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過去24小時/國際鏡頭一周間(1219-1223)

2016/12/23 轉角24小時

 

【2016.12.23 義大利】

柏林恐攻嫌犯,在米蘭遭警方擊斃

柏林恐攻嫌犯,在米蘭遭警方擊斃。 圖/路透社
柏林恐攻嫌犯,在米蘭遭警方擊斃。 圖/路透社

柏林恐攻嫌犯,在米蘭遭警方擊斃。

涉嫌發動19日柏林卡車攻擊案的突尼西亞籍嫌犯——阿尼斯.阿姆里(Anis Amri)——23日清晨已於義大利米蘭城近郊,遭到警方擊斃。

義大利內政部表示,周五凌晨3點左右,幾名巡警在米蘭近郊、接近米蘭機場附近,與該名嫌疑人接觸。巡警當下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見,但阿姆里卻激動地以阿拉伯語咆嘯,並從背包中抽出手槍攻擊警察。

在槍戰中,一名義大利巡警遭到擊傷,但在送醫治療後並無大礙;而他身旁的其他同僚則開火反擊,並當場擊斃了這名24歲的恐攻嫌疑犯。

義大利內政部長表示,能迅速攔截到這名全歐的頭號通緝犯,是警方各界積極努力的成果,他並希望受傷的員警能早日康復,並祝大家「終於能聖誕快樂了」。

出身於突尼西亞中部的阿姆里,在2011年進入歐洲後曾被拒絕難民申請,但由於缺乏突尼西亞政府身分認證的配合,因此阿姆里一直無法被德國政府遣返。根據阿姆里在突尼西亞的家人表示,阿姆里過去曾經「很正常」,但之後因為經濟問題失學與失業,因此染上了毒癮並有嚴重的酒精問題,這或許也成為他離家之後,被「激進化」並犯下大錯的原因。


 

【2016.12.23 俄羅斯】

「俄羅斯英雄」,遇刺大使的喪禮

「俄羅斯英雄」,遇刺大使的喪禮。 圖/美聯社
「俄羅斯英雄」,遇刺大使的喪禮。 圖/美聯社

「俄羅斯英雄」,遇刺大使的喪禮。

19日在安卡拉遇刺身亡的俄國駐土耳其大使卡洛夫(Andrei Karlov),周四移靈回了莫斯科的俄國外交部總部,當局為這名資深的外交官舉行了最高規格的紀念儀式,前來瞻仰儀容的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亦追贈卡洛夫最高級別的榮譽頭銜——「俄羅斯聯邦英雄 」——並再次承諾「必將消滅幕後指使的兇手」。

遇刺當天就宣告不治的卡洛夫,在土耳其外交部與軍方的最高規格下,本周二就移靈回了老家莫斯科;周四的紀念活動,他的靈柩先是停放在俄國外交部大樓,供各級政府官員與外交同僚瞻仰遺容,包括總統普丁、總理梅德捷維夫(Dmitry Medvedev)與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等人,都親自獻花致意。

在紀念儀式進行的同時,普丁總統也向卡洛夫追贈俄羅斯聯邦英雄勳章,並向靈柩表示「你已完成了你的使命。」根據俄國總統府的官方聲明,投身外交任務40多年的卡洛夫,與普丁本人亦有私交。

卡洛夫的遇刺是發生在19日的安卡拉,當時受邀參加攝影展的他,在登台致詞時遭到混入現場的土耳其警察艾丁塔斯(Mevlut Mert Altintas)開槍射殺。當時艾丁塔斯在開槍後,曾高喊「為了阿勒頗」,並稱自己是為了報復俄國介入敘利亞內戰的血債而來,行兇過程亦被現場的記者全程紀錄而轟動國際。

艾丁塔斯隨後與趕來的特警隊發生槍戰,拒絕投降的他當場遭到擊斃;土耳其警方表示,儘管受到的指示是「盡可能活捉刺客」,但艾丁塔斯卻不斷朝攻堅部隊開火,考慮到12月10日伊斯坦堡的貝西克塔斯球場恐攻案,警方別無選擇只能擊斃兇嫌。

造成44人死亡、150餘人受傷的貝西克塔斯球場恐攻事件裡,發動突襲的恐怖份子被警方包圍後自爆,當場造成36名員警遇難。事後官方認為兇手的自爆是針對警方的刻意安排,因此才更動了反恐任務的開火授權。

卡洛夫遇刺之後,土耳其與俄國政府積極協調,立即組成了聯合調查團;而俄國方面雖多次表示「必將揪出兇手集團」,但表達震怒之際,考慮到外交敏感性的俄國卻強調「調查仍在進行中」,而不願對刺殺案的動機與牽連網絡提出指控。

外界分析,儘管目前仍在土耳其-伊朗-俄羅斯三個鄰國之間斡旋的「敘利亞和平方案」,並未因卡洛夫大使遇刺事件而中斷,但這起意外的外交風波,恐仍進一步壓縮土耳其於敘利亞問題中,面對俄羅斯的外交立場。

另一方面,刺客口中遭到圍攻的敘利亞北方大城阿勒頗,已於周四晚間全面被政府軍所控制。殘存的反抗軍與難民,也在最後一波撤離中,離開了這座內戰摧殘的古都,為期4年的慘烈圍城戰,最終就以政府軍的勝利暫告句點。

俄國國防部表示,截至12月22日為止,俄羅斯於敘利亞的軍事介入與聯合空襲,亦於一年多間摧毀了725處「恐怖份子」訓練營,並擊殺了超過35,000名反抗軍戰士。


 

【2016.12.22 阿爾及利亞】

薩哈拉沙漠之冬:37年來的第一場雪

薩哈拉之雪。 圖/美聯社
薩哈拉之雪。 圖/美聯社

北非的薩哈拉沙漠,降下了37年來的第一場雪。

這場突如其來的降雪,19日發生在阿爾及利亞西部山區,被稱為「沙漠之門」艾因塞弗拉(Ain Sefra)。這座被阿特拉斯山脈包圍的山城,儘管冬季均溫約在-1~10℃之間,但由於阿特拉斯山脈的阻擋,來自地中海的水氣很難越入,過去鮮少出現沙漠雪景。

艾因塞弗拉上一次的降雪,已是1979年2月18日,但積雪只維持了1個多小時就融化;不過在睽違37年後,19日的這場雪,難得地在山城維持了一天半,白色的雪、紅色的沙丘與遠方的阿特拉斯山,彼此也映出了神秘的奇景氣氛。

阿爾及利亞氣象局表示,在過去一周阿爾及利亞中部遭遇了來自地中海的強勁低壓,這也是北方水氣能越過山脈讓薩哈拉沙漠出現降雪的主因。


 

【2016.12.22 美國】

#HomelessDay:美國孤獨冬夜 燭光致意「街友紀念日」

聚集在費城市政大樓外廣場的民眾,在街友紀念日這天守夜致意。手持的標語牌上還有那些...
聚集在費城市政大樓外廣場的民眾,在街友紀念日這天守夜致意。手持的標語牌上還有那些逝世的街友名字,提醒世人他們不應該是被遺忘的一群。 圖/美聯社

12月21日冬至的第一天,同時是美國無家可歸者、流浪者的全國紀念日(Homeless Memorial Day)。在美國各個主要城市中,居民會在當天的夜晚,手持蠟燭前往集會地點守夜致意,以紀念那些在過去一年當中死於街頭、不得善終,有名或無名的流浪者們。無家可歸者是美國各城市長年以來難以有效改善的社會問題,牽涉的層面包括社會福利、醫療健保、經濟結構以及居住正義等等棘手的議題。

美國第五大城賓州費城,在這寒冬最長的夜晚裡聚集了不少民眾,他們站在市政府大樓外的潘恩廣場上,一手持紀念日的標語牌、一手小心翼翼地捧著燭光,為這個城市裡超過200名逝去的流浪者們哀悼致意,並替所有無家可歸者們守夜。響應紀念日活動的人指出,這些死去的無家者們不應該是沒有名字的人、不應該是那些被人遺忘的面孔。在現場,人們說出這些無家者的名字與故事以作為世間的警惕:

愛蓮娜,37歲退伍軍人兼藝術家,截去一條腿,患有嚴重的PTSD與藥物成癮,成為無家可歸者後一陣子,得到退伍軍人協會的幫助而重拾人生,但沒多久卻被一個酒駕司機給撞死。

吉姆,一位律師,因嚴重的精神疾病發作後流浪在街頭,住進庇護所期間仍精力旺盛地從事政治分析的工作,後來在一處選民動員服務處裡工作,但突然猝死。

蓋瑞,費城的前警長,曾在街頭流浪多年,後來住進為無家可歸者設置的永久住所,蓋瑞待人親切、與人為善,去年夏天在住所過世後讓同社區的人們感到相當難過。

……

費城有著全國居高不下的無家可歸者人數,他們可能流浪在街頭、較幸運者可短暫性被安置在庇護所、或得到一些住處保障。這些人們的面孔其實遠比大家想像來得更為複雜,被公司裁員者、退伍軍人、缺乏工作能力者、沒有經濟能力租屋的人、外地移民、甚至是社經地位弱勢的青少年與隱蔽青年等等。而在過去四年當中,費城的流浪者當中高中生的比例增加了73%,也就是在費城每20為高中生裡就有一名在放學後無家可歸。費城LGBT平權組織主任Nellie Fitzpatrick指出,在這些流浪的青少年當中,甚至有42%的人是LGBTQ族群,他們面臨的社會困境與壓迫似乎也被外界所忽視。

街友的安置問題,多半由各個城市民間的非營利組織接手,再尋求政府單位提供資源方面的協助。但是民間組織所能處理的問題,例如轉介街友到庇護所、提供傷病者醫療服務與床位、建置臨時性的居住中心、基本的飲食照護等,也面臨著資源不足難以為繼的困境;以費城為例,將近4000多張的床位仍無法因應人數持續增加的流浪者,至少還需要增加500張以上才能讓更多人不必夜宿街頭、睡上一個好覺。此外,治安與毒品問題也伴隨著街友人數的攀升,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憂。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雖能盡力於眼下可見的安置照護問題,但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造成街友不斷出現的原因,還有賴於政府改革。

至今費城仍有25%的人處於經濟貧困狀態,超過20萬人生活於極度貧困的環境裡,除此之外,費城的街友雖然在政府的社會福利措施下有改善的跡象,但死亡人數卻是不斷攀高,地方的倡議組織與政府官員認為,這很有可能與藥物濫用有一點關係。而要協助經濟弱勢的街友們找到棲身之所,現實上卻是阻礙重重,一部分原因來自於他們的身分難以承租到合適的居所,許多房東不願意將房間出租給「前街友」、有精神疾病者、身負前科的人,另一方面則是年輕新貴湧入大城市,相對排擠了弱勢者的居住空間,貧富差距的擴大、居高不下的房價問題,也是推動城市居住正義遭遇的挑戰。

在這冬日最長的一夜裡,全國街友紀念日的意義是提醒人們,不要忽略社會的角落,正視無家可歸者的存在、他們都是有名字的人。聚集在費城市政大樓外的群眾,呼籲人們要與街頭流浪的人站在一起——因為這個社會問題,目前仍看不到解決的盡頭。


 

【2016.12.21 德國】

柏林卡車攻擊案:抓錯嫌疑犯,真兇仍在逃

牌子上寫著「柏林心碎了」,圖為梅克爾前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前,參與向罹難者的致意活...
牌子上寫著「柏林心碎了」,圖為梅克爾前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前,參與向罹難者的致意活動。 圖/歐新社

柏林卡車攻擊案:抓錯嫌疑犯,真兇仍在逃。

德國警方20日宣布,犯下柏林耶誕市集卡車攻擊案的真兇,在負傷後很可能仍在市區內逃竄;而原本被懷疑是犯人的巴基斯坦籍難民嫌疑人,也在比對卡車駕駛座上的證據之後,排除了涉案可能性而被直接釋放。德國檢調正積極過濾大批影像證據,但截至目前為止,當局仍未釋出新的嫌犯通緝描述,偵辦的德國警方亦對媒體透露,緝凶行動「宛如大海撈針」。

在攻擊案發之後,得到警方內線資訊的眾德國媒體紛紛報導「一名23歲的巴基斯坦難民嫌疑犯已被警方逮捕」。新聞表示,這名2015年才入境德國的巴基斯坦難民,在案發現場被目擊「從卡車內逃出現場」,並在路人協助下,於附近的公園被警方逮捕。

然而這名正暫居於柏林騰普霍夫舊機場收容中心的嫌疑者,卻極力否認涉案,自己之所以從現場跑開是因為「害怕被誤認」;德國警方接著表示,在比對卡車駕駛艙內遺留的駕駛血跡之後,也發現這名嫌疑人不僅身上沒有傷口,血型比對也與證據不符,儘管路人民眾很熱心,但真兇很可能在人群中早被跟丟,因此20日深夜才釋放這名嫌疑者,並正式排除這位路過難民的涉案可能。

檢方表示,攻擊案發生當下,卡車內載有20噸的鋼條,並以每小時64公里以上的速度衝撞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前的耶誕市集,造成12人罹難、48人負傷送醫的慘劇。

案發之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也於20日中午發表談話,並將這起「預謀攻擊」暫時定調為恐攻案件,稍晚她也前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前,參與向罹難者的致意活動。

而以批判梅克爾難民政策而興起的極右派「德國選擇黨」(AfD)黨魁佩特里(Frauke Petry),在攻擊案發生的12小時後——巴基斯坦嫌疑人被釋放之前——發表悼念聲明,言談中認為「德國的基督教傳統已受到嚴重威脅」,並譴責梅克爾政府「在過去一年半來所進口的『恐懼』」才是這起悲劇的肇事真兇。

另一方面,ISIS的官方新聞社也於20日稍晚「坦承犯行是由ISIS的戰士所策畫」,但聲明訊息內除了誇讚邀功之外,並未附帶佐證證明,因此德國與美國的情報單位也都對ISIS的直接涉入,持保留態度。

目前德國警方已要求各界積極提供訊息,但至今真正嫌犯的長相或相關資訊,當局仍未確認與公開。


 

【2016.12.20 德國】

卡車衝撞後10小時,梅克爾:恐怖攻擊

根據現有的資訊,我們必須假設這是一起恐怖攻擊事件。

針對稍早卡車衝撞柏林聖誕市集事件,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終於現身發表談話,將該事件定調為恐怖攻擊。談話中,梅克爾對受難者表示哀悼,並對於該事件表示痛心疾首:

我知道假若攻擊者的身份,真被證實為前來德國尋求庇護的難民,這個事實將會讓整個悲劇更令人難以承受;尤其對致力於難民工作的德國人,以及那些嘗試融入我們的社會、需要我們保護的人來說,這將更令人厭惡。

梅克爾承諾暴力行為將受到法律嚴厲的制裁,而在與內閣成員會晤完後,她也會親自到事發現場致意。

今天台灣時間星期二清晨,柏林布賴特施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 Square)上的聖誕市集,遭一輛卡車駛進衝撞,造成12死,至少48人受傷。之後警方也於現場附近逮補一名嫌疑犯,截至梅克爾發表談話前,德國警方仍未透露關於攻擊者身分更進一步的消息,也因此雖然德國當局將事件定調為「恐怖攻擊」,但該事件究竟是縝密策劃後的恐怖攻擊,還是「孤狼」行動,尚未能得到釐清。

然而據德媒透露,受逮的嫌疑者為去年底入境德國的巴基斯坦裔難民,其庇護身分註冊在由柏林騰伯爾霍夫機場改建(Flughafen Tempelhof)的難民中心;不過德國警方於台灣時間晚間8點半,透過推特表示——目前還未能確定稍早於現場逮捕的嫌疑犯,是否為行兇者,而該名嫌疑犯亦否認犯案。

12名死者中,包含一名波蘭籍的乘客,德國警方暫時排除其為共犯的可能性;而駛近市集的卡車,為一家波蘭公司所擁有,據悉於事發當天遭竊。


 

【2016.12.20 德國】

意外?恐攻?卡車衝撞柏林聖誕市集,釀12死

20年來,德國遭遇的最嚴重事件:卡車衝撞柏林聖誕市集,12死。 圖/路透社
20年來,德國遭遇的最嚴重事件:卡車衝撞柏林聖誕市集,12死。 圖/路透社

台灣時間星期二清晨,柏林布賴特施德廣場(Breitscheidplatz Square)上的聖誕市集,遭卡車駛進衝撞,截至目前造成12死,至少40至50餘人受傷。

根據德新社(DPA)快報,該起攻擊事件發生於德國時間星期一早上7點15分,一輛卡車駛進市集後,衝撞至少50-80公尺才停止,撞飛市集木屋、聖誕樹以及正在採買的民眾,造成多起傷亡。由於今年7月15日,法國尼斯(Nice)在巴士底日才發生過卡車衝撞的恐怖攻擊事件,造成84死,記憶猶新,德國警力不敢怠慢。

事件發生後,德國警方於現場逮捕一名疑似駕駛的嫌疑犯,亦於現場發現一具疑似為卡車乘客的波蘭籍人士屍體。根據《衛報》最新資訊,一名卡車的公司老闆 Ariel Zurawsk出面指認,衝撞現場的卡車登記為波蘭車輛,並在星期一清晨遭竊。

對此,柏林都市發展局局長安德烈亞斯·蓋澤爾(Andreas Geisel)謹慎表示,該事件可能是恐怖攻擊,也可能是單純意外;目前德國警方目前尚未釋出任何訊息或證據,指出確實是經規劃的恐怖攻擊,然而不排除朝這個方向調查。而現場被逮捕的嫌疑犯的身分為何,亦尚待釐清。

由於數個小時前(台灣時間星期二凌晨),才發生俄羅斯大使在土耳其遭到射殺的消息,接連三發生的恐怖意外也讓德國當局繃緊神經。

(*如果您在柏林,可通過臉書「平安通報 」功能向家人報平安。)


 

【2016.12.20 土耳其】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當眾遇刺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當眾遇刺。 圖/美聯社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當眾遇刺。 圖/美聯社

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當眾遇刺。

安卡拉時間12月19日傍晚,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洛夫(Andrei Karlov)在一場公開的攝影展上遇刺。一名身著西裝、手持手槍的年輕男子,在卡洛夫登台致詞時,從右後方朝俄國大使連開十數槍。卡洛夫被送往醫院後,已於稍早確認身亡;而行兇的刺客則在土耳其警方的攻堅下被擊斃。

安卡拉市府稍晚證實,這名行兇的男子是22歲的安卡拉警察Mert Altıntaş,他在2014年才加入安卡拉警隊,據稱服役於鎮暴部隊。刺殺案當晚他並未執勤,但很可能是透過警方證件才能持械進入記者會場。

目前土耳其警方仍未公布該名槍手的具體動機。但由於卡洛夫在攝影展的登台是預先通知的公開記者會,因此現場的行兇直擊也被國營的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TRT)全程直擊。影片中,這名刺客在槍擊大使後,操土耳其語激動高呼「復仇」語句,並表示自己是為了「替阿勒頗復仇」,行兇之後「沒打算活著走出這道門」。

現年62歲的卡洛夫是擁有40年外交資歷的資深外交官。過去,他曾長期派駐朝鮮半島(南北韓皆有),並於2013年就任駐土耳其大使一職。

由於兇手的犯案動機高度與阿勒頗戰況相關,事發的時間點,也剛好在20日土耳其、伊朗、俄羅斯三國代表於莫斯科就敘利亞內戰問題的談判前夕,因此國際社會也對這場駭人的刺殺事件極為關注。

事發之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也於第一時間致電俄國總統普丁「表達遺憾」,而土耳其外長也提早飛往莫斯科的班機,預計將在明日的三國會談前先與俄國方面溝通大使的身亡後事。

目前俄羅斯政府已定調這起兇案為「恐怖攻擊」,總統普丁更表示「這是向俄羅斯的恐攻挑釁」。


 

【2016.12.19 日本】

沖繩美軍:強行起飛的「魚鷹機」

沖繩美軍:強行起飛的「魚鷹」傾轉旋翼機。 圖/路透社
沖繩美軍:強行起飛的「魚鷹」傾轉旋翼機。 圖/路透社

沖繩美軍:強行起飛的「魚鷹」傾轉旋翼機。

沖繩人與駐日美軍的心結,因為一架軍機的失事來到了對立的新高峰。2016年12月13日晚間,一架美軍陸戰隊的M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在夜間演訓中「迫降」於沖繩名護市的安部海岸,雖然機上5名美軍平安生還,但「魚鷹機」失事後的安全疑慮,卻再度引發了沖繩縣民對美軍基地的憤怒。事件發生後,美軍雖一度允諾日方,在釐清失事原因前「停飛駐日魚鷹」,但美軍卻在周一逕自解除停飛令,逼得沖繩縣知事翁長雄志怒批:「荒謬至極!」

這起失事事件發生在2016年12月13日晚間9點30分,一架隸屬於美軍陸戰隊的M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當時正在進行夜間的空中加油訓練,但在過程中卻因不明原因而使機身失控。

根據美方說法,魚鷹機的駕駛原本打算飛回普天間基地,但在機身難以控制的狀況下,駕駛為避免墜機於人口稠密區,因此勉力將飛機帶到了海上,並在距離安部海岸一公里的淺灘「迫降」。

雖然機上5名機組員幸運生獲,並於翌日清晨被尋獲送醫——但13日的這起「迫降」事件,卻也是魚鷹機駐日以來,於日本境內所發生的第一起重大事故,並再次引發沖繩縣民對駐日美軍的強烈不滿。

具備垂直起降與高速運輸能力的魚鷹機,是美軍新一代的前線運輸主力,目前駐守在沖繩普天間基地的美軍第1海軍陸戰隊航空聯隊中,就配有24架魚鷹機。雖然美方表示,魚鷹的進駐將大幅提升駐日美軍的快速應變與部屬能力,但日本方面的反對意見——特別是在地沖繩縣民——卻質疑魚鷹機的安全紀錄會對沖繩居民帶來失事威脅,因此過去幾年內也曾多次發起反對魚鷹機進駐的抗爭活動。

魚鷹機墜落之後,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也徹夜坐鎮防衛省,並在14日清晨與駐日美軍達成共識,宣布在事故原因釐清前,「將全面停飛駐日的魚鷹機」;但此舉並未平息沖繩人的怒火。

魚鷹機墜落之後,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也徹夜坐鎮防衛省,並在14日清晨與駐日美軍達...
魚鷹機墜落之後,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也徹夜坐鎮防衛省,並在14日清晨與駐日美軍達成共識,宣布在事故原因釐清前,「將全面停飛駐日的魚鷹機」;但此舉並未平息沖繩人的怒火。 圖/歐新社

沖繩縣府表示,12月初以來,美軍魚鷹機就高密度地於普天間機地周遭低空訓練,其所製造出的噪音與途經人口稠密區的飛行路線,已多次引發居民團體的憂慮,但縣府向美軍多次反應的結果,卻只得到美軍指揮官「訓練才會熟能生巧」這類的敷衍回應。因此,在13日飛機失事後,沖繩縣副知事安慶田光男,也於14日晚間親赴美軍基地,向駐沖繩美軍指揮官尼克遜中將(Lawrence D Nicholson)遞交抗議信。

然而尼克遜中將的回應態度,卻讓沖繩人不可置信。在記者會上,尼克遜中將雖對事故表達遺憾,但卻認為魚鷹機的駕駛已竭盡全力避免衝擊沖繩的人口稠密區,「美軍為了沖繩民眾而將自己生命置之度外的行為,理應得到感謝與表揚。」此番言論,也讓安慶田副知事大為憤怒,並稱尼克遜中將的言論,清楚地展示了「殖民者的心態」。

在相關衝突之後,沖繩縣知識翁長雄志也親自上京,要求東京方面對美國駐軍問題正面表態,否則沖繩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將嚴重破裂」;然而12月19日——在停飛魚鷹5天後——美軍方面卻突然宣布「檢修完成」而撤回停飛令,並在周一午後再度升空魚鷹機。

美軍命令傳出後,稻田防相也發佈聲明,指日方確信美軍已作好安全檢查,13日失事的後續調查,兩國也將密切合作;然而翁長知事對此卻表示,美軍與東京當局的作法「荒謬至極」(言語道斷),日本政府不顧沖繩民眾的安全、美軍無視安全調查的要求,「根本沒有法治國家應有的樣子。」

相關消息表示,雖然稻田朋美與安倍晉三都表示「將全力調查事故」,但由於《駐日美軍地位協定》(SOFA)的存在,除非美方同意,日方並不具備對美軍的司法調查權。而魚鷹機墜落之後,調查所屬的海上保安廳已向美軍遞交調查申請,但美方至今都未回應。

另一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原本將在12月22日出席沖繩「北部訓練場」的主權歸還典禮。在多年的爭取後,美軍終於將部分的訓練用地交還給日本政府,而這項協議也被安倍政府宣傳為與美軍協商的「重要成果」;然而,作為「交換條件」,美軍也要求日方在沖繩另建一座「魚鷹機起降場」,而此刻魚鷹機的失事風波,也讓這場交還典禮更顯微妙而尷尬。

目前沖繩縣已將13日的事故定調為「墜機」而非美軍官方所稱的「迫降」。自1972年沖繩返還後,美軍已在沖繩發生46起「墜機」與493起「緊急降落」事件。


 

【2016.12.19 約旦】

約旦:13死,十字軍古堡裡的人質危機

約旦:13死,十字軍古堡裡的人質危機。 圖/歐新社
約旦:13死,十字軍古堡裡的人質危機。 圖/歐新社

約旦:13死,十字軍古堡裡的人質危機。

以十字軍要塞聞名的約旦古城卡拉克(Karak),周日發生疑似恐攻的人質危機。消息表示,4名手持自動步槍與炸彈的槍手,先是在卡拉克城內伏擊巡邏員警,隨後再闖入著名的觀光古蹟——十字軍所留下的卡拉克古堡(Karak Castle)——挾持觀光客,並與包圍城堡的特種部隊交火。最終,約旦政府於周日深夜下令攻堅,但在擊斃4名槍手之外,亦造成1名加拿大觀光客、3名平民與5名警察身亡。

根據約旦政府的官方聲明,這批身份不詳的武裝份子於周日下午突然駕車出現在卡拉克城區,他們在城內伏擊並擊傷兩名巡警後,持槍闖入仍有大批觀光客在內的克拉克古堡,並在城堡的制高點上,朝鄰近的警察局、路人與趕來支援的警察開火。

「攻佔城堡」的槍手們,隨後也被約旦警察與特種部隊包圍。雙方在短暫交涉後,槍手曾釋放10名觀光客,但約旦官方並未公布槍手的訴求或目的。直到入夜,約旦的特種部隊強行發動攻堅,雖成功擊斃城堡內的4名槍手,但攻堅中卻也造成1名加拿大觀光客在內的多人傷亡。

根據《半島電視台》表示,除了槍手在內的13名死者外,這起人質危機還造成27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有生命危險。

約旦警方透露,這批槍手來自於卡拉克東北120公里的沙漠城鎮卡特拉納(Qatraneh),似乎與當地部落的走私幫派有密切關係。目前警方的偵辦朝向因走私糾紛而起的「部落尋仇」,但仍不排除與恐怖組織——特別是ISIS——有所關聯。

相關當局至今仍未公開槍手犯案的動機或訴求,僅稱城堡內的槍手已被擊斃。但是否還有相關人等在逃,約旦政府亦未正面回應。

案發的卡拉克城堡位於約旦西部邊境,與死海比鄰。這座建於西元前1140年的要塞,是中東地區最著名的十字軍城堡之一。在過去,它曾是耶路撒冷王國的東境要塞,昔日惡名昭彰的十字軍騎士「沙蒂永的雷納德」(Raynald of Châtillon)就曾以這座城堡為基地,掠截往來的異教徒商隊,並挑起與薩拉丁(Saladin)的戰爭。

卡拉克城堡後來在1189年——薩拉丁收復耶路撒冷兩年後——被穆斯林的軍隊攻下,並成了約旦境內知名的歷史景點聞名至今。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最新文章

三明治是英國國民餐點,也與英國政治人物有過不少故事。圖為英格蘭濱海克拉克頓鎮(C...

三明治的飲食政治學:英國首相與保守黨的午餐論戰

2024/12/13
日本每年12月選出象徵一整年世間百態的「今年的漢字」,在今天12月12日下午公布...

2024日本年度漢字「金」:經濟緊縮、奧運金牌、政治裏金醜聞的焦慮一年

2024/12/12
南韓總統尹錫悅12月12日發表談話,堅持宣布戒嚴令是為了吸引人民注意,保護國家不...

「我哪算內亂?」尹錫悅全國談話自我辯護:堅持「戒嚴是正常統治行為」拒絕辭職

2024/12/12
敘利亞內戰拖延將近14年,這次反抗軍抓準時機再度崛起,僅僅花了12天就讓政府轟然...

敘利亞獨裁者的倒台:阿薩德已逃亡俄羅斯,中東歷史迎來新的一頁?

2024/12/09
圖為國民力量黨留下的安哲秀。國民力量黨的議員集體退席不投票,黨內最後只剩下安哲秀...

尹錫悅彈劾案宣告流會:國民力量黨「集體離席」未達門檻,投票不成立

2024/12/07
瓊瑤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在華語地區大受歡迎,許多場戲的截圖畫面也成為網路迷因。 圖/...

瓊瑤在中國:從90年代的青春愛情,到網路迷因吐槽表情包

2024/12/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