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鯨魚之死:港府反應慢又不作為,害死一條布氏鯨?
【2023. 8. 1 香港】
香港鯨魚之死:港府反應慢又不作為,害死一條布氏鯨?
「昨天野豬,今天鯨魚,RIP……」香港西貢海域7月中旬出現一條布氏鯨,連日吸引眾多民眾出海爭睹,不料至7月31日有漁民在該海域發現漂浮的鯨魚屍體,香港水警及漁護署初步查看之後,認定即為早前出現的布氏鯨,目前鯨屍已被送往解剖。事實上在幾天之前,香港海洋公園已發現鯨魚身上有螺旋槳造成的傷口,因而呼籲民眾不要賞鯨;31日檢查鯨屍之後,又發現新傷。雖然具體死因仍待調查,不過香港輿論已開始指責是因民眾好奇賞鯨以及政府反應遲緩害死鯨魚,港府的海洋政策、野生動物保護不足方面也面臨檢討。
香港警方7月31日早上9時許接到通報,有漁民在西貢牛尾洲海域發現疑似鯨魚屍體,隨即派出水警前往查看,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連同海洋公園的專家到場進行初步調查,認定該鯨屍就是自7月中旬出現在西貢、引起爭睹熱潮的布氏鯨。
鯨魚屍體漂浮於海面上的影片很快在網路上流傳,其中一段影片中可見鯨魚以側身漂浮、一邊魚鰭和半條尾鰭露出水面,身上有明顯傷口,內臟流出體外;另一段影片則有漁民靠近查看,而鯨魚一動也不動,漁民出聲表示:「打車葉打到腸都標埋出黎!」(被螺旋槳打到腸子都出來)。
漁護署於31日晚間7時45分打撈鯨屍,並將其移往西貢萬宜水庫西壩,委託香港海洋公園進行檢驗。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科學主任陳梓南表示,檢查後鯨身上有數處傷口,除在7月25日、26日之間發現,螺旋槳造成的傷口外,背部正中央、近背鰭處也有新傷口,目前尚未確認是否為造成死亡的原因,不過依屍身狀況研判,死亡時間不久,接下來會盡速完成解剖工作、採集鯨魚內臟和血液樣本以瞭解其生前的健康狀況,預計需要數日時間。
漁護署另指出,之後港府會參考檢驗調查結果,為鯨魚再現身制定處理措施,也會研議是否將鯨屍製作成標本以供研究、教育用途。
該條布氏鯨長約七公尺,由於成年布氏鯨體型約可長到14公尺,因此可判斷出現在西貢的鯨魚年齡較小;該鯨魚最初於7月13日,在西貢南風灣被香港白沙灣遊艇會(Hebe Haven Yacht Club)拍到並上傳網路。由於西貢海域船隻往來頻繁,見到鯨魚極為難得,因此鯨魚現身的影片隨即在網路上引起關注,中國社群媒體「小紅書」更出現許多網友蜂擁至西貢租船出海、爭睹鯨魚的發文。
當時,白沙灣遊艇會和動保團體已有提醒,指出密集的船隻來往,可能會為鯨魚帶來壓力,民眾若出海賞鯨,也務必要用緩慢、安全的速度行駛船隻,以免干擾海洋生物。其後泰利颱風7月17日侵襲香港,布氏鯨約有一週時間不見蹤影,至7月23日有潛水公司再見到鯨魚現身,民眾對賞鯨的好奇心不減。
不過,7月25日至26日,海洋公園已發現該條布氏鯨背上有螺旋槳所造成的傷口,因而呼籲大眾不要出海追逐、爭睹鯨魚;香港政務司長陳國基也表示,已經要求警方、漁護署和海事處加強宣導工作,漁護署則於26日發布聲明,呼籲民眾不要賞鯨,發言人喊話:
漁護署另強調:
而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主席鄭家泰也提出建議,籲請港府研議在布氏鯨出現的西貢海域附近,為其設立臨時保護區或限速區,以減少外界傷害。
然而最終布氏鯨依然喪命,雖然具體死因尚待調查,但指責香港民眾爭相賞鯨、以及香港政府反應緩慢而造成悲劇的聲音已在網路上發酵。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也表示,可能造成鯨魚死亡的因素有很多可能,例如受船隻撞擊或健康問題,需待解剖才有機會確認,但鯨魚在西貢海域出沒半月,政府卻未給予任何相應的保護,為避免相同情況再發生,港府應該盡快推出相關措施;麥希汶亦呼籲社會尊重「鯨魚過客」,指出野生動物未必能夠接受、承受人類靠近。
香港NGO「本土研究社」更在Facebook發文指出,鯨魚之死除可歸因於「人類的貪婪」之外,也與香港野生動物保護及海洋政策不足有關。本土研究社表示,在海洋生態方面,除卻《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保障,目前港府主要以設立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來保護,但這些區域除範圍甚小外,在現有的8個海岸公園(其中1個擬建中)、1個海岸保護區當中,絕大多數沒有任何限制船隻進入的條例或措施,這代表若鯨魚等海洋生物現身香港時,幾乎完全無法避開漁船和人群。
漁護署遲緩的反應,也在鯨魚死後被大加抨擊——從7月13日鯨魚蹤跡曝光,到26日鯨魚身上出現傷痕後,漁護署才籲請民眾不要賞鯨,中間經過了毫無作為的13天,且漁護署的「呼籲」也並沒有發傳單宣導之外的實質行動,且漁護署在7月27日時,還曾對外表示鯨魚狀況穩定、傷口正在癒合,因此無需救治或介入,還同時對專家建議的「設立保護區」表示海面範圍過大而不可行,也沒有引領鯨魚游往更大海域的方案。
對照布氏鯨在漁護署指稱其健康穩定後,僅僅4天後就被發現死亡,顯出漁護署的判斷存在很大的問題。
香港插畫家阿塗亦在Facebook上傳一張野豬與鯨魚的插畫哀悼該條布氏鯨,畫中的野豬眼角含淚,頭上有個光環,顯示已經死亡,牠對著鯨魚說:「走了就不要再回來了」,搭配插圖的文字寫著:
「人道處理,昨天野豬,今天鯨魚
RIP」
該幅插圖使人聯想起2021年11月,香港政府大動作誘殺7隻野豬的爭議事件——香港本地約有3,000頭野豬,時而會出現在市區,也偶有傷人事件傳出,不過長年以來香港政府的應對政策都是以「絕育、放回野外」為主,但在2021年11月17日漁護署在港島南區香港仔以食物誘捕了7隻野豬,再以藥物注射安樂死。
徹底轉變的野生動物政策與不合比例的處置,旋即引發了批評,當時香港民主黨南區團隊批評,香港政府自2016年起,年年都有收到野豬傷人報告,但到2021年11月有野豬攻擊警察的事件發生,港府立刻大動作表示將嚴厲處罰餵食野豬的民眾,並將政策轉向為「人道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