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中國的佛教要塞?印度「拉達克直轄區」邊境爭議
抗衡中國的佛教要塞?印度「拉達克直轄區」邊境爭議
「感謝莫迪,讓拉達克能做自己的主人!」印度政府本周突襲廢除《印度憲法370條》後,掀起喀什米爾地區的緊張情勢,不僅取消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並同時決定將該地區屬地的拉達克(Ladakh),劃為中央政府直轄區。然而印度與中國素有拉達克的領土主權爭議,設為直轄區更是直接激怒了中國;拉達克未來將成為印度第一個佛教徒為主的行政地區,以藏人為主的拉達克居民為此感到欣喜,而在印度強硬措施的背後除了經濟與政治考量,拉達克的戰略位置也被認為是抗衡中國力量的防線。
印度政府在8月5日以突襲式的總統命令,無預警廢除《印度憲法370條》,將查謨-喀什米爾邦的憲法特殊地位收回,讓喀什米爾地區長期以來的「特殊權利」取消,而失去高度自治的查-喀地區,也在印度實施全境封鎖之下,增派了大批軍隊壓境,情勢一時陷入緊張狀態。
查-喀地區風雲驟變的同時,印度政府也通過了該地區的行政區域重組法案,將喀什米爾東南部的拉達克地區,直接重新劃為中央直轄的聯邦屬地,讓拉達克從此與查-喀邦分離獨立。
|
拉達克是位於喀什米爾東南部的貧瘠山區,過去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域,人口稀少僅有約27萬。拉達克現行分為兩個行政區:東部的列城(以藏人為主)與西部的卡吉爾(以穆斯林較多)。劃入成為印度直轄的聯邦屬地後,將成為印度第一個以佛教徒為主的行政地區(印度主流宗教為印度教)。《路透社》報導,對於當地佔多數的藏傳佛教徒而言,「能夠脫離穆斯林為主的查-喀地區是值得高興的事。」
不過印度與中國在拉達克地區存在難解的領土主權爭議——拉達克地區雖然實質上由印度政府控制,但中國亦宣稱擁有該地區的主權。在印度決定將拉達克設為直轄區後,中國也在6日發表了抗議聲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印度以單方面修改國內法律的形式,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這種做法不可接受、也不會產生任何效力」。中國進一步警示印度政府,「要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邊界問題複雜化的舉動」。
儘管中國擺出強硬的姿態,印度官方的回應僅是輕描淡寫、似乎有意不點名中國:「這是印度內政,印度不評斷他國內部事務,也期待其他國家比照辦理。」在毫無退讓跡象的情勢下,敏感的喀什米爾問題,也使得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三方邊界爭議問題更形險峻。
「拉達克終於可以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了!」拉達克的印度國大黨資深政治人物慈仁桑波(Tsering Samphel)向《路透社》表示,拉達克能脫離喀什米爾地區是一件喜事,因為查-喀地區以穆斯林居多,和以佛教徒為主的拉達克之間,文化上幾乎沒有什麼共通點。
|
公開支持拉達克分離的,還有當地的藏傳佛教領袖第十二世嘉旺竹巴法王(Gyalwang Drukpa),發表了一份聲明「感謝莫迪總理」,認為拉達克的地位提升,能帶來更多的權利與保障。嘉旺竹巴是11世紀創建的竹巴噶舉派傳承活佛,除了拉達克地區外,在尼泊爾、西藏(圖博)、北印度和不丹等地都有信徒,也在拉達克當地進行教育推廣的工作。
印度媒體近日也相繼報導拉達克有益於印度政府的論述。《印度斯坦時報》、《印度地方報》等都搬出「拉達克直轄區能促進觀光和經濟發展」的論調;路透社》則指出,拉達克對於印度而言也有與中國抗衡的戰略考量,能夠於喜馬拉雅山西側形成對中的防禦屏障。
拉達克地勢崎嶇高險,是外人難以輕易進入的要塞;面積約4萬5,110平方公里,西北是巴基斯坦邊境、北部接近新疆、東邊則是西藏,對印度而言是印巴和印中邊境的重要位置,也因此成為邊界衝突的敏感地帶。
「印度採取這個行動,可以視為是印度想和中國抗衡,抑制中國在拉達克地區的影響力。」印度孟買智庫的研究員巴提爾(Sameer Patil)向《路透社》表示。巴提爾指出,中國透過佛教組織和僧侶,針對拉達克地區的佛寺捐助或貸款,以這類實質經濟援助的方式來增加對該地的影響深度。
但研究拉達克的史學家南旺慈仁(Nawang Tsering)則憂心地指出,雖然許多拉達克人都在慶祝這件事,但「拉達克本身存在的問題(民生經濟、族群...)很難直接傳達出去——政府其實並不太熱切關心拉達克。」南旺慈仁說,未來拉達克的政治地位轉變之後,「希望這些忽視都能成為過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