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去年那個被垃圾車絞死的摩洛哥魚販?柏柏人的怒火還未結束

2017/06/01 轉角24小時

數千名憤怒的胡塞馬鄉親於是再度湧上街頭,要求政府「把人還來!」 圖/美聯社
數千名憤怒的胡塞馬鄉親於是再度湧上街頭,要求政府「把人還來!」 圖/美聯社

【2017.06.01 摩洛哥】

去年那個被垃圾車絞死的摩洛哥魚販?柏柏人的怒火還未結束

2016年10月28日,摩洛哥北方港都胡塞馬(Al Hoceima),發生了一起因取締非法魚獲而起的慘案,31歲的當地魚販費克里(Mouhcine Fikri )在與警方對峙的過程中,遭到銷毀漁獲的垃圾車當場絞死。當時費克里慘死的影片,從網路點燃了摩洛哥青年的憤怒,並掀起全國一波波的萬人示威潮;然而風頭過後,這波示威卻遭摩洛哥政府清算,像是在抗爭中崛起的青年領袖澤夫薩菲(Nasser Zefzafi)本周一就因「威脅國家安全」而遭警方逮捕,數千名憤怒的胡塞馬鄉親於是再度湧上街頭,要求政府「把人還來!」

摩洛哥的青年騷動,始於去年10月底。一名胡塞馬港的魚販費克里,涉嫌違反政府的禁漁令,從當地的漁市場批回500公斤非法捕撈的劍魚。但在銷貨過程中,這批市價折合台幣36萬的海鮮貨品卻遭到警方查緝、沒收,慌了手腳的費克里也在與查緝員爭執的過程中,跳入銷毀漁貨的垃圾車中,試圖以肉身阻擋、與官員討價還價。

但在對峙過程中,垃圾車的壓縮開關卻在不明原因之下突然起動,閃避不及的費克里,半身被軋入車內、當場慘死。費克里的死亡過程,也被旁觀的路人全程錄影。在社群網路上迅速延燒的影片,也掀起了摩洛哥民眾的憤怒。

胡賽馬港的反對者認為,摩洛哥政府之所以要執行禁漁令,美其名是為了海洋生態,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當局早已透過歐盟漁業協議,將近海的捕撈權賣給了歐盟各國的大型捕撈船團。此舉不僅讓歐洲船團常年的跨界捕撈合法化,近海枯竭之下,摩洛哥漁民只好遊走法律邊緣、在規定的禁漁季外鋌而走險。

此外,示威者也認為,費克里的漁獲之所以會被沒收,就是因為他拒絕行賄。加上胡塞馬所在的里夫地區(Rif),經濟發展長期低迷,地方青年不僅面對著嚴峻的失業問題,當地以柏柏人為主的傳統文化,也長期遭到摩洛哥王室為代表的中央政府「阿拉伯化」、「伊斯蘭化」的挑戰。

為了費克里而挺身的抗爭,隨後襲捲全摩洛哥,但中央政府除了對大城市的示威安撫「摸頭」外,魚販之死本身的調查與究責卻全無下文。整起事件隨後逐漸消風,僅剩胡塞馬周邊仍存抗爭。

在抗爭過程中,摩洛哥青年的草根政治也透過街頭運動逐漸成形,像是由抗爭領袖納瑟.澤夫薩菲所發起的「人民運動」(Al-Hirak al-Shaabi),就在胡賽馬一帶迅速發展。現年39歲的澤夫薩菲認為,包括他本人在內,摩洛哥的青年一代始終在失業(青年失業率25%)與低薪之中掙扎,而無能且獨裁的中央政府「即是這一切政治敗壞的根源」。

在澤夫薩菲的號召下,「人民運動」始終沒有忘記魚販費克里的死,過去半年來也多次策動示威,要求政府為貪腐、社會分配與失業問題給個交代。然而這些訴求非但沒有得到回應,中央政府更透過各地的清真寺,來傳達「反政府是不道德」、「街頭抗爭是不理性暴民的惡行」等官方立場。

而在5月26日——也就是今年齋戒月封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五——胡塞馬清真寺的教長,也趁著周五禮拜,向清真寺內的大批市民們「政令宣教」,宣稱街頭的反政府示威「是邪惡的」;而在台下參與禮拜的澤夫薩菲聽到教長的說法後,也氣得闖上了佈道講台、搶過教長的麥克風大罵「這些政府發的消息全都是謊話!」

胡塞馬清真寺的騷亂,很快地傳遍了摩洛哥,但當局隨後卻以「擾亂宗教秩序」為名,向澤夫薩菲等人下達逮捕令,迫使「人民運動」的一幫幹部拒捕逃亡,但在警方的緝查之下,澤夫薩菲仍在周一遭逮歸案。

在胡塞馬「落網」的澤夫薩菲,隨後也被指控「危害國家安全」,而被專送到卡薩布蘭卡受審;消息一出,胡塞馬市區旋即出現了數千名示威者,情緒激動地要求摩洛哥政府「馬上放人」,但面對沸騰的示威群眾,摩洛哥當局至今卻仍無動於衷。

《半島電視台》表示,胡塞馬警方似乎收到了中央「不可衝突」的命令,而選擇退讓迴避;但面對其他小規模的抗爭,像是在首都拉巴特、或里夫的鄉鎮地區,摩洛哥警察都選擇強勢驅離。

因魚販之死而掀起抗爭的摩洛哥,也讓人想起2010年突尼西亞菜販自焚而導致「阿拉伯之春」的區域往事。然而《BBC》駐拉巴特的特派員卻表示,儘管兩起事件有類似的結構性因素,但在里夫地區以柏柏人為主的抗爭者,對「阿拉伯」認同卻相當敏感,而非常不喜歡「阿拉伯之春 2.0」這一形容。

里夫地區的柏柏人,自古以來就保有強烈的地方文化傳統,甚至常年與阿拉伯、西班牙、甚至是法國的中央統治者發生衝突。在1921至1926年間,里夫的柏柏人曾短暫建立「里夫共和國」,但最後卻因西班牙、法國與摩洛哥王室的聯手打擊而滅亡。而當摩洛哥於1956年取得主權獨立之後,里夫地區也曾在1958年爆發起義,但又在穆罕默德五世 (King Mohammed V)的全軍鎮壓下,以慘痛的死傷告終。

而在這波抗爭之中,里夫的地方認同也隨著街頭運動而重新崛起,但包括澤夫薩菲在內的幹部,卻都否認「人民運動」與里夫獨立運動有關。


推薦閱讀

Morocco protests: Thousands demand release of Nasser Zefzafi - BBC News

Thousands rally for release of protest leader Zefzafi

Morocco arrests Rif protest leader Nasser Zefzafi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9月1日的印尼抗爭民眾,舉著草帽海賊旗。 圖/法新社

持續飄揚的草帽海賊旗:印尼抗爭全國蔓延,軍警鎮壓能解決政治不滿?

2025/09/02
阿富汗強震,Mazar Dara村的倖存者走過被震毀的房屋。 圖/法新社

強震後的「死寂」:阿富汗東北部規模6地震,已知至少800死、2800傷

2025/09/02
在不幸殉職的記者中,33歲的記者瑪麗安.達加(Mariam Dagga)在加薩的...

唯一的武器是相機:新聞記者在加薩遇害人數已超過220人,報導真相的致命風險

2025/09/01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據,去年2024年整年共有383名人道工作者在執勤時不幸喪生...

全球人道援助工作者383人死亡:遇害人數創歷史新高,超過半數在加薩喪命

2025/08/20
雙方回到橢圓形辦公室,將較於今年2月28日雙方於同一地點激烈口角後不歡而散後,本...

歐美將協調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白宮會議時俄羅斯仍持續轟炸

2025/08/19
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公共圖書館舊書《你的孩子、他的家人和朋友》在1943年被借出,...

那些年我忘記還的書:逾期超過半世紀,美國圖書館為何逐漸取消罰款制度

2025/08/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