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COP26的氣候承諾與現實?全球酷熱「30億人生存危機」

2021/11/02 轉角國際

「半世紀以後,地球將有30億人陷入水深火熱...」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半世紀以後,地球將有30億人陷入水深火熱...」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已在英國格拉斯哥展開為期14天的會議。科學家也提出警告,照目前增溫趨勢,2070年全球會有30億人被迫生存在有如沙漠的高溫環境,人類文明存亡已刻不容緩。圖為2021年德國洪災。 圖/美聯社

【2021. 11. 02 全球】

COP26的氣候承諾與現實?全球酷熱「30億人生存危機」

「半世紀以後,地球將有30億人陷入水深火熱...」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已在英國格拉斯哥展開為期14天的會議。這場國際矚目、攸關人類面對極端氣候對策的大會,1日初步達成第一個重大協議,承諾在2030年停止濫伐森林、保護熱帶雨林資源。COP26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多國協商和擬定具體承諾,盡可能達成全球「控制氣候增溫1.5°C以內」與實現碳中和。然而在世界碳排放大國沒有全面參與配合、各國的承諾又該如何真正落實?現實大國角力的窒礙難行,卻是面對氣候危機緩不濟急的痛腳。與此同時科學家也提出警告,照目前增溫趨勢,2070年全球會有30億人被迫生存在有如沙漠的高溫環境,人類文明存亡已刻不容緩。

▌前情提要:〈向氣候滅絕討價還價?UN:人類仍朝「世紀增溫2.7°C」衝刺〉

COP26大會先前因為疫情衝擊,而延後到今年2021才舉行,於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大會,以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強生等世界各國政要為首,總共超過2萬多名來賓參加。COP26的指標性意義之一,是針對2015年COP21擬訂的「全球控制氣候增溫1.5°C內」的目標,檢視各國實現的進度、評估目前的碳排放狀況,提出具體的解決承諾和政策。

而就在COP26召開之前,才剛落幕的G20大會上,雖然這些與會的碳排放大國對於控制增溫都有共識,但具體而言沒有關於淨零碳排放的目標設定,同時遠端視訊參加的中國、俄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在減碳政策上相對消極的態度,也令外界期望落空,轉而更加寄望COP26大會,各國能否進一步提出更多有效而實際的承諾。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COP26會議開始後不久,1日就公開了第一份簽署的重大協議——「2030停止濫伐森林」——包括英美、巴西、加拿大等超過100多個國家承諾,在2030年將會停止大量砍伐森林資源,並透過資金補助的方式彌補相關產業的損失與轉型成本。透過森林資源的保護生態恢復,是實現增溫控制的必要措施,不過具體的方案和國家發展差異該如何落實,尤其是近年來熱帶雨林濫墾而被國際詬病的巴西,該如何有效配置這些計畫承諾的國際公款與私募資金,是巴西在第的雨林保護NGO最在意、也擔憂成為口頭支票的關鍵。

另一方面作為碳排放大國之一的印度,總理莫迪在COP26會議上突然宣布「2070年淨零排放」的設定目標,雖然年限比其他以開發國家期望的2050年要晚,但至少是印度罕見的配合承諾,是本回大會上頗令國際期待的喜訊。不過莫迪描繪的未來藍圖裡,是2030年可以大幅提升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爭取到2070年實現減碳的時間壓力,而莫迪的言詞中也暗示了各國應該「融資協助」,讓印度籌措資金達成目標。

在COP26召開的同時,英國《金融時報》也就跨國科學家的研究報告,提出了氣候變遷下的預期危機。這份研究中指出,按照當前的增溫趨勢、而且碳排放沒有緩和的發展,半個世紀後的2070年,人類居住地的年均溫將會提升到7.5°C,推估全球會有30億人被迫在高溫炎熱的地區生存。

《金融時報》就2020年的相關研究資料近一步推導,目前全球只有0.8%的陸地是年均溫29°C(台灣年均溫約在24°C,在2019年時破紀錄來到24.56°C的最熱紀錄),如果增溫趨勢不減,那麼這樣炎熱陸地的面積將會從0.8%增加到19%,許多本來適宜人居的地區會變成有如撒哈拉沙漠般的高溫狀態,推算屆時2070年全球90億人口,至少有30億人因此成為氣候難民,不是大舉遷徙到較低溫的地區,就是只能留在原本土地適者生存。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2021年9月巴西亞馬遜雨林的燃燒現場。 圖/路透社
2021年9月巴西亞馬遜雨林的燃燒現場。 圖/路透社

從《金融時報》模擬的2070增溫地圖來看,美國南方各州、中南美洲區域首當其衝,全部來到前所未有的年均溫29°C酷熱環境,而巴西、秘魯、委內瑞拉以及哥倫比亞等地,也會有將近6,000萬人成為高溫氣候難民。非洲預估會是全球人口爆量增長的地區,因此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基數也就相對較多,西非的奈及利亞雖然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三大人口數國家,2070年卻也會有將近80%的奈及利亞人成為極端氣候下的酷熱難民。

亞洲地區則以印度的影響最深,阿拉伯和其他中亞國家也會有許多地區變成幾乎不適宜人居的境地;唯獨歐洲是在這些絕望環境之中,能夠稍稍避免年均溫29°C的地區,但整體而言的增溫大趨勢,歐洲並不會比較好過。

雖然整體而言氣候變遷已是不可逆的現實,但《金融時報》也指出遏止全球暖化,依然是可以減緩增溫影響的有效方案——儘管這是好幾次科學加反覆警告之下,不斷重申的「人類還有希望」信心喊話,也同時寄望在G20、COP26等國際會議上能夠具體有所作為。

今年的COP26會議,英國首相強生在開幕典禮上也祭出嚴厲詞語,呼籲各國領袖做出實際承諾,否則「後代子孫不會原諒我們。」演講裡,他將氣候危機與與詹姆士龐德的007系列電影作為對比,指出地球距離末日之鐘只剩一分鐘,各國領袖要當起龐德拆除此倒數計時的末日裝置:

「我們的處境與龐德大致相同——只是悲劇的是這不是電影,末日之鐘是真實存在的。」

2021年美國加州野火。 圖/路透社
2021年美國加州野火。 圖/路透社

儘管沒有指名道姓環保氣候運動人士童貝里(Greta Thunberg),強生也引用其在9月舉行的氣候變遷青年行動峰會上,形容各國領袖做出空洞承諾的「blah blah blah」名句——他表示用一句話總結先前的氣候峰會,那就是「什麼也沒有,而是blah blah blah」。

此次的氣候峰被視為關鍵與里程碑的原因在於,除了這是疫情趨緩後各國領袖的實質見面,同時也是履行於2015年制定《巴黎協定》——讓全球氣溫比起工業時代前的升幅不到1.5°C——的關鍵時刻。因此,強生也「生動」形容,描述全球氣溫若上升將會帶來的全球災難現象,稱此次的峰會將會是最後的希望:

「再升高2°C,將危及數億人的糧食供應,莊稼枯萎,蝗蟲成群;升高3°C,極端氣候將會變得更棘手:全球會出現再2倍多的野火和氣旋、5倍的乾旱,36倍的熱浪。升高4°C,我們就會告別整個城市,包括邁阿密、上海等城市將被淹沒。」

除了強生,美國總統拜登也發表簡短開場,除了承諾減排與致力處理氣候議題,也標誌著拜登在前總統川普之後,美國在氣候議題政策上的改變。拜登在會上承諾,美國在2030年前將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比2005年的水平還低50-52%,也會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遷問題。此外,他也為川普於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而道歉,

「...我確實應該為美國和上一任政府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且同時讓我們處於不利的處境而道歉。」

「全球會出現再2倍多的野火和氣旋、5倍的乾旱,36倍的熱浪。升高4°C,我們就會...
「全球會出現再2倍多的野火和氣旋、5倍的乾旱,36倍的熱浪。升高4°C,我們就會告別整個城市,包括邁阿密、上海等城市將被淹沒。」圖為2013年中國杭州的洪災淹水。 圖/路透社

拜登在今年1月上任後隨即重返協定。他表示川普當年的理由是該協定會使工作幾乎流失,不過他認為對抗氣候變遷,反而能開發新的領域,助長經濟繁榮。事實上,拜登在今年四月也曾召集40多個國家出席以視訊進行的氣候峰會,他當時也大膽做出減排50-52%的承諾。不過此承諾是否有辦法逐步實現也為外界所關注,因為這也意味著人民眾的生活方式需要經歷重大改變,包括減少對煤炭的使用與依賴,如何讓電力取代耗油量大的交通運輸工具。

而在會上也出現「嗜睡拜登」(Sleepy Joe)的小插曲。儘管拜登發表激勵人心、加上道歉的演說,但卻被拍到在開幕儀式上大打瞌睡。從拍到的影片畫面,雙手交叉的拜登閉上眼睛長達半分鐘,直到有人上前提醒後,拜登才睜開眼睛。此景也引發討論,除了讓人擔憂今年78歲的拜登是否難以負荷繁重公務,也引來川普的揶揄:「拜登去歐洲說氣候變遷是他的首要任務,然後就在峰會上睡著了。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對這個議題有真正熱情和信仰的人永遠都不會睡著的!」

若說此次的高峰會是繼《巴黎氣候協定》後的關鍵指標,也得關注各國領袖做出的實質承諾與後續執行的相關政策。尤其,全球碳排放前四大國家——中國、美國、印度和俄羅斯——他們怎麼說?

針對這兩個星期一連串的G20和COP26會議馬拉松,中國和俄羅斯皆沒有出席,這讓外界擔心難以達成協議和共識,拜登對此也表示失望,認為身為主要碳排放量來源國的中國和俄羅斯在議題上完全沒有露面。在稍早落幕的G20峰會,根據義大利總理的說法,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等大多數國家基本上同意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不過身為主要污染國的中國和俄羅斯已將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推遲到2060年。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在G20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僅以視訊方式與會,不過在COP26峰會上,他更是只發布書面致辭,內容中並沒有提出實質的減排計劃,僅提及三點建議:維護多邊共識、聚焦務實行動,以及加速綠色轉型。而俄羅斯總統普丁並沒有在峰會上安排即時致詞,不過也有出面駁斥拜登的指控。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俄羅斯已承諾在2050年減少碳排放,並且會實施一系列的措施,讓俄國不遲於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除了拜登宣布會在2030年前減少一半的碳排放,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印度總理莫迪的大膽承諾:印度在2070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身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量的國家,印度過去大多仰賴煤炭,不過此次隨著此重大性的宣布,莫迪除了呼籲發達國家援助發展中國家,也承諾印度會在2030年前減少10億噸碳排放,且逐步減少碳排放的強度等。

然而,儘管各大國領袖做出承諾,但是為期兩個星期的會議仍需克服不同難題。《BBC》認為,其中的關鍵在於各國之間彼此欠缺互信。相較起2015年的氣候峰會,國際秩序有了極大變化,尤其川普上任後與中國的競爭關係逐漸白熱化,因此雙方是否能攜手、原本組成的聯盟是否還有實質影響力仍為外界所疑惑。再者,延遲一年舉行的氣候峰會需要處理極多議題,緊密的議程不一定能讓各國擁有足夠的時間討論複雜的細節,包括如何提高各國政策的透明度、協調各國減排的時間表等等——都是COP26「國際盛會」背後的現實難題。

2021年9月尼泊爾的暴雨水災。 圖/路透社
2021年9月尼泊爾的暴雨水災。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What is Cop26 and why does it matter? The complete guide

Biden, Bolsonaro and Xi among leaders agreeing deal to end deforestation

Climate change could bring near-unliveable conditions for 3bn people, say scientists

作者文章

「在復活節焚燒《古蘭經》...也是一種自由嗎?」圖為4月16日,瑞典南方大城馬爾...

瑞典極右派之亂:在復活節燒《古蘭經》的仇恨自由?

2022/04/19
「提前預警病毒的南非,卻要來承擔無情封鎖的苦果?」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

封鎖南非太無情?全球染疫擴散的「Omicron變種恐慌」

2021/11/29
圖/路透社

路怒狂殺5死48傷:威斯康辛「耶誕遊行撞人案」不解與證詞

2021/11/23
「你的二手衣服也在智利的沙漠嗎?」位於智利北部、被認為是世界最乾燥的阿塔卡瑪沙漠...

二手衣的災難:智利沙漠「世界舊衣櫃」之山

2021/11/17
圖/美聯社

文明業障全民承擔?印度「毒泡沫」的聖河廢水汙染

2021/11/12
「半世紀以後,地球將有30億人陷入水深火熱...」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的氣候承諾與現實?全球酷熱「30億人生存危機」

2021/11/02

最新文章

一面插在橄欖山上的以色列國旗,與阿克薩清真寺大院和耶路撒冷對望。4月18日至19...

【Daily Podcast】伊朗遭空襲,美國指稱「以色列飛彈攻擊」/加薩婦女緊抱姪女遺體照片,獲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2024/04/19
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照片」得獎作品,拍攝下一名加薩女性緊摟被飛彈炸死的...

巴勒斯坦聖殤像:加薩女人捧姪女遺體,獲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2024/04/19
圖/歐新社

【Daily Podcast】阿聯歷經75年來最嚴重暴雨,「人工增雨釀禍」質疑出現/全球疫情趨緩後,家暴通報情形有改善嗎?

2024/04/18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月16日經歷了75年以來最嚴重暴雨,包括杜拜國際機場和多處高速...

阿聯75年以來最嚴重暴雨:杜拜機場癱瘓,沙漠大雨是人工增雨釀禍嗎?

2024/04/18
本次大選,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可望拿下多數席次,然而莫迪近年加強偏...

【Daily Podcast】印度大選:世上最大規模選舉將如何進行?/索羅門群島大選:延續親中路線?

2024/04/17
2014年4月16日承載476人前往濟州島的世越號沉沒,造成304人罹難,其中包...

【Daily Podcast】#Remember0416:南韓世越號船難10週年/雪梨教堂持刀攻擊案,警方稱屬於涉及宗教的恐怖行動

2024/04/1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