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墨西哥灣的浩劫過後:「深水地平線漏油事件」的生態瘡疤10周年

2020/04/21 轉角24小時

世界正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陷入空前未有的「全球大蕭條」,被視為油價指標的美國西德州中期原油期貨價格,更因「油滿為患」的市場悲觀預期,而史無前例地暴跌成為賣家倒貼的「負油價」;但4月20日,也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10周年。 圖/美聯社
世界正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陷入空前未有的「全球大蕭條」,被視為油價指標的美國西德州中期原油期貨價格,更因「油滿為患」的市場悲觀預期,而史無前例地暴跌成為賣家倒貼的「負油價」;但4月20日,也是「墨西哥灣漏油事件」10周年。 圖/美聯社

墨西哥灣的浩劫過後:「深水地平線漏油事件」的生態瘡疤10周年

「10年前,也有別人以為墨西哥灣的海豚會轉彎。」2010年4月20日晚間7點45分,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的海上鑽油平台——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發生爆炸意外,失控的油井在幾個小時爆炸大火後崩潰,並於48小時後沉沒。但海底油井的事故破洞,卻讓大量原油不斷外洩海洋,海底漏油就這樣一路失控外洩長達153天、超過320萬桶原油就這樣灌入了大海。這場生態災難,不僅是美國史上破壞與損失最為嚴重的漏油事件;對周遭海洋的生態衝擊,那些不可逆的汙染瘡疤,直到10年之後仍清晰可見。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因忽視工安與生態安全的英國石油公司,付出了天價的賠償金,10年內累積的「復原支援經費」,超過了美金690億元(新台幣2兆700億元)。這些賠償與投資,包括生態復原與研究的專案經費,也包括幾家大型石油公司合資成立的「海上漏油應變公司」。但直到今天,2010年的漏油汙染究竟造成多少破壞?是否已經復原?學者專家之間都難掩複雜的情緒,因為就算表面上的生態已經重歸常態,但許多結構性的生態毀滅,卻是仍無法只憑當今科學就能評估。

以墨西哥灣的魚類生態來說,雖然近海魚場復原狀況良好,但深海小型魚類卻在災難發生的一年後,出現了60~80%的數量銳減,此後數量一直沒有恢復。與此同時,在墨西哥灣的鯨豚類來說,亦同樣出現了明顯的「漏油後遺症」。

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資料照片。 圖/美聯社

資料照片。 圖/路透社
資料照片。 圖/路透社

「石油業的那些專家們,一開始給公眾的說法是:『漏油汙染對鯨豚影響有限,因為他們智力比較高,遇到海面油汙會轉彎!』」雖然時間點重疊而且聽起來太過熟悉,但新罕布夏大學的海洋生態學者基內(Nancy Kinne)確實是如此回憶:但問題是墨西彎漏油的總面積超過了4萬平方公里,區域的鯨豚族群根本必無可避。

鯨豚學者對《美聯社》表示,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周邊海域額外多出了1,000隻瓶鼻海豚因肺部疾病、中毒或汙染相關問題而死;之中,病死的海豚中又有20%以上是夭折的海豚幼崽,與其他海域的瓶鼻海豚相比,汙染水域的鯨豚族群「族群繁殖的數量與速率明顯偏低」。

除了海豚之外,在事故之後,墨西哥灣的布氏鯨、抹香鯨,也分別出現了10~17%的數量減少。但由於鯨魚的數量本就難以追蹤,因此究竟是鯨魚被汙染消失,還是真的轉彎離去、不再返回墨西哥灣,後續的研究也仍在追蹤評估中。

2015年,墨西哥灣岸邊擱淺一隻因不明原因死掉的海豚。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周邊海域額外多出了1,000隻瓶鼻海豚因肺部疾病、中毒或汙染相關問題而死 圖/美聯社
2015年,墨西哥灣岸邊擱淺一隻因不明原因死掉的海豚。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周邊海域額外多出了1,000隻瓶鼻海豚因肺部疾病、中毒或汙染相關問題而死 圖/美聯社

《衛報》報導指出,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後,美國聯邦政府對於海上鑽油平台的安全性與環保規範,雖有嚴格要求與監督;但到了川普時代,對於海洋油田探勘、開採的把關,卻逐漸從管制監督走向鼓勵放寬。僅管各大石油財團都拍胸擔保,強調「在深水地平線之後,業界對於海上工安的要求與安全技術,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在海上的鑽油工作者卻不諱言地坦白:「只要繼續鑽油,誰能保證零污染?」

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10周年的2020年,世界正因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而陷入空前未有的「全球大蕭條」;被視為油價指標的美國西德州中期原油期貨價格,更因「油滿為患」的市場悲觀預期,而史無前例地暴跌成為賣家倒貼的「負油價」。

「直到今天,全美石油總產能有17%來自於這些海洋油田。」在漏油事件10周年的特稿裡,《國家地理雜誌》如此寫到:「但就算產能過產、油價暴跌、油滿為患...墨西哥灣上的海上油井仍不停地開採,日夜無休。」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無國界醫生(台灣)集會呼籲「援助不是武器,停止封鎖加薩」。截至6月初,加薩已有超...

「所有底線都被跨越」加薩兩週近400死,無國界醫生籲以色列:停止封鎖加薩

2025/06/20
一個烏克蘭家庭持國旗遊行,呼籲俄羅斯歸還人質。 圖/路透社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2025/06/20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2025/06/20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印度航空空難,機尾落在民居公寓上方。 圖/歐新社

印度航空空難至少241死:1名乘客奇蹟生還,墜毀事故的原因初探

2025/06/13

最新文章

無國界醫生(台灣)集會呼籲「援助不是武器,停止封鎖加薩」。截至6月初,加薩已有超...

「所有底線都被跨越」加薩兩週近400死,無國界醫生籲以色列:停止封鎖加薩

2025/06/20
一個烏克蘭家庭持國旗遊行,呼籲俄羅斯歸還人質。 圖/路透社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2025/06/20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2025/06/20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印度航空空難,機尾落在民居公寓上方。 圖/歐新社

印度航空空難至少241死:1名乘客奇蹟生還,墜毀事故的原因初探

2025/06/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