伍前的簽名,祝福他「武運長久」。但安江戰死了,這面旗子也成為美軍陸戰隊大兵馬文.斯特倫博(Marvin Strombo)持有的戰利品——直到73年後,年事已高的斯特倫博才選在終戰紀念日這一天,親手帶著這面旗幟與安江的魂魄,回到他日本的故鄉。
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斯特倫博,今年已經93歲。二次大戰期間,他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第6陸戰旅的精銳偵搜狙擊排「40大盜小隊」,並隨之征伐於太平洋的塔拉瓦戰役、塞班島戰役。
血腥的塞班島戰役中,斯特倫博在一次偵蒐任務中,發現了死於迫擊砲彈的日本兵——安江定男——以及他懷中滿是字跡的日本旗幟。這面日本旗,也被稱作是「日の丸寄せ書き」,與當時流行的「千人針」一樣,是後方親屬給入伍子弟的祈願物,上頭有著大家的簽名,希望用眾人的意念祝福出征的男丁們武運長久、平安歸來。
斯特倫博當然不知道這面旗幟的意義,只知道它在美國大兵中,是相當流行的戰利品。斯特倫博有點猶豫,「但如果不拿走,也有別人會奪走它,或者永遠消失在戰場上」,因此最後他還是動手拿走了這面「紀念品」。
我暗自對死去的日本兵發誓:『總有一天,我會讓它回家。』
|
在塞班島之後,斯特倫博大兵還參加了天寧島戰役——再過不久,兩架載著原子彈的B-29轟炸機也分別從這島起飛,日本也在1945年8月15日無條件投降,二次大戰自此劃下句點。戰後,斯特倫博回到了蒙大拿的老家,他曾試著返還那面「寄せ書き」,但卻不知該怎麼下手,直到73年後,才因緣濟會地重起這未了的承諾。
斯特倫博表示,2015年時一位陸戰同袍的後人為了寫書《塞班島的40大盜》而聯絡上自己,並在得知旗幟故事後,主動為斯特倫博找上蒙大拿大學日文系幫忙,接著才牽線到專門「還願」的非營利組織——盂蘭盆社(Obon Society)。
由美國的歷史研究者雷克斯.季雅克與夫人敬子(Rex & Keiko Ziak)發起的盂蘭盆社,過去8年來都致力於「日章旗歸還」的工作。
出生於京都的敬子對日本《產經新聞》表示,自己的祖父也曾受召參戰,最後卻客死異鄉、埋骨緬甸戰場。直到2007年,伴隨祖父身邊的那面「日の丸寄せ書き」才在歷史學界的幫助下重返族人手上,完全能體會遺族心境的自己與丈夫雷克斯,這才決心成立盂蘭盆社。
一開始,盂蘭盆社先是透過社群網路公佈這面安江日章旗的圖像,希望合作的網友能幫忙協尋;之後,聯絡上的學者與日本地方神社,確認了「旗幟上的安江氏,應該是來自岐阜縣的東白川村」,而參與協尋的日本遺族會這才幫忙找到了安江氏的遺族代表——定男的弟弟,89歲的安江辰也。
|
定男戰死於塞班島那年,留在故鄉的辰也才17歲。在辰也的回憶中,曾擔任村中青年團團長的定男,很受鄉人喜愛,是個「非常溫柔又可靠的好哥哥」。誰知他受召入伍後,竟客死南洋異鄉。
很感謝馬文先生這70多年來,如此用心保管哥哥的遺物,這真的太好了...那個時候,我們只知道哥哥戰死...說他死在海上,遺骨不知所終,也沒能返鄉...真的很謝謝大家,今天終於知道哥哥後來的事,我們真的非常感動。
在塞班島戰役中,明知沒有勝算仍死鬥不休的日軍,在島上發動玉碎。包括偷襲珍珠港的名將南雲忠一在內,3萬1,000多名守軍中,只有900多人因傷遭俘,其餘士兵、甚至數千名島上平民全數陣亡或自殺。
在確認了安江定男的遺族後,盂蘭盆社也在網路成功群募,並安排了斯特倫博與家人親自前往日本東白川村,在8月15日當天將定男的遺物日之丸,親手交還給定男的遺族與後代。這也是盂蘭盆社成立以來,第一次有雙邊親族面對面的直接接觸。
「我們希望這樣的作法,能為戰爭闔上結局;為和平揭開新章。」盂蘭盆社的雷克斯表示,歸還儀式之所以選在8月15日,一方面是代表「終戰紀念日」對和平的期待,一方面也因為這一天正是日本的盂蘭盆會——如同台灣的中元節一般,據說死去的親人祖先們,都會在這一天從異界返回人間,因此選擇此日,也有「帶定男回家」的象徵意義。
|
我終於完成73年前的承諾,我帶回這面旗幟,歸還給你的家人們了。
斯特倫博在儀式上如此說道。在接過遺物的瞬間,89歲的辰也不斷地把臉埋進旗幟上,「我彷彿還記起了哥哥的味道」,而定男93歲的妹妹更是在輪椅上老淚縱橫,哽咽地向斯特倫博一行人道謝。
儘管在部分人眼中,歸還日之丸的舉動在當代仍相當敏感(像是與保守派的遺族會合作,並透過其有所爭議的會長、自民黨參議員水落敏榮幫忙);但撇開政治議題不論,歸還旗幟的舉動不僅能撫慰遺族,對於許多美國老兵來說,也是與自己和解、放下戰場創痛的療傷過程。
自從歸還協尋的服務開始之後,8年內盂蘭盆社就收到了400多面日章旗,並成功地將其中100多面交還給日本的陣亡者遺族,其中也包括了台籍日本兵——像是2015年,盂蘭盆社就將陣亡的台農義勇團軍屬吳德傳的「日の丸寄せ書き」,順利地帶回到了苗栗銅鑼的故鄉。
不過隨著時代的推進,二戰老兵一一逝去、能協助協尋的遺族記憶也不斷凋零,這也讓歸還旗幟的任務越發困難,許多旗幟甚至被當成一般古董,展售於網路拍賣。因此,這一回的歸還式,也被美日雙方稱為「73年後的奇蹟」。
▌更多深度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