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顯影 Day-14:德國淘汰,歷史潰敗的「戰犯究責」?

聯合新聞網 轉角24小時
圖為比賽結束後,激動無比的南韓球員們,以及眼神死的德國攻擊中場厄齊爾(Mesut...

【#世界盃顯影:南韓 2-0 德國】

世界盃顯影 Day-14:德國淘汰,歷史潰敗的「戰犯究責」?

「德國國家隊周四將搭乘德航LH343航班回家...」2018年6月27日,世界盃小組賽F組的最末輪比賽,衛冕冠軍德國隊全場久攻不下,最終在傷停補時階段連丟兩球,以0-2的比分敗給南韓,小組墊底且就地淘汰。圖為比賽結束後,激動無比的南韓球員們,以及眼神死的德國攻擊中場厄齊爾(Mesut Özil)。

在同一天F組的同步比賽中,瑞典隊在場上已以3-0領先墨西哥隊,因此全場控球率將近7成、共有19次射門機會的德國隊,只要以1球贏過南韓,就能以淨勝球差晉級16強。但始終無法有效加壓攻擊節奏的德國隊,不僅沒能攻破韓國隊的大門,還在92分鐘與96分鐘,分別遭韓國後衛金英權、攻擊中場孫興慜兩度破門。最終,衛冕冠軍就小組墊底慘遭淘汰,這也是自1938法國世界盃以來,德國隊在世界盃的最糟成績。

「對德國隊來說,淘汰的結果是極大地失望——結束後,更衣室的氣氛也是一片死寂。」賽後德國教練勒夫(Joachim Löw)表示,自己從沒想過德國隊「竟然會輸給南韓隊」,對於球隊掙扎、且無力挽回的表現,全隊彼此都感到失望與吃驚;但他仍向「勝利的韓國隊,與晉級的瑞典隊、墨西哥隊」致意,並坦承德國隊的表現,確實沒資格在今年的大賽更進一步。

記者會上,勒夫也被眾家媒體問到了「戰犯究責」問題,包括:德國隊為什麼會慘敗?作為總教練,勒夫有沒有考慮負責下台?以及陣前與土耳其總統合照、鬧出「政治風波」的攻擊核心厄齊爾,他的表現低迷,是否就是德國隊的最大敗筆?

面對尖銳的提問,勒夫強調:在比賽輸球才幾小時的時間裡,無論是足協、教練團、選手們,都還沒能整理情緒,歸納失敗原因,「就連我都還不知道,究竟為什麼我們贏不了。」但最大的可能,或許仍是德國上下的「過份自信」,遮蔽了球隊的危機意識。

勒夫表示,自己目前還沒有餘力思考去留問題,預計周四返德後,教練團才會與德國足協「好好討論」。

2004年加入德國足協的勒夫,在2006年德國世界盃後,接替了自己原本輔佐的主教練克林斯曼(Jürgen Klinsmann),成為德國國家隊的主帥。在任內的12年間,勒夫一直抱持著各項賽事「至少四強」的帶隊表現,並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奪冠。之後,勒夫也在今年世界盃前,與德國足協再延展兩年合約(直到2022年),屆時也將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德國總教練。

德國足協當時的續約考量,是希望能由熟悉青訓體系的勒夫壓陣,協助國家隊走出「14年冠軍陣容」,因循漸進地完成陣痛期間的世代交接;不過在慘敗之後,德國媒體間也開始懷疑,勒夫在德國隊的「黃金時代」是否已到了極限?因為包括教練團、體能訓練師、隊醫,德國隊的組織結構,過去12年的「勒夫班底」基本不變。這樣的團隊完整性,雖有助國家隊的穩定,但缺乏外界刺激與人事代謝,卻也是德國對本次慘敗、無法即時調整並警醒球隊不力表現的內在主因。

德國《明鏡周刊》與《時代周報》都認為,在慘敗之後,勒夫的下課或足協的換帥,都是合理的決定。因為當前德國的青訓成果依舊相當出色,青年隊裡也還有一批20歲上下的黃金世代等待磨練,因此就算球隊恥辱出局,未來幾年德國隊仍不乏新一輩球星,應不至於重演1990年代、德國人才斷層的長年黑暗期。

另一方面,賽前因為與土耳其總統厄多安合照,並被用於對方選舉宣傳所用,因而引發政治風波、遭致德國政壇一致譴責的土裔德國選手厄齊爾,雖然在對韓國一戰中,一人創造了7次攻門機會,但賽後仍有不少球評與球迷們,對厄齊爾在本屆賽事的「無精打采」大表質疑。此外,難過的厄齊爾在準備退場時,還遭遇悲憤的德國球迷們破口辱罵,不甘受辱的厄齊爾也回嘴攻擊,直到德國隊守門員教練與保鑣前來勸阻後,厄齊爾才被架進球員通道。

厄齊爾的低迷狀況,在德國球壇內也引起不少討論。反對者認為,過去4年來厄齊爾大賽腳軟的表現越來越嚴重,在英超兵工廠內也總給人一種漫不經心的印象;但支持者認為,在厄多安合照事件中,德國足協與政治人物起舞,在世界盃前不保護就算了、還帶頭指責自己的王牌選手,種種問題也很難責怪厄齊爾「心有餘力」。

面對厄齊爾問題,勒夫並未正面回應,只強調球隊的敗象並非單一球員之責,像是14年的冠軍班底前鋒穆勒(Thomas Müller)、隊長守門員諾伊爾(Manuel Neuer),也都離最佳狀態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在輸球之後,德國隊也將於周四搭乘德國漢莎航空的專機返國,但無論是柏林或法蘭克福,目前都沒有安排「接機」活動,國家隊一抵達國門也將即刻解散,讓彼此提前暑假、忘記這個難堪的夏天。

圖/路透社

過去24小時 世界盃 德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