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英法聯軍空襲敘利亞:國際錯愕,轟炸「僅一波」

2018/04/14 轉角24小時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2018. 4. 14 敘利亞

美英法聯軍空襲敘利亞:令國際錯愕的夜襲轟炸「僅一波」

為了「阻止殘忍野蠻的阿薩德政權繼續動用化學武器」,敘利亞時間14日清晨4點,在美國總統川普的一聲令下,美軍、英軍、法軍同步對敘利亞發動「精準空襲」。已知轟炸地點包括首都大馬士革,以及中部大城霍姆斯的數座科研中心、化武工廠、儲存點與指揮基地,空襲規模超過100枚飛彈,是歷年最猛烈;然而聯軍方面強調,這次襲擊目的僅為「嚇阻阿薩德」,轟炸只會「打一波」,除非對方繼續使用化武,否則英美法並沒有擴大攻勢的計畫。

「阿薩德政權那邪惡、無恥的攻擊,讓那些母親、父親、嬰兒、孩童們,在極端痛苦中掙扎,於窒息中殞命。這樣的舉動,沒有人能幹得出來;這當屬怪物的暴行罪孽。」美東時間13日晚上9點,川普總統透過電視直播,向世界宣告「空襲敘利亞」。

川普表示,在與英國首相梅伊、法國總統馬克宏等重要盟邦討論並交換手中證據後,三國領袖認為:4月7日發生在敘利亞杜馬鎮、造成70人喪生的化武攻擊事件,必定是敘利亞政府軍所為。此舉嚴重違反禁用化武協議,且對平民造成重大死傷,因此三國一致認同——「軍事回應是西方世界的唯一選擇」。

美軍14日的空襲,是敘利亞內戰7年來,美國第二次對阿薩德政權施予的「直接打擊」。

在2017年4月,美軍也同樣因敘利亞北方伊德利卜省的化武攻擊事件,而對政府軍的空軍基地發射59枚戰斧飛彈;但《路透社》大馬士革特派員卻表示,比起2017的轟炸,聯軍14日的攻勢,似乎更為猛烈。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上將(Joseph Dunford)——說明14日的空襲,出動了「戰機」與「戰斧飛彈」,但部隊規模、機種、轟炸架次,軍方都不予置評,僅強調「這次動用的飛彈武器,至少是去年的兩倍!」

《金融時報》報導,聯軍的空襲分為三個方向,第一個目標是大馬士革的化武科研中心與軍事基地;第二個目標是霍姆斯省西部的沙林毒氣儲存倉庫;第三個目標是霍姆斯市近郊的化學儲存點與軍方指揮部。

由於美軍的空襲恫嚇已連續數日,阿薩德早已通令軍隊撤離基地、機場「躲避空襲」;同時聯軍為避免波及參戰的駐敘俄軍與都會平民,空襲規模也相當「克制」。因此除了建築物受損外,敘利亞軍方並未傳出重大戰損,敘利亞、俄國反而宣稱:聯軍的侵略飛彈,「絕大多數都遭敘國防空系統成功攔截。」

鄧福德表示,聯軍的空襲,目前只打算「打一波」,「達到恫嚇阿薩德的目的就夠了」;但之後要是敘利亞再傳化武攻擊,「我們就會繼續發動同等級的轟炸——直到他怕到收手為止。」

在2017年空襲中,為了避免「互相傷害」造成美俄大戰,發射戰斧飛彈前,美軍還特意「通知俄軍疏散」,但敘利亞官兵也跟著一起逃跑。不過在2018的襲擊中,美軍卻不再「即時告知」俄國,這也讓俄方強烈抗議,直稱這是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直接侮辱...所有後果你們自行負責」。

至於聯合國方面,面對美國、英國、法國等三大常任理事國,未經安理會授權的「獨斷空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雖沒直接指控聯軍「行動非法」,但也呼籲各方應停止加劇戰火,「一切行動應以聯合國憲章為準則。」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美軍參謀長凱恩表示,任務完美執行成功,也證明了美國優越的聯合作戰實力,只要有決心...

美國「午夜之槌」轟炸過後:核設施損壞情況未可知,伊朗神權政府的下一步怎麼走?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