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俄羅斯的「核武嗆聲」:應該擔心社群口水戰升級核戰嗎?

轉角24小時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於社群媒體上打口水戰,導致美國部署核潛艦,核危機是否將因此升級? 圖/美聯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已近3年半,川普試圖促成俄烏停火未果,近期表達對俄羅斯已失去耐心,更下達最後通牒稱若俄方在50天內不達成停火,美國將祭出嚴厲制裁。然而,2025年7月28日,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另譯梅德韋傑夫)於社群平台批評川普在「玩最後通牒遊戲」。此文引發川普憤怒,宣布已下令部署兩艘核潛艦作為回應。這場「核武嗆聲」顯現全球核武威脅可能升級,然而外界最畏懼的核戰爭,究竟有無可能發生?若實際動用核武的可能性不高,雙方的互相挑釁與威脅又代表什麼?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持續試圖促成俄烏之間的停火,但至今仍未取得重大進展。隨著戰爭持續,川普7月中對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揚言如果俄羅斯50天內未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將祭出極為嚴厲的關稅措施。此舉引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的讚揚。7月30日川普訪問蘇格蘭時更表示,他將設定新的期限「10天」。然而,訊息釋出後遲遲等不到俄方回應。

▌俄羅斯前總統抨擊川普「在玩最後通牒遊戲」

7月28日,俄羅斯前總統、現任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在社群媒體X發文:

「他(川普)應該記住兩件事:

1.俄羅斯不是以色列,甚至不是伊朗。

2.他每一次新的最後通牒都是一種威脅,都是邁向戰爭的一步。這將不會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而是他自己國家之間的戰爭。別走上「瞌睡喬」(Sleepy Joe,指前美國總統喬·拜登)的老路!」

現年60歲的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於2008年至2012年擔任俄羅斯總統。2012年總統大選後普丁(Vladimir Putin)接任總統,並將其任命為總理,並於2020年1月16日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是普丁的盟友,也堅定支持普丁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的「軍事行動」。

麥維德夫也在下一則Telegram貼文中,建議川普應「重溫他最喜歡的殭屍電影,回憶一下『死亡之手』(Dead Hand)系統有多麽可怕」——此「死手系統」又被俄羅斯稱為「周界系統」(Perimetr),是冷戰期間蘇聯設計的一套核武操控裝置,由電腦系統和多種感應器組成,能在遭受核攻擊時啟動自動報復機制,一鍵發動大規模、毀滅性攻擊。麥維德夫暗示,俄羅斯軍方未來仍能在關鍵時刻,發動毀滅性反擊。

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前總統麥維德夫。 圖/美聯社

位於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基地的核潛艇Arkhangelsk號。 圖/美聯社

▌川普下令部署核潛艦,克里姆林宮未回應

麥維德夫的言論被川普認為極具挑釁意味,稱其「暗示他已準備好發動核攻擊」。因此作為回應,川普8月2日在自家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宣布下令部署兩艘核潛艦,「以防這些愚蠢且煽動性的言論不僅是這樣而已」。他形容麥維德夫是「失敗的俄羅斯前總統,以為自己現在還是總統」。川普也提醒麥維德夫「慎言」,表示言語常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然而,川普和美國國防部皆未透露部署地區,以及部署的核潛艦是何種類型——配備核動力裝置、或是攜帶和飛彈的潛艦,尚不清楚。軍事專家分析,川普的行動目前為言詞威脅,尚未升級為軍事威脅。在此之前,川普也宣布對印度徵收高關稅,以對印度政府購買俄羅斯石油施加額外懲罰。

川普下令部署核潛艦後,克里姆林宮和麥維德夫尚未公開回應,只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隔日如原定計劃、與中國在日本海舉行「海上聯合-2025」預防性軍演。然而,俄羅斯資深議員、俄羅斯立法機構國家杜馬副主席沃多拉茨基(Viktor Vodolatsky)表示,俄羅斯在世界各大洋擁有的核潛艦數量遠遠超過美國,並聲稱美國潛艇長期以來一直在俄羅斯監控之下,因此面對川普舉措,俄羅斯不需特別做出回應。

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普丁持續以核武作為威脅,暗示「不會放棄核武的可能性」。世界也一直擔憂俄羅斯政府是否會使用核武攻擊,在俄羅斯軍隊佔領原屬烏克蘭領土、並以公投強行納入俄羅斯之後,核戰風險更加升級。雖然俄羅斯軍隊戰力陷入膠著,北約、歐洲也進行核演習,但核戰可能性始終沒有消退。

麥維德夫的社群貼文引發川普憤怒,下令部署兩艘核潛艦作為回應。 圖/美聯社

▌「社群交火」導致美國部署核潛艦,但是否會升級核危機?

俄羅斯始終未對烏克蘭使用核武,分析認為俄方有諸多考慮,包含使用核武後會導致美國直接參戰,也可能讓俄羅斯失去盟友(如中國和印度,兩國皆在不同程度上和俄烏戰爭保持距離)。普丁實施邊緣政策(Escalate-to-de-escalate),刻意透過調動核武部署來「升級局勢」,明確傳達即使戰況不如預期,莫斯科仍會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但實際上是藉此「緩解局勢」,在同歸於盡的瘋狂決意出現之前,透過言語和行為挑釁升溫核威脅。

雖然普丁使用核武的風險很小,但並非不存在。這次川普與麥維德夫的互相挑釁場域雖是在網路上,但也證明網路的口水戰確實會造成影響。英國前國會議員、前軍人和戰爭研究員西利(Bob Seely)於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表示,麥維德夫在俄羅斯政府高層中就像隻「愛咆哮的攻擊犬」,他明白如果莫斯科能在網路上激怒美國總統,就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激怒他。這代表著,在社群平台上的口水戰確實可能影響國家間的戰略決策與關係,甚至最終導致衝突發生。(延伸閱讀:〈普丁發射核武的時機?俄國「毀滅邊緣」心理戰〉)

而這也並非川普第一次在社群媒體上就美國核武發出訊號——2016年12月川普第一次當選總統後,曾在推特上寫道,美國必須大幅加強和擴大核武能力。當時,這些言論就引發了人們的畏懼,擔心川普將發動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美國科學家聯盟( FAS)核武研究專家(Hans M Kristensen)克里斯頓森表示,目前川普舉動雖然僅是言詞的緊張升級,雙方也不會輕易實際發動核攻擊,但在現階段使出核威脅並不合適,況且此舉不太可能促使俄羅斯願意盡快達成停火協議。許多軍事專家也抨擊,雙方已社群媒體貼文升級核武威脅的行為「並不明智」。

美國核子潛艦。 圖/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司令臉書。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過去24小時 美國 川普 俄羅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