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大選倒數:安哲秀逆轉文在寅!你看到的民調,可信嗎?
南韓總統大選倒數計時,各黨候選人都已定調。共同民主黨由上次角逐失利的文在寅重披戰袍,國民的黨則由與文撕破臉的安哲秀出來對決;保守陣營中,新世界黨改名為自由韓國黨,派出前黨魁洪準勺應戰,從新世界黨出走的正確的黨,由從「親朴槿惠」變身為「反朴」的劉承旼上陣。另外,還有進步小黨正義黨,由工運出身的沈相奵出馬。
上週日,在我的首爾老家——鐘路區一家炸雞店裡,我和來到首爾採訪的TVBS記者前輩們,正在確認總統候選人的行程,何時造訪何地,還有幾天內有哪些畫面可捕捉。這時,我的手機上傳來韓聯社的推播快訊(這裡我們稱作「速報」):
安哲秀 無論2人、3人、4人對決 民調都贏。
不久,KBS電視台也在黃金時段的《9點新聞》播送這則新聞:
這是韓聯社和KBS,委託研究機構大韓研究公司(Korea Research)所實施的共同民調。不過1個月前,同單位的民調,兩人對決下,文在寅(45.7%)還領先安哲秀(36.3%)將近10%,這次卻出現令人驚訝的反轉。又因掛名的是兩大公營媒體,大家也毫無疑議,就這樣信了。
當時,距南韓大選還剩30天,各家媒體和研究公司紛紛公佈民調。原本還穩操勝券的文在寅,現在面對的是先前大幅落後,如今來勢洶洶追上的安哲秀。
面對薩德問題,安哲秀一改自己原先反對部屬的態度,突然表達贊成,表示要強化韓美同盟關係,讓許多對文在寅的安保觀抱持疑惑,甚至反感的保守派支持者,大幅湧向安哲秀,安聲望因而扶搖直上,兩人支持率都落在誤差範圍。而文在寅「樹大招風」,在共同民主黨內勢力過大,導致南韓媒體普遍對他不甚友善。
事實上,最初各家民調顯示,若是5人對決,文在寅都以5到10%的差距,領先安哲秀,但若其他候選人出現棄選或倒戈,只有兩人對決的情況下,安哲秀的民調數字已追過文在寅。
如今,連5人對決下,文、安兩人支持率都陷入緊繃拉鋸。韓聯社與KBS公布的這份民調,也未脫離這樣的情況,看起來,也只是多了相似的調查結果出來。
回想起去年國會選舉,當時老家鐘路區出現的狀況,曾引發極大爭議:當時,代表共同民主黨出馬的政壇老鳥丁世均,對上「李明博的接班人」——前首爾市長吳世勳;同樣是韓聯社與KBS公開的共同民調顯示,吳領先丁近20%。
殊不知,開票結果出爐,丁世均反而以13%的差距,大勝吳世勳,最後還當上國會議長。有了這次經驗,雖然韓聯社與KBS公這次的民調與其他家結果差不多,還是讓人心生疑惑。果然,隔天,問題就被揭發出來。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統計系的韓籍教授金在光,在11號晚上,與JTBC電視台的連線中說道。金教授被視為是民調研究的權威。
由於南韓各媒體與研究單位的民調資料,都得向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申報,相關的統計數字指標,成為問題發現的依據。金教授發現,3月份民調中,「不適切」的採集數為52%,到了4月的民調,只剩下8%。
「不適切」的採集數,指的就是無法回應民調的電話號碼,比如說是空號、公司行號或傳真號碼等。金教授表示:
另一個問題,則是這份民調採集的電話號碼樣態數。比如說我住在某城市的A區,這裡周遭鄰居的電話號碼,開頭前4碼可能會是2421、2422、2423等相似的流水號,電話號碼樣態數必須越多,受訪者分布的地區,才能擴及到更廣的範圍,就不會導致問到的人集中分布在同一個區域。以首爾為例,若採計的電話號碼,都聚集在江南地區,那麼做出來的民調結果,就可能會是支持保守派為大宗。
金教授表示:「若隨機從1到9999選取的話,(樣態數)也要有8000多個才對,結果這份民調,只選擇了60個,這表示他們從樣本數內,又做了群集抽樣,但根本沒這必要,因為這樣做只會讓結果更糟…」
負責施測這份民調計畫的大韓研究公司回應稱,4月初的調查,導入了新的「有效檢證系統」,排除掉已知的空號,才讓不適切的採集率能降到這麼低。
只是,這樣的系統是透過何種方式作業,還有電話樣態數為何如此稀少,大韓研究公司並未進一步對外說分明。事實上,若開發出這樣的系統,應該值得廣為宣傳,但公司並未交代;而導入系統前後,是否會對施測結果造成落差,也有必要向閱聽眾告知。
針對這次聯合民調引發的風波,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已展開調查,要求大韓研究公司提供更進一步的施測資料與作業紀錄,釐清問題。
不論南韓還是台灣,不論記者還是選民,對民調數據,都該有更高的警覺心,甚至多角度檢驗。因為這些數字可以當作分析選舉盤勢、了解民心的依據,也可能是特定集團相互在背後操縱,或是以不當的施測手段,誤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