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local 週報/普丁不會停手侵略烏克蘭,但俄軍進攻還能有哪些劇本?
本文為「The Glocal 全球政經週報」,以點、線、面三個維度精選分析每週國際大事。The Glocal 提供會員專屬訂閱內容:〈讀者訂閱〉。
本週的The Glocal 全球政經週報,議題鎖定在即將屆滿一周年的烏俄戰爭,歐美的情報顯示:俄軍恐怕別無選擇,將在普丁的命令下在侵略戰爭一周年的前後,再次發動大規模攻擊。但已消耗一年都沒有進展的俄羅斯,目前的軍事實力還能大舉進攻嗎?普丁似乎也沒有意識到、或者有勇氣去承認——俄羅斯的國力並不足以和全歐美抗衡。
【點】——普丁仍不會停手:
俄烏戰爭已經接近一周年,俄軍這一年來的戰略目標,都是希望以軍事方式擊垮烏克蘭,儘快建立傀儡政府以結束戰爭。然而過去一年來戰事膠著,俄羅斯在佔領區舉辦的「公投」除了自我安慰以外毫無作用。再加上俄羅斯無法孤立烏克蘭,歐洲主張和談的緩靖派失勢,故此普丁只有取得軍事上的成功,才可能罷休。
西方和烏克蘭内部的情報均顯示,俄軍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在2月24日前後——即烏俄戰爭一周年——再次發動大規模攻擊,各方情報的差異只是進攻烏克蘭的路線方向不同而已。
【線】——俄軍還有實力進攻嗎?
俄軍的進攻能力不足,除了第一波突襲基輔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戰役和攻擊行動,能足以威脅到烏克蘭政府的統治,俄軍陷入長達一年的戰爭泥淖。除了北頓雙子城(令Luhansk 全境「解放」)、馬里波(令俄軍可以直接通過地面/鐵路交通線,從俄羅斯本土核心地帶進入克里米亞,不需繞路高加索),這兩場戰役取得較大的戰役和戰略成果以外,其它戰役都是各種消耗戰、靠人命強行推出成果。
最明顯的案例是俄軍不顧傷亡,強行進攻巴赫穆特(Bakhmut)數個月仍然沒有得手。然而烏克蘭戰線漫長,俄軍僅僅數十萬的兵力不能全線防守過千公里的戰線,再加上俄軍分兵強攻巴赫穆特,故此烏克蘭得以在2022年9月開始大規模在哈爾科夫地帶反擊,並在11月在赫爾松(Kherson)將俄軍擊退到聶伯河南岸,將俄軍大半年來的成果化爲烏有。
烏軍方面實際上也相當艱辛。雖然獲得了北約和歐盟在軍事和經濟的輸血,但軍事援助依然來得緩慢,雙方實際上是在打一場「稍爲現代化」的一戰,在巴赫穆特等城市戰依然要靠不少的人命傷亡穩定戰線。
雖然烏軍在裝備、組織北約化後的戰鬥力,甚至可以在某些程度上稍微壓過俄軍,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俄羅斯可以大量動員那些遠東和偏遠地區的民族填充戰線,「高貴」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的俄羅斯人則可以坐享其成,或進行更多訓練獲得更多裝備再進行戰鬥。烏軍總體人口有限,裝備更有限,西方援助的裝備稀缺。雖然烏克蘭有不少外籍志願軍加入戰鬥,不過依然難以填補缺少重裝備的缺點。
【面】——俄軍下一波進攻的劇本:
與克里姆林宮不切實際的想像不同,烏克蘭戰爭何時結束,早已不在俄羅斯的控掌控之內。假如俄軍有能力斬首烏克蘭政府,或起碼冒著烏克蘭在西方援助下的戰爭風險,繼續穩步推進的話,依然可以迫使烏克蘭政府投降、議和,或最少取得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領土。這樣雖然俄羅斯依然要面對西方嚴厲的封鎖和制裁,但至少普丁的新沙皇夢可以實現一半,之後再威逼利誘盧卡申科「加入」俄羅斯,令俄羅斯內的民族主義達到高潮。再透過本身已經進行中的國內打壓、封殺反對派,俄羅斯又可以回到以往的沙俄年代,普丁會變成某種意義上的新彼得大帝。
然而在接連的失利下,現時俄羅斯政府早已進入騎虎難下的境地,沒有承認失敗的空間。現時普丁要在俄羅斯國內生活水準降低、養老金停發的情況下維持政治地位,靠的除了是高壓的社會控制以外,也有其對外征戰成功的原因。
俄羅斯内部思想仍然停留在數百年前「開疆拓土」的年代,因此普丁在2014年佔領克里米亞後,即使面對西方經濟制裁,仍然可以維持一定國內支持度。但是現在烏克蘭提出了「恢復1992年的領土範圍」目標,簡言之就是除了被滅國,否則烏克蘭絕不投降——這讓普丁十分難堪,萬一承認戰敗則會令自己的「新沙皇」形象在國內破滅,少則政權倒臺、選上其它人來結束戰爭,嚴重的可能要讓普丁被送往海牙受審。
如果俄羅斯繼續投入舉國資源,恐怕也要顧忌國內反應。畢竟現時已經動員了30萬(儘管真實人數可能更多)的人口,假如戰事依然沒有進展,又不能投降就可能要動員到莫斯科政治中樞城市的「高貴人口」。在因制裁而經濟變差的情況下,可能會爆發類似1917年2月革命般嚴重後果。戀棧權位的普丁,沒有可能承認戰敗,所以只能死硬繼續戰爭。
現代戰爭單純動員填充戰線是無用的,只會淪爲技術兵種的目標輕易摧毀,故此烏克蘭將一些動員的兵源(烏克蘭動員的兵力均需有基本軍事能力)按其軍事能力進行訓練、再送上前線;而另外一些現役士兵也被送到波蘭、英國等地進行專門化訓練。俄軍理應也有對部分動員兵執行同樣的操作,以填補一些建制部隊的損失(例如坦克兵、炮兵等技術兵種),否則無法解釋爲何被打殘的部隊,爲何能重新在前線出現、一些又繼續躲藏。
按照目前的情報顯示,俄軍希望透過一波攻擊結束烏克蘭的抵抗,故此可以推斷俄軍會有幾個戰略目標:切斷軍援、斬首、擊敗烏軍主力。
切斷烏克蘭的軍援意味著要攻擊烏克蘭西部的城市和交通線,最低限度要佔領利沃夫(Lyiv),中斷烏克蘭聯絡波蘭的地面交通線。斬首即要擊潰烏克蘭軍政領導,即要再次復刻蘇聯入侵阿富汗、匈牙利的劇本。前兩者明顯地要透過在白俄羅斯境內開始行動,再加上盧卡申科數月前展開動員,不得不令人懷疑俄羅斯的劇本是否包含強行將白俄軍隊拉入局。現時烏軍主力較爲集中,主要是是北頓雙子城克里米納(Kreminna)、巴赫穆特,和部分主力在南部扎波羅熱地區。俄軍如果有能力大量殺傷俘獲這三個地區的烏軍,才可能重創烏克蘭的反抗力量。
烏軍方面的部署似乎就是反映了這些憂慮,有消息指出一些在東部的部隊輪換後,被放在與白俄羅斯接壤的地區而不是返回東線,且帶有重裝備和其它補給(有影片顯示少量HIMARS和蟹式自走火砲等裝備留在了基輔附近)。西方近期不斷給予烏克蘭坦克、自走砲等重裝備似乎也是擔心俄羅斯集中火力一波強行推進的可能性,故此加快了軍援烏克蘭的進度,給予更多現代先進裝備對抗俄羅斯。
至於俄羅斯方面,早前有報導指俄羅斯準備了共2,000坦克和步兵戰車、3,500門火砲、250架戰機、300架直昇機等裝備用於新一輪突擊。然而俄軍要面對的已經不是去年的烏克蘭,現時的烏克蘭擁有西方先進的防空系統、火砲等系統,且烏克蘭人已經在實戰中「訓練」了一年,早已有抵抗的意識和技能。
俄軍這一波恐怕也會是「送死」的一波,最好的下場就是與一年前一樣,進行一次冬泳撤退。但是烏克蘭方面,面對大規模裝甲突擊依然要振作精神,做好付出大量傷亡的代價方可擊退俄軍的準備(這次俄軍明白自己的目標,而不是去年的迷茫狀態)。烏俄戰爭2023年内不會完結,雙方都可能要付出十分巨大的代價,才可見到終戰的一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