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從邊緣到流行,哲學家傳記是怎麼出現的?

聯合新聞網 黃哲翰
「Coffee, tea, or philosophy...?」圖為舉辦「哲學之...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是作者一系列文章的合輯,這些文章都圍繞在德語圈(主要是德國)重要思想家們的生命軌跡、乃至於軼聞趣事上。透過這些故事,作者想將他在閱讀這些思想家時,所感受到的熱情與理論的生命力,傳達給讀者,讓德國哲學不再顯得那麼抽象而遙遠。

換言之,本書意圖為讀者建立哲學家之傳記(即「對生命的書寫」)和哲學理論之間的某種連繫。

對於這項意圖,讀過哲學系的人們大概不免要懷疑:在哲學史的課堂或教科書上,介紹每位哲學家的思想之前,都不能免俗地要來上一段生平簡介,理由是「從哲學家的生平或可有助於更完整地瞭解其思想」——然而這個宣稱最後通常都變成隔靴搔癢的老生常談,並且也沒人會太注意這些生平故事和理解哲學思想的完整程度有什麼關連,甚至連教科書和講師們對此也常沒有交代清楚。

畢竟,若我不知道康德曾經嚴肅地要靠意志的決斷來治療咳嗽(也就是命令自己堅決憋著,不准咳出來,然後咳嗽就會好惹)、不知道他曾寫下備忘小紙條,時時提醒自己必須立刻忘記一個被他開除的老僕人,儘管有某種趣味冷知識的遺珠之憾,但對於理解他的理論內容似乎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I Kant even.」若不知道康德曾經嚴肅地要靠意志來治療咳嗽(也就是命令...

如果把這個想法推到極端,那我們就得設想,哲學家的理論和生命是可以徹底分離的:就算康德活得像班雅明那樣耽溺,還是有可能寫出《實踐理性批判》;正如有人可以一邊自詡為鄂蘭專家、一邊讓警察去對同學拍肩一樣。因此,理論和生命的連結,只是歷史的偶然:有人可以知行一致、有人就偏偏不是。

若果真如此,則我們原本所要理解之哲學家「理論的生命力」,或許最多只能等同於一種籠統的生命姿態,或者說,等同於哲學家的某種「教養」。所謂「教養」——請允許我先戲謔地借用作者在書中引述佛斯勒的話——就是「當你忘記了你所曾學過的一切後,還留下來的東西」。

類比到哲學家「生命與理論」的關連上,哲學家的「理論的生命力」,恐怕最多就是當我們考完哲學史期末考、隔天都忘記哲學家的理論細節之後,對哲學家個人所留下的大致模糊印象:例如康德——就是那個如此硜硜然小人哉到令人驚訝(以致於出現某種崇高意義)之地步的小老頭。

然而,作者應該不會認為,至少那些在他筆下的哲學家們,其理論和生命之間的連繫,只能是如此脆弱的歷史偶然。那麼,要如何理解作者想對讀者傳達的是什麼?我們或許可以先從更廣的角度來理解「哲學」和「理論」這兩個概念,再回頭理解兩者與「生命」之間,可以如何關連起來。

正如有人可以一邊自詡為鄂蘭專家、一邊讓警察去對同學拍肩一樣。理論和生命的連結,只...

▌「哲學」是什麼?

「哲學」(φιλοσοφία / philosophia)可拆解成「φιλέω / phileō」(追求)和「σοφία / sophia」(智),指的是「愛智」(更好的翻譯是「求智」)之學,這個說法人盡皆知,但其實也很籠統。因為,愛的是什麼智?怎麼愛?為什麼要愛?在沒有弄清楚這些的情況下,對「愛智」的解釋通常都變成「一個愛智各自表述」的姿態表演,以致於結果往往很弔詭:對「哲學」的解釋反而不是科學的,而是審美的或修辭的。

事實上,「哲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有趣的是,該詞用來稱述的對象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家」,而是雅典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倫:當梭倫為原先貧富衝突嚴重的雅典進行立法改革後,被一位獨裁性格的政敵所逼迫、同時也為了避免自己被各方勢力要脅修法,他便離開雅典四處雲遊,先到埃及、隨後又前往小亞細亞。

「哲學」這個詞最早出現時被用來稱述的是雅典政治改革家梭倫(圖左)。他在受政敵逼迫...

這到處觀看風土民情、探求各地藏諸名山之古老知識的「壯遊」,就被稱作「從事哲學活動」,確切指的是:當一個人免除了一切所該背負的義務(即作為家族成員和城邦公民的義務)之後,以自由之身,來觀看考察這個世界。

隨後,「哲學」這個詞被柏拉圖挪用,確定了其作為「理論科學」的意涵,但同時也保留了原先「免除義務、自由觀看」的意涵。自此,「哲學」就被理解為超脫一切政治義務與世俗需求(例如生計溫飽、聲色娛樂等)的狀態下,所從事的理論活動。

這種活動因而不是「屬人的」,可以說,它是免除了所有「屬人」的限制(包括求溫飽求享樂的需求、家庭與社會倫理的意見、以及屬於各職業領域的習慣定見等)之後,被還原出來的、觀看萬物的某種「上帝視野」。在這個意義上,哲學就被稱作「自由/解脫的科學」。

到處觀看風土民情、探求各地藏諸名山之古老知識的「壯遊」,就被稱作「從事哲學活動」...

▌觀看萬物的「神性」

此一自由的科學所從事的是「理論」(θεωρία)活動。「理論」這個詞源自於「觀看」(θεωρέω,更好的翻譯是「旁觀」),它涉及三種觀看的對象,也因此包涵了三種意涵:

1. 承辦神聖慶典的城邦,接待來自各邦的使節團,邀請其觀看敬神迎賓的演劇。這些使節作為席上賓客,不參與該城邦政治,純粹地旁觀神聖的演劇,彷彿與神同位、共享「上帝視野」。

2. 對「神」的觀看。古代哲學家講的「神」,指的是永恆變動之世界萬物之上(或之中)的(一個或多個)最終原因,它使得各種變動的現象呈現出規律、也讓萬物表現出特定的形貌、並處於特定的因果關係和秩序中。

3. 對萬物的考察研究。這種觀看可以視為對「神」的觀看的延伸:對萬物最終原因的考察,當然也就涉及對於萬物的研究了。而此一意義,也成為後世人們最熟悉的「理論」一詞的意義。

哲學從事的是一種對神、對萬物的「觀看」理論活動。圖為古希臘獻神戲劇中,演員佩戴的...

從史實的角度來說,「哲學」這門學科實際建立於柏拉圖之手(我們現在說的「先蘇哲學家」,主要是亞里斯多德往回追溯的結果),並且自此確立了同時包含上述三種「理論」的意涵:神性而自由的、對於最終原因、以及對於世界萬物的考察觀看。

而這樣的觀看活動,正是人所該追求的最高的生活形式(βίος,或譯為「生命」):它是人從一切人性欲求和世俗需求中解脫出來後,所能從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能從事的活動——當你所有欲求都被滿足(或從這些欲求解脫)、甚至也不會有任何吃飽閒著的「無聊感」(因為無聊意味著某種需求的不滿足)時,你會做的是什麼活動?這些古代哲學家們認為,沒有其它任何可能性,只有純粹的理論活動——只有它才是自為目的、不為它物、自足且能永恆持續的活動。

反過來說,也只有純粹的理論活動,能夠有效地化解人在無法從俗世解脫時,所遭遇的各種煩惱與不滿足。理論活動至少能讓人在一定時間內,徹底從這些憂慮煩惱中徹底解脫,且不帶副作用(不像縱情享樂那樣可能事後產生反效果):人的煩惱都是靈魂的躁動,而理論活動所觀看的對象,是那些永恆不變的原因、原理,在這樣的觀看過程中,是能平撫躁動、產生某種「心理治療」的效果的(柏拉圖把哲學家比作「靈魂的醫者」)。

從史實的角度來說,「哲學」這門學科實際建立於柏拉圖之手。哲學的觀看過程,是能平撫...

所以,如果去問哲學有什麼用?能拿來幹什麼?這些古代哲學家會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腦袋燒壞了:享受這種如神一般自由、無需求、一切都被滿足的最高活動,還要問能拿來幹嘛,就好像你當上宇宙帝王擁有全宇宙的東西、因而不再需求任何事物之後還問:

當宇宙帝王年薪能有多少?

這是當慣奴隸的我們才會問的問題。

我們應該問的是:其它的技術、學問和工具,為了能幫助我們實現這種神一般的哲學活動,能提供什麼用處?而不是顛倒過來問:哲學能用來幹嘛?因為沒有任何理智清醒的人會問,他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能用來做什麼,正如沒有人會問:「『幸福』能用來幹嘛?」

「哲學有什麼用?能拿來幹什麼?」這種問題對古哲學家來說,就像問「當宇宙帝王年薪能...

▌古代諸哲:傳記書寫下的邊緣人

哲學作為最高的生活形式,在古代就被稱為「理論生活」,並且被置於「實踐生活」(例如謀生計、維持身體健康、培養倫理美德等)之上——後者是為了前者而存在的。

然而,也正是由於哲學被視為脫離人性一切需求的自由科學,真正意義下的哲學家的生活,排除了一切「屬人」的成分,而純粹就是理論活動的內容。如果在這個意義下要看哲學家的「生命書寫」,例如康德作為一位哲學家的傳記,那麼我們就該讀他的三大批判。又例如要讀黑格爾作為一位哲學家的傳記,那我們就該讀他的《大邏輯》

這也能部分地解釋,為什麼早期人們一般不為哲學家立傳。因為「傳記」在古代有很強烈的群體意義,你必須是對社會群體有教化意涵(例如戰爭中的英雄)、或是象徵一個政治群體的人物(例如國王)、或是「假託說教/託古改制」的目標(例如雅典作家色諾芬為波斯王居魯士寫傳),才有被立傳的意義。

真正意義下的哲學家的生活,排除了一切「屬人」的成分,純粹就是理論活動。在這個意義...

早先被立傳的都是政治領袖,而當劇作家(例如索福克勒斯)也被立傳時(鑑於戲劇作品對群體教化與日俱增的影響),哲學家大致上都還仍是傳記書寫傳統下的邊緣人——哲學家的理論生活,正是對由各種義務、人性需求交織而成的「共同體生活」的某種解脫或否定。

早期唯一的例外是蘇格拉底,他死後不久就被同輩人立傳,但這並不是因為他的「理論生活」之故,而是因為他作為驚世駭俗的「行動藝術家」,故意自找死路,結果給了雅典公民一記大難堪、震撼了整個城邦。對此,城邦群體也確實需要一部「蘇格拉底傳」,來詮釋並消化這個事件的衝擊。

除了蘇格拉底之外,在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之後的數百年間,對於哲學家們作為「人」的生平,除了一些花邊八卦之外,都鮮有系統性的立傳。其中最為特出者,或許要數新柏拉圖主義的開山哲學家普羅汀:他恐怕可以說是歐洲哲學史的一線哲學家中,家世和生平最不為人知的一位。因為普羅汀本人貫徹了哲學生活不該包含「人性面」的原則,緘口不願透露自己作為「人」的一切訊息。

因而,對於早期哲學家的生平,我們一般所知甚少、掌握的文獻材料也十分破碎有限。再加上古代讀者很早就培養出對花邊新聞和奇聞軼事的癖好,於是因應出現了各種誇張奇葩、但內容散亂的二創作品,讓這些哲學家的真正生平陷入了各種「假新聞」的煽色腥迷宮裡。

早期人們一般不為哲學家立傳,唯一例外是蘇格拉底。而對於哲學家花邊八卦的好奇,產生...

西元3世紀左右的著名哲學傳記作家拉爾修,在其《名哲言行錄》中系統性地彙整了諸哲學家的生平、著述與學說概要,是古代首部集大成的哲學家傳記作品。但其所記載的哲學家生平,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同人誌」的材料,也使得不少哲學家的生平都詭異地呈現出某種固定的樣版套路——這些社會怪胎們在生平的最後,一個個都符合社會期待地,以滑稽又諷刺的戲劇性風格死去:發現無理數的,遭天譴落海而亡;兼差當醫生的,為了替自己治病,結果把自己悶死在牛糞裡;強調人世幸福的,最後在老病落魄的晚年跳海自殺......。

我們現在流傳的對於古代哲學家生平的片段,許多來源都是可疑的,例如說「亞里斯多德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導師」這回事,更不要提在古代同人誌基礎上的各種超展開了。大家現在在網路上看到希臘三哲的各種蕩氣迴腸的勵志言行,在史實的位階上,大概和木葉三忍的故事差不多。

對哲學家生平認知缺如的情況,直到近代才普遍好轉。除了書寫與交通媒介的改善(提供越來越多書信往來的材料)之外,哲學活動從超越人性的「神性」位階,經歷思想主體化的發展,逐步轉入「人性」的領域,因而讓哲學家的個人特徵漸漸受到重視,或許也是一項重要因素——但是最關鍵的轉折,應該還是19世紀所謂「生命哲學」的興起及其後續效應。

現今流傳的對於古代哲學家生平的片段,許多來源都是可疑的,包含「亞里斯多德是亞歷山...

▌作為一個「人」:近現代的哲學家傳記

「生命哲學」是反抗從哲學家沃爾夫以來,決定性地分化「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的一股逆流,同時也是對當時盛行之新康德主義與實證主義哲學的批判性回應。簡單地說,以狄爾泰為奠基者之一的生命哲學思潮,反對將人在實際生命中所經歷的諸多「體驗」排除於僅容許理性計算的理論哲學思考之外。

據此,生命哲學的思潮開始以人在具體生活中遭遇的意欲、感受、以及各種難以言喻但卻實存的體驗為對象,試圖跳脫理性的設限,將生命把握成完滿的整體。此一思潮影響了隨後現象學、詮釋學、以及存在主義等思潮的興起,可以說是20世紀幾個哲學主流的重要先驅。同時,生命哲學的思潮也揭開了人們對哲學家個人生命歷程與學說理論之連繫的關注。

一方面,生命哲學回到了古代哲學將理論活動視為一種生命形式或「生活技藝」(ars vivendi)的傳統;但另一方面,這種生命形式的內涵也被轉化了,它不再是超越人性的,而是完全徹底內在屬人的、承擔人性條件並時時面臨人類義務的思考活動。

狄爾泰(左)為主的「生命哲學」思潮揭開了人們對哲學家個人生命歷程與學說理論之連繫...

狄爾泰為其極富思想熱情與生命魅力的前輩、著名的神學暨哲學家施萊爾馬赫所寫的傳記《施萊爾馬赫生平》(Leben Schleiermachers),可以被視為將哲學家的理論學說,作為表達其生命歷程體驗的里程碑。

自此以往,或有從個人生命發展的觀點來詮釋哲學家思想的著述、也出現了質量俱佳的哲學家傳記作品。而這背後或多或少都反映出上述的思想轉向:哲學是屬人的、是人在生命中遭遇各種體驗而來的思想或反思的結果。人的「在世處境」,因而變成哲學活動的主要舞台。

到這裡,我們就連接上了本書作者個人所立足的思想脈流了。

本書所涉及思想家們,其「在世處境」涵蓋了啟蒙時代、浪漫主義之「狂飆突進運動」、德意志民族運動與德意志觀念論的高峰期,以及隨後工業化資本主義的快速起飛期、與德意志帝國的大一統,接著轉入兩次世界大戰、戰後反省、六八學潮,最後來到21世紀,這個我們差不多已經絕望地放棄估算,世界的變動到底還能有多快的時代——這個過去經典的思想浪潮都已褪去、並讓原本姿態華貴的精神科學(本書譯作「人文科學」)都被揭露為「產值低落」的尷尬時代。

21世紀是個過去經典的思想浪潮都已褪去、原本姿態華貴的精神科學都被揭露為「產值低...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中所描繪的,正是近300年歷程中,一個被稱作「詩人與思想家之邦」(das Land der Dichter und Denker)國度裡的哲學家與文人們,面對各階段的時代課題與精神處境,以各自的熱情所活出的生命樣貌,並且反映在他們的思想活動上。

作者寫作的材料來自於讓我十分敬佩的閱讀量,在出入哲學家們的理論作品與傳記之餘,作者也閱讀了不少書信集與官方檔案(例如學院公告、證明文件等)、偶爾搭配參觀歷史現場(例如哲學家故居改建的檔案館等)的經驗。那些通常在哲學家著作中見不到的生活體驗、對話、爭論與煩惱,本書都給出了一幅幅生動的圖像——其中不少描繪,是中文出版品至今所僅見的(因而特別值得中文讀者一讀)。

作為近當代哲學的讀者,其實很幸運,因為我們掌握了大量材料,可以如此貼近地觀看近當代哲學家的生命。相對於古代哲學家那些樣版化、八卦化的生命書寫,近當代哲學家對我們顯得更為立體、活潑、糾結,也更能引起一般讀者的共鳴。

同樣幸運的是,中文讀者們現在擁有了蔡慶樺的這本書。儘管作者所立足的哲學傳統主要是20世紀的德國哲學,特別是那屬人的哲學,但這部作品集無疑也符合、並且向讀者傳達了前述古代之「理論活動」的三項意涵:它所呈現的是一位外交使節團的成員,在出使的邦國中,利用工作之餘(完成並免除義務時),進行自由、寧靜而有某種神性的觀看。其聚焦於追問真理,也為此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探究事物、博覽追索於群哲的生命細節,於此獲得恆常的愉悅,並慷慨分享給讀者。

從「自由、寧靜帶有某種神性」的觀看中,《萊茵河哲學咖啡館》所描繪的,正是近300...

▌本文為《萊茵河哲學咖啡館》(聯經出版,2019)書評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

作者:蔡慶樺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9/01/30

內容簡介:馬克思如何以「不在場博士」方式取得學位?又為何說《資本論》是「那個狗屎」?康德是流浪博士始祖?每天傍晚都和友人聚會對談……費希特大學都沒讀完,後來卻成為王牌教授!黑格爾、謝林、荷爾德林這三位室友,最後都拋下神學,追求個人志趣去了……海德格迷戀鄉村、看似沉靜,卻與學生鄂蘭有一段不平等的感情!高達美晚年仍好學不倦,週週去旁聽後進教授的冷門課……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哲學咖啡館,評論作家蔡慶樺為我們推開哲學世界的大門。

黃哲翰

興趣使然的寫作者,各種題材都想寫寫看。先前住在德國曼海姆,現居奧地利維也納。

德國 文化 歷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