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女王的三叉戟潛艦:英國的海上核武戰略

2016/08/31 譚軍逸

英國「先鋒級」潛艦「先鋒號」(HMS Vanguard S28)。 圖/歐新社
英國「先鋒級」潛艦「先鋒號」(HMS Vanguard S28)。 圖/歐新社

英國下議院於7月18日以472票比117票,壓倒性通過更新英國唯一的戰略嚇阻利器——三叉戟潛艦計畫。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這雖然是由新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主導通過的議案,但提出者卻是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目的是:

脫歐後保持英國在世界的實力與影響力,其攸關英國的國家利益。

英國「三叉戟潛艦」計畫在過去十幾年,曾因為財政困境、蘇格蘭反核跟獨立公投,多次出現存續問題。今年,再次因為英國脫歐公投,重新帶回更多不確定因素。但幾經波折,英國政府卻依然堅持保有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力挺核武嚇阻能力。

究竟「三叉戟潛艦」是什麼?英國的戰略考量為何,且讓我們從頭說起。

▎英國的核子武器

1941年,當時美國還沒展開研製核子武器的曼哈頓計畫,英國的科學家已意識到必須研製這類武器,但其需要的人力與財力,卻完完全全超過已經身陷戰爭的英國所能負荷;於是,時任英相邱吉爾於1943年8月19日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魁北克協議》。

這份協議就是英美聯合研製核武的協議,英國將其現有成果與科學家投入曼哈頓計畫,英美在資源與資訊共享的前提下,確保「不會對彼此使用核武、在未經對方同意下不會對第三方使用核武、在未經對方同意下不會對第三方披露研究內容」等三原則。

不過這份協議在戰後的1946年,因美國的《原子能法案》中,不得向外國洩露民用與軍用核能管理與控制資訊的規定,導致英國與加拿大等盟國不再像過去般,能夠輕易取得美國研究成果。最終,英國轉向自力研發核武,並在戰後首任首相艾德禮(Clement Attlee)的全力推動下(儘管過程不算順利),於1952年進行首次核試爆——「颶風行動」。

即便首次試爆成功,英國國內對於擁核與否仍抱持疑慮,當時英國國內分成三派論述:「棄核派」以國防部首席科學顧問蒂澤爾博士為首,他認為,在美國戰略空軍的核保護傘下,英國不該把精力投注在核武競賽上,而是該恢復其傳統作戰力量;「並行派」以第一海務大臣蒙巴頓勳爵與參謀總長坦普勒上將為首,其認為英國應維持核武發展能量,但同時也得發展傳統兵力,以因應蘇聯軍力在歐陸的威脅;至於「擁核派」則以時任首相邱吉爾為首,他強調英國「若不發展熱核武器,就會在戰略上完全依賴美國保護,等於放棄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的地位」。

最後邱吉爾再度靠著自己的演說天分與首相地位,贏得了辯論的勝利,並且奠定了英國發展「獨立嚇阻能力」的論述,而他最有名的一句話如下:

如果紐約是如此容易受到攻擊,美國將不會為了倫敦的毀滅對蘇聯發動核子打擊,因此英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子力量,以及報復手段。

因此,一直到1960年代,支持發展核武幾乎成為英國下議院「唯一的聲音」。

二戰之後,在首相艾德禮的全力推動下,英國於1952年進行首次核試爆——「颶風行動...
二戰之後,在首相艾德禮的全力推動下,英國於1952年進行首次核試爆——「颶風行動」。 圖/維基共享

▎英美再次攜手

自1957年起,英國展開一連串氫彈實驗,不過當時核武的主要投射方式,仍是由重型戰略轟炸機攜帶核子炸彈,飛到目標上空投擲,而且這一連串測試,一直到第四次才宣告成功。

英國實驗氫彈的成功,促成了1958年《英美共同防禦協定》,這份協定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確保英美之間在核子武器與載具的使用、研製、測試,乃至於軍用反應爐的建造等多方面的合作。

這份共同防禦協定可說是英美「特殊盟友關系」的基礎,因為英國就此能使用美國內華達州的地下核試場,並且取得美國在核彈頭設計與安全機制上的先進技術,甚至促成了英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艦「無畏號」(HMS Dreadnought, S101)的建造(其反應爐艙間與核燃料皆是由美國進口)。

英國第一代實用的核子炸彈——「黃色太陽」(Yellow Sun),據信也是在美國提供部分設計下,研製完成的。有趣的是,美國B28核子炸彈的安全性問題,也成為英國設計核武的「前車之鑑」,迫使英國核武設計者不再「大量抄襲美國同業」。

不過這時的核武載具主力,已從轟炸機投擲逐步轉為彈道飛彈投射,英美之間也曾經考慮分工合作:美國研製長程洲際彈道飛彈,英國則研製中程彈道飛彈,打擊蘇聯。

可是,由德哈維蘭公司研製的「藍色條紋飛彈」(Blue Streak)不但曠日廢時,而且價格高昂,英國轉而投資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的GAM-87「空中閃電式」核子飛彈,而這個計畫則在1962年被「據信對英國人有獨立核武力量不太舒服」的時任美國防長麥克拉馬拉取消。

英國雖然一度對此大為光火,原本一面倒支持核武的下議院也開始出現「反核武」聲浪,但美國很快給自己的「特殊盟友」新玩意兒——北極星飛彈,平息了英國人的怒火。

拿騷協議後,英國從美國那取得了新的玩意兒——北極星飛彈。 圖/維基百科
拿騷協議後,英國從美國那取得了新的玩意兒——北極星飛彈。 圖/維基百科

▎從北極星到三叉戟

1962年十二月,美國時任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與英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拿騷(Nassau)會面,雙方進行三天會談後達成《拿騷協議》。協議規定美國將提供英國先進的UGM-27「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英國則以租借蘇格蘭格拉斯哥附近的「聖潔海灣」(Holy Loch),作為美軍核子潛艦的泊地。而且英國的核子嚇阻力量將被納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核嚇阻力量的一部分,只有英國的核心國家利益遭到破壞時,可以獨立使用。

由於當時北約的核子嚇阻力量可說完全由美國獨撐大局,因此美國在提供給英國先進核子武器,換得港灣泊地的同時,也以北約之名收編了英國核武的管制權,大幅削弱了英國獨立嚇阻的能力,至於同時期取得核武能力的法國,則完全不買美國與北約的帳,直到近年才重返北約體系之下。

1963年起,英國委由維克斯公司開始建造「決心級」(Resolution Class SSBN)飛彈潛艦。每艘「決心級」能攜帶16枚射程為4千6百公里的「北極星A3」潛射彈道飛彈,每枚飛彈上各搭載三枚彈頭,但都瞄準同一目標。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的「北極星A3」飛彈搭載的彈頭不是美製的W58,而是英國自製的ET.317。

英國最後共完成四艘「決心級」:「決心號」(HMS Resolution)、「反擊號」(HMS Repulse)、「聲望號」(HMS Renown)、與「復仇號」(HMS Revenge),這四艘潛艦在1969年以前已全部成軍,構成英國第一代潛射核子嚇阻力量。

1979年位於蘇格蘭西南克萊德灣(Firth of Clyder)法斯蘭海軍基地...
1979年位於蘇格蘭西南克萊德灣(Firth of Clyder)法斯蘭海軍基地的「反擊號」(HMS Repulse)。 圖/維基共享

在經過1970年代的低盪後,1980年代冷戰與隨之而來的軍備競賽再次加溫,這時「決心級」潛艦已服役超過十年,美國核子飛彈潛艦上的「北極星飛彈」也開始換裝為新一代的「三叉戟」飛彈,時任英國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也決心要為自家的飛彈換裝。

1982年,英美之間修改了飛彈銷售協議,英國將取得65枚最新版的UGM-133「三叉戟二型D5」飛彈(其中英國負擔了百分之五的研發費用),美國負責這些飛彈的維護,英國則要打造適合這些飛彈的潛艦與彈頭。

四年後,英國宣布建造四艘新一代飛彈潛艦——「先鋒級」(Vanguard Class SSBN),其排水量是上一代的「決心級」的兩倍之譜。每艘「先鋒級」能攜帶16枚射程達1萬2千公里的「三叉戟二型D5」(Trident ll D-5)飛彈,每枚飛彈可搭載八枚彈頭(美國版通常攜帶到12個彈頭,後受限武條約限制,基本上攜帶八個以下的彈頭),而且其設計可打擊多個目標。換言之,一艘「先鋒級」最多可打擊128個目標,但實際服役時,每艘先鋒級平均只會攜帶大約50枚彈頭。

雖然第一艘「先鋒級」潛艦「先鋒號」在1992服役時,冷戰已經結束,但英國政府在一連串的裁軍聲浪中,從未下決心裁撤這些潛艦。直到「先鋒級」的設計壽命25年開始倒數後,才出現比較激烈的辯論。

1998年英國第四艘、亦是最後一艘「先鋒級」潛艦「復仇號」(HMS Vegean...
1998年英國第四艘、亦是最後一艘「先鋒級」潛艦「復仇號」(HMS Vegeance)完工。 圖/美聯社

▎長達十年的辯論

2006年底,冷戰已結束十多年,英國也面臨新一波財政困境,加上蘇格蘭反核聲浪擴大,讓英國唯一的核武能力——「三叉戟」計畫——第一次出現存續問題。

當時估計維持與升級現役的「三叉戟」飛彈,耗資可能高達兩百億英鎊,不過為了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以及英美長期的合作關係,時任工黨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e)卻直言,英國放棄核子武器將是「不明智且危險的」。英國當年度的國防白皮書也強調,三叉戟系統是「最便宜、最安全」的嚇阻選項。

最後,在2007年的投票中,下議院以409票比161票,保住了三叉戟。

三年後,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LibDem)聯合政府上台時,英國財政更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嚴重打擊,卡麥隆政府宣布了一連串的裁軍政策,三叉戟系統也一度在可能名單之列。但最後英國國防部寧願大砍傳統兵力,甚至讓光榮的皇家海軍面臨長達十年的「無航艦時期」,也不願放棄核武嚇阻能力。

為什麼英國會如此堅持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

英國由於國力限制,無法像美國般建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潛射彈道飛彈」的「核子鐵三角」;英國自發展核武以來,頂多只擁有空射核子武器與潛射彈道飛彈,但英國最後一款戰略轟炸機——「火神式」轟炸機於1998年退役,在其空射自由落體核子炸彈WE.177於1998年退役後,潛射飛彈成為英國唯一的核打擊能力。在此情況下,更新需求更形重要。

儘管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必須實施裁軍政策,英國國防部仍寧願大砍傳統兵力,也要保住...
儘管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必須實施裁軍政策,英國國防部仍寧願大砍傳統兵力,也要保住核武嚇阻能力。圖為時任首相卡麥隆親登「先鋒級」勝利號(HMS Victorious S29)。 圖/路透社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在卸任前,把新一代三叉戟飛彈潛艦的建造議案排入表決,讓後繼者梅伊...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在卸任前,把新一代三叉戟飛彈潛艦的建造議案排入表決,讓後繼者梅伊,繼承其意志,繼續推動此案。 圖/路透社

根據英國內閣辦公室於2013年提出的研究報告,評估認為就核子嚇阻的角度而言,如果要放棄現役的飛彈潛艦的彈道飛彈,改由戰機空射與攻擊潛艦潛射核子巡弋飛彈為核子嚇阻主力,英國不但得要研製一款新的長程核子巡弋飛彈,還需要興建兩座「額外的」攻擊潛艦基地,同時其核子打擊能力、打擊載具匿蹤性也遭到質疑。

這份報告遭到反擴散與裁軍NGOs、蘇格蘭獨立政黨,以及環保團體的一致撻伐,因為其完完全全只考慮核子嚇阻,並未把環境保護、人道主義等要素考慮進去。但當時的英相卡麥隆,「完全買帳」。

除此之外,反擴散與裁軍智庫「英美安全資訊委員會」(BASIC)自2011年起組成的跨黨派委員會,在經過三年的研究後,於2014年7月1日發表報告,認為英國「仍需保留核子嚇阻力量」,但也呼籲英國應「走在核子裁軍的最前線」。

2015年,保守黨在大選中大獲全勝,其中一項政見就是興建新一代核動力飛彈潛艦「後繼者級」(Successor class SSBN),其吸引選民的論述不只是保障英國安全,還包括興建這些艦艇能開創工作機會,促進英國國內就業。最後,如本文開頭所言,英國下議院通過興建新一代飛彈潛艦,並且將於今年下半年展開初步的建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英國新一代飛彈潛艦相關設計工作早在2009年就已展開,但其建造時程長達17年,預計2028年才開始服役,其服役期程將持續至2060年代。

在此同時,英國也將加入美國2002年展開的「三叉戟飛彈延壽計畫」,預計讓現役的「三叉戟二型D5」飛彈服役至2042年。

2002年英美展開「三叉戟飛彈延壽計畫」,延長「三叉戟二型D5」飛彈服役時間。圖...
2002年英美展開「三叉戟飛彈延壽計畫」,延長「三叉戟二型D5」飛彈服役時間。圖為1989年美國佛羅里達試射。 圖/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後正式走上脫歐大方向,除了再次燃起蘇獨的熊熊烈火,亦延燒到「三叉戟計...
英國脫歐公投後正式走上脫歐大方向,除了再次燃起蘇獨的熊熊烈火,亦延燒到「三叉戟計畫」在蘇格蘭的海軍基地。對該計畫表示抗議的蘇格蘭居民舉著「我們唯一的威脅,就是西敏寺」的標語。 圖/路透社

▎脫歐成最大變數

2014年初,俄國併吞克里米亞,並且展開一連串軍事現代化行動,尤其大舉更新核武彈頭與載具的行動,讓歐洲終於驚覺身旁沉睡了二十多年的俄國「醒了」!

可是同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辦獨立公投,最後結果雖未通過,但在公投辯論過程中,英國皇家海軍「三叉戟計畫」的核心基地——位於蘇格蘭西南克萊德灣(Firth of Clyder)的法斯蘭海軍基地與庫爾港核武軍火庫,卻成為討論焦點。

蘇格蘭民族黨(SNP)反對在蘇格蘭境內部署核子武器,但就皇家海軍的立場,為了讓飛彈潛艦盡量維持匿蹤,在其出港後必須盡快潛入深海當中,蘇格蘭的峽灣地形正好是個絕佳的潛艦基地,因此英國軍方在2014年四月發表聲明,宣稱如果英國的核子嚇阻武力「被迫」遷出蘇格蘭,會「嚴重憾動英國的核子嚇阻能力」。

除了英國軍方之外,多家智庫也宣稱如果蘇獨成功,英國可能得面臨單方面核子裁軍的選項。

諷刺的是,當時英國經濟已經逐漸好轉,保守黨政府已開始規劃新一輪的建軍計畫(後來這些計畫陸續於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公布),以補足先前裁軍時造成的防衛缺口,讓英國在歐洲集體安全體系中,同時擔任重要的核子嚇阻,以及傳統兵力角色。

今年6月23日舉行的脫歐公投後,英國正式走上脫歐大方向,則再次燃起了蘇格蘭脫離英國的熊熊烈火,雖然截至目前為止,英國仍「不急於」啟動脫歐程序,蘇格蘭二次公投也止於政客的嘴砲,但在七月初於華沙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整個歐洲都在擔憂英國脫歐對於歐洲安全造成的深刻影響。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卡麥隆在卸任前,會把新一代三叉戟飛彈潛艦的建造議案排入表決,而有「二代鐵娘子」之稱的梅伊,也繼承卡麥隆意志力推動此案。因為這不只是對英國維持核子嚇阻力量的承諾,也是對歐洲與北約喊話,強調英國或許因為民意而脫歐,但不會輕易放下維持歐洲安全的連結與責任。

脫歐公投後的英國,繼續維持核子嚇阻力量的承諾,暗示著英國或許因為民意而脫歐,但不...
脫歐公投後的英國,繼續維持核子嚇阻力量的承諾,暗示著英國或許因為民意而脫歐,但不會輕易放下維持歐洲安全的連結與責任。圖為「先鋒級」警戒號(HMS Vigilant S30)。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王俊評/沉默艦隊:澳洲的潛艦國造之路

徐子軒/濕婆神的核武:美中角力下印度的核子之路

譚軍逸

自認幸運,能把興趣愛好與工作結合,雖然同時還得面對紅塵俗世許多惡臭,卻祈禱自己能捏著鼻子度己度人。 紙上旅遊愛好者,喜歡看著地圖跟旅遊指南嘿嘿傻笑,幻想每一張美美的照片都是出自己手。 目標是成為職業級的業餘玩家!

作者文章

英國「先鋒級」潛艦「先鋒號」(HMS Vanguard S28)。 圖/歐新社

女王的三叉戟潛艦:英國的海上核武戰略

2016/08/31
AR-15,你到底是誰? 圖/路透社

死神的聖物:美國槍手為什麼都用AR-15突擊步槍?

2016/07/21
爆炸案後手持制式步槍FAMAS的國家憲兵,站守在巴黎清真寺門外。(圖/歐新社)

緊急命令後,法國軍警的動員跟部署

2015/11/17

最新文章

左為台灣出版的《經濟武器:金融制裁與貿易戰的誕生》華文譯本,右為作者尼可拉斯.穆...

專訪《經濟武器》作者尼可拉斯.穆德:「經濟制裁」是阻止戰爭,還是惡化局勢?

2024/03/25
烏俄戰爭爆發後,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如果台海開戰,對中經濟制裁有效嗎?《經濟武器》作者看烏俄戰爭及兩岸關係

2024/03/25
泰勒絲演唱會的經濟效益太龐大,新加坡豪擲數百萬美元也要搶到「獨家演出」權。圖為泰...

新加坡的最佳利益:「獨佔」泰勒絲惹議,後疫情的演唱會經濟戰略

2024/03/18
法國五大官員共同見證憲法的國印用印儀式,站立者由左至右為法國參議院主席、國民議會...

終止妊娠是自由還是權利?法國墮胎修憲案:辯論與妥協的民主藝術

2024/03/09
面對俄羅斯入侵,但烏克蘭人沒有打算投降。抵抗與對勝利的信念前所未有地團結起這個國...

《戰火下我們依然喝咖啡》:烏克蘭人的日常抗戰故事

2024/03/07
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哈雷迪」3日上街抗議徵兵制。圖為以色列女兵強制驅離哈雷迪...

寧可入監,不要入伍?加薩戰爭下,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的從軍爭議

2024/03/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