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羅馬尼亞「熊多為患」:如何追求人熊之間的安全與生態平衡?

2025/05/28 轉角24小時

羅馬尼亞自由熊保護區內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路透社
羅馬尼亞自由熊保護區內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路透社

【2025. 5. 28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熊多為患」:如何追求人熊之間的安全與生態平衡?

人類活動導致動物在野外的生存區域越來越小,不過在羅馬尼亞,棕熊(Ursus arctos)的數量卻多到為當地帶來挑戰——一方面,羅國出現許多「觀熊」的旅遊商機,然而另一方面,野生棕熊的龐大數量卻也帶來危險,甚至當地農民因飼養的牲畜遭熊攻擊,設法遊說政府減少棕熊數量;根據羅馬尼亞環境部統計,過去20年,有26人因遇熊而死亡、274人重傷,目前當局持續致力平衡生態造林、以及教育民眾遇熊時如何自保。

羅馬尼亞是歐洲除俄羅斯之外,野生棕熊數量最多的國家,歐洲有60%的棕熊棲息於羅馬尼亞境內。其主要分布地點在喀爾巴阡山山脈的森林中,喀爾巴阡山橫跨中東歐,綿延約1,500公里,據估算羅馬尼亞境內有大約6,000隻棕熊,而羅馬尼亞林業研究所提出的數據,甚至是可能多達1萬3,000隻,羅馬尼亞是俄羅斯之外的歐洲最大熊群(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大約有3萬6,000隻棕熊)。

歐洲的森林與山區因氣候環境適合棕熊生活,原本在漫長歷史裡棕熊身影相當常見,但隨著人類文明擴張,棕熊和其他野生動物的數量急遽減少,羅馬尼亞是少數還保存原生態森林,讓歐洲棕熊得以繁衍生息的角落。

羅馬尼亞是歐洲除俄羅斯之外,野生棕熊數量最多的國家。 圖/法新社
羅馬尼亞是歐洲除俄羅斯之外,野生棕熊數量最多的國家。 圖/法新社

▌加入歐盟之後

而在2007年羅馬尼亞加入歐盟之後,羅國開始遵循歐盟的《動物園指令》(Zoos Directive),該指令的目標是保護野生動物、並加強動物園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以幫助實現聯合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

過去羅馬尼亞地區的熊,經常被抓到馬戲團表演,「跳舞的熊」曾是中東歐地區常見的表演——馴熊師把幼熊養在家裡,毆打熊、把熊的牙齒拔掉使其防衛能力減低,教牠們跳舞等表演、灌醉牠們、用金屬環穿過熊的鼻子以控制熊的行動等等,直到這些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後,「跳舞的熊」才被禁止,動物園內的熊所受到的不人道對待、惡劣居住環境等等不利條件被要求改善。

到如今這18年來,羅馬尼亞的政策逐漸轉向以更人道、更具永續性的方式來處置棕熊棲地——不過,在棕熊大量出沒的地區,人熊之間相互的威脅仍然存在。

歐洲棕熊的生活方式與人類有一些相似——牠們能用兩條後腿站立、走路,能用「手指」撿拾物品,還經常吃人類的食物,以及可以透過在樹上留下刮痕、氣味,還有靠聲音交流,因此激發人類許多對棕熊「擬人」的想像。

不過歐洲棕熊的體型比人類大得多,身高可高達2.2公尺、體重在100到350公斤之間,是歐洲最大的肉食動物(不過還是比阿拉斯加海岸的北美大棕熊要小)。歐洲棕熊移動的速度也非常快,奔跑速度可達48.2公里/小時,而且是出色的爬樹高手。這代表,如果人類在野外遇到棕熊,確實有危險性。

棕熊攝食包括草、樹根、漿果、堅果、蘋果等水果,還有昆蟲、腐肉和哺乳動物,以及卡通經常演出來的蜂蜜。覓食時間通常是清晨和傍晚,白天大多數時間棕熊會在植被下休憩——雖然棕熊會吃肉沒錯,但是本能上,棕熊會避開人類,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會發動攻擊,人類並不是棕熊主動捕食的目標,因此人類直接遇上棕熊的情況並不算多。

「跳舞的熊」——馴熊師把幼熊養在家裡,毆打熊、把熊的牙齒拔掉使其防衛能力減低,教牠們跳舞等表演、灌醉牠們、用金屬環穿過熊的鼻子以控制熊的行動等等。圖為一名羅馬尼亞男子身著熊皮服裝參加當地的冬季傳統遊行。 圖/美聯社
「跳舞的熊」——馴熊師把幼熊養在家裡,毆打熊、把熊的牙齒拔掉使其防衛能力減低,教牠們跳舞等表演、灌醉牠們、用金屬環穿過熊的鼻子以控制熊的行動等等。圖為一名羅馬尼亞男子身著熊皮服裝參加當地的冬季傳統遊行。 圖/美聯社

▌人熊之間的死亡事件與自保

《BBC》指出,大多數出人命的人熊衝突,都是人為錯誤造成,通常是人類行為驚嚇到熊、或是與熊的幼崽進行不當互動,導致母熊採取行動保護幼崽。因此,羅馬尼亞當局和保育人士,除了致力於保護棕熊棲地之外,也努力普及對民眾的教育。

假如要前往有熊出沒的地區,了解並尊重熊的行為模式就很重要,例如:一隻熊用後腿站立,那表示牠對周圍環境好奇,而不是威脅攻擊。因此,人類要做的不是攻擊熊,而是冷靜地讓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免讓熊受到驚嚇、恐懼,且因熊的視力很差,因此專家建議輕聲說話、後退退開。

當人類在熊的棲地附近活動時,則建議盡量大聲說話或拍手,讓熊(還有其他動物)有時間察覺人類的存在並避開。

在羅馬尼亞,熊居住的森林地區也有林地牧場之類場所,部分當地的農牧民,其飼養的牲畜遭熊襲擊而損失,因而嘗試遊說消滅羅馬尼亞的棕熊群體;另外根據羅馬尼亞環境部的數據,過去20年來,熊在羅馬尼亞已造成26人死亡、274人重傷,最近一次死亡事件是2024年7月,一名19歲的徒步旅行者在喀爾巴阡山脈的一條小徑上被熊咬死。

也因為羅馬尼亞的棕熊數量越來越多,羅國有國會議員認為「熊口過剩」導致熊攻擊人類的事件增加,環保團體則對此看法抱持異議,認為與其撲殺棕熊,真正的重點應該是預防,除了教育民眾如何應對「野外遇熊」之外,也應設法讓熊遠離人類社區,還有針對特定的「問題熊」。

雖然棕熊是歐盟的保護物種,但因緊急事件增加,當局授權撲殺棕熊的數量近年急升。德國外交部4月才更新了前往羅馬尼亞的旅行建議,指出熊越來越多地冒險進入居民區和道路,導致「與人類發生危險的遭遇」,因而敦促遊客多加注意。

另外同樣有國土位於喀爾巴阡山山脈的斯洛伐克,境內約有1,300隻棕熊,2025年4月時斯洛伐克批准了撲殺多達350隻棕熊。在斯國,2025年已有1名59歲男子被熊咬死,另外2024年時有2起人類遇到熊而遭到攻擊、追趕,因此致命的事件。

斯洛伐克的極右翼總理菲佐(Robert Fico)態度強硬,他表示斯洛伐克人「無法生活在一個人們不敢進入森林、人類成為熊的食物的國家」。

羅馬尼亞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美聯社
羅馬尼亞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美聯社

▌自由熊保護區

熊的數量太多,對羅馬尼亞來說也是個問題,

羅馬尼亞環境部長費切特(Mircea Fechet)指出自己將遊說歐盟委員會取消對熊的保護地位——歐盟的棲息地指令只允許在特殊情況下撲殺熊,撲殺只能做為最後手段。費切特也表明了要干預的態度,他說:「專家表示,熊的最佳數量約為4,000隻。」

但事實上羅馬尼亞也將「觀熊」做為發展觀光旅遊的賣點之一,「觀熊之旅」能為羅國鄉村社區帶來經濟機會,而若成功發展,也有機會讓鄉村居民因獲得經濟利益,而轉變對熊的態度,變得願意投身保護棕熊與其棲地。

羅馬尼亞也有給熊的安全避難所:自由熊保護區(Libearty Bear Sanctuary),是世界上最大的棕熊保護區,曾在2007年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因不少羅國的動物園無法符合歐盟標準,導致園內的熊面臨被安樂死的風險,後來自由熊保護區收容了那些熊,還有從前被旅館、餐館關在籠子裡用以攬客的熊,同樣來到自由熊保護區。如今自由熊保護區不僅救助無法被放歸野外的圈養熊並提供醫療服務,還向公眾提供觀光服務,讓遊客在樹林、草原觀賞熊。

在羅馬尼亞,管理自由熊保護區的拉皮斯(Cristina Lapis)與團隊夥伴20年來,持續努力尋找得以永續平衡的方式,既能保護棕熊,又能確保遊客和牲畜的安全,相關工作包括造林和教育,既要防止棕熊因棲地面積不足而進入人類領地覓食,也教導人類如果在野外遇到熊,該怎麼自保。

在羅馬尼亞北部的莫伊內什蒂,人們扮成熊的樣子,參加傳統的「舞熊」遊行。舞熊傳統起源於前基督教時代,當時穿著彩色服裝或動物毛皮的舞者在村莊裡挨家挨戶巡遊,載歌載舞,以驅除邪惡。 圖/美聯社
在羅馬尼亞北部的莫伊內什蒂,人們扮成熊的樣子,參加傳統的「舞熊」遊行。舞熊傳統起源於前基督教時代,當時穿著彩色服裝或動物毛皮的舞者在村莊裡挨家挨戶巡遊,載歌載舞,以驅除邪惡。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羅馬尼亞「熊禍」來襲?人熊衝突下的棕熊獵殺爭議

北義棕熊殺人事件:義大利棕熊保育只能「以殺止殺」?

不冬眠的進擊巨熊:日本「熊襲事件」攀升...氣候與人口變遷的熊反撲?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Who Moved My Cheese?」川普上任後經過4個多月,馬斯克確定將...

馬斯克告別DOGE:才剛對川普預算法案表達失望,將回歸本業特斯拉

2025/05/29
羅馬尼亞自由熊保護區內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路透社

羅馬尼亞「熊多為患」:如何追求人熊之間的安全與生態平衡?

2025/05/28
英超豪門利物浦(Liverpool)睽違5年再次贏得英超冠軍,卻在5月26日利物...

英超冠軍榮耀蒙上血腥陰影:利物浦奪冠遊行遭汽車衝撞,已知47人受傷

2025/05/27
哈佛大學所在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示威者舉行抗議活動,呼籲哈佛大學領導層抵制聯...

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收國際學生:學生權益怎麼辦?校方會如何因應?

2025/05/23
在高速公路上排隊、等待進入英國多佛港的貨櫃車。 圖/路透社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05/20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最新文章

「Who Moved My Cheese?」川普上任後經過4個多月,馬斯克確定將...

馬斯克告別DOGE:才剛對川普預算法案表達失望,將回歸本業特斯拉

2025/05/29
羅馬尼亞自由熊保護區內的一隻歐洲棕熊。 圖/路透社

羅馬尼亞「熊多為患」:如何追求人熊之間的安全與生態平衡?

2025/05/28
英超豪門利物浦(Liverpool)睽違5年再次贏得英超冠軍,卻在5月26日利物...

英超冠軍榮耀蒙上血腥陰影:利物浦奪冠遊行遭汽車衝撞,已知47人受傷

2025/05/27
哈佛大學所在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示威者舉行抗議活動,呼籲哈佛大學領導層抵制聯...

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收國際學生:學生權益怎麼辦?校方會如何因應?

2025/05/23
在高速公路上排隊、等待進入英國多佛港的貨櫃車。 圖/路透社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05/20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