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德工人黨宣布解散:與土耳其的40年衝突落幕?
在2025年5月12號的例行性總統內閣會議後,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一如往常地舉行公開演說,但這次的總統談話格外引人注目,因為這天是庫德工人黨(PKK)正式宣布解散並解除武裝的日子,象徵性地劃下庫德工人黨與土耳其政府長達40年衝突的句點。厄多安在談話中表示:
土耳其政府與PKK的歷史淵源,需要從1978年開始說起。
1978年時,鄂嘉蘭(Abdullah Öcalan,又譯奧賈蘭)成立了帶有馬列主義色彩的「庫德工人黨」(PKK),希望在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及伊朗當中成立一個獨立的「庫德斯坦國」。PKK成立不久後,土耳其發生1980年政變,PKK也趁機在敘利亞和黎巴嫩境內逐漸壯大,並與土耳其政府有多次軍事衝突。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土耳其政府開始向PKK釋出和平進程的善意,雙方也在1993年正式達成停火協議,但此協議並沒有持續太久,雙方又開始發生衝突,也開啟了歷史上的「低強度戰爭」時期。
根據統計,有超過2,500個庫德村落受到衝突影響而被迫遷移。根據土耳其人權基金會(Türkiye İnsan Hakları Vakfı)的資料,1990 年代有超過6,000名平民遭受酷刑、在拘留期間失蹤,甚至成為不明兇手謀殺案件受害者,這也是土耳其人權史上的黑暗時期。即使雙方衝突不斷,土耳其政府始終沒有放棄追捕PKK的首腦鄂嘉蘭。
鄂嘉蘭在土耳其政府的窮追猛打之下,逃離藏身的敘利亞,先後在俄羅斯、義大利、希臘甚至肯亞逃亡。最後在1999年時,於肯亞的國際聯合行動中被捕,遣返土耳其後判處死刑,但隨後因土耳其廢除死刑而改為終身監禁,目前囚禁於伊斯坦堡一座小島的監獄內。
不過,PKK對土耳其的攻擊並沒有因為鄂嘉蘭的入獄而停止,在鐵窗內的鄂嘉蘭仍透過其組織成員帶話或轉述來領導組織,直至今日依舊對PKK有相當大的影響力。2000年後,PKK仍不時對土耳其發動恐怖攻擊,甚至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PKK與敘利亞境內親庫德的武裝團體如YPG、PYD關係日益密切,使土耳其政府如芒刺在背。隨後雖然土耳其政府試圖以「解除武裝」為前提與PKK尋求對話並達成共識,但當時伊斯蘭國引起全球恐慌,美國透過支持敘利亞的親庫德的武裝部隊來和伊斯蘭國對戰,也讓親庫德的武裝部隊勢力也愈來愈大。
為了防止庫德武裝部隊趁勢建國,厄多安便下令展開針對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庫德武裝勢力的軍事行動,也對境內的PKK恐怖份子展開多次的反恐行動。一直到去年,都還發生PKK攻擊位於首都安卡拉的土耳其航空與太空工業公司,造成5人死亡的悲劇。就當土耳其人民認為,與PKK之間的衝突不會有結束的一天時,鄂嘉蘭在今年2025年的3月1號宣布停火,隨後其組織成員先後拜會了許多土耳其政黨,並與總統厄多安會面。會面結束一個月後PKK舉行大會,正式宣布解散的決定。
PKK長年被美國、歐盟、北約、甚至聯合國等認定為恐怖組織。解散的重磅聲明,並不是由單一事件所影響的結果,可以從PKK現況、土耳其社會輿論與身份認同和國際局勢變化因素來探討。
首先是PKK的現況,鄂嘉蘭在聲明中表示:「PKK是土耳其共和國歷史上最長、最全面的叛亂與暴力行動組織,PKK能夠獲得支持並壯大,是由於民主政治管道被封閉所導致。」他也指出:「極端民族主義傾向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建立分離的民族國家、聯邦體制或行政自治系統。」對於庫德族長年以來追求的民族身份認同議題,他則表示:「只有在民主社會中,各階層才能有自由地表達自我且建構自身的身份認同。土耳其共和國的第二個一百年,唯有以民主加以加冕,才能實現持久且手足般和諧的關係,民主協商是根本的方法。」
從鄂嘉蘭的聲明可以發現,他認為用武力已經不能取得「庫德身份認同」的合法性,接下來,他們必須要用民主的方式展開訴求,才能達成目標。
影響PKK態度轉變另一個原因,是土耳其境內的庫德族並不支持其武裝衝突行動,他們並不追求獨立建國,而是希望在土耳其仍保有身份認同的自由。根據庫德研究中心在2023年的調查報告指出,有七成的庫德族人民,對於身為庫德人為傲,並有強烈的身份認同意識。
在庫德族人民的眼裡,所謂的庫德問題,是土耳其社會不認同庫德族的身份、以及土耳其社會對於庫德族的歧視。早年許多原本生活在東部的庫德族,和土耳其人民一樣,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西漂來到伊斯坦堡等西部大城市,但許多在伊斯坦堡出生的庫德族二代,已經不會說庫德語,甚至有部分庫德人認為,學習庫德語會讓下一代遭受到土耳其人的歧視。
在調查報告中,有高達一半的庫德人認為,其庫德身份認同會使之受到與土耳其人不一樣的待遇。然而,要解決這樣的族群歧視問題,並不是PKK發動幾次恐攻就可以改變的。
最後是國際情勢的變化因素。PKK在敘利亞內戰剛爆發的前幾年,憑藉著區域的權力真空試圖壯大勢力與對土耳其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但在敘利亞前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垮台後,敘利亞臨時政府與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簽訂協議,協議明確表示庫德族群是敘利亞國家的一部分,保證庫德族的公民身份、憲法權利和語言文化自由。雖然土耳其長期以來視SDF為威脅,但也肯定此協議,認為這有助於敘利亞的安全與穩定。敘利亞地區的庫德武裝勢力與臨時政府達成協議,也代表著PKK能在各國派系權力間的活動空間受到限縮。
另一方面,伊拉克北部的庫德自治區,一直以來都不樂見PKK跟土耳其政府之間發生衝突,因為土耳其政府多次以打擊恐怖組織PKK為由,空襲伊拉克北部的庫德自治區。伊拉克北部的庫德自治區政府認為PKK所引起的衝突,危及當地平民的安全,更妨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對於PKK的解散聲明,土耳其國內專家普遍認為是PKK合理的舉動。綜合目前的情勢考量,PKK只剩兩條路:要不是逐漸式微消散,就是主動解除武裝。
在PKK發出正式聲明後,駐守在土耳其東部庫德族大城迪雅巴克(Diyarbakır)的各家媒體,立刻上街報導當地人民態度與城市氛圍。從電視直撥只見街上人民手舞足蹈,這個期盼已久、沒有戰爭衝突的土耳其,終於來到。土耳其電視媒體對於這個歷史性的重要進展,無不全力爭相報導,討論重點集中在其武器實際上要如何歸還、PKK的解散將會對未來的區域政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或是接下來土耳其國會或總統,是否會對鄂嘉蘭做出特赦減刑的決定等等。
在PKK解散後,土庫族群間的裂痕要如何修補,庫德人民是否可以得到土耳其社會尊重,土耳其的自由民主,是否可以保護庫德人民的自我身份認同不受歧視或侵害,以及庫德人民是否可以在社會上感受到與土耳其人相同的平等,都是未來雙方的重要課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