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復甦:納粹德國拼經濟背後的省思

聯合新聞網 Joe
希特勒用國家的力量主導德國的經濟發展,在當時曾經創造極度成功的經濟成長,但是帝國...

最近台灣因為中學生誤踩「納粹紅線」,而登上國際媒體版面。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領導的納粹黨(NSDAP),在1933年至1945年的德國執政時期,對猶太人、波蘭人與俄羅斯人等執行「非日耳曼人種族淨化」,即使希特勒領導的德國在當時曾經創造極度成功的經濟成長,但相較於納粹殺害超過1500萬名受害者的罪刑,歐美各國仍然嚴重譴責納粹,並且將納粹的各種圖騰與國旗、相關宣傳內容都列為禁忌。但是在東亞地區,不少人的觀點可大不同,甚至認為,希特勒、毛澤東、蔣介石這些曾經帶來大量傷亡的歷史領袖,還是有值得尊敬崇拜的地方,仍然有許多人對他們歌功頌德。

華人的歷史教育中,對於能讓國家富強的領袖或政策,往往會有較多正面的評價,回顧納粹德國從一次大戰後的經濟復甦之路,確實和美國與英國的復甦大不同:一次大戰後,英國和美國仍然維持自由市場經濟,不過政府對於照顧社會弱勢的程度有所提升,而德國逐漸轉為由國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經濟運行的方向,用國家的力量去主導國家的經濟發展。

德國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賠款及戰爭導致資源透支,劇烈影響國家財政:一次大戰時,許多參戰國政府大量印製鈔票以應付各種支出,導致各國國內出現通貨膨脹,巨額的戰後賠款,更讓德國馬克(Deutsche Mark)貶到一文不值,最後包含德國在內的戰敗協約國,只好接受付出美金和黃金的賠償。當時聰明的猶太商人和銀行家,看準這一點,先一步透過大量採購拉抬美金和黃金的黑市價格,德國馬克對黃金和美元大量貶值,德國銀行家變相迅速血洗中產階級的儲蓄,使得大量社會主流人士瞬間變為貧窮,越來越多德國人對猶太銀行家的痛恨程度直線上升。

圖中的標語上寫著:「德國人!保衛自己!拒絕購買猶太人的商品」(Deutsche,...

1932年7月的工人宣傳海報:「我們工人覺醒了!我們要投票給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

1934年希特勒透過一連串的動作順利當上德國元首(Führer)。由於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還是金本位制度,能夠壟斷黃金的國家就能搾乾其他國家的外匯來源,讓缺乏黃金的國家屈服,迫使它們必須靠借貸來維持生產,於是希特勒認為,一個國家並非靠貨幣的表面價值來維持生活,而是要靠真正的生產,只有實質的生產才能使貨幣獲得相對應的價值——生產才是貨幣的真正準備基礎,銀行保險箱中的黃金沒有意義。因此德國拒絕接受國外借款,以生產為貨幣的基礎,不以黃金為本位,用直接易貨的方式來進行進出口貿易,德國有可以工作的人力和物資就製造相對應數量的貨幣,而不向外國借債。

希特勒開始一連串的改革,首先便是拒絕賠償及否定《凡爾賽條約》(Versaille Treaty);1932年德國發展高速公路,實行改良科學與科技;1934-1939年間設立許多國營重工業工廠,將失業勞工引入工廠工作或鼓勵從軍,並完全控制薪資,精確計算出整個經濟體系的勞動價格,進而把財政完全穩定下來。當國家強迫所有人接受平均月收入1萬元,假設該國勞動人口是10萬人,那麼這個國家的勞動力價格就固定在10億元,只要掌握到民生必須品的價格、消費人口就可以精準計算國民消費力,快速壓制通貨膨脹,將物價控制在人民可以負擔的範圍內。當時納粹便是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就業問題,失業人口從1933年的600萬人減少到1938年的100萬人,幾乎全民就業(當時德國總人口約6600萬)。

資料來源:Asia Times

國家經濟成長的關鍵是民間消費,所以接著是擴大內需:如果人民不停地進口國外商品,那麼資金就會外流,為了擴大內需,則必須考慮限制只能用國貨。但德國不能生產的資源就無法比照辦理,例如礦物資源、農業資源與油源;隔壁的蘇聯有廣大的西伯利亞,提供了幾乎所有礦物資源自給自足,但德國卻不能如法泡製,這些工業必備的天然資源價格勢必操縱在其他國家手上,只得任由別人開價,需要石油就必須用國內出口商品去換,無法像國內一樣控制商品價格。一旦無法控制進口貨物的價格,一個國家就容易變成協助別人生產的工業奴隸國,於是希特勒企圖干預資源產國的政治與經濟,將勢力延伸到鄰近的國家,如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

德國派軍隊到周圍武力較弱的國家「協助穩定局勢」,配合實施德國擴大內需的計畫,然後用便宜的價格來輸入農產品和礦產品。但是增加軍隊和軍事開支又會消費掉公共開支的需要,所以納粹德國就靠著不斷建立軍隊,然後壓迫其他小國,得到更多便宜的農礦產品,再來建立更多軍隊,以此循環持續擴張經濟。

可是軍隊仍舊不是製造業和農業生產者,軍隊要在整個經濟過程中提供的生產力,可行的方法就是用軍事的方式去得到低價的資源;例如國家進入口100萬噸的糧食,價錢原本是15元,用軍隊干涉他國市場而讓價格跌到5元,這中間的10元價差就可以算是軍隊產生的,軍隊生產力就是「1千萬元」。軍隊愈來愈大,就要製造愈來愈多的產值,要產生愈多的產值,就要有更強大的軍隊,不停地循環才能夠收支平衡——軍隊的運作也是離不開經濟原理的。

《英國百代新聞社紀錄:1938年德軍閱兵》

希特勒掌控德國後做了三大政策:控制所有價格,包括薪水、物價與國民生產力;以不借貸的方式用國庫來增加公共建設;擴大內需與增加資源生產力,讓德國本身達到自給自足的規模。

希特勒把這三項措施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使德國戰後像是一個破產的國家,但國家的國民教育、制度、科技與工業各種設施是不會立即消失的,透過適當的資源整合,德國經濟快速的從一次大戰後復甦,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933年納粹黨剛上台時增長了102%,人民擁有較高的就業機會,國民所得也明顯增加了,失業率則降低到1.2%,遠低於同時期的其他工業化國家。納粹德國經濟規模遠超英國、法國,上升到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當時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美國和蘇聯)。

雖然德國在經濟方面有較理想的成長,但是德國也迫使整個歐陸各國不得不跟著投入軍備競賽,坦克要產生經濟產值要不按照市場機制賣掉,要不就得發動侵略,鄰近大國為了防禦,自然也會跟著提升軍備等級,各國不斷軍備競賽,任何商品要維持平衡都得有生產和消費,生產了軍武,也要消耗軍武;德國周圍小國一一被侵略後,最終還是得往歐陸以外的發展,可以預期,這種發展經濟的方式,最終就是導致戰爭,然而,這樣的經濟成長方式,真的值得嗎?

納粹德國式的拚經濟,雖然有較理想的成長,但最終仍將國家推向了戰爭。這樣的經濟成長...

Joe

台灣最大國際金融投資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北美智權、商業週刊、Yahoo 財經專欄作家 壹電視、東森、三立、非凡電視台、香港鳳凰財經來賓、MoneyDJ 網路電視主持人。先後在澳洲、新加坡、中國歷經約4年的海外工作或生活經驗。▎FB: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Blog:Joe的部落格

德國 經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