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你們應該健康地活著」,六四倒數16天

2019/05/19 轉角24小時

「活下去,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1989年5月19日凌晨...
「活下去,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1989年5月19日凌晨4點,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持大聲公者)——趁著夜色前往廣場,探視絕食中的示威大學生。 圖/當時還能發這種照片的新華社

歷史上的這一天:1989. 5. 19 中國

「活下去,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1989年5月19日凌晨4點,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持大聲公者)——趁著夜色前往廣場,探視絕食中的示威大學生。在他身後,正眼直盯著鏡頭的,是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在六四慘案後一路高升、最終成為中國總理的溫家寶;拍照的,則是當時還能發出這系列照片的中國官媒《新華社》。

▌延伸閱讀:〈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祖傳秘方治聾啞」,倒數17天

當時北京的局勢,已處於覆水難收的最後半步。在廣場上,示威大學生的絕食已進入第7日;在中南海,以鄧小平親手封殺了趙紫陽的溫和和解路線,確定「強力清場」的方向。只是此時,還沒人真正預見「後來的事」。

5月19日清晨,知道自己大勢已去的趙紫陽,趁著夜色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他登上了絕食學生的示威巴士,並拿起了擴音器,呼籲學運團體「結束絕食」趕快回家——

「...你們還年輕,來日方長,你們應該健康地活著,看到我們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那一天...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國家和你們的父母培養你們上大學不容易呀!現在十幾、二十幾歲,就這樣把生命犧牲掉哇,同學們能不能稍微理智地想一想。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你們都知道的...」

「...大家都這麼一股勁,年輕人嘛,我們都是從年輕人過來的,我們也遊過行、臥過軌,我也知道當時那種情況,沒有想後果怎麼樣;但是事後一想啊,你們要冷靜想一想今後的事,有很多事情總是可以解決的...希望你們早些結束絕食,謝謝同學們。」

後來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已故的中國維權鬥士——劉曉波——中斷了自己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學者計畫,返國參與學運。但談及當晚的趙紫陽,劉曉波的印象卻是這樣:「一位學生告訴我,趙紫陽哭了。我的感覺是,趙紫陽是為告別而來,儘管他還是總書記,但他這次講話不像『五四講話』那樣鼓舞人心,而是人到老年無能為力垂暮感...,已經不起什麼作用了。」

當時的趙紫陽,希望透過「最後的溫情喊話」來促成廣場學生們的解散,藉此向黨中央證明自己的溫和路線,是有辦法、有空間的;誰知稍晚,鄧小平親自召集黨、政、軍領導代表,在排除趙紫陽出席的狀態下,親口宣布:「讓趙紫陽掌權接班,是錯誤的!」

19日傍晚,被趙紫陽說動的部份廣場學生開始收拾行囊、撤出廣場,甚至鬆散地認可「絕食結束」;但是夜,情勢卻全面逆轉,國務總理李鵬宣布:自1989年5月20日10點,「北京戒嚴。」

1989年5月19日的廣場呼籲,是趙紫陽最後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從這天開始趙紫陽就成了「罪人」,他從此被嚴格軟禁,直到2005年1月17日重病逝世為止。

北京戒嚴令,把天安門推向了兩個極端——趙紫陽從此消失在權力舞台;但再一次被政府激怒的學生群眾卻重新集結於廣場,無比沸騰。

這是30年前的5月19日,北京戒嚴前的30小時,「六四天安門事件」倒數第16天。


推薦閱讀

「六四」30周年

鏡頭下的歷史/1989天安門:「祖傳秘方治聾啞」,倒數17天

最新文章

2025年1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右) 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左) 在基...

英國表態「準備好且願派兵協防烏克蘭」:歐洲集體抵禦侵略的主動下一步?

2025/02/17
2025年2月4日,一名烏克蘭軍人查看哈爾科夫地區伊久姆飛彈襲擊現場附近一座被俄...

川普與普丁同意開始烏俄談判:未參與美俄對談的烏克蘭何去何從?

2025/02/13
2025年2月11日,義大利反黑手黨地區總局巴勒莫分局的警官參加在義大利西西里島...

義大利對黑手黨的百人掃蕩:40年來最大行動,黑手黨在「反黑之戰」下的式微

2025/02/12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兄長——嘉樂頓珠,於2025年2月8日逝世於印度噶倫堡,享...

噶倫堡的製麵師:達賴喇嘛兄長嘉樂頓珠過世,一生追求西藏自由

2025/02/11
2025年2月6日,華盛頓特區美國國會山莊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會進步黨團舉辦記...

美國政府花大錢買訂閱?陰謀論與謠言的《Politico》之亂

2025/02/10
李安2月8日獲頒美國導演工會的終身成就獎,楊紫瓊擔任頒獎人。 圖/法新社

李安獲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我生長在台灣,實現了美國夢」

2025/02/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