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亞馬遜黑色的血:秘魯,噤聲的漏油事件簿

2016/09/28 汪佳燕 Ann Wang

<center><table width=
漏油現場 © Ann Wang 
被汙染的生活。

      

文字攝影.汪佳燕 Ann Wang

我們的河川遭到污染,我們的血裡現在都是毒藥。

抬頭看,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樹梢與藍天,低頭看,卻是被原油染黑的河川。在輸油管道旁可以看到裹了層黑油的小魚,在做最後的掙扎,從8月21號漏油事件被揭露後,截至今日已發生超過一個多月,清理工作仍未開始。根據秘魯環境評估與執行局(Organismo de Evaluación y Fiscalización Ambiental;OEFA)偵測,約有4000桶(barrels)原油流入河川內,對環境與生態造成極大的污染。

「雨季這個月底就要開始了,再不清理,到時候雨水會把這批原油沖入馬拉尼翁河(River Marañón),到時污染只會更嚴重。」 現年37歲新聯盟村(Nueva Alianza)村長吉特(Gilter Yuyarima),穿著雨鞋走在河道中間長長的輸油管道上,指著污黑的河川對我說道。

從祕魯亞馬遜森林裡最大城市伊基托斯(Iquitos)到達新聯盟村,必須沿著馬拉尼翁河坐上一天的船。馬拉尼翁河則是亞馬遜河的上游的河川之一。

「這是我們村莊第一次發生漏油事件。」吉特雖然這麼說,但對住在秘魯東北部亞馬遜森林裡的原住民們來說,漏油不是什麼新鮮事。由秘魯國營石油公司(Petroperu)負責的〈北祕魯油管計畫〉(Norperuano Pipeline),橫跨亞馬遜森林,共853公里長,將在亞馬遜森林裡的原油帶到太平洋海域,管道年齡超過四十年,在過去五年內發生超過二十次的漏油事件,光是今年就有三起,

在經過前後十天共三次的談判後,秘魯國營石油公司與新聯盟村的村民,在9月18號達成共識,前者承諾於9月19號開始進行清理漏油,雙方為此簽下合約。

當被問到為從八月中爆發漏油開始,一個多月來都未見石油公司進行清理時,營運主管Dino Valdieviezou在會議結束後回應我:「我們在8月21日當天早上五點收到漏油通知時,就已經開始進行初步的防備工作,把被污染的河川阻擋起來,避免油污持續擴散。但那時是新聯盟村的村民不讓我們繼續下一步的清理工作。」

Valdieviezo舉起右手,對我比了一個數錢的手勢,「村民要求一天150索幣(約1421台幣)的薪資,但我們以往都是給80索幣(約758台幣)。所以才會一直到今天,都還來這裡跟他們進行溝通。」 在這次雙方同意的合約中,石油公司除了給付一天80索幣的薪資外,還要另聘105名新聯盟村的村民。

關於輸油管漏油的說法甚多,普遍認為是因為管道老舊且缺乏維護,才會多次漏油。Valdieviezo表示:

就我們的調查發現,輸油管道上間隔1.3公里有兩處,有漏洞,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是造成這次漏油的主要原因。

Valdieviezo還強調有照片可以作證。

根據Valdieviezo的說法,製作輸油管的原料由阿拉斯加進口而來的,可使用上百年。至於管道的維護,Valdieviezo解釋:「維護工作我們也一直有在做,但確實不容易,這條管道可有八百多公里長呢!還有,因為馬拉尼翁河道變位,地理位置與結構變化.也可能造成管道破裂漏油。」

石油公司的代表人馬在村民眾目睽睽之下,與村長吉特簽下同意書,會後大批人馬坐上專屬直升機,準備飛回位於秘魯利馬首都的辦公室。村裡的小孩們擠在直升機附近看,在直升機起飛的那一刻,孩子們的頭髮被吹飛了,人們笑了。

「這是一場勝利!」 村民們興奮地討論者。

雖然已經簽了合約,吉特卻沒有感到放鬆,對於石油公司四處釋放消息,說輸油管道是遭村民破壞,他覺得非常氣憤。

你也看到了,我們天天在這捕魚,我們怎麼可能刻意去汙染我們賴以為生的河道?

這個僅有670人口的新聯盟村,村民主要維生的方式就是捕魚與種植米等農作物,吉特委屈地抱怨,大家生活單純,根本不知道如何破壞管道,也沒有工具去真的執行。

「我們之所以會要求150索幣,也是因爲知道其他村碰到漏油時,他們拿到的待遇是這樣。過去我們做輸油管道相關的工作時,一天都只拿到50索幣,我們當然需要爭取權利啊!我身為村長,也必須確保自己的村民有工作機會,還有能夠在雨季開始、河水暴漲之前,為村里多增加一點收入。」

馬拉尼翁河其他原住民村落,對於石油公司多年來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不均的社區發展,則採取截然不同的抗爭手段。

從新聯盟村搭船需要六小時才能到達的沙拉穆羅村(Saramuro),是石油公司一號工作站跟北祕魯油管的起點。該地村民自9月1號發起抗議行動,並展開「攔河行動」,限制11艘運油船隻返回大城伊基托斯——抗議民眾相信,伊基托斯遲早會因為無油可用,全城陷入無電狀態。

「這麼多年來,石油公司掏空我們這稀少的原油運送到秘魯各大城市,但我們連一間醫院也沒有、沒有好的學校、也沒有乾淨的水可以喝!」 忍無可忍的沙拉穆羅村民,希望透過強烈的抗議方式,達到與新任總統抗議民眾們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能夠與新任總統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 )對話,希望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9月19日,新聯盟村與石油公司簽約完的隔天,村民聚集在廣場跟港口,交頭接耳議論著,因為一直等到下午,也沒看見石油公司派人來執行清理工作,「我覺得他們大該十幾天內都不會出現吧?」

「PetroPeru是個騙子!」在與我道別時,吉特拋下了這句話。

一直到這篇稿件截稿刊登的這一刻,石油公司還是沒有開始任何在新聯盟村的清理工作,抗議也仍持續進行中。

汪佳燕 Ann Wang

 


   

  

 

<center><table width=
漏油現場 © Ann Wang 
我們的河川遭到污染,我們的血裡現在都是毒藥。

 

<center><table width=
馬拉翁尼河 © Ann Wang 
馬拉尼翁河是亞馬遜河的上游的河川之一,為當地居民賴以為生的天然資源,許多管道漏油事發地點都相當偏遠。從照片中的納烏塔港口(Nauta)到新聯盟村,要坐16個小時的船,由於沙拉穆羅村民正在抗議,欲過河的船隻如果不付錢或補給品,就會被擋下拒絕通過。
 

 

<center><table width=
強烈對比 © Ann Wang 
走在河道中間的輸油管上,吉特的老婆指畫著,只見輸油管道的右邊是乾淨的河水,左則是遭污染的河水。當雨季來臨淹蓋住輸油管後,兩邊的水將會混在一起。
 

 

<center><table width=
抗議 © Ann Wang 
位在新聯盟村下游處的沙拉穆羅(Saramuro)社區,同樣也為漏油受災戶,其居民在村長的號召下站出來上抗議,要求與祕魯總統對話。

 

<center><table width=
團結 © Ann Wang 
「我們要學校、我們要醫院、我們要跟乾淨的飲用水!」不只有沙拉穆羅的村民,到九月為止,該村落聚集了數百名抗議居民,有些是從其他村來的。但不管怎麼抗議,石油公司在該地的辦公室始終大門深鎖。
 

 

<center><table width=
談判 © Ann Wang 
沙拉穆羅的村民表示,秘魯國營石油公司在他們的土地上設立基地超過40年,說要為村民蓋醫院、建立學校、提供就業機會,但最後又以「資格不符」等理由,拒絕聘用當地人。9月18日,憤怒已到極限的居民與石油公司的代表在社區中心內召開談判大會。

  

<center><table width=
所剩無幾 © Ann Wang 
村民知道河川遭到漏油污染,相對的河裡的魚也遭受汙染了,還有他們的日常飲用水。當地小學生每天早上都會派人到河裡提水,以供一整天上課的學生與老師飲用。
 

 

<center><table width=
受困十天 © Ann Wang 
石油公司的船在沙拉穆羅港口被抗議居民限制行動,坐等在船內的運油船員已多次被原住民強行拉下船,在他們的臉上塗抹從植物提煉的油料,並拿帶刺的植物鞭打他們。船員雖然知道這是原住民的一種傳統儀式,但還是感到很無奈跟害怕。一種說法,是說透過鞭打洗浸身心,另一種說法則是懲罰。

 

<center><table width=
蓄油池 © Ann Wang 
祕魯國營石油公司PetroPeru蓋在沙拉穆羅的蓄油池。

 

<center><table width=
村民的勝利? © Ann Wang 
石油公司的人在談判完後搭著直升機離去,但清理工作還是沒開始,油漬還是飄在河上。

    

   

汪佳燕 Ann Wang

一名在男生堆裡求生存的攝影記者。台灣人,目前定居在緬甸。雖然常常沒水,沒電,沒錢(?),但這個開放中的國家有太多故事需要說,請持續關注我的作品。

▎作品網站:Ann W, the world and its people ▎Instagram: annwang077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最新文章

檀園高中教室內,一個座位上,擺放著世越號船難生還者,拿著自己同學遺照,所一起拍攝...

我們還記得:南韓世越號船難10週年,悲劇真相至今未明

2024/04/18
一名年輕人在衙門院子裡遭到刑求的照片,可能是在中國北方,時間在1900年之後不久...

旁觀他人之酷刑:清末歐洲攝影師紀錄的身體刑,與西方的中國想像

2024/04/18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德雷德.史考特(Dred Scott)於1857年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黑...

加害者後裔如何面對先祖之罪?美國「史考特案」雙方家族的創傷與療癒追尋

2024/04/15
圖為海山樓一景。海山樓為香港著名景點,這幢彷彿由積木砌成的大廈呈現香港緊密而狹窄...

香港新移民在《但願人長久》的追尋:哪裡得到理解,哪裡就是家

2024/04/12
以南韓濟州島人口計算,平均每6人就有1人屬4.3事件受難方。
 圖/歐新社  

不能遺忘的面容(下):南韓政府的濟州轉型正義,足夠了嗎?

2024/04/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