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山羌之亂:從台灣引進的山羌,成為肆虐關東的外來種害獸
春天到來,應該是萬物滋生,一切欣欣向榮,代表著新的一年到來,不過住在日本千葉縣的人們,卻是遇到外來種生物的侵擾而苦不堪言。目前數量相當龐大的外來種,竟是來自台灣的山羌。
在台灣,山羌是三種原生鹿科動物之一(其他兩種為水鹿及梅花鹿),也是體型最小的鹿科動物,體長大約50至70公分左右,體重為6-7公斤至12-17公斤不等,雄性山羌會長角,在台灣分佈地帶相當廣,從低海拔到將近3,000公尺的高山都可見其足跡。
山羌自古以來是原住民的捕獵物種之一,1970年代開始台灣人嗜食野味,因此山羌曾被大量獵捕,一度被列入保育類動物名單,不過由於近年來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有成,山羌數量大幅增加,2019年農業部將山羌改列為一般類野生動物。
體型嬌小可愛的山羌為何會出現在日本,又為何是在千葉縣出沒?那是因為1964年位於千葉縣太平洋側的行川島樂園(行川アイランド)開幕,這座以南國特有動植物為主題的遊樂園,飼養了93種、超過1,000隻的動物及鳥類,和200多種南方植物。
由於當時日本與台灣仍有邦交(斷交是1972年),也因此從台灣引進了數十頭山羌飼養,山羌具有易於親近,所以相當具有人氣,而行川島樂園也成為千葉縣熱門的觀光景點。然而好景不常,時序進入1970年代之後,附近的鴨川海洋世界開幕,主打海洋生物以及鯨豚表演,成為家庭旅遊的新寵,行川島樂園也因此遭受打擊,入園人數逐年下降,最後在2001年黯然閉園。
更棘手的是自1980年代之後,行川島樂園飼養的山羌陸續就有逃脫的紀錄。由於山羌的跳躍能力極佳,一、兩公尺的柵欄輕鬆就能跨越,且逃走野化的山羌,還會回來行川島引誘其他的山羌一同逃跑,這也讓逃走的山羌數量越來越多,加上千葉縣全境為丘陵地帶,氣候相當適合山羌生存。
千葉縣當地並沒有大型肉食動物出沒,又是關東地區的農業重鎮,沒有天敵又有大量食物,讓這群在異鄉「打拼」的山羌們,各個長得頭好壯壯,而山羌本身排卵期約14天左右,每胎孕期約7至8個月,生產之後3到4天即可再行受孕,算是鹿科動物中繁殖力高的物種。而這群已在千葉定居的山羌,吃好住好的狀態下,繁殖力變得相當驚人。
雖然一開始只有數十隻,但經過40年之後,千葉縣境內已有相當驚人的數量,根據統計在2019年時約有6萬5,000隻左右的山羌,但僅僅數年後已暴增到8萬6,000隻,數量十分可觀。
不僅如此,這些山羌開始擴散,就有日本網友打趣說,「山羌不知道何時會跨過江戶川進軍東京了」。由於千葉與東京交界處人口眾多,因此容易受到驚嚇的野生山羌不易現身,但同樣與千葉縣相連接的茨城縣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雖說千葉與茨城的交界有河面寬廣的利根川,不過這對山羌根本不是問題,就有釣客在利根川親眼目擊山羌游泳橫渡利根川,跑到對岸的茨城縣。數量這麼多的山羌,除了會吃掉農作物,讓農民每年損失慘重之外,興奮時還會發出如犬吠般的叫聲,尤其是半夜時四處鳴叫,讓當地居民苦不堪言。
由於早已被列入日本的外來種名錄,因此當地政府也不是沒有想處理,但卻因不得要領而成效不彰。千葉縣廳早在2000年時便制定了「縣內山豬、山羌管理對策基本方針」(県イノシシ・キョン管理対策基本指針),每年大約獵捕數千隻的山羌,但卻因為繁殖力太強,數量越抓越多。
對此2013年開始千葉縣增訂了「防除實施計劃」,並每年編列4,000萬日元的預算,獎勵當地的獵人或是獵友會會員,能夠協助獵捕,但卻因為山羌的數量太多,加上人手不足的影響,每年獵捕的數量一直無法向上提升。
至於近年來開始被入侵的茨城縣,則擔心越境的山羌會像千葉縣一般的大量增殖,所以從2024年5月開始,鼓勵民眾如發現山羌出沒並攝影成功者,可獲得2,000日圓的獎金(約新台幣458元),而獲得允許捕獵者如抓到一頭山羌,可以得到3萬日圓的獎金(約新台幣6,877元),藉以鼓勵民眾即時通報並驅除。
近年來千葉縣派員到台灣取經,學習了解山羌的知識與習性,以及捕獵的方式。而不少專家也表示,山羌肉具備低脂肪、口感佳、有如菲力牛肉等優點,算是相當不錯的「野味」,在台灣、香港等地都算是高級的肉類。根據日本的電視台曾經聘請獵人捕捉山羌後,製作成燒烤等美食,大部分的民眾都覺得十分美味,讓處理山羌有了一個不錯的方向。
不過千葉縣廳卻也擔心如果全面開放讓民眾獵捕山羌供應給餐廳,會出現有業者會為此目的而開始飼養山羌,反而造成縣內的山羌數量增加,不過由於山羌數量實在多到誇張,近年來開始陸續有不少提供野味的餐廳推出山羌料理,像是山羌串燒、山羌漢堡肉、山羌排,甚至於還有「山羌與白鼻心驅除應援鍋」,以昆布出之為湯底,加上如白菜、紅蘿蔔、牛蒡、南瓜等大量蔬菜,做成野味鍋。
至於山羌受害最深的勝浦市(行川島的所在地),為了活用獵捕到的山羌肉,將勝浦市當地的名物「勝浦擔擔麵」,改以山羌肉代替,舉辦烹飪活動邀請當地的小學生來挑戰,並以此作為「食育教育」,教導當地的小朋友們珍惜自然資源,活用這些捕獲來的山羌肉,並且重視外來種生物所帶來的危害。
而位於伊豆半島外海的伊豆大島,隸屬於東京都,這裡也曾在1960年代引進山羌,卻在1970年因颱風造成飼養山羌的動物園柵欄毀損,裡頭十幾隻山羌全部外逃,經過將近五十年的繁衍,如今數量達到1萬5,000頭,比8,000名島民數量還多。
同樣受到山羌危害的伊豆大島,也開放讓民眾獵捕山羌。2024年還有一位年僅19歲的年輕獵師,在網路上募資開設一家山羌肉專門的野味店,希望能在伊豆大島提供給觀光客美味的山羌料理,預計募資50萬日圓,沒想到短短一週不到居然募到超過200萬日圓,可見山羌料理受到重視的程度。
這些外來種生物,不但讓民眾困擾,也造成許多農作物的損害,還得編列龐大的預算清除,在日本不僅山羌,還有像是浣熊、台灣獼猴、海狸鼠等,沖繩甚至於還有台灣龜殼花與黑眉錦蛇等蛇類入侵,對於當地都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
人類只為自身的慾望需求,以不同的目的引進許多生物,日本曾因《小浣熊》動畫(あらいぐまラスカル),讓許多人看到浣熊好可愛就買來飼養,結果因其兇暴的野性,或是脫逃、或是遭人棄養,在野外開始大量繁殖,完全是始料未及。
而台灣也曾為取代田螺而引進福壽螺食用,卻因口感不佳遭丟棄,沒想到卻在水田中繁衍,最終遍佈全台灣造成極大的危害,這些都是人類的私慾所產生的惡果,請神容易送神難,維持生態的平衡,你我都有責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