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家都叫我們人妖」——緬甸LGBT,彩妝背後的孤寂

2016/12/26 汪佳燕 Ann Wang


Ma Kyawt的故事 © Ann Wang 「有一天,我也要去變性,我不怕法律上的限制。任何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我就是想要做我自己,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Ma Kyawt的故事 © Ann Wang 
「有一天,我也要去變性,我不怕法律上的限制。任何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我就是想要做我自己,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文字攝影.汪佳燕 Ann Wang

緬甸語裡沒有同性戀這個詞,大家都直接叫我們人妖。

從事海鮮進出口的Aung Hten(化名),經濟能力在緬甸算是中上階級,生活物資什麼都不缺,個性開朗活潑,但每每談到自己的性向就顯悶悶不樂。「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知道我是同志,但是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敢跟我家人說吧!他們辛苦一輩子把我養大,我可不能傷他們的心。」

這一兩年緬甸從軍政府的統治,和平過進行民主轉型,經濟發展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譽為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緬甸的言論自由,曾經歷過嚴格的審查時期,但像是CNN、BBC、twitter等媒體跟社群網站,都相繼在2011年後解禁。新聞媒體逐漸開放,非官方的日報在兩年前得以發行,但在轉變的同時,仍有那麼一群人的人權問題,不在眾人的目光之內。

Aung Hten悲觀地說:「我們都在用羨慕的眼光看台灣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但這一天永遠也不可能輪到緬甸。」

同性間性行為在緬甸是違法的,根據英國殖民時期所訂立且遺留下來的刑法第377條,嚴格禁止「違反自然法則的性交」,雖然用字不甚精確,但廣泛指涉同性間或是人獸間的性行為,觸法者最高可被判十年的牢刑與罰款。

四年前從荷蘭搬到緬甸從事非營利組織工作的Jan Willem Van Rooij說,「就我們所知道,目前還沒有人真的因為這條刑法被判刑,但這條法一天不消除,我們就永遠覺得有一片烏雲籠罩在我們頭上,不能放膽地去做自己、放膽地去愛。」

他在搬到緬甸不久後,發現這裡的LGBT族群過得很是壓抑,除了法律上沒有保障之外,一般大眾對於同性戀的認識與了解相當少。為了創造一個可以讓同性戀們做自己的環境,Jan Willem Van Rooij跟幾個夥伴開始每個月舉辦地下派對跟聚會。

兩年前都只有外國人參加,現在幾乎一半以上都是緬甸人。辦這個派對除了讓大家可以放鬆之外,其實也是希望他們可以帶上非同性戀的朋友,讓他們來看看,我們不過就是跟一般人一樣,不是什麼妖魔鬼怪。

除了派對,范羅伊也開始與緬甸當地的同志團體舉辦一年一次的「&PROUD」攝影展跟電影展,希望透過文化,讓大眾對LGBT族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但是他們還是怕被政府抓的風險,所以每一年的活動都是辦在法國領事館內。

如今仰光市區的大街上,以及熱鬧的餐廳與酒吧裡,可以明顯地看到同性伴侶或是跨性別者穿梭其中,但威脅與恐懼還是存在於緬甸LGBT族群的日常生活中。例如2014年全緬甸第一對舉辦「同性婚禮」的Tin Ko Ko 與Myo Min Htet,就表示他們在婚禮前的幾個禮拜,根本不敢回家,因為怕被逮捕。

由於緬甸法律並未認可同性婚姻,兩人的婚禮消息上了各大版面後,生活因而受到很多限制跟影響,為了安全,他們開始改口說舉辦的不是婚禮,而是他們在一起十週年的紀念。面對面訪談的要求也被拒絕了,因為只想要低調生活。

在緬甸受到壓迫的不只是同性戀,跨性別的處境更是艱難,處處面臨各式威脅。2013年夏天的一個週末,緬甸第二大城市瓦城的警方,在一次「掃蕩」 行動中,逮捕了12位同性戀者與跨性別者。其中一位遭逮捕的跨性別者Myat Noe,是跟著工作的舞團來瓦城工作,卻碰到這樣的意外;他對多家媒體表示,被逮捕後,他們被要求當街走台步,甚至在警局被強迫脫光衣服,警方除了對他們又打又踢之外,還捏他們的胸部,譏笑他們不男不女。

Colors Rainbos是緬甸境內第一個同志團體,負責人之一的Hla Myat Tun表示,根據他們的資料統計,2016年就有65起類似的警方拘捕案件。這個數字,還只是因為組織人力不足,只能追蹤330個城鎮中的3個鎮的結果而已。

與Myat Noe同一個舞團25歲的Ma Kyawt,自出生有記憶以來就想當女生,平日在髮廊打工,到了週末,就跟團員們一起上妝,穿上華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多賺一點錢。Ma Kyawt塗上厚厚的粉底,打開他珍藏的36色眼影彩妝盒,在興奮地準備大展身手前說道:

有一天,我也要去變性,我不怕法律上的限制。任何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我就是想要做我自己,難道這樣也有錯嗎?

汪佳燕 Ann Wang

 


  


妝  © Ann Wang 一天之中,Ma Kyawt最期待的事就是為自己上妝。
妝 © Ann Wang 
一天之中,Ma Kyawt最期待的事就是為自己上妝。


裸  © Ann Wang 半裸的Ma Kyawt,準備上台表演。
裸 © Ann Wang 
半裸的Ma Kyawt,準備上台表演。


換裝  © Ann Wang 退去男裝,換上女裝。儘管社會不友善,Ma Kyawt仍堅定地表示,他就是想要做自己,人有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不怕法律上的限制。
換裝 © Ann Wang 
退去男裝,換上女裝。儘管社會不友善,Ma Kyawt仍堅定地表示,他就是想要做自己,人有權利追求自己想要的,不怕法律上的限制。


台後  © Ann Wang 上台前漫長的等待,就如同等待著被社會接納的那一天,寂靜且折磨人。
台後 © Ann Wang 
上台前漫長的等待,就如同等待著被社會接納的那一天,寂靜且折磨人。


老闆  © Ann Wang Ma Kyawt的老闆也是男兒身,種種法令對變性的限制,讓他早已打消了做手術的念頭。
老闆 © Ann Wang 
Ma Kyawt的老闆也是男兒身,種種法令對變性的限制,讓他早已打消了做手術的念頭。


坐姿  © Ann Wang 膚黝黑、五官清秀的Ma Kyawt,在不化妝的情況下,性別非常明顯,但姿態顯陰柔。
坐姿 © Ann Wang 
膚黝黑、五官清秀的Ma Kyawt,在不化妝的情況下,性別非常明顯,但姿態顯陰柔。


舞者  © Ann Wang 因社會眼光的壓力,緬甸同性戀者與變性人在找工作上受到許多限制,所以多半從事化妝、髮型或是舞者等工作。
舞者 © Ann Wang 
因社會眼光的壓力,緬甸同性戀者與變性人在找工作上受到許多限制,所以多半從事化妝、髮型或是舞者等工作。

  


彼此  © Ann Wang 正因為社會的歧視與不理解,舞團裡的大家更加親密、彼此相互照顧。
彼此 © Ann Wang 
正因為社會的歧視與不理解,舞團裡的大家更加親密、彼此相互照顧。

    

   

汪佳燕 Ann Wang

一名在男生堆裡求生存的攝影記者。台灣人,目前定居在緬甸。雖然常常沒水,沒電,沒錢(?),但這個開放中的國家有太多故事需要說,請持續關注我的作品。

▎作品網站:Ann W,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Instagram: annwang077



汪佳燕 Ann Wang

一名在男生堆裡求生存的攝影記者。台灣人,目前定居在緬甸。 雖然常常沒水,沒電,沒錢(?),但這個開放中的國家有太多故事需要說,請持續關注我的作品。 Instagram: annwang077 作品網站: Ann W,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最新文章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圖為2018年美國「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支持者舉行集...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歷史修正主義與極權符號再現

2025/04/17
左為元世祖忽必烈,右為蒙金戰爭中的騎兵。 圖/維基共享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元代中國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2025/04/17
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造成經濟震盪,股市暴跌讓許多投資人哀叫「要去睡公園了」。圖為...

「財務創傷」讓你擔心睡公園?如何讓心理在經濟戰爭中免於震盪

2025/04/17
圖為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歌劇院上演的《杜蘭朵公主》,扮演杜蘭朵公主的是義大利女高音歌...

音樂中固化的歐洲中心主義:仍在演出「野蠻東方」的《杜蘭朵公主》

2025/04/16
德國3月3日舉辦「玫瑰星期一」狂歡節,反對極右派另類選擇黨的陣營將其黨魁為德爾做...

當美國《取消文化》傳進德國:圍堵極右民粹之戰,如何加速民主文化的崩解?

2025/04/15
本屆大阪萬博還沒正式開幕,就已經籠罩在烏雲之下。圖為2025大阪萬博的吉祥物「脈...

2025大阪萬博是翻身機會,還是加速衰退?夢洲「負面遺產」能否復刻榮景

2025/04/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