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中國二十大和習近平的防疫自信
【2022. 10.17 中國】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中國二十大和習近平的防疫自信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下略)」中共二十大在16日開幕後,大會將為期7天一路到22日結束,除了第一天的報告之外,接下來的重點將在大會尾聲時的黨章修改與結論。與上一屆大會已相隔5年,本次大會碰上了疫情肆虐與中國祭出的動態清零政策,對於堅持「防疫自信」的說詞,就成了在中共詭譎人事和政治動向之外的觀察焦點。開幕首日,官方帶動民間的集體收看大會直播,各種聆聽「習近平金句」的畫面不斷在中國的社群網路上流傳,之中也包括了各地防疫人員——俗稱的「大白」——圍繞在桌前觀看二十大的景象。
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式上,花費1小時45分鐘發表政治報告,當中關於中國現行的清零政策,是多家外媒關注的焦點之一——二十大之後清零措施是否有望結束?然而,習近平在報告內仍表示「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等同宣告嚴格的清零措施,即便已對中國民眾和中國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但在短期內仍不會放寬。
先前的新聞媒體等外界預測裡,評估動態清零政策至少到二十大為止都不會鬆手,樂觀者認為「二十大結束後應該可以放寬」,但隨著二十大的接近和舉行,亦開始有意見認為,中國堅持的動態清零政策至少到2023都會持續抓緊,而且在二十大首日的報告後,可以推敲猜測,動態清零手段的徹底執行,已成為習近平道路自信的表徵之一。
中國民眾對清零政策的疲倦的反感,也凸顯在輿論方面——在二十大將近的10月13日,雖然中國衛健委和疾控中心在記者會上仍強調動態清零、將國外的開放解禁稱為「躺平」,但在微博上,仍有中國網民哀嚎著期望清零政策儘早結束,更有人認為清零政策遠不如政府所強調的成功防堵病毒,例如居住在已封城2個多月的新疆伊犁網民諷刺表示:
另一名中國網民更直言:
低風險清零了,我的素質和耐心也清零了,唯一低風險的六個地方是公墓。
還有許多中國網民將已故的中國疫情吹哨者李文亮微博視為吐露心聲的樹洞,不時可見哀嘆著希望疫情結束的留言,「想念那個不帶(戴)口罩的每一天」。
外媒也特別留意到這一點,例如英國《BBC》、《每日電訊報》在報導二十大政治報告時,即以「習近平強調清零」入標。而美國媒體如《美聯社》、《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則更加關注習近平的權力集中——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全新政治詞彙、為他過去十年任期內的強硬施政導致的後果,如經濟放緩、美中關係惡化等辯護,以及回顧其「反腐」成績、清理共產黨內部「隱患」、鎮壓香港民主運動,並將之稱為「關鍵勝利」。
習近平將其上任以來的外交政策,描述為反對西方的霸凌,明顯指涉中國與西方在人權、科技和台灣主權議題上的爭端,但《紐約時報》認為,習近平在報告中對西方使用的負面詞彙、以及對其外交方針的讚揚,昭示著一個不祥的意涵:國家必須團結一致支持黨,才能應對習近平口中,對中國充滿敵意、動盪的世界。
《華爾街日報》也指出,習近平在報告中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的連結,似在呼應近年中共愈來愈常將將習近平描述為「人民領袖」,與毛澤東的「偉大領袖」稱號相對應;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共黨內人士表示,二十大是習近平擴權的機會,例如透過正式定調習近平為人民領袖,鞏固習近平與毛澤東同等的「偉大政治家」崇高地位。
在《華爾街日報》的另一篇專題系列報導中,亦細數習近平近年對黨內權力人士、包括其親信王岐山勢力的掃蕩,目的是確保中國權力集於習近平一尊。
《美聯社》同樣指出,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式上反覆援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口號,分析習近平期望恢復中共在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全面領導,回到他視為「黃金時代」的1949年中共上台後的掌權態勢,因而習近平在此次報告中,表示未來(繼續由他執政的)五年是「關鍵時期」。
關於中國經濟,習近平持續重提「共同繁榮」,但亦持續閉口不談如何拉近貧富差距的實質內容,《紐約時報》認為習近平似乎是為了避免引起中國內外投資人的不安,而對經濟前景採取模糊措辭,但他呼籲科技行業努力掌握對軍事、經濟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表明未來在經濟與科技發展中掛帥的仍將會是國家,而非任何私人企業。
而為了維護習近平口中的「中國尊嚴和核心利益」,他亦強調中國軍事現代化、加強軍備等,《紐約時報》指出習近平26次提及「國家安全」,次數超過2017年十九大的18次、更遠超前任胡錦濤在十八大提及的4次,這表明習近平格外重視遏制其眼中,對中國及共產黨統治的可能威脅。
習近平在談話中直指,「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而《紐約時報》分析,習近平所謂的「加強國家安全」,背後的訊息仍是需要「強大的黨」來領導中國對抗日益嚴重的外部威脅。
台灣議題同樣是習近平報告的重點之一,英國《衛報》就以「習近平在二十大開幕式對台灣發出警告」(Xi Jinping opens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gress with warning for Taiwan)為標題,報導內容除直指習近平計畫大權獨攬、加強社會控制與對抗西方之外,亦強調習近平對香港異議者的無情鎮壓和對台灣威脅。
不過《衛報》報導中引述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看法,指出習近平對台雖維持「爭取和平統一」、「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論調,但對「如何」採取行動卻模稜兩可,宋文笛認為缺乏「如何行動」的論述,表示習近平仍希望保持政策彈性,不希望走上不可逆轉的對抗道路。
日本媒體方面,關於中共人事的微妙變化多有著墨,或許是出於同樣熟悉日本派閥政治複雜的權鬥角力,加上日本主流媒體素來有深入觀察中國議題的記者與專家,在二十大議題上包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或《NHK》等都前後推出不少議題觀察。
《讀賣》與《朝日》都有對於二十大前後人事異動提出觀察動向,也提及了本次大會上缺席的江澤民、朱鎔基、王岐山等人,和溫家寶、李克強出席時的表情神態,從這些來作為政治訊息的推敲線索。
同樣的因為身處東北亞的區域安全要地,日本也極為關注二十大裡的台灣議題,強調這次的習近平報告中,仍未放棄武力統一台灣,擔憂中國鞏固「強國強軍」路線,增添區域衝突的變數。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