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商品券:日本「救經濟」的疫情紓困妙計?
「疫情經濟紓困,請您吃和牛?」日本因為疫情的經濟衝擊,許多肉品和農產品都因此滯銷、價格暴跌,有鑒於當前還不知道疫情何時能平息,近日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緊急經濟對策,試圖為產業和民生經濟紓困。其中自民黨提案全民發放「和牛商品券」,既能拯救水深火熱的和牛業者、又達到民間補助的效果,但卻立即引發輿論一片譁然:「這算哪門子的經濟對策?」於是 #和牛商品券 便成為連日來社群網路上的爭議熱門關鍵字。政策背後突顯了疫情下的哪些產業問題?為紓困焦頭爛額的政府,又陸續提出了旅行補助、現金發放等對策,卻也都成為輿論抨擊的箭靶。
根據《日本農業新聞》報導,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的影響,農業、畜牧業等首當其衝,面臨商品滯銷、需求量大減的困境。例如在2月份北海道的緊急事態後,學校全面停課的狀態下,就讓許多牛乳業者頭痛不已。而仰賴外國觀光客為消費大宗的高集食材——日本和牛——更因為觀光客銳減、日本民眾減少外出用餐、乃至於各類慶祝聚餐活動都紛紛自肅取消的情形下,價格崩跌又乏人問津。
有鑒於和牛是日本畜產肉品輸出的重要產業之一,自民黨才在3月24日提案,為促進國內民眾消費而發放「和牛商品券」,鼓勵民眾兌換和牛肉,在疫情的非常時期一同撐住和牛業者。
經過與政府農林部會的討論,提案有機會在27日的補正預算案會議中討論編入。不過消息一曝光,輿論非但沒有因為「可以吃高級牛肉」而歡欣鼓舞,反倒紛紛質疑——這到底對大家有什麼用?吃和牛就能紓困了嗎?一時之間,「#和牛商品券」就因此成為社群網路上的熱門關鍵字。
具體來說這個商品券該如何使用?《時事通信》報導,政府目前的構想之一是以家庭為單位,配給可兌換400公克和牛的商品券,限期3個月內在超市或肉品店使用。但會不會擴大適用於每位國民一人一券?目前細節都不明朗。《朝日新聞》則指出,自民黨內部為了如何支援畜產業者而意見紛陳,之中也有人提案直接把和牛導入自衛隊的伙食,讓阿兵哥幫忙消化和牛;但這些相對短期應急的做法,能不能解決疫情導致的觀光與各種活動取消的衝擊?農林水產省和財務省也沒有十足把握。
然而和牛商品券對許多家庭來說,直觀感受卻是本末倒置:「不是應該要以生活最優先嗎?你給和牛券幹嘛?」就實際生活而言,也有不少人提出是否應該也發出野菜券、果物券、魚介券等等;何況受到疫情影響的不只是和牛,其他畜產品或高級食材,也都面臨同樣的危機。
以北海道的帝王蟹為例,札幌市中央卸賣市場的價格,在3月初的價格跌到1公斤1,080日元,是2月份平均價格的3分之1。而在東京都中央卸賣市場方面,冷凍黑鮪魚的價格也比去年同期少了16%。
但也有民眾認為,畜產業者當前的狀況,就算政府花錢請大家吃和牛,恐怕也是杯水車薪。有人主張根本之道應該是消費減稅(這也是2月份以來,有輿論和政黨提出過的意見,讓去年新上路的消費稅調降);「如果真的要支援畜產業者,或可採取其他辦法。」市場觀察研究專家小菅努就委婉地表示。
「比起和牛,為什麼不發給大家現金?」這是商品券議論熱潮中,最常見的問題。事實上,在 #和牛商品券 關鍵字出現之前,已經先延燒一波政府該不該發現金紓困的話題,當時還有關鍵字「#安倍請給我10萬元」等類似的詞句。
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安倍內閣也確實考慮過直接發送現金給民眾,好處是效率高速度快,但問題則是現金有可能會回流變成儲蓄,而無法達到刺激消費、給業者帶來「實際感受」。此外,有關商品券的其實也有不同考量,雖然能夠連動產業,但發行商品券需要成本和時間,難收立竿見影之效。
如果現金給付的話,每個人要發多少錢?政府開銷多少?估算數字各有不同。《產經新聞》報導指出,研擬方案之一是以每戶家庭為單位(即日文的「世帯」)發放20到30萬日元(約新台幣5.5萬至8.3萬),可能以中低所得的約1,000萬戶為優先對象,。另有一種提案則是每位國民一人最多10萬日元(約新台幣2萬7,000元),總額約達12兆日元。但無論如何,目前一系列的緊急經濟對策仍在商議中,總預算約有56兆日圓(佔日本GDP1成)。
與此同時,也傳出其中一個和商品券類似的措施,是為了振興國內旅遊的「旅行券」,最多每人3萬日元的額度(約新台幣8,300元)的補助,待疫情減退後能夠重振旅遊。此外為彌補因為自肅而取消的大型活動,也可能提供民眾售票補助折價方案,但這些說法卻也像和牛商品券一樣,被輿論極度嘲諷。《共同通信》在26日報導,自民黨內部似乎也聽到民眾心聲,也開始評估其他商品券的可行性,例如國產的魚介類——但如此一來,是不是其他產業也需要跟進?什麼時候才會確定方案?對於有些已經開始在超市搶購、特別是首都圈的民眾來說,似乎還是緩不濟急。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