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不再有新聞:疫情頭版下,美國報業迎來的「大滅絕時代」?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圖為《紐約每日新聞》、《紐約時報》、《紐約郵報》近日頭版。 圖/紐約報紙

【2020. 4. 13 美國】

地方今日無新聞:疫情頭版下,美國報業迎來的「大滅絕時代」?

「瘟疫期間買報紙廣告,是錯估情勢的賠本投資?還是逢低買進的曝光良機?」隨著美國疫情的急遽惡化,除了大量店面停業造成的民生衝擊外,更連帶使得各大型企業、娛樂集團等投資面臨中斷;而在這波疫情連鎖的經濟圈震撼下,原本就已經有生存危機的紙本報業,在投資廣告應聲喊停、讀者在家防疫減少外出買報的雙重夾殺中,已經陸續出現地方中小型報紙不堪負荷,正面臨大量裁員和倒閉的產業危機。但諷刺的是,每天升溫的嚴峻疫情,都讓地方新聞需求量大增,但產業衝擊造成的地方城鎮「新聞真空狀態」,卻也給了各種不實疫情謠言流傳的機會;在當前疫情的困境持續下,報業的結構崩壞恐正加速倒數,但被假新聞的殭屍網站見縫插針的「空殼傳媒」時代,卻更令人加擔憂。

「全美已知有超過2萬8,000名新聞工作者,面臨失業、無薪假或減薪。」《紐約時報》在上週發表了新聞業目前正憂心的危機實況,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的影響,令新聞業雪上加霜的問題就是廣告收入的大幅減縮,以及防疫期間民眾減少外出後,隨之降低的報紙發行量與購買數,派報員的正常出勤也受到影響。而經營方目前最直接的應對方式,就是先節省人事成本——裁員減薪等方式來「共體時艱」。

根據報業或雜誌的規模不同,在疫情影響下減損的廣告收入也不一,不過整體而言相比還沒有疫情出現的正常狀況,廣告收入縮減的範圍約在30%到60%之間,「在不到一周的狀況下就馬上出現這個大缺口,對仰賴廣告收入的中小型媒體、地方報紙而言根本吃不消。」《紐約時報》表示。

圖為《華盛頓郵報》總部前。 圖/美聯社

而目前疫情慘重的紐約,儘管多數人都已經在家自我隔離減少外出,不過《紐約時報》現在依然有安排派報人員,並保證過程的消毒和清潔,確保送到訂戶處時沒有病毒感染的疑慮。

不過這個產業危機警訊,透過《紐約時報》、《衛報》等大型媒體集團的報導,卻也別有一番意義。有新聞業界觀察表示,美國的《紐時》、《華爾街日報》以及《華盛頓郵報》等已經開發數位版付費讀者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衝擊比起尚未實現數位轉型的中小型媒體要小得多。對於各州的在地形報紙發行商而言,就像是產業鏈的最下游,仰賴餐飲娛樂等商業廣告投資的挹注,才能繼續運轉。

例如西雅圖當地發行的免費周刊報《The Stranger》,就對外表示將近9成的廣告全數停擺,急需地方民眾的捐款來度過難關,現今《The Stranger》也已經準備暫時停刊、並解僱了18名員工。同樣是疫情慘重的路易斯安納州,《The Advocate》和《The Times-Picayune》等地方型紙媒,同樣靠著員工無薪假和減少出勤人數的方式,減緩收入短缺的營運衝擊。

「疫情過後,恐怕會有數百家媒體關門大吉。」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新聞學者阿伯納西(Penny Abernathy)向《衛報》指出,傳統紙媒(包括報紙與雜誌)在病毒疫情之前,早就有好幾年的時間面臨產業生存危機,而這一波全國擴散疫情導致的經濟斷裂,加速了整個產業鏈的終結倒數,尤其以城市小報、地方中小型媒體的受害最深,阿伯納西悲觀地認為「堪稱是滅絕等級的事件」,因此倒閉的媒體恐怕將會有數百家之多。

圖為疫情下的紐約街頭。 圖/美聯社

但尷尬的問題是,對於各州地方居民而言,生活周遭迫切的疫情資訊才是首要,哪些場所已經關閉?那些地方出現感染?各種在地即時的防疫新聞,就極需要地方型媒體的報導傳播。但是阿伯納西也指出,早在2004~2018年之間,美國就有1,800家地方媒體消失;其中超過1,300個城鎮更是「完全沒有地方新聞」,徹底成了資訊真空的「新聞沙漠地帶」。

如果真如阿伯納西所認為的,未來會有數百家倒閉潮,地方新聞集體消失、大報集團吃小報的結構,就會讓這種真空狀態繼續惡化。阿伯納西的研究指出,地方新聞媒體的大量減少,連帶讓地方的資訊和公共服務性質的報導質量全數縮減,而其後果不僅是對城鎮社區資訊流通的打擊、美國重視的社區意識也難以藉此溝通互動,還讓許多「空殼媒體」在地方上寄生,出現借殼偽裝的假新聞殭屍網站,造成不實謠言和假新聞流傳的破口。

然而以當前的美國報業生態來說,就算這些地方媒體撐過了過去10多年的轉型潮流,如今始料未及的肺炎疫情,恐怕在如何死命掙扎,最終仍得面臨關門的命運。

圖為紐約醫院。 圖/歐新社

不過也有新聞媒體的分析師認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其實民眾對於「新聞資訊的獲取」渴望程度反而大幅成長,加上防疫在家、以及資訊即時性的緣故,都使得新聞網站的點閱量、或是電視新聞的收視率都有顯著的提升。像是東岸著名的《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截至今年2月底的線上付費版會員數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萬人。

「大家還是想要讀新聞、讀故事,只是方式都不一樣了。」記者向《美國之音》表示。然而這樣的產業變化,卻也如《紐約時報》所言,是多年來就已經出現的狀態,只是疫情導致了資金鏈斷裂加速,使得殘喘的傳統紙媒惡化加劇。

但這並不表示,新聞網站或是擁有數位版的報紙集團,就能在疫情中逃過一劫。財務的青黃不接同樣有記者在減薪的情況下工作,或是因為防疫隔離而降低了採訪與新聞產製的數量。

同時比較同為紙媒大國的日本,也有同樣的危機問題。最先發難的是週刊類刊物,諸如《日刊Sports》和《週刊文春》等,擔憂發行量跟著疫情繼續減少的話會有「廢刊危機」。

而傳統大報諸如《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都有各自相對成熟的線上付費會員,目前並未有紙本發行銷售的衝擊資訊;但令業界擔憂的是,像《朝日新聞》的東京本部,一名記者確診感染武漢肺炎而隔離,所幸並未繼續出現社內其他病例,不過都讓目前疫情中仍在崗位上的新聞工作者,面臨不小的風險壓力。

圖為比利時隔離狀態下的讀報民眾。 圖/路透社

過去24小時 美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