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如何「救石油」?倒貼負油價與「油滿為患」的美國困擾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在全球疫情不見終點、國際油價戰爭衝擊未消的市場利空衝擊下,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

【2020. 4. 21 美國】

川普如何「救石油」?倒貼負油價與「油滿為患」的美國困擾

「雖然期貨爆炸跌成『負值』,但你我加油還是要付錢...」在全球疫情不見終點、國際油價戰爭衝擊未消的市場利空衝擊下,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WTI)5月結算的期貨價格,20日歷史性暴跌、創下史無前例的「負油價」記錄。儘管WTI最終以「-37.63美金/每桶」的倒貼價格作收,但期貨暴跌並不會直接衝擊下游的用油正價,唯全球石油供過於求、倉儲爆滿的「油滿為患」困境,仍將迫使美國石油界持續衝向產業崩潰。因此一向與石油產業互動緊密,上個月更試圖主動收購過剩石油的川普總統,又該如何、或為何遲遲不能出手拯救美國的石油過剩問題呢?

WTI的5月期貨暴跌事件,是史上第一次出現負油價的記錄狀態。其觸發原因是因為:4月20日是WTI 5月期貨合約交易的最後一天,但市場卻傳出美國原油的倉儲與油管分配重鎮——奧克拉荷馬州的庫欣(Cushing),用於分配期貨原油去向的油庫中心已經「接近全滿」。找不到下游買家與足夠倉儲來處理5月原油的投資者,才會趁著5月合約到期之前瘋狂拋售,史無前例演變成-37.63美金一桶的倒貼價格。

位於美國本土正中央的庫欣,長期以來也被稱為「全球輸油管的十字路口」,不僅有分配全美原油的職責,也設有7,600萬桶的儲存容量。但過去3個月來,被武漢肺炎癱瘓的美國經濟不僅全面停擺;全球疫情的遲不退燒,也嚴重影響了製造業對於石化原料與能源的需求。因此需求延滯的過剩原油,才會不斷累積占滿庫欣的儲油空間。

雖然從4月初開始,庫欣儲油空間「即將飽和」的消息就已在市場傳開;但4月20日的WTI負油價結果,卻可能只是交易截止前的壓線突發,對於實際油價與供需市場的影響,並沒有那麼直接。像是另一石油期貨指標——北海的「布蘭特原油」(Brent)——周一僅單純下跌而沒負數崩盤;本周將開始的WTI 6月合約交易,也將回到一桶20美金以上的常態估值。

4月20日是WTI 5月期貨合約交易的最後一天,但市場卻傳出美國原油的倉儲與油管...

《金融時報》認為,WTI的周一崩潰與庫欣油庫「油滿為患」,是因為美國疫情與全球經濟最困難的關鍵月份,即是期貨合約的5月。因為歐美各國的「疫情解封」時間,可能都要等到6月才有機會常態啟動,過程中的復工經濟需要一定的時間暖開機、還有4月份滯留的原油得先消耗,因此在各種不安的狀況下,「直到秋天以前,國際的石油需求都不太可能恢復正常。」

《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皆表示:庫欣油庫的儲存空間,最快在「兩個星期內」就將全滿。因此在短期內經濟需求不可能馬上改善的情形下,美國石油業很快地就將遭遇另一波「油滿為患」的投資崩盤與供需困境。油價暴跌、賣不出去或被迫停工,都將威脅美國中小型油商與頁岩油田的大規模倒閉。

儘管當前美國本土的疫情已開始降緩,但聯邦政府與疫區各州的「防疫解封談判」,卻仍亂成一團激辯中。但美國政府是否該「出手救石油」?過去1個多月也成為華府兩黨的爭辯焦點。

在2020年3月份的「沙烏地-俄羅斯油價戰爭」中,川普總統就不斷放話要聯邦政府「逢低買進」,在3月13日的總統Twitter上更公開下令美國能源部長:「低價石油買好買滿...我們要裝滿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啦!」

圖為加州油井。在短期內經濟需求不可能馬上改善的情形下,美國石油業很快地就將遭遇另...

川普的逢低買進說,在當時得到許多支持輿論的「商人魂」吹捧;但這張收購支票,最終一桶都沒有兌現。因為在3月份稍晚的「國會緊急防疫預算案」中,參眾兩院的民主黨團極力封殺,最終才迫使川普暫時放棄了購油計畫。

事實上,截至4月10日為止,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倉儲空間,還能容納7,850萬桶原油——換句話說,只要聯邦政府有意願收購儲油,「庫欣油滿為患」就不會發生。

與此同時,雖然世界遭遇「世紀型經濟危機」;但在可見的短程未來,石油依舊是餵養全球經濟的「必要性商品」。因此像是《華盛頓郵報》的資深財經專欄記者斯隆(Allan Sloan)就主張,聯邦政府或許真的可以考慮逢低採購,先幫忙石油業消庫存,接著再把這批石油拿回12月的期貨合月市場預售——這一來一往之間不僅能緩衝「油滿危機」,聯邦政府還能淨賺價差、補貼國庫至少12億美金。

不過斯隆也坦承這種想法,在政治層面必是「窒礙難行」。因為聯邦介入市場是一回事;聯邦因操作期貨而獲利,就又是另一個市場倫理與政治問題。與此同時,政府紓困買油的政策,依舊無法逃過民主黨的強烈反對與狙擊,因此於實務層面來說,根本也是紙上談兵。

那麼民主黨團為什麼反對川普馳援美國石油業呢?不少支持川普的質疑者認為:這是因為2020是美國選舉年,石化產業長期與共和黨關係密切,對於壓制環團、力挺開發、無視氣候變遷與國際碳排協議的川普,石油財團更是「大力支持」。再加上民主黨自由派對於「綠能政策」的限油倡議相較明顯,因此民主黨團才會趁亂來打擊石油界、狙擊川普與共和黨的政經靠山。

美國政府是否該「出手救石油」?過去1個多月也成為華府兩黨的爭辯焦點。 圖/美聯社

但在政策邏輯上,民主黨的公開說法,反而是共和黨人長期主打的「小政府自由市場邏輯」,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因為就聯邦政府的需求而言,當前並沒有搶著填滿戰略石油儲備的必要。若按照川普在3月中旬的邏輯,美國政府將額外支出25億美金的預算緊急滿油,「只因為石油商人賣不出去?」

但這筆錢只會進入投資市場,對於石油圈的基層勞工緩不濟急,中小型的油商也不一定能因此救命,更何況如果接下來景氣低迷的狀況持續,「此一手段會否開了惡例?聯邦政府每一次都要收購的話,倉儲成本全民買單?戰略油庫塞滿以後,政府又該怎麼辦?」

《路透社》表示,「低買高賣」與「緊急收購」的策略,在當前政治氣氛中不太可能通過美國國會的預算審查。因此川普一是簽署行政命令,強行挪用預算、要求聯邦能源部「直接收購」;另一則是配合能源部擬定變通的「倉儲租賃」,將聯邦戰略石油儲備的油庫空間「租給石油財團儲放原油」。

能源部向《華盛頓郵報》表示,相關策略可能是當前唯一的政治變通。聯邦政府可能會直接扣走一定比例的租存石油當作「戰略補充」;也可能向石油財團收取「價位還不明」的比例租金。但這項租存周轉的變通對策從甚麼時候開始?會持續多久?種種問題也將會與美國的防疫解禁、經濟重啟時間表高度連動。

若按照川普在3月中旬的邏輯,美國政府將額外支出25億美金的預算緊急滿油,「只因為...

過去24小時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