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金鐘傍晚強力鎮壓:港警定調「暴亂」,港民大批受傷

2019/06/12 轉角24小時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2019. 6. 12 香港

金鐘傍晚清場:港警定調「暴亂」強力鎮壓,港民大批受傷

「在場的都是極端危險的『暴民』!」香港612金鐘「反送中」佔領行動,12日下午4點之後正式進入清場階段。香港警務處長盧偉聰表示,金鐘一帶正被大批「暴民」佔據而陷入「暴力騷亂」,因此警方迫不得已只能以武力清場。直到晚間6點30分為止,香港警察憑藉著密集的催淚彈霧、橡膠子彈與布袋彈為掩護,大致驅離了特區政府總部與立法會外的反送中示威者;但清場過程中,仍有落單示威者被警察拖進立法會,多名民眾也遭到鎮暴子彈「直擊頭部」而重傷。目前,立法會外的群眾已逐漸被港警打散,持續後退的示威集團與鎮壓進逼的港警也持續西向,由金鐘往中環方向拉鋸前行。

▌延伸閱讀:〈香港佔領金鐘:港警催淚彈、橡膠子彈鎮壓,立法會外3點半衝鋒

香港警務處長——同時也統領所有港警的「一哥」警官——盧偉聰表示,由於金鐘示威者持續衝擊警方守備線,並在警民衝突中涉及縱火(直播畫面中為場外垃圾與紙類燃燒,但亦可能是鎮暴彈引燃火星),並使用磚塊、削尖的竹茅銳器...等「致命武器」,迫不得已的港警才會動用催淚彈、布袋彈、橡膠子彈...等「非致命武器」來發動清場。

「金鐘現場已是暴力騷亂,現場的『暴徒』們都極端危險...警察出手,只是為了救前線的同袍,是合理正確的決定!」盧偉聰強調,立法會周邊極為混亂,警務處與港府發言人都呼籲下班下課的民眾,「應避開金鐘中環,以免受到暴力威脅、後悔莫及。」

根據《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眾多外媒的現場直擊,在鎮暴彈幕掩護下的港警,很快地就扭轉了立法會周邊的人數劣勢。儘管不少憤怒的示威者朝警隊丟扔石塊——或回擲催淚瓦斯罐——但隨後趕至的鎮暴警察卻都很快地把人打翻、驅離。

「唔好走啊,返嚟啊」(別走啊!大家回來啊!)衝突過程中,一些緊張而焦慮的示威者,一直鼓勵同伴堅守陣地;但現場直播回傳的大量畫面,卻顯示港警的「鎮暴子彈」疑在近距內朝群眾的要害射擊。

像是特區政府轄下的「香港電台」(RTHK)就證實,一名公司的外聘司機就被警方鎮暴彈命中,頭部受傷且昏迷,所幸送醫急救後已恢復意識;但陸續的直播影片,卻有更多受傷的示威者被鎮暴子彈「擊中頭、胸、甚至鼠蹊部」,口吐鮮血、意識不清的倒地畫面。

在如願打退立法會示威者後,鎮暴警察也趁勢淨空了立法會東西側的添華道與添美道,並把後退群眾趕進南北側的龍和道與夏慤道,並「由東向西」進逼、準備把剩餘的示威者驅往中環的「香港大會堂」。

截至傍晚6點30分為止,殘存的示威隊伍已通過了解放軍駐守的中環軍營(駐港共軍沒有出營,但帶著防毒面具全程監看);衝突的狀況也在頹勢底定之後有所減緩。取而代之的是港警進擊的蒐證大隊,它們開始在鎮暴對列後朝人群「臉部」錄影,並怒斥所有人摘下口罩。

英國《衛報》的現場特派表示,雖然從3點30開始的警民衝突一度緊張,當在立法會外「中信大廈」前的聚集民眾,卻不斷派出代表向警方喊話「這裡是和平示威區,請不要向我們射擊」,誰知港警仍強勢清場,因此許多人都沒有料到會遭遇催淚彈與橡膠子彈射擊。

「我不明白港警為何會這樣對人群濫射!」一名48歲的示威女性向《衛報》表示:「我不知道我敢不敢再回來,這裡的情況真的太可怕了。」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反逃犯條例修訂示威】 【早上龍和道、夏愨道情況】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據,去年2024年整年共有383名人道工作者在執勤時不幸喪生...

全球人道援助工作者383人死亡:遇害人數創歷史新高,超過半數在加薩喪命

2025/08/20
雙方回到橢圓形辦公室,將較於今年2月28日雙方於同一地點激烈口角後不歡而散後,本...

歐美將協調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白宮會議時俄羅斯仍持續轟炸

2025/08/19
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公共圖書館舊書《你的孩子、他的家人和朋友》在1943年被借出,...

那些年我忘記還的書:逾期超過半世紀,美國圖書館為何逐漸取消罰款制度

2025/08/19
圖為8月17日北約部隊的演習。 圖/歐新社

烏克蘭無望加入NATO,「類北約第五條款」安全有保障?

2025/08/18
圖/美聯社

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協議「No deal」,俄羅斯仍未放棄國家戰略

2025/08/16
2025年8月17日印尼獨立日前,全國出現大量來自日本動畫《航海王》當中象徵「抗...

ONE PIECE!印尼《航海王》旗幟運動:用草帽海賊反抗普拉伯沃政府

2025/08/1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