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生命分秒在流逝:蘇丹無情內戰下的「孤兒生死危機」
「被蘇丹戰火困住的小生命,正在慢慢流逝...」自蘇丹爆發內亂至今,將近2個月以來,慘烈的戰火正無情地奪走許多新生命——已有逾86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至少190名兒童,還有超過140萬人流離失所,而沒有父母家人照料的孤兒,更成為烽火中最脆弱的一群。在首都喀土穆(Khartoum)的孤兒院中,已有至少有50名孤兒因營養不良、缺氧、脫水等陸續喪命,其中包括24位嬰兒。內戰開打後大量照護人員離開戰區,孤兒失去了基礎的健康照料,加上戰亂使水電服務中斷,讓許多嬰幼兒正在悶熱、衛生條件不佳的環境苦苦掙扎,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位於喀土穆市中心、蘇丹最大的國營孤兒院Mygoma Orphanage在今年4月15日蘇丹內戰爆發後持續處在槍林彈雨下,許多醫護人員難抵砲火攻擊、紛紛離開逃難。如今孤兒院中只剩下不到20名照護人員依然堅守、輪流照顧院內的400多名兒童——其中約有一半是不到一歲的嬰兒。
Mygoma孤兒院醫療主管阿卜杜拉(Abeer Abdullah)對《路透社》說,許多新生兒需要每3個小時餵食一次,然而食物、藥品、嬰兒配方奶粉等等生存資源嚴重缺乏,眼下也無充足人力完成最基本的照顧工作;加上喀土穆在5月的氣溫有時高達攝氏43度,戰爭中反覆停電,不僅電扇和空調難以運作,消毒設備也無法有效使用,使許多孩子健康堪憂,發燒、營養不良、脫水現象頻頻發生。阿卜杜拉表示,4月中旬開戰後,至少有50名孤兒在院中死亡,其中有24名嬰兒。雖然院方試圖做靜脈注射治療,但仍難以挽救這些孩子。
「我們每天都在失去這些無辜的生命... 」
「看著孩子在床上掙扎後死亡,我們卻無能為力,非常難以承受」
阿卜杜拉形容,院內越來越多孩子面臨著死亡危機——根據《美聯社》取得的資料,5月26日有14名嬰幼兒死亡、隔日喪命人數為12人——在院內的一個小房間中放置著許多被白布包裹著的小遺體,正等待下葬。
孤兒院人力短缺問題也讓留下的醫護人員體力透支,對比此次內戰前一人每日平均照顧5位孩子,如今每位職員平均要照顧的人數迅速增加到20多位。每次一有攻擊發生,他們就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嬰兒與孩童撤到地下室躲避,或讓孩子們遠離窗戶,以避免被隨機飛來的炸彈或玻璃碎片擊中。
短時間內急速增加的工作量,使許多醫護人員因過勞、發燒、體力不支而倒下。這些工作人員大多都是來自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或南蘇丹的難民,他們當年為了逃離戰火而來到喀土穆,如今也是他們堅守崗位守護著這些孩子。
雖然上級單位、也就是喀土穆社會發展部,已經著手計畫協助撤離孤兒和工作人員,但任職Mygoma的醫生無奈地說,移動身體虛弱、健康狀況危急的孩子也存在風險,若眼前的內戰衝突局勢無法改善,短時間內恐怕會有更多孩童喪命。
Mygoma成立於1961年,雖然獲政府撥款,但在營運上很大程度仰賴當地國際慈善機構的援助。這所孤兒院收養了許多棄嬰,其中大多數是未婚生下的孩子。在蘇丹這個保守的穆斯林國家中,未婚懷孕被視為禁忌,因此許多未婚少女在生產後將孩子交給了孤兒院。多年來,蘇丹內戰不斷、社會政局動盪不安,隨著戰爭再起,本身資金短缺、衛生問題堪憂的Mygoma也再度陷入絕境。
蘇丹是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如今該國總人口4,600萬中需要人道主義援助者,已從今年衝突發生前的1,600萬人攀升至2,500萬人,其中有1,360萬人是兒童。戰爭使原來已左支右絀的醫療資源和基礎設施受到重創,目前在戰區有高達三分之二的醫療機構停止運作。
蘇丹最大的婦科醫院Al-Dayat表示,今年4月下旬已轉移了大量婦女和兒童患者,只留下必須仰賴呼吸器或保溫箱、難以移動的患者;在喀土穆北部,守在Alban Jadeed醫院的婦產科醫療人員,須在醫療資源貧瘠的狀態下進行接生手術。根據《BBC》報導,Al-Dayat的醫護在光線昏暗的手術室中、靠著手機的手電筒為孕婦動剖腹手術;由於醫療器材和藥品短缺,許多產婦在生產後僅10小時就必須冒著危險出院。
一名剛完成生產的婦女Bashayer al-Fadil表示,分娩當天,她和丈夫不得不穿過橫掃的槍火,直到安全抵達醫院;她有許多孕婦朋友由於難以移動而在家中不幸流產。她也補充道,內戰衝突使她無法為孩子取得出生證明,也無法為孩子接種疫苗。
Alban Jadeed醫院婦產科醫師Kameel Kamal指出,由於蘇丹大多婦產科皆已停止服務,造成許多正在家中面臨出血、流產、併發症風險的孕婦無法獲得協助,因此許多助產士必須躲避槍火、親自進行「到府服務」,以協助更多產婦生下寶寶。
隨著蘇丹內戰持續升溫,不只孤兒院的兒童處境堪憂,還有成千上萬的婦女及等待降臨世界的新生兒需要國際的關注和援助,以平安度過眼前生命的難關,就如同Kamal醫師形容的:
「每天都在努力保住母親和寶寶的性命」
「我們奮力守護生命,但有人卻想奪走我們的生命...」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