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銀幕裡碎裂的513歷史:《五月雪》與它的大馬悲情華人視角

2023/11/29 鄧世軒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作品《五月雪》入圍金馬多個獎項,從受難者家屬的視角來處理馬來...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作品《五月雪》入圍金馬多個獎項,從受難者家屬的視角來處理馬來西亞華人對「五一三」族群衝突事件的記憶。圖為《五月雪》海報(中),以及當時1969年5月17日——五一三事件事發四天后——一位士兵在執行宵禁的吉隆坡華人區執勤,看守消防隊撲滅大火。 圖/美聯社、《五月雪》海報

「《五月雪》的五一三」 和「 現實中的五一三」

馬來西亞元素的電影在近幾屆的金馬獎來勢洶洶。張吉安繼2020年《南巫》獲得金馬「最佳新導演」獎項之後,今年又以《五月雪》再度進軍金馬並榮獲九個入圍獎項。因電影的主題敢於觸碰一段敏感的歷史事件,加上上一部作品《南巫》新穎的魔幻現實主義敘事令人眼前一亮,讓不少馬來西亞人對張吉安的這部新作抱以期待。

《五月雪》專注從受難者家屬的視角來處理馬來西亞華人對「五一三」事件的記憶。1969年5月10日馬來西亞第三屆全國大選中,領導國家獨立的「聯盟」(Alliance,1973年後重組為「國陣」)」遇到了史上最重大的挫敗:聯盟首次在國會下議院丟失擁有修憲權力的「絕對優勢」議席、丟失了檳城與吉蘭丹州政權,在雪蘭莪與霹靂也沒有獲得過半的州議席。

選舉結束後連兩日,反對黨的支持者在吉隆坡舉辦盛大的街頭遊行,為他們在選舉中獲得突破性成就慶祝。巫統黨內的年輕人認為反對黨的遊行充滿濃郁的挑釁意涵,決定將在13日也舉辦遊行反制。當日傍晚的遊行之前,突然傳出馬來人在首都吉隆坡東北部的文良港(Setapak)遭到華人襲擊;同樣也在文良港,有華人目擊者見到馬來人開始「排華」。這一夜以後,國家徹底被改變。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本片沒有將討論拔升到「轉型正義」中經常談到的彌合歷史傷痕的深度。本片在討論這一起事件中其實沒有呈現出整體複雜的面貌,只是一部有偏頗的、悲情華人視角的「五一三」敘事。

1969年5月15日——五一三族群衝突事發兩天后——的吉隆坡街道。 圖/美聯社 ...
1969年5月15日——五一三族群衝突事發兩天后——的吉隆坡街道。 圖/美聯社

▌《五月雪》的五一三

《五月雪》近兩個小時的劇情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導演以類似《南巫》魔幻現實主義的處理手法,以女主角「阿英」1969年的童年記憶穿插馬來寓言的方式詮釋「五一三」事件的發生;第二部分則以半紀實的方式,講述2019年婚後的阿英不顧丈夫的反對,到亂葬崗祭拜在「五一三」事件中遇難的父親和胞弟的故事。當導演只選擇將一對華人母女的故事作為牽涉多元族群、所有事件受難者家屬的縮影時,本片很可能只能呈現悲情華人視角的「五一三」敘事。

何謂「悲情華人視角」?縱觀整部電影其實不難發現,導演將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關係、男人與女人關係簡化成「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關係。片中有許多潛藏著這種權力不對等的意象:片中華人角色與「馬來官員」的對話都是畢恭畢敬、甚至帶有點要求對方乞憐自己的態度,尤其在第一部分安排一個馬來官員派發「藍登記」(身分證)和詢問戲台有無申請准證時,以及第二部分馬來官員要求拆掉搭建在亂葬崗上的戲台這兩幕。

除了上述直接演出來的,如果熟悉大馬國情的觀眾,還能讀出許多導演安插的隱喻。譬如可能象徵著華人祭拜馬來土地神的「拿督公」就貫穿全片;片中不斷想要傳達「藍登記」難以獲得;華人嫁給馬來權貴,並且透過離婚脫教後可以不顧清真教律的對白;甚至在最後亂葬崗的時候,巧妙順應旁邊推土機與清真寺廣播聲的畫面等。甚至是貫穿全電影的《竇娥冤》,呈現一個受害者有待上天與政府平反冤情,都在呈現兩個族群之間權力不對等的關係。

這其中,又以阿英母女的「娘惹」身分認同最有意思。「娘惹」與「峇峇」是馬來西亞土生華人群體中女性與男性的稱謂。隨著土生華人在馬來半島定居日久,這一群體已經衍生出自己的文化習俗與參雜馬來文與閩南語的用語。所以導演似乎想要將「娘惹」設計成為一個在華人與馬來人之間「裡外不是人」,同時又受到華人傳統父權壓迫的「雙重被壓迫者」角色。這一段尤其反映在阿英在國民學校(俗稱「馬來校」)裡被同學欺負,但是回到家又不被父親同情的情節;阿英父親對待母女的口吻,以及第二部分阿英的丈夫羞辱想要到吉隆坡亂葬崗祭拜「五一三」事件亡者的態度。

 圖/《五月雪》影片截圖
圖/《五月雪》影片截圖

而不敢恭維的一點則是導演詮釋關於暴動發生的緣由,導演以《馬來紀年》中有名的明朝皇帝喝馬六甲蘇丹洗腳水的橋段,以及由時任首相東姑監製的電影、關於講述馬來古典文學裡頭「狼牙國王」殘暴故事的《狼牙國王》來暗喻。

《馬來紀年》的故事在這場暴動中有什麼意涵呢?明朝皇帝(可能代表「華人」的意象)得罪了某人而被下「降頭」得了痲瘋病,需要喝馬六甲蘇丹(可能作為「馬來人」的意象)的洗腳水才能「解降」。這又可以回到馬來人與華人權力關係來解讀:若想要從這一段《馬來紀年》的故事來呼應「五一三」事件,想要傳達的或許是儘管馬六甲蘇丹沒有硬碰中國皇帝的實力,但是馬六甲蘇丹有其他手段迫使不順應他意思的人以屈辱的方式順服。而在片中呈現《狼牙國王》的故事,即「狼牙國王」為了滿足吃人血料理的慾望,而濫殺無辜臣民,或許就是在暗示某些領導人為了滿足私慾而殘暴不堪。

在這部電影裡,馬來人和華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臉譜化、對於五一三事件的解讀也是去脈絡化,用一個正邪黑白分明的視角來訴說一個錯綜複雜的歷史故事。儘管導演表示電影以受難者家屬的遭遇為故事的主軸,但本片多少還是需要解釋「五一三」事件的來龍去脈,否則在去歷史脈絡的情況下,講述一個華人在馬來西亞當地被壓迫與排擠的敘事,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狀況(不少華人其實也在巫統掌權下致富與實現階級躍升),也忽略了剖解歷史真相的複雜性與回應和解的難題。

我們不能忘記的是,「五一三」事件作為一場「族群衝突」,挑起爭端及拿起武器參與殺戮的人就不只有一個族群。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在這場暴動中共有196人死亡,其中有143人為華裔、25人為馬來裔、13人為印度裔、15人為其他族裔。雖然華裔死亡人數遠超其他族群,但無可否認的是其他族群也有死難者;2020年以「五一三」事件為題的口述史《在傷口上重生》中也有倖存者的證詞是關於華人私會黨徒出動屠殺馬來人的故事。

當這段歷史在電影裡被簡化成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故事,關於追究這場衝突的後續處理就只剩下清算,不存在和解的空間。

1969年5月17日——五一三族群衝突事發四天后——一位士兵在執行宵禁的吉隆坡華...
1969年5月17日——五一三族群衝突事發四天后——一位士兵在執行宵禁的吉隆坡華人區執勤,看守消防隊撲滅大火。 圖/美聯社

 圖/《五月雪》電影劇照
圖/《五月雪》電影劇照

▌現實中未解的五一三

關於「五一三」事件真相的追溯和討論長期以來被官方所壓制,歷史課本中的敘事也是輕描淡寫。儘管當時「國家行動理事會」公佈了官方報告為事件定調,但是政府至今不對涉及1969年「五一三」事件的官方檔案進行解密。加上官方披露的傷亡情況與民間記憶不符,導致很多人尤其是華社普遍相信還有一些事件的真相還未被披露。

這樣的情況也造就了不同族群的記憶政治流傳不同的說法:關於當年造成馬來人與華人緊張情緒的緣由,馬來人普遍認為是4月25日巫統黨員在檳城日落洞被殺害的事件;而華人則認為是5月4日勞工黨黨員林順成被警方射殺。對於13日當日暴動的記憶,兩個族群也有各自的版本:馬來社群的印象是選舉後在野黨支持者去挑釁支持執政黨的馬來人所引發的,他們的慘痛記憶是聯邦戲院馬來人被殺害的故事;而華人社群流傳的則是《五月雪》電影所描繪的大華戲院的故事。

官方不公開對事件的探索背後有很大的政治考量,即壟斷事件的詮釋權。

其一,為「扶弱」政策的實施服務,馬來西亞的體制在1970年代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五一三」事件發生的緣由成為了官方推行「新經濟政策」和「國家文化政策」的依據;其二,作為他們操縱族群情緒的工具。尤其在過去執政黨巫統強勢的時期,每當出現不利他們的選情時,部分巫統領袖分別向馬來人與華人群體兜售「五一三」來鞏固選票。

由於「五一三」事件發生在第三屆全國大選、在野黨在多個州屬大勝之後,意味著日後如果相似的選舉結果再度出現、相似的後果可能會再度發生,官方由此「暗示」選民要選擇一個帶來穩定的政府。因此,在官方長期壓制討論、民間避談,整體社會所知甚少的情況下,這段歷史最終淪為選民的恐懼,壓制了公民社會的進程,例如當時的戒嚴記憶也導致許多華裔家庭在選舉前曾有儲備乾糧的習慣。

1969年5月30日,五一三事件的受害者聚集在吉隆坡當地的體育館。五一三發生、騷...
1969年5月30日,五一三事件的受害者聚集在吉隆坡當地的體育館。五一三發生、騷亂最嚴重之際,當時體育館內聚集了約3,000千名主要以華人和印度人為主的受害者。 圖/美聯社

有人說《五月雪》是民間版本的「五一三」敘事與官方對抗,其實不反對導演的勇氣與誠意。唯可惜的是,導演的敘事仍舊沒有跳脫主流、官方設定的「族群對立」框架。同時,這樣聚焦於兩個族群間的討論其實也會排除了導致死難者眾多的其他可能性。

總的來說,《五月雪》未盡的事宜是,沒有深入回溯60年代中後期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沒有思考「後五一三」的人應該如何對待這場傷痛,甚至是如何面對未來的問題。儘管仍有不足,但是導演仍撐起了在華語世界裡討論「五一三」事件空間,希望未來有志者可以更細緻地處理這些議題,在討論「五一三」事件的時候可以呈現歷史真相的複雜性和回應和解的難題。

好的詮釋就像一張拍得好的景深照片,它既讓人知道想要聚焦的事物,整張構圖也能完整呈現出目標周圍的環境。當電影僅僅站在某個立場上發聲,沒有去追求建立一個完整的歷史敘事來解釋這場涉及多方衝突背後的複雜性時,結尾的一句「你明年還來(亂葬崗祭拜)嗎?」恐怕會淪為類似「勿忘國恥」的民族主義誓言,讓華人社群依然難以跳脫悲情之外的視角。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都是「BABI」惹的禍?黃明志《你是豬》與馬來西亞族群恩仇錄

華人勤勞我就廢?東南亞殖民與「懶惰土著的迷思」

大馬「華人」與中國的距離(上):尊嚴受創的精神慰藉?

鄧世軒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生,馬來西亞華人。本業是中國研究,平時也關注馬來西亞的政治動態。

作者文章

中國與菲律賓南海爭端持續擴大。圖為8月6日,菲律賓與美國、加拿大、澳洲首次在南海...

中菲南海爭端白熱化?小馬可仕「透明戰略」與美攜手,加劇中國壓力

2024/09/27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左)9月5日參加位於海參崴的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與俄羅斯總統普...

加入金磚國,政治避險又賺錢?解析馬來西亞安華訪俄的戰略佈局

2024/09/24
「友誼村」的馬共講堂,上方還懸掛著共產主義領袖「馬恩列斯毛」肖像——馬克思、恩格...

被流放的游擊隊:時空凍結40年,泰南邊境「馬共村」遊記

2024/07/24
圖/美聯社、Firdaus Wong Wai Hung臉書

大馬「真主襪」輿論風波:網紅傳教士、政客和王室的催化與盤算

2024/03/29
泰勒絲演唱會的經濟效益太龐大,新加坡豪擲數百萬美元也要搶到「獨家演出」權。圖為泰...

新加坡的最佳利益:「獨佔」泰勒絲惹議,後疫情的演唱會經濟戰略

2024/03/18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作品《五月雪》入圍金馬多個獎項,從受難者家屬的視角來處理馬來...

銀幕裡碎裂的513歷史:《五月雪》與它的大馬悲情華人視角

2023/11/29

最新文章

吉賽兒.佩利寇決定公開審判,圖為法院外的吉賽兒與支持者所貼的文字:「吉賽兒,女人...

法國馬松性侵案(上):83人性侵昏迷女子,卻毫不自覺是犯罪的「平庸邪惡」

2024/12/12
法庭上的吉賽兒.佩利寇。 圖/路透社 

法國馬松性侵案(中):「該羞恥的是那些強暴犯!」抵抗者吉賽兒的勇氣

2024/12/12
「他們每一個都知情,每一個都是強暴犯,跟我一樣。」圖為法庭上的多明尼克.佩利寇(...

法國馬松性侵案(下):「我哪知道是強暴?」50名性侵犯的法庭詭辯

2024/12/12
南韓知名演員丁海寅在《12.12首爾之春》飾演的金五郎少校曾在「雙十二政變」,抵...

南韓戒嚴事件的啟示:帶著前人的勇氣,保衛民主的行動者們

2024/12/11
示意圖,一艘來自塞內加爾的船上載有136名移民,其中包括40名婦女和17名幼兒,...

記者混入《非法公司》秘密網絡:追蹤非洲移民偷渡西班牙的冒命之旅

2024/12/11
圖/電影《情書》海報

お元気ですか?中山美穗:致敬日本國民偶像的情書

2024/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