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老以後的小熊與羅賓:原版《小熊維尼》95年的故事與傳承
▌變老以後的小熊與羅賓:原版《小熊維尼》95年的故事與傳承
「克里斯多福羅賓,他跟世上許多小男孩一樣,有很多小動物玩偶陪伴。其中,他最好的朋友叫做『小熊維尼』,他們共同展開的冒險,都發生在這座名為百畝森林的地方......」1926年,英國童書作家米爾恩(A. A. Milne)出版第一本《小熊維尼》故事集。今年1月1日,隨著米爾恩的《小熊維尼》迎來95周年,也代表該作已正式進入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所有人都可以改編,而無須取得授權或支付費用。
不過要注意的是,由迪士尼所重製的紅衣維尼版本,目前仍屬於華特迪士尼公司,最快要到2061年,才可能進入公有領域。只是,過往迪士尼版本的小熊維尼形象已經太深植人心,也多次被網路惡搞、或用於影射特定政治人物,那麼,究竟哪些類型的改編或衍生的作品是創作者可以自由產製的呢?
《華盛頓郵報》引述杜克大學公有領域研究中心主任詹金斯(Jennifer Jenkins)的說法:「只要是原作書中的一切——情節、對話、場景、事件、角色——都屬於公有領域。」
但報導也提到,由於迪士尼版本的小熊維尼實在太深植人心,因此具體的二創界線,仍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迪士尼和他們的律師,最好要弄清楚迪士尼會把界線撤退到哪裡,以及迪士尼可能在哪裡進行法律爭取。」也有藝術家立刻開始畫圖,而其中維尼的差異只在於他從紅衣版本變成了全裸維尼——「只要我不讓它穿小紅衣,我就能畫所有我想畫的內容。」
事實上,在1926年的原始版本中,維尼確實是一隻裸體的金黃色小熊,偶爾才會穿衣服。而隨著近期這些「維尼之亂」的討論增加,也讓這部家喻戶曉的兒童作品重新躍入大眾視野。
《小熊維尼》原作者米爾恩(A. A. Milne)是一位英國作家,1882年出生於倫敦,劍橋三一學院畢業。儘管他大學時主修的是數學,但米爾恩卻對文學產生興趣,畢業後在幽默雜誌《Punch》擔任助理編輯,也曾發表過幽默詩歌、散文、劇本等各種作品,此外也曾撰寫過謀殺推理小說。1914年,新婚不久的米爾恩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軍官。不過在戰爭期間,他於索姆河戰役時受傷,被送回英國療傷。康復後,因為良好學歷與寫作經歷,他被招募到軍事情報局,並曾替軍情七處撰寫宣傳文章。
1920年,米爾恩正式退役,也在這年獨生子克里斯多夫羅賓誕生,後來全家搬到薩賽克斯郡的科奇福農場(Cotchford Farm)。在米爾恩的農場不遠處,就是亞士頓森林(Ashdown Forest),裡面一塊被稱為「五百畝森林」(Five Hundred Acre Wood)的林地,是米爾恩常常帶兒子散步探險的地方,也就是後來被寫成百畝森林的靈感來源。
根據 《華盛頓郵報》的說法,米爾恩當時剛從一戰的恐怖戰場中倖存下來,隨著兒子出生,他個人的寫作興趣也從幽默散文轉向成溫暖的童話故事。
1924年,米爾恩創作了兒童詩集《我們還很小的時候》(When We Were Very young),由也是《Punch》員工的插畫家同事謝培德(E.H.Shepard)繪製插圖。在這本詩集中,收錄了一首名為《泰迪熊》的詩,主角就是羅賓最鍾愛的絨毛玩具熊、也是他一歲生日時收到的生日禮物。不過當時它被羅賓暱稱為「愛德華熊」(Mr. Edward Bear)。詩作描述愛德華熊愛吃又不運動,於是圓滾滾的。但愛德華熊十分討厭自己胖嘟嘟的身體,所以很不快樂。
後來有天,它偶然翻閱了羅賓房間的童話書,發現故事中一位法國國王「路易某某」(King Louis So and So)雖然胖胖的,但還是被暱稱為「英俊的路易」(Louis 'The Handsome')。愛德華熊心裡想,原來這麼胖也能夠被稱為英俊,「那麼也許有一天,我也會被稱為『英俊的小熊』(The Handsome Cub)」。
它於是很想見國王一面,結果在沉思國王是否還活著的時候,愛德華熊靠著窗戶,不小心就從房間掉了出去,落在大街上。剛好一個胖胖的路人把愛德華熊撿了起來。愛德華向他道謝,結果發現他就是剛好經過來拜訪的國王。從那之後,愛德華熊也開始對自己胖嘟嘟的身體感到驕傲。
後來米爾恩開始創作更多關於這隻小熊的故事——那之後不久,在一次參觀倫敦動物園的家族旅行中,克里斯多福羅賓看到動物園裡有一頭來自加拿大溫尼伯(Winnipeg)的小黑熊,非常惹人喜愛,於是羅賓就把愛德華熊改名叫做「維尼」——1926年,米爾恩接續出版了《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故事集,同樣由謝培德擔任插畫。兩人將故事背景設定在百畝森林,並加入了更多兒子的玩偶夥伴,像是小豬(Piglet)、屹耳(Eeyore)、袋鼠媽媽(Kanga)與小荳(Roo)等。
《小熊維尼》故事集出版後,隨即成為暢銷童書,陸續出版了許多續集故事。而克里斯多福羅賓當時擁有的這些玩偶,至今都仍在紐約公共圖書館中展出,每年都有將近75萬人參觀這些玩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多福羅賓雖然成為父親筆下的主角而受到矚目,但從小害羞的他,卻也因此吃了不少苦。《BBC》報導,在父親成名之後,小小的羅賓時常被當成父親工作的一部分。例如,當他收到許多孩子們寫來的粉絲信,他會在保姆的幫助下吃力地回信。7歲那年,羅賓親自替維尼系列書籍進行錄音。隔年,他還在一場派對上為350位賓客表演,背誦爸爸寫的書。
到了羅賓10歲左右,他被送進男子寄宿學校就讀,卻因為《小熊維尼》系列作品而常遭同學霸凌。同學們會嘲笑他:「你有把熊帶來學校嗎?」或者在他面前刻意朗讀父親的作品。在童年與青春期,羅賓都因為《小熊維尼》深受其擾,還為此去上拳擊課,避免繼續被同學欺負。隨著兒子漸漸長大,米爾恩也決定停筆,不再撰寫《小熊維尼》系列。
長大後的克里斯多福羅賓與父親同樣進入劍橋三一學院就讀,主修英國文學,後來成為一名書商。1974年,他出版回憶錄《魔法之地》(The Enchanted Places),描述自己對父親愛恨交織的複雜心情,一直持續到成年。到了晚年,他才偶爾出席與父親相關的紀念活動。他曾寫道:
(It seemed to me almost that my father had got to where he was by climbing upon my infant shoulders, that he had filched from me my good name and had left me with the empty fame of being his son.)
文學雜誌《巴黎評論》認為,這些回憶與其說是對父親憤怒的控訴,倒不如是他不斷試圖想要釐清當時的自己以及父母的感受。
父親去世後,克里斯多福羅賓再也沒有回到農場,母親過世後農場便被轉賣。他也將這些玩偶送給了《小熊維尼》的編輯,該編輯後來又捐贈給紐約公共圖書館。1996年,羅賓於睡夢中過世。克里斯多福羅賓、維尼、小豬、屹耳與跳跳虎再也沒有回到過百畝森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