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的必要性?《巴別塔學院》的華裔反抗與大英帝國的反應

聯合新聞網 王敏而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重要、悠久的知識體系核心,和殖民帝國擴張史的關係也是千絲萬縷無法...

▌上篇接續:〈大英帝國的世界學生:《巴別塔學院》的牛津大學,與混跡殖民核心的少數族群〉

19世紀的牛津大學作為當時大英帝國核心,在英國殖民歷史中如何向全球投射影響力?牛津大學身為英國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內部如何看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這些大哉問,華裔美籍作家匡靈秀在2022年長篇小說《巴別塔學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此書背景設定在1830年代左右的大英帝國和牛津大學,雖然是架空歷史,又有許多奇幻文學色彩,但對同樣在牛津大學求學過的筆者而言,小說中許多觀察與體悟可謂絲絲入扣。

《巴別塔學院》的故事始於華裔主角羅賓,他從廣州被一位牛津大學教授收養,從而獲得赴牛津深造「翻譯」這門學科的機會。深入了解這本小說,可以從三組關鍵字切入:四位主角的人物設定、「銀條」和「赫密士」。本篇文章將接續上篇,繼續解析書中關於「銀條」的設定以及反抗組織「赫密士」。

以下內容將透露並分析書籍情節,請斟酌參考

▌銀條——知識的象徵與暴力的基礎

在小說的設定中,銀條的魔法是英國社會隱而不顯的運作基礎,銀條的使用方式是,在兩端刻上相對應的翻譯詞彙,例如中文的「無形」和英文的「invisible」。如果使用者熟練掌握兩種語言對於此概念的精隨,銀條就能讓使用者隱形不被人發現。

這樣的神奇技術被運用在英國生活的方方面面,舉凡維持高樓不倒、橋梁不坍塌、使馬車運行更順暢…等等。生活的萬般細節都可以看到銀條的蹤跡。因此,巴別塔學院的工作就是培養能夠製造、使用銀條的「銀工」,其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各種語言的理解,從而讓銀條發揮作用。這項產業不僅為牛津大學帶來大筆財富,也成為大英帝國剝削殖民地的暴力基礎。

雖然在書中,銀條的力量來源被設定為「翻譯」的力量,但若從更廣義的理解,銀條的力量來源可以說其實就是「知識」。有了領先時代的知識,才可以更有效率的造橋鋪路,發展船堅炮利的軍隊;有了相關知識,才會知道鴉片對人體的危害,從而讓鴉片在英國被禁止之餘,卻能出口到中國,為英國賺取大量白銀。而作為大英帝國知識生產的核心,牛津大學並沒有阻止這類事情發展,反而在其中推波助瀾,大蒙其利。

當被羅賓質疑為何英國要將鴉片賣到中國時,其養父勒維教授只是冷冷地回道:「這只不過是個市場罷了。」勒維教授接著又將羅賓喪生於瘟疫的生母描述為:「她只是一個隨便的中國人而已。」至此,羅賓才終於理智線斷裂,最終失手用銀條殺死勒維教授,也將自己徹底推向赫密士組織,走上與牛津大學對抗到底的不歸路。

牛津大學最古老學院之一的貝里歐學院,創立於1263年。圖為一名學生騎單車經過學院...

▌赫密士——必要的暴力

「必要的暴力」是《巴別塔學院》(Babel: Or the Necessity of Violence: An Arcane History of the Oxford Translators’ Revolution)一書的英文副標題,赫密士即是選擇以暴力對抗暴力的祕密結社團體,其宗旨是希望劫富濟貧,促成銀條合理分配,而不是集中在特權階級手上,成為剝削的工具。

赫密士成立於何時,小說中沒有明確交代,但其領導人葛瑞芬.勒維,與羅賓一樣是華裔背景,僅年長幾歲。兩人的背景非常雷同,都是華人面孔、都沒有中文名字,也都曾被勒維教授收養。對勒維教授而言,收養兩人的目的並無二致,只是將他們當成為巴別塔學院製作中文銀條的「工具人」。從小說鋪陳的許多細節也可以發現,勒維教授沒有因為葛瑞芬的離去,而在面對羅賓時採取任何不同的行為模式,唯一的差別大概就是不允許羅賓使用「勒維」這個姓氏,讓羅賓看起來與自己更沒有關係。

殺死勒維教授一案東窗事發後,赫密士與牛津大學的對抗被迫檯面化且暴力化。羅賓、雷米、薇朵瓦決定義無反顧投入赫密士的陣營。四人幫之一的英國白人女性蕾緹卻沒有與他們站在一起(某種程度上,每個主角都是在為了自己的祖國而戰),而是帶領軍隊剿滅赫密士的總部,葛瑞芬、雷米與其他許多人過程中相繼犧牲。

至此,羅賓只能鋌而走險,直接佔領巴別塔學院,試圖以控制大量銀條的方式,來逼迫牛津大學/大英帝國妥協,放棄即將發起的鴉片戰爭。面對這種暴力威脅,牛津大學/大英帝國的回應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拉攏既得利益者以及更深層的冷暴力。

牛津大學身為英國最古老學術重鎮,其知識的力量在帝國殖民史上也發揮強大影響力。圖為...

▌牛津大學/大英帝國的回應

第一個層次是,嘗試透過拉攏一部分被殖民者的菁英,讓他們成為既得利益者體系的一部分,從而分化被殖民者團結的可能性。書中的羅賓、雷米、薇朵瓦都不是英國白人,也都是被允許進入殖民母國精英階層的少數人。如果將這個策略應用到性別議題,備受重男輕女觀念影響的蕾緹也可算是此類(只是性別並非小說的發展主軸)。

小說中,勒維教授不只一次以居高臨下的口吻提醒羅賓,他應如何感恩自己所獲得的一切——能夠進入牛津大學,能夠在學院的舞會上暢飲香檳,能夠接觸博德利圖書館中讀不完的書,畢業之後能夠透過所學一輩子衣食無憂……云云,羅賓任何一絲想要反抗牛津的態度,都會被視為不懂感恩惜福。畢竟,要是勒維教授沒有在瘟疫肆虐的廣州中收養羅賓,他大概已經命喪黃泉,屍骨只會被棄置在亂葬崗中。

但勒維教授隻字未提的是,即便進到牛津大學,羅賓終究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甚至連自己的本名都無人知曉,也無人在意;在學校中,勒維教授更熱衷於討論學術話題的對象終究是自己的白人同學;所謂畢業後一輩子的衣食無憂,同樣是建立在為牛津大學製造更多銀條,來剝削華裔同胞的前提上;最後,無論自己如何敬愛勒維教授這位養父,自己對他而言似乎終究只是個工具。

不只被殖民國,大學城本身的權力空間關係也十分微妙:牛津大學是牛津城貨品和服務的最...

當第一個層次的策略失效,羅賓和赫密士終究向牛津大學全面宣戰以後,大英帝國的暴力也晉升到一個更深的層次:用「視若無睹」的冷暴力,無效化一切抗議者的訴求。

當巴別塔學院被占領後,英國各地因為無法即時更新銀條的魔法,導致各種事故頻傳,諸如車禍數量增加、高樓垮塌,但倫敦的國會完全無意妥協。接著,倫敦著名的西敏橋同樣即將因為缺乏銀條維護而塌陷,進而影響泰唔士河的貨物運輸和兩岸居民、乃至全倫敦市民的生活,羅賓原本以為國會必將軟化態度,來和自己談判。殊不知,國會依然冷眼,選擇讓西敏橋斷入泰唔士河中。在和羅賓、薇朵瓦最後的談判中,舊日好友蕾緹指出了殘酷的原因:

那些人(倫敦的掌權者)想要城市遭到摧毀,他們覺得城市已經擴張到太大太笨重了,城市黑暗又骯髒的貧民窟已經凌駕了所有文明的區域。而你們也知道窮人所受到的衝擊最大,有錢人可以前往鄉下,待在他們的避暑莊園中直到春天,他們會有乾淨的空氣和清水,窮人則會成群的死去。聽著,你們兩個,統治這個國家的人更在乎大英帝國的驕傲,不是輕微的不便,而他們會讓城市就這麼崩毀,絕不會向他們眼中的一群外國人屈服的。

——《巴別塔學院》

這一段陳述固然是設定在1830年代架空歷史的脈絡中,在當前的時空背景中讀來,從而有些戲劇性的不可思議,但卻具體而微地點出在大英帝國的掌權者心中,為了維護大英帝國的驕傲與國格,任何代價都是可接受的。雖然小說中沒有繼續申論,但若是照此脈絡發展下去,國會更可能順水推舟,將輿論引導成:一切不便與罪責都是「外國人」造成,進一步證明英國體系的優越性。國會消極的「不作為」暴力,看似沒有直接傷害任何人,卻是一種更深層次,且危害程度更廣的「冷暴力」。

至此,本書英文副標題「必要的暴力」所揭示的議題才全部展開:當一個壓迫體系根深柢固,單靠和平抗議手段無法撼動時,以暴力相抗是否成了必須與必然?小說並未對此給出明確的答案,但透過羅賓等人的經歷,匡靈秀展現了這種暴力的「必要性」與其帶來的道德困境。在羅賓失手殺死勒維教授、薇朵瓦在赫密士與自身的未來之間掙扎,以及蕾緹背叛朋友選擇站在體制一邊的過程中,讀者即能感受到這種選擇的複雜性。

2016年牛津大學學生發起賽希爾.羅德(Cecil Rhodes)雕像拆遷運動,...

▌《巴別塔學院》的去/後殖民價值

無可否認的是,反抗組織的暴力手段或許必要,但它依然無法直接帶來改變,僅僅只是敲響了改變的鐘聲。真正的革命需要更多時間、更多人的努力,甚至需要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覺醒。匡靈秀筆下角色未能達成的反殖民目標,如今是否已然達成?若是近200年後的讀者來看,又會看到

筆者所知的學術脈絡中,當前英國關於後殖民主義的研究主要圍繞大英帝國時期的版圖展開,涉及的當代地理範圍包括部分非洲國家、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由於中國不曾正式受到大英帝國殖民,因此中國研究被歸為區域研究,而非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史的研究範圍。

因此,筆者認為閱讀《巴別塔學院》的驚喜之處在於,匡靈秀嘗試以文學創作打破這個藩籬,將中文視角納入大英帝國殖民歷史的討論中。《巴別塔學院》雖是一本架空歷史小說,又帶有奇幻魔法色彩,但此書由中文視角發起的去/殖民議題,卻不應只是過去式,更應該是一個現在進行式,以及未來全球學界都需要嚴肅面對的議題。

殖民時代結束後,當代世界如何回看歷史?圖為2022年資料照,當時還是英國儲君的查...

責任編輯/王穎芝

王敏而

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研究興趣為後殖民理論以及東亞國家如何回應西方音樂傳入後所造成的衝擊,平時也涉略二戰後當代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

深度專欄 英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