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天堂的資格:教廷「真福品」凡人如何被封聖?
2021年5月9日,天主教會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阿格里真托(Agrigento),舉辦一場隆重的宣福禮(Beatification),正式宣告已故的義大利法官利瓦蒂諾(Rosary Angelo Livatino)為「真福品」(Blessed,或譯為真福者)——追封已過世的凡人,認證他的信仰與德行崇高,宗教地位僅次於「聖人」。這項行之有年的宗教儀式看似平常,卻因為天主教會近年來的立場,尤其是教宗方濟各抵制黑手黨的強硬態度而顯得別具意義。
這位被「封聖」的法官究竟是什麼人,足以得到教會的認證進入天堂之門?天主教會要封他人為「真福者」或「真福品」,又有什麼樣的條件標準和儀式?
▌正義與信仰的殉道者
利瓦蒂諾生於1952年,在巴勒摩大學研讀法學,日後進入政府法律部門服務,1989年,任職於西西里島上關於犯罪團體的法官。他的虔誠信仰,以及從不向黑手黨退讓的強硬態度獲得大眾好感,卻也為自己招致殺機。1990年,利瓦蒂諾開車上班途中遇到槍手埋伏,逃亡不及而身亡,逝世時年僅38歲壯年。
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在事發三年後,特定向利瓦蒂諾的雙親致意,稱呼他是「正義與信仰的殉道者」。此後,來自天主教內部的緬懷依然持續著,本篤十六世(Benedict XVI)視之為年輕信徒的楷模;而方濟各於2019年時,在一場以法界人士為主的聚會中,再次悼念了這位黑手黨的受害者,呼籲眾人莫忘利瓦蒂諾帶來的典範。冊封利瓦蒂諾為真福品的前夕,方濟各更為利瓦蒂諾的傳記寫下推薦序,很清楚地說道他是如何值得所有教徒崇敬:
▌封聖之路
要成為「真福品」並不能單靠教宗個人意旨。整個封聖過程,由教廷內部的「宣聖部」(Congregation of Causes of Saints)的負責最為核心的審核,且往往需耗費數年以上的光陰。依據天主教會的《主教們對聖徒成因進行調查時應遵守的規範》(Norms To Be Observed In Inquiries Made By Bishop In The Cause Of Saints)規定,首先要由具一定資格的「提名者」(Postulator)提議後,再由地方主教開始蒐集、檢視被提名者的生平事蹟、言行舉止,以及留下的所有文字紀錄(無論有無公開過)。
法官利瓦蒂諾的提名者,即為他的堂兄弟朱塞佩.利瓦蒂諾(Giuseppe Livatino)神父,而相關調查工作早在2011年的9月便由阿格里真托教區執行,一直到2018年8月才完成。
一旦負責初始調查的主教區認定已蒐集所有資料,並確定被提名者具有非凡事蹟、足以作為教友們的楷模後,會嚴格彌封調查報告和證據,再交由封聖部接手。封聖部接下來會邀集各方專家學者及主教,以更嚴僅的角度檢視資料。2020年,封聖部結束調查程序,將成果報告遞交給教宗。然而,即便有著教宗及封聖部的認可,利瓦蒂諾此時依舊無法接受宣福禮。
對天主教會而言,宣福禮是個意義非凡教會儀式,要判斷能否為某位信徒舉行宣福禮,除了生平事蹟,還有另一重要條件:
「展現一次神蹟。」
神蹟並非人類的權能,只有上帝才有如此非凡力量;「展現神蹟」意味著這位已故信徒,的確能在上帝身邊為凡人祈福。在現代教會史上,若望保祿二世便因為死後不久展現神蹟:一位法國修女因為深受帕金森氏症所苦,向已故的若望保祿二世祈禱,結果在2005年痊癒;因此在2011年若望保祿二世受封為真福品。如果能展現第二次神蹟,天主教會會再舉行封聖禮(Canonization),冊封真福品為「聖人」(Saint)——就在受封真福品的宣福禮上,一名哥斯大黎加的信者向若望保祿二世,讓自己的腦部重症奇蹟痊癒,被視為第二項神蹟;若望保祿二世在2015年時便依循這項傳統成為聖人。
天主教會檢視相關資料後,並未發現與利瓦蒂諾相關的神蹟,因此無法直接冊封他為真福品。只能在2020年時,宣布他是為信仰而犧牲的「殉道者」(Martyrdom)。但擁有此一身分者,其實便能免除「需展示一次神蹟」的條件;無怪乎在宣布利瓦蒂諾為殉道者時,已有媒體直白說到:教會此舉無異於解決了日後冊封為真福品的一切難題。
▌教會歷史上首位列真福品的法官
冊封利瓦蒂諾為真福品(日後甚至可能會封為聖人)這件事情,兼具了宗教上及世俗上的重要意涵。在基督宗教史上,「封聖」有著非常悠久的傳統,但直到15世紀開始,才由陸續數位教宗一一定下更為嚴謹的規範,例如明確劃分出「聖人」與「真福品」、「封聖禮」與「宣福禮」的差別。特別是在1983年時,若望保祿二世為了教會的現代化,為相關儀式訂定了一系列非常明確的規範。
當年,若望保祿二世在宗座憲令《神聖與完美之典範》(Divinus Perfectionis Magister)中,更給予封聖儀式相當確切的宗教意義:延續教會長久以來的傳統,藉由彰顯傑出信徒的善行與虔誠之心,眾人得已更加貼近耶穌基督的教導。利瓦蒂諾的封聖之路,基本上便延續著1983年以來的精神與規範。
與此同時,利瓦蒂諾的宣福禮更因「黑手黨問題」而引人注目。方濟各在2013年成為教宗不久後,便為已故修士皮里西(Don Pino Puglisi)舉辦宣福禮,因為他生前致力於救濟他人、抵抗黑手黨的威脅。接下來數年間,方濟各批評黑手黨的力道有增無減;特別是大約三、四年前,正當難民潮在歐洲引發嚴峻的社會議題時,黑手黨卻以各種手段吸取本應用於照顧難民的資源,這讓方濟各直指「黑手黨代表了死亡文化」,絕不可能見容於上帝福音。在那段時間,教會也開始研擬如何切斷教會與黑手黨的連結,使後者無法再披著宗教外衣示人。
延續過去幾年來的嘗試,在利瓦蒂諾的宣福大典同一天,梵諦岡成立了「研究絕罰處分的工作小組」:
當天主教會強調利瓦蒂諾是「教會歷史上首位列真福品的法官」時,顯然也與自我期許直接相關。
就現代社會來看,天主教會或許保守,但絕非是個拒絕與現代社會協調、共融的存在。利瓦蒂諾的死亡是個悲劇,透過宣福禮,這則悲劇得以昇華,提醒示人珍惜正義、自由與信仰的價值;縱使不是天主教徒,利瓦蒂諾的事蹟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啟發。當困擾著全世界的疫情仍未消失之時,利瓦蒂諾的宣福禮見證了天主教會也在自己所屬範圍內,持續關懷著人世間的苦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