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軟木護法」不能亡?北美貿易的後門條款大鬥法

2018/10/19 徐子軒

有江湖即有爭吵。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NAFTA2.0談判過程中,為了爭端解決機制的修訂,爭執不下。 圖/美聯社
有江湖即有爭吵。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在NAFTA2.0談判過程中,為了爭端解決機制的修訂,爭執不下。 圖/美聯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即有爭吵。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於月前達成的NAFTA2.0——「美墨加協定」(USMCA)——談判過程中,光是關於爭端解決機制的修訂,就已吵得不可開交。

過去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裡有三種爭端解決機制,分別是:

第11章「投資者與地主國爭端解決」(ISDS)

第19章「特殊貿易救濟審查程序」

第20章「國家對國家的核心爭議程序」

三種機制自運行以來受到不少批評,被稱之為NAFTA的制度缺陷。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裡有三種爭端解決機制,自運行以來受到不少批評,被稱之為NAFTA的制度缺陷。 圖/路透社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裡有三種爭端解決機制,自運行以來受到不少批評,被稱之為NAFTA的制度缺陷。 圖/路透社

原本華府希望透過談判,重新修訂或甚至廢除這三章。不過,渥太華卻表示第19章是必須堅守的底線,特魯道甚至直言,此章能確保美國乖乖遵循規則;墨西哥城則偏好保留第20章,認為它可維護墨西哥公司和公民在美國投資和開展業務的權利。

至於11章,華府本身的態度也有點矛盾。一方面,華府不希望美國法律和監管程序因該章規範而受到私人國際仲裁的干涉;另一方面,美國過去又是該章下的既得利益者,因此美國商會希望能維持本章,以便美國公司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提起訴訟。渥太華和墨西哥則認為,此章不必廢除,進行調整即可。

目前USMCA文本顯示,三方接納了19章與20章的精神,保留並編入其他章節;11章則做出比較大的調整:廢除了美加的ISDS、美墨在特殊領域,如石油、電信等仍可應用、加墨的ISDS則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下適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三國皆有所得。那麼,這些爭端解決機制在具體運作上分別有甚麼問題?又是如何有利於各國?

原本華府希望透過談判,重新修訂或甚至廢除這三章。墨西哥城則偏好保留第20章,認為它可維護墨西哥公司和公民在美國投資和開展業務的權利。圖為美國抽查墨西哥的進口玉米。 圖/路透社
原本華府希望透過談判,重新修訂或甚至廢除這三章。墨西哥城則偏好保留第20章,認為它可維護墨西哥公司和公民在美國投資和開展業務的權利。圖為美國抽查墨西哥的進口玉米。 圖/路透社

首先來看第20章。

20章之所以有缺陷,是因為過去美墨糖業爭議中,墨西哥曾試圖啟動本章解決爭端,但卻遭美國利用條款瑕疵——也就是仲裁小組關鍵中立第五人的名單,需兩國同意——拒絕重新提名、阻礙仲裁小組的產生,以影響20章的程序進行。

但其實自1994年NAFTA生效後,本機制只被使用過三次,最後一次已經是將近17年前的事,可看出該章要續留在USMCA中,並不難談判。

在三次的仲裁過程裡,分別為美加間一次、美墨間兩次,結果都是美國敗訴。事實上,國與國直接訴訟費用昂貴,且會使外交關係複雜化。除非涉及重大利益,否則各國政府一般不太會選擇這種仲裁方式。換言之,20章雖在USMCA獲得保留,未來使用的機會可能也不大。

過去美墨糖業爭議中,墨西哥曾試圖啟動第20章解決爭端,但卻遭美國利用條款瑕疵,阻礙仲裁小組的產生。圖為墨西哥糖業的蔗農。 圖/路透社
過去美墨糖業爭議中,墨西哥曾試圖啟動第20章解決爭端,但卻遭美國利用條款瑕疵,阻礙仲裁小組的產生。圖為墨西哥糖業的蔗農。 圖/路透社

再來看此次被大幅更動、甚至階段性汰換的第11章。ISDS是一種允許私人企業對外國政府採取法律行動的機制,如果某公司認為某國政策違反了NAFTA規定,阻礙在該國進行商業活動的權利,可提出投訴並要求賠償損失。

仲裁場所包括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等地,也可尋求東道國法庭裁決,採用這些單位的仲裁規則,無論何者皆具有強制力;仲裁者則絕大部分由投訴國家和投資者選擇的特設律師小組組成,獨立於地主國內法院系統之外運作,不必遵循先例。

其裁決雖不能推翻政府政策,但可施加鉅額罰款——這就構成了政治問題,因為政府在制定政策上會因此考慮是否可能影響外國投資,反而讓ISDS在某種程度上凌駕民主。

部分人士也認為,ISDS等於取代國內司法程序,侵犯國家主權。沒有任何國家政府喜歡由外國人組成的仲裁小組主導政策方向,因此呼籲改革ISDS的聲音越來越多。像是加拿大與歐盟的自貿協定,便推出新的解決方案,改由投資法院與常任法官仲裁,而廢棄傳統的特設律師小組。

2016年美加合作的「基石油管」(Keystone XL)計畫遭否決後,加拿大輸油管公司曾依ISDS機制,正式向美國求償150億美元。 圖/美聯社
2016年美加合作的「基石油管」(Keystone XL)計畫遭否決後,加拿大輸油管公司曾依ISDS機制,正式向美國求償150億美元。 圖/美聯社

有趣的是,較反對ISDS的美國,其實是該機制的得利者;支持ISDS的加墨兩國,卻是該機制的常敗軍。根據統計,在77個投資者與國家的糾紛裡,有35件對加拿大、22件對墨西哥、20起針對美國。迄今加拿大輸了8個案件、墨西哥輸了5場,而美國贏得所有案件。

這代表著美國從未在此爭端解決機制下,向加拿大或墨西哥公司支付任何賠償金。相較之下,在敗訴的案件中,加拿大已為輸掉的6起案件,向美國公司支付超過1.7億美元,墨西哥也不遑多讓,為5起案件支付2億美元。若再加上其他尚未判決的案件,美國投資者針對加拿大的總求償將可能超過60億美元;而無論案件結果如何,加拿大都已花費6,000多萬美元的法律費用。

加拿大之所以會屢戰屢敗,其實與其國內嚴格的環保政策有關。例如在一些案件中,往往可見加拿大喊停能源工程、阻止有爭議的大型採石場。這些雖然都是依循國內立法的結果,但卻可能違反NAFTA的自由貿易精神。因此,加國也有不少反對ISDS的聲音,此次藉USMCA廢除,讓政府重拾不受外力左右的公共利益監管權。

加拿大之所以在ISDS爭端解決機制下會屢戰屢敗,其實與其國內嚴格的環保政策有關。圖為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油砂(仍在開採中) 圖/美聯社
加拿大之所以在ISDS爭端解決機制下會屢戰屢敗,其實與其國內嚴格的環保政策有關。圖為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油砂(仍在開採中) 圖/美聯社

最有爭議的,當屬貿易救濟的第19章。

在NAFTA框架下,本章節打造了一種特殊機制,以替代國內法院針對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案件的裁定:當某個行業認為某國進口政策有違反NAFTA規定之虞,可向NAFTA秘書處請求成立雙邊小組展開審查。小組可要求該國政府進行更正,其決定具有約束力,敗方不能向國內法院提出上訴。

當加拿大和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談判最初的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時,這種特殊審查程序就曾幾乎讓協議破局。加拿大認為美國政府的傾銷或補貼政策過多,且往往在國內裁決上偏袒本地生產者,因此加拿大堅持要有獨立小組裁決機制,並以退出談判為要脅。最後美國妥協,並如加拿大所願,把此制度引之後的NAFTA。

不過,比起NAFTA第一個十年的30多件案件,近十年來19章甚少被使用,只有個位數,可以說雙方在多數經貿方面都漸漸融為一體,相關爭端也遞減,且美國的審查制度也變得較能為加拿大所信任,像是今年加拿大空中巴士A220和新聞用紙的關稅都因此獲得撤銷。

不過華府仍堅持19章侵犯美國主權,但事實上隱藏在背後的問題是,加拿大常有效利用此審查機制,扭轉美國對加拿大進口貨品課徵關稅的決定,特別是在軟木木材方面。

對華府來說,隱藏在第19章背後的真正問題是,加拿大常有效利用此審查機制,扭轉美國對加拿大進口貨品課徵關稅的決定,特別是在軟木木材方面。 圖/歐新社
對華府來說,隱藏在第19章背後的真正問題是,加拿大常有效利用此審查機制,扭轉美國對加拿大進口貨品課徵關稅的決定,特別是在軟木木材方面。 圖/歐新社

從上世紀以來,華府就不斷指控加拿大對木材商進行補貼與對美國傾銷,但常常被依據19章成立的爭端解決獨立小組推翻,這次趁著修訂NAFTA,自然希望能廢除此章。

自川普上任以來,此問題仍舊是爭執焦點,在修訂新協定期間也是邊打邊談。去年華府宣布獲悉加拿大軟木生產商獲得政府補貼,更決定徵收反補貼稅。之後雙方談判屢屢觸礁,特魯道與川普在G7峰會不歡而散,渥太華無論黨派的政客們還曾一度團結抗美。

然而眼見墨西哥城與華府迅速完成貿易協定,美加談判大限將至。腹背受敵的特魯道政府立即陷入窘境,不得不回到華府的談判桌。基本上加拿大在能退讓的部分都已就範,唯獨堅持如同「加國軟木材護身符」的19章,特魯道政府甚至效法前人,也威脅退出談判,終於獲得華府同意續留。

說白了,若除去合法的爭端解決機制,加拿大只能對美國的課稅以牙還牙,亦即採取報復性關稅,但和美國打貿易戰絕對不是加拿大的選項。是故,渥太華更不可能放棄19章。這不僅是為保護加國利益,亦是為了制衡陰晴不定的川普政府。

而目前各方正在尋求改革WTO的爭端解決機制(DSB),如加拿大與歐盟聯手提案,美國、歐盟與日本也有合作倡議,而認為DSB不公的華府,也正對此進行抵制,因此USMCA的爭端機制,也有可能成為美國改革WTO的範本。

加拿大以退出談判要脅,終於獲得華府同意續留如同「加國軟木材護身符」的19章。這不僅是為保護加國利益,亦是為了制衡陰晴不定的川普政府。 圖/歐新社
加拿大以退出談判要脅,終於獲得華府同意續留如同「加國軟木材護身符」的19章。這不僅是為保護加國利益,亦是為了制衡陰晴不定的川普政府。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奶與車的戰爭:NAFTA 2.0實現的「美國優先」?

徐子軒

amor fati,覺得魯莽是一生至少一次、誰都不可或缺的美德;amor mundi,相信聰明人為的均衡根本難抵混沌粒沙的傾城。 ▎FB:37°C 的中國。 ▎Vlog:魯賓孫

作者文章

發明「軟實力」(soft power)而廣為人知的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奈伊(Jo...

面對極化的世界,軟實力如何拯救美國世紀?紀念學者約瑟夫.奈伊(1937-2025)

2025/05/15
2025年5月4日,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人聯盟 (AUR) 黨的支持...

威權懷舊症?羅馬尼亞失靈的民主制度,政治走向極化回頭路

2025/05/08
2025年2月17日,泰國曼谷國務委員會辦公室外,泰國抗議者舉著反賭場橫幅和泰國...

開賭拚經濟:泰國賭場合法化,能賺回9,000億泰銖的川普關稅嗎?

2025/04/28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立刻引發包含美國在內的全球股市震盪,國際自由貿易的...

川普解放日,美國淪陷時:向全球自由貿易體系說再見?

2025/04/07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最新文章

烏軍在前線北韓士兵遺體身上搜出俄語證件等。 圖/烏克蘭第73海軍特別行動中心提供

隱藏的多國戰爭:俄羅斯感謝北韓參戰,烏克蘭經驗對東亞的警訊

2025/05/16
發明「軟實力」(soft power)而廣為人知的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奈伊(Jo...

面對極化的世界,軟實力如何拯救美國世紀?紀念學者約瑟夫.奈伊(1937-2025)

2025/05/15
到了二○二○年初,克里姆林宮決策核心圈剩下的已經不是技術官僚,而是蘇聯時代的幻想...

俄烏戰爭的內幕故事:2020年就註定普丁將下令入侵烏克蘭

2025/05/15
良十四世先前極少被外界列入潛在教宗人選名單。祕魯北部一處教堂,慶賀良十四世教宗就...

意外的教宗?歐、美、中「過與不及」的干預,與良十四世當選的政治意義

2025/05/14
觀察這兩位領導人2025年的歐戰終戰紀念演說,無論在敵人的指稱與情感的分佈上,與...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2025/05/14
2025年5月8日,烏克蘭基輔,一隻鴿子飛過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幅蘇聯時期浮...

烏俄停戰的信號?(下):從情感分析解讀普丁與澤倫斯基的戰場態度變化

2025/05/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