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李貝欣

李貝欣

國立台灣大學公事所碩班生。馬來西亞吉隆坡人,曾在北京留學。論文研究關鍵詞:新加坡,公民參與,統合主義,基層組織。亞興趣:KPOP藍次雙擔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6 篇文章

他叫萬民服在我們以下:中國與梵蒂岡的矛盾根源,天主教「中國化」難題

2025-04-14 12:58
近期院線電影《秘密會議》(Conclave)中,一群紅衣主教齊聚西斯汀禮拜堂,在閉門的選舉儀式中選出新任教宗。雖然劇情揭示了權力鬥爭的荒謬之處,甚至揭露出教會內部的醜聞與保守價值。但不可否認,選舉教宗的過程或教宗的角色本身依然有其神聖性,畢竟教宗的權威性是天主教的神學根基與制度中樞,其權威橫跨國界,直達全球各地信徒與神職體系,展現出宗教治理的超國性格。...
8594

中國與梵蒂岡的「秘密會議」:天主教「在地化」與教廷的戰略考量

2025-04-14 12:58
然而,天主教跨國、集中化的教會結構,碰上當代中國的治理架構時,就形成了結構性矛盾。作為一個高度重視主權與意識形態穩定性的國家,中國對任何超越國家體系的權力來源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當全球天主教會以羅馬為中心運作時,北京則試圖以主權邏輯重構宗教體系,並堅持「不受外部勢力干預」的治理原則,成為中梵關係最難解的核心分歧之一。...
9734

我佛慈悲,但對穆斯林除外?緬甸佛教僧伽塑造的「伊斯蘭恐懼」與宗教衝突

2024-11-08 11:28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然而宗教包容性不佳,不同信仰族群間關係長期緊張。尤其佔人口多數的佛教徒,對穆斯林和基督徒的排擠更為嚴重。例如,若開邦的佛教徒經常與當地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發生衝突,後者甚至面臨不被承認國籍的困境。令人深思的是,佛教以慈悲、非暴力見稱,其信徒為何會產生排外傾向,甚至訴諸暴力行為?那些作為佛教代言人、在國家和社會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僧伽,何以默許甚至支持這類行徑?...
8449

緬軍誤殺僧侶事件:軍政府與緬甸僧伽「若即若離」的關係考驗

2024-08-29 11:37
2024年6月19日,緬甸發生一起僧侶被軍政府殺害的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和憤怒。當天清晨,一群來自不同寺院的住持從仰光飛往曼德勒,參加緬甸第二大修道院Shwegyin Nikaya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這其中包括78歲受害僧侶穆寧德拉(Ashin Munindra,又名Sayadaw Bhaddanta Munindabhivamsa),他是Win Neinmitayon寺廟的住持,曾在緬甸國家僧伽委員會擔任國家戒律監督一職,該委員會是緬甸最高佛教機構。...
11387

被迫從軍的幽靈公民:緬甸羅興亞人遭誘騙參軍,與中國精明的內戰仲裁

2024-05-15 16:48
自2021年緬甸軍政府掌權以來,內戰局勢持續惡化,境內不斷爆發廣泛的抗議和武裝抵抗行動。三年以降,儘管反抗勢力進行了多次武裝對抗,但推翻軍事政權的目標尚未達成。然而,去年十月起,以「三兄弟聯盟」為首的新一波反攻行動在緬北撣邦地區展開,該行動被命名為「1027行動」,旨在對抗軍政府統治和打擊邊境電信詐騙活動。...
14207

緬甸內戰新局面:打擊詐騙「果敢五家族」,中國的滲透權謀?

2023-12-12 16:45
緬甸於10月27日爆發了大型武裝衝突,多個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集結的「三兄弟同盟」,對軍政府統治發起了近年最大挑戰,展現出自2021年軍事政變以來反政府勢力作戰的空前成績。此次衝突與打擊當地灰色產業密切相關,尤其是近年困擾中國的境外電信詐騙。為了拯救被誘騙至果敢地區的中國公民,中國政府與緬甸軍政府聯合跨境執法,然而中國卻不僅僅與軍政府合作,也不忘滲透少數民族力量,「兩邊下注」以求最大影響力。...
4638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