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山路硬擠10萬人:以色列「篝火節」聖墓踩踏慘案,至少45死

2021/04/30 轉角24小時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好不容易撐過瘟疫,卻碰上了這種死亡災難...」以色列北境的猶太教名勝莫蘭山,29日晚間發生了死傷慘烈的大規模踩踏事故。為慶祝年度宗教大日、去年因疫被迫取消的「篝火節」,超過10萬名正統派猶太教徒,大舉湧進莫蘭山徹夜慶祝。但現場山路擁擠,出入口地勢狹窄陡坡,因此在警方防疫管控失敗、人潮嚴重爆滿的狀況下,上萬參拜者突然恐慌失控、彼此窄路踩踏——儘管慘案發生後,以色列緊急出動數千軍隊封鎖周邊交通、禁止人潮繼續湧入;但截至30日清晨為止,現場已知至少45人被活活踩死,恐成近20年來死傷最慘的公安事件。

一年一度的「篝火節」( Lag B'omer ),是猶太信仰習俗「數算俄梅珥」(逾越節至五旬節50天)中的第33日,其傳統上會有盛大的篝火慶典,各地也都會趁著儀式舉行婚禮,是一個聚集人潮、徹夜狂歡歌舞的歡騰節日。而本回事發的莫蘭山,則又是篝火節慶典活動中,宗教意義最為濃厚的猶太教賢者聖墓。

由於去年此際,以色列與全世界都遭遇了COVID-19的瘟疫侵襲,為避免宗教群聚惡化感染,2020年的篝火節活動,也在各方的自肅呼籲與壓力下,因防疫問題全境取消。然而一年過後,以色列已有53%的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注射,並於4月開始大規模解封——於是,本年度舉辦於4月29~30日深夜的篝火節,也成為疫情爆發以來,以色列國內第一個被允許大規模人潮群聚的「正常宗教慶典」。

篝火節的活動,原本是唱歌跳舞、圍火狂歡的歡欣祭典,作為「疫情解封」的慶祝也再適合不過——沒想到無法收拾的死亡悲劇,卻無妄降臨。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綜合以色列《國土報》、《耶路撒冷郵報》、《以色列時報》與國內電視台的目擊說法。莫蘭山的人群死亡慘案,發生在4月29日晚間,當時以色列的急救與民防單位突然接到了大型事故通報,指莫蘭山篝火節的慶祝活動「發生了舞台崩塌意外...現場死傷狼藉」。

消息傳出的第一時間,狀況極為混亂。各路媒體只知道「莫蘭山出事」,卻都聯絡不上現場單位——這是因為光是29日夜間,莫蘭山的篝火節活動就湧入超過10萬信眾。現場狹窄陡長的山路,被萬頭鑽動、如海浪一般的人潮給嚴重塞爆,這不僅癱瘓了交通出入,更讓區域電信系統超載中斷,網路、電話完全無法使用。

前線資訊的混亂,第一時間也引發了後方支援的資訊恐慌。直到現場警力回報之後,以色列中央政府才獲知大事不妙,因為現場回傳的畫面並不是舞台倒塌,而是過載失控的人群在山路上「山崩式地彼此踩踏」。

莫蘭山的事發現場,起初亂成一團,現場警力、大會廣播都無法阻止踩踏海嘯的恐慌。在此期間,前線指揮鏈沒有辦法有效疏散人潮,直到中央緊急調來了軍隊支援——醫療兵團緊急空降救人;陸軍部隊緊急封鎖莫蘭山的聯外道路、阻止人潮繼續湧入祭典;工兵部隊緊急搭設野戰醫院兼前線救災指揮中心,

「...一方面指揮醫療後送,但更重要的任務是疏散人潮,並從混亂的踩踏現場尋回罹難者屍體。」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截至4月30日清晨為止,以色列當局已在莫蘭山慶典周邊,尋獲至少45具屍體;因踩踏、窒息、或其他健康因素而送醫者,更超過百人——但由於悲劇爆發當下,會場內外至少有10萬人群聚(24小時內預計的總參與人數預計有20萬人),因此光是疏散、疏運、後送與清理現場,各路的民防單位與以色列軍團,就已亂得不可開交,切確的死傷資訊、事故原因,亦難以在第一時間確認釐清。

「當時我正找到路邊的位置坐下來打算吃些東西,接著我就聽到了震耳欲聾的人群慘叫。」一名參與祭典的幾名目擊者艾維,對《國土報》驚恐地回憶:

「我們衝到現場想要幫忙,結果只看見滿地擠壓成一團的人體。當時大概是晚間10點左右,現在幾具屍體已經變成了幾十具屍體了...事故發生得太過突然,才幾秒鐘的時間,原本走得好好的人群,就像骨牌海浪一般前衝跌倒、彼此恐慌踩踏,一切真的太恐怖了。」

以色列警方表示,莫蘭山之所以會爆發死亡事故,很可能是因為現場山路通道狹窄、事發的下坡路段又濕滑,因此才會有人失足跌倒,並「意外觸發」大規模的踩踏悲劇。但切確的原因與具體經過,「就現階段而言還沒辦法確認,目前的重點是急救與疏散,肇事原因與悲劇經過,只能靜待檢察官事後調查。」

但對此,現場生還的目擊者們與大會醫療隊,卻有不一樣的災難說法。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警方認為,莫蘭山會場擠入過量信眾、超過10萬人的超載數量,恐是造成悲劇的主因;但像是《以色列時報》等保守派媒體卻質疑:莫蘭山的篝火節慶典,雖然是疫情爆發以來、以色列境內最大的單一群聚人潮,「但10萬人的數字,比起往年常態卻已是『相對人少』。」為何過往20年都沒有出過意外,今日卻一發不可收拾?

目擊者們對媒體表示:悲劇爆發當時,山路通道上之所以會「人潮塞爆」,是因為現場調控人潮出入的以色列警察,「為了管制山上人潮,而封鎖主要出入口。」因此眾人才會被引導到狹窄下坡的停車場臨時便道,誰知水泄不通的人龍反因此爆發推擠踩踏的死亡慘劇。

那麼警察為什麼要突然在典禮高潮之際,無端封鎖主要通道呢?這是因為以色列雖然已經鬆綁防疫限制,但內政部仍對篝火節祭典,設有至多1,000人的「群聚限制」——雖然此一門檻老早就被衝破而無法控制,但當時慶典會場的收容人數也已超過公共安全上限,因此現場警隊才會為了「減緩人流進入」出此下策。

不過對此,警隊方面卻也不滿地向《國土報》抱屈:

「警隊指揮官真的已經很盡力了,這就是意外!誰能避免有人在走路時摔倒所觸發的連鎖意外?莫蘭山的維安警隊已經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縝密的來安排疏散與人潮管控,我們真的已經盡力了!這是貌似人禍的天災,我們真的沒辦法預防這種悲劇。」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莫蘭山的踩踏悲劇,已成為以色列承平時代遭遇最嚴重的公共安全事故之一。但由於現場參與祭典的十萬信眾,大多是猶太教極端正統派、奉神秘主義的「哈西迪猶太教徒」。因此整起事件所引起的各方反應,也讓教派族群關係頗為敏感的以色列猶太教社群,掀起了頗為微妙的各方回應。

哈西迪猶太教徒之所以要趁著篝火節在莫蘭山大集結,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紀念這個節日由來的宗教賢者、安葬於此山的2世紀傳奇拉比——西蒙.巴爾.約海(Shimon bar Yochai,又稱「拉西比」)。

根據猶太教的經典傳說,拉希比生於「猶太戰爭」、猶太人的第二聖殿被羅馬軍團攻佔焚毀後。當時他因為對羅馬統治者發表了不滿言論,因而遭到追捕通緝,之後才與兒子一同躲入荒野山洞12年,直到上帝降示後他才離開山洞,但卻見到人類農民「勤於農耕、荒廢學經」而極為憤怒,並與兒子縱火試圖懲罰這些「為了糊口而忘了追求侍奉真神的愚民」。

誰知拉希比到處放火的行為,反倒惹毛了上帝。於是耶和華從天大罵拉西比父子:「汝等出山是來毀滅我的世界嗎?回到你們的洞穴去。」於是拉西比父子才重返山洞思過12個月,並自始修正了對於信仰修道的態度。

拉西比後來成為了猶太教神秘主義哲學卡巴拉的傳承者,據說編著了重要的《光輝之書》。因此其逝世之日,才會成為今天猶太人的「篝火節」。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作者文章

美國前總統川普纏訟多時的AV女星封口費案,在3月30日證實紐約大陪審團已決定起訴...

川普被起訴:AV女星封口費訴訟案,美國第一位刑事指控的前總統

2023/03/31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納許維爾槍擊案發生後,校車將學生撤離聖約學校,一名學童在校車上哭泣。 圖/美聯社

襲擊福音小學的仇恨?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6人死亡、槍手已遭擊斃

2023/03/2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3月21日在克里姆林宮會晤之後,雙方簽署「關於...

極權好朋友?中俄聯合聲明:不切實際的停火呼籲、習普互利的聯手陣線

2023/03/22
馬立波的單親爸爸梅熱維(Yevhen Mezhevyi)2022年6月冒著生命危...

救回被俄羅斯「綁架」的孩子:一位烏克蘭父親的千里尋兒記

2023/03/21

最新文章

美國前總統川普纏訟多時的AV女星封口費案,在3月30日證實紐約大陪審團已決定起訴...

川普被起訴:AV女星封口費訴訟案,美國第一位刑事指控的前總統

2023/03/31
《華盛頓郵報》美籍記者埃文.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中)被...

【Daily Podcast】川普被起訴:美國第一位受刑事指控的前總統/華爾街日報美籍記者被俄羅斯逮捕/芬蘭獲得30個會員國同意加入北約

2023/03/31
美聯社的火車專訪,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 圖/美聯社

【Daily Podcast】澤倫斯基:願意邀請習近平來烏克蘭訪問|教宗方濟各住院、對烏俄的看法,以及AI假圖事件|英王查爾斯三世訪德,發言譴責俄羅斯

2023/03/30
2022年3月14日,俄國老牌官媒《第一頻道》編輯瑪莉娜於新聞直播中大舉反戰標語...

善惡之間,良心無法選擇沉默:俄羅斯「反戰新聞編輯」後來呢?

2023/03/30
拘留所內的影像發現,在火災發生之後,警衛無視受困的其他移民、逕自逃生離去,引發倫...

墨西哥移民拘留所大火:惡火吞噬40條人命...警衛「見死不救」

2023/03/29
圖為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的監視器影像,槍手赫爾(Audrey Hale)持兩把...

【Daily Podcast】美國納許維爾校園槍擊案更新:槍手背景、警方修正「跨性別」說法|墨西哥移民居留所縱火40人死亡

2023/03/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