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疫情消耗戰(下):全國動員的「口罩緊急狀態」

聯合新聞網 楊虔豪
隨各地確診規模陸續成長,市民的憂慮與恐慌日增,口罩成為搶手貨。 圖/路透社

▌前篇:〈南韓疫情消耗戰(上):普通病房爆滿...大邱救命危機〉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在南韓的疫情,自2月18日起,因發生新天地信徒集體感染與擴散後,漸趨嚴重。短短兩週,確診數從原本的31人,上升至3月6日的6,284人。隨各地確診規模陸續成長,市民的憂慮與恐慌日增,口罩成為搶手貨。

「請問還有賣口罩嗎?」記者在首爾江北區三陽洞的一間藥局詢問。

「口罩都沒了,今天貨還沒到呢!」藥局老闆苦笑回應道。而貨何時能拿到,老闆也不敢打包票,就算供貨送進,通常也在5~10分鐘內售罄。

相較首爾市內各區陸續出現確診者,江北區與首爾市中心所在的中區,至2月底疫情進入高峰期時,都還未有病情發生。只是區內各大藥局或商店,不是貼上「已無口罩」的標語,就是架上已被掃購一空。

口罩「奇貨可居」,網上哄抬或詐欺販賣行為,也層出不窮,一般拍賣網站上,甚至出現一...

口罩「奇貨可居」,網上哄抬或詐欺販賣行為,也層出不窮,一般拍賣網站上,甚至出現一片7,000韓元(約新台幣195元)的天價。

「早上我去其他地方,都買不到,結果在這買到了,真好!」居住在永登浦區的主婦金素妍太太,來到首爾木洞、由中小企業流通中心經營的幸福百貨公司,排隊等候,終於買到口罩。

50歲的金太太,一早前往各地郵局、藥局與商店都碰壁後,從電視新聞上得知這裡大量供應口罩,冒著下雨天氣過來前來採買。大量希望購買口罩的人龍,從百貨公司1樓排到販售口罩的4樓,綿延不絕。

面對口罩供不應求,南韓政府緊急宣布,3月6日起國內9成的口罩生產量,不得外銷;而自隔天起,每日口罩產量的5成作為公定銷售,必須交由郵局、農會、公營商場或藥局等單位販賣。

由於中企流通中心隸屬中央政府的中小企業與創業部管理,因此幸福百貨公司成為南韓政府指定的公家口罩販售場所。

圖為首爾木洞、由中小企業流通中心經營的幸福百貨公司,為南韓政府指定的公家口罩販售...

金太太表示:「我們這裡,冬天和春天會有黃沙,所以原本我們家裡是備有防黃沙口罩的,但現在(因為疫情)每天都戴口罩,最後都用完了。」在幸福百貨公司,每人一次限定購買5張口罩,一張1千韓元(約新台幣28元) 金太太因此帶著學校延後開學的女兒,一起排隊,成功買到10張口罩。

來這裡買口罩的人,中老年人為大宗,因為他們不曉得如何透過網路買到口罩。

中器流通中心對外協力組一名相關人士私下對記者說道。她並表示:「我們第1天準備了6萬張口罩,人排的很多很長,今天準備了25萬張口罩,剛才我實地排隊測試,排23分鐘就可買到了,我們希望讓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順利拿到口罩。」

「我們希望讓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順利拿到口罩。」圖為大邱購買口罩的市民。 圖/...

但由於木洞距離首爾市中心與東北郊區,距離甚遠,許多人只能前往郵局或藥局排隊等候卻無果,但直到政府頒布「口罩新政」後屆滿一週的此時,首爾仍是「一罩難求」。

我對因無法快速並充分供應口罩、而遭逢生活不便的國民,甚感愧疚。

文在寅總統於3月3日的國務會議上,公開說道。他並表示:「(相關部會)應謀求盡可能增加產量,同時能最合理與公平地普及供應口罩的方案。」

隨著各地出現排隊等待口罩的人潮,南韓政府又在3月4日決議,將原本5成的公定銷售量,提升至8成。

製表/楊虔豪

「我對因無法快速並充分供應口罩、而遭逢生活不便的國民,甚感愧疚。」 圖/南韓《K...

「口罩將優先供應給醫療、防疫與安全現場工作的人員,其他的貨量再公平地分配到國民身上。為此,我們也將構築電算系統,防止重複購買(公定銷售口罩),原則上,口罩輸出也將予以禁止。」國務總理丁世均於3月5日說道。

丁總理的發言,等同宣告南韓將仿效如台灣的實名制口罩販售。目前規劃,電算系統構築後,一人每週只能購買2張口罩。只是,除了指定公共場域外,一般商家的口罩銷售,則並不列管。

政府也劃定每日可購買者的日程(如上表),依照出生年度最尾數,指定可購買口罩的日子,以藉此減少供給穩定與大排長龍的現象。

製表/楊虔豪

事實上,若檢視自新冠病毒確診數大幅增加的2月最後一週,特別是27到29日,每天以超過500人的幅度快速上升的高峰期,南韓口罩生產量,並未隨著病患增加與日常與醫療需求量日增而成正比,反倒是碰上週末,生產量就會大幅降低。

而近幾天,南韓口罩總生產量,大約落在1,000~1,100萬張左右,新制上路前,目前公定販售(50%)的口罩量約為570萬左右,只佔全國人口的11%。政府訂下目標,希望接下來確保每日可生產1,400萬張口罩。

但這必須在政府、廠商與產銷通路「高強度」、「高效率」動員資源與相互配合下,才能艱困地達成。而依照新制,每週產出的9,800萬張口罩的8成,亦即7,840萬將作為公定販售,但扣除掉必須優先供給防疫與醫療前線最少1/4的產量,實際上每週能在市面流通的口罩量約為5,880萬張。

但直到政府頒布「口罩新政」後屆滿一週的此時,首爾仍是「一罩難求」。圖為接受檢測的...

這個數字,頂多只能符合當下南韓經濟活動人口的規模(大約2,800萬人),對上南韓總人口5千萬來看,在新制上路與政府期待提高的生產目標下,絕大部分的人每週仍頂多只能拿到1張口罩,亦即連政府自行預期與估算的數字,都無法滿足預設的目標,因此排隊等候的現象,恐怕無法在短期內改善。

關鍵在於口罩中,能阻隔外部有害物質的MB過濾材料,呈現短缺,每張口罩至少需要1.5克的MB過濾不織布。先前有消息稱,南韓口罩所使用的MB過濾不織布材料,大多來自中國,而低廉的中國產原料因為已短缺,連帶影響到南韓口罩生產供應。

在新制上路與政府期待提高的生產目標下,絕大部分的人每週仍頂多只能拿到1張口罩。圖...

但根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資料,136家國產口罩業者中,實際上只有22家使用中國製原料,大部分廠商仍使用國產MB過濾不織布材料。

由於政府宣示將提高口罩生產量,也就代表必須大量確保MB過濾材料的數量。若目標訂在日產1400萬張,則每天至少需要21公噸的MB過濾材料。

目前南韓每日的MB過濾材料生產量,只有12.9頓,政府計畫透過加購與啟動新的生產設備,同時調轉濕紙巾與紙尿布等相關設施,來全力生產MB過濾材料,希望將產量提高到每日27噸。

只是,提高MB過濾材料自產量與口罩總生產,以目前條件,都很難緊急達成,並符合普及需求,「口罩大亂」的情況,預料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南韓「口罩大亂」的情況,預料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圖/路透社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深度專欄 韓國 文在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