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南韓政壇期中考(1):市長到「教育監」的地方選舉

2018/06/08 楊虔豪

眾所矚目的「川金會」將在6月12日登場,結束後隔天,有另一件將牽動南韓政治版圖變化的大事——也就是四年一度的地方選舉也將揭曉。圖為首爾清溪川的選舉人海報。 圖/歐新社
眾所矚目的「川金會」將在6月12日登場,結束後隔天,有另一件將牽動南韓政治版圖變化的大事——也就是四年一度的地方選舉也將揭曉。圖為首爾清溪川的選舉人海報。 圖/歐新社

眾所矚目的「川金會」將在6月12日登場,結束後隔天,有另一件將牽動南韓政治版圖變化的大事——也就是四年一度的地方選舉也將揭曉;這不只是各黨基層經營的成果驗收,以及民眾對保守與進步兩陣營的表現評價,更可看作是民心對上任滿1年1個月的文在寅總統,是否願意信賴並給執政黨更多機會的檢視機會。

相較於總統選舉,投票率大多落在70%以上,近年南韓的國會及地方選舉,都呈現投票率偏低的情況,每回都在50到60%間擺盪。而今年,碰上文金會與川金會,大篇幅蓋掉國內各種議題,這次地方選舉的熱度,也比往年冷清許多。

每回地方選舉,南韓民眾都得做出複雜的判斷與抉擇。投票項目上,分為「廣域團體」(一級行政區)和「基礎團體」(二級行政區)——廣域團體指的就是特別市、廣域市及道,相當於首都、直轄市與省;基礎團體則是廣域團體下所設的行政單位,市下面分為區,道下面則分為市或郡,選民得同時選出廣域團體與基礎團體的首長及議員。

相較南韓,雖然台灣總統直選要到1996年才得以落實,但在此前的50多年,仍維持地方自治,縣市長與民代皆由民選產生;而南韓歷經長時間軍事獨裁統治後,直到1991年,才開放基礎團體(二級行政區)首長議員直選,1995年起才同時實施廣域團體(一級行政區)和基礎團體(二級行政區)首長議員民選。

每回地方選舉,南韓民眾都得做出複雜的判斷與抉擇。投票項目上,分為「廣域團體」(一級行政區)和「基礎團體」(二級行政區)。 圖/歐新社
每回地方選舉,南韓民眾都得做出複雜的判斷與抉擇。投票項目上,分為「廣域團體」(一級行政區)和「基礎團體」(二級行政區)。 圖/歐新社

此外,還有另一個台灣沒有的「教育監」選舉。教育監是各廣域團體(一級行政區)的教育廳首長,負責管轄轄下公務員、對地方教育事務予以決策。特別的是,一級行政區設教育監後,二級行政區就不再設有對應的下屬教育部門,而以各地的「教育支援廳」取代。亦即,教育監權力不被分散。

各地教育監屬於內閣次長級,必須具備3年以上的教育經歷(包含在各級學校任教或擔任行政職)。為確保教育中立地位,不受政治勢力主導,出馬教育監者,在登記參選前的1年內,不得加入任何政黨。

南韓各市道的教育監直選,於2010年地方選舉時首次上路,雖然不得歸屬任何政黨,但仍會有一些候選人獲得保守派或進步派的公開推薦,所以開票或是媒體報導時,還是會以「保守」或「進步」來標記。

儘管在2014年地方選舉前,南韓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宣布,就算得到陣營推薦推薦與支持,教育監候選人在競選宣傳,還有媒體報導時,不得標記「保守」或「進步」。但報章在撰寫內容,還有電視台主播在播報選情時,仍常以「保守傾向」或「進步傾向」等字眼,來介紹教育監候選人。

除了知事選舉外,韓國613還要選出各地廣域團體的「教育監」(意即教育局長)。圖為首爾市教育監——曹喜昖——的競選團隊。曹曾在交通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是南韓少見對台灣友好的進步派學者。
 圖/曹喜昖
除了知事選舉外,韓國613還要選出各地廣域團體的「教育監」(意即教育局長)。圖為首爾市教育監——曹喜昖——的競選團隊。曹曾在交通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是南韓少見對台灣友好的進步派學者。 圖/曹喜昖

除各市道鄉鎮首長議員和教育監外,跟地方選舉同一天投開票的,還有11席的國會議員「再補闕選舉」,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稱作的「補選」。

不少閱聽眾看到這詞,應該會不解,既然性質是「補選」,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加上一個「再」字,容易讓人誤解是舉行「二次補選」。

但實際上,兩者韓語中用詞概念並不同。「再選」指的是原有選區議員,因競選其他職務或轉任中央部門等各種因素而辭職,所實施的重新選舉,比如說A區國會議員出馬角逐家鄉市長而辭去議員職,則A區選舉就稱為「再選舉」。

「補選」則用來指該選區的議員,因涉及賄選等各種不法行為,遭到法院判刑,而喪失當選資格,該選區就得重新舉行一次選舉,決定出新的議員。兩種不同概念的選舉合起來,同時舉行,我們才通稱為「再補選」。但為求簡潔,我們華文圈仍統一以「補選」來稱呼。

選戰進入最後倒數,各地的宣傳車業者,也做好了掃街的動員準備。 圖/歐新社
選戰進入最後倒數,各地的宣傳車業者,也做好了掃街的動員準備。 圖/歐新社

與歷屆國會及總統選舉一樣,地方選舉當天, KBS、MBC、SBS等南韓三大無線電視台,都會砸下重金,共同在投票所的50公尺外,設置調查站與工作員,每5位參與投票的行人中,選擇1人參與投票調查。

待晚間6點,投票結束後,南韓「老三台」就會立刻公布全國與各地的出口調查結果。幾次選舉下來,除在數值上會有幾個百分點的誤差,出口民調和開票結果都呈現一致,預測的轉確度極高。

不同於台灣,由於選民人數基盤大,加上各地票匭都會先用卡車運送至全國一級行政區的指定處後,才開始計票,一些偏鄉地區光是運送票匭,可能就得花上一兩個鐘頭,造成南韓開票速度極慢,經常是到午夜後都還沒開完。

但當出口民調預測結果,候選人得票率處於差距極小的緊繃狀態時,在南韓,就必須要守在電視機前盯著開票轉播到最後一刻,才能知道結果。

2010年地方選舉就曾發生,首爾市長一戰,民主黨派出盧武鉉時期的前國務總理韓明淑,對上接棒李明博擔任市長的大國黨(今自由韓國黨)候選人吳世勳。出口民調結果,吳世勳以0.2%的差距險勝韓明淑。

當開票到午夜12點時,韓明淑還以數千票差距贏過吳世勳。但凌晨2點後,吳世勳就逆轉勝過韓明淑,最後以2.6萬票、僅僅0.6%的差距當選市長。

但當出口民調預測結果,候選人得票率處於差距極小的緊繃狀態時,在南韓,就必須要守在電視機前盯著開票轉播到最後一刻,才能知道結果。像是2010年首爾市長選舉,進步派的韓明淑支持者(左),就體驗到了拉鋸逆轉敗的苦澀,眼巴巴地看著時任市長吳世勳(右)連任成功。 圖/美聯社
但當出口民調預測結果,候選人得票率處於差距極小的緊繃狀態時,在南韓,就必須要守在電視機前盯著開票轉播到最後一刻,才能知道結果。像是2010年首爾市長選舉,進步派的韓明淑支持者(左),就體驗到了拉鋸逆轉敗的苦澀,眼巴巴地看著時任市長吳世勳(右)連任成功。 圖/美聯社

而近年來頗受海外閱聽眾關注的,就是老三台新穎多樣的「對決模式」虛擬報票鏡面。電視台會製作各種不同的動畫情境,候選人則依當下選情的優劣,擺出不同姿勢與表情,呈現出生動樣貌。

這樣的鏡面,最先由MBC於2010年地方選舉開票時設計導入。電視台打破原本只以靜態照片呈現的方式,讓各候選人,在選前進入首爾總部或各地SNG轉播車中的虛擬攝影棚,預錄好各種姿態,以便利用在開票轉播上。

「對決模式」的報票鏡面最初導入時,其實只聚焦在候選人的面部表情與手勢,還沒有太多的背景效果融合,但隨後MBC持續升級質感,而其他電視台見狀也紛紛跟進,於是發展成各台都以炫麗動畫與對決效果來呈現開票過程,並延伸至國會與總統選舉中使用。亦即,地方選舉也同時造就、刺激了南韓電視的競爭與鏡面變革。(...接下篇)。

近年來頗受海外閱聽眾關注的,就是老三台新穎多樣的「對決模式」虛擬報票鏡面。電視台會製作各種不同的動畫情境,候選人則依當下選情的優劣,擺出不同姿勢與表情,呈現出生動樣貌。圖為2010年首爾選舉時,首開先河的MBC開票,圖左為韓明淑、圖右為吳世勳。 圖/《MBC》
近年來頗受海外閱聽眾關注的,就是老三台新穎多樣的「對決模式」虛擬報票鏡面。電視台會製作各種不同的動畫情境,候選人則依當下選情的優劣,擺出不同姿勢與表情,呈現出生動樣貌。圖為2010年首爾選舉時,首開先河的MBC開票,圖左為韓明淑、圖右為吳世勳。 圖/《MBC》

——▌接續下篇/南韓政壇期中考(2):決戰天龍國...首都圈的對決

推薦閱讀

南韓政壇期中考(2):決戰天龍國...首都圈的對決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3月24日,憲法法庭以5票反對、1票贊成、2票拒表態,否決國會對代理總統職務的國...

南韓混沌政局:總理韓悳洙彈劾案被否決…尹錫悅命運為何?

2025/03/24
南韓的保守派就不斷有人指控,選舉過程中投票用紙沒有摺痕而認定「造假」。 圖/楊虔...

涉嫌內亂的尹錫悅找誰取暖?保守派護主的「選舉舞弊論」

2025/01/15
南韓總統尹錫悅15日被捕之後,抵達公搜處。 圖/法新社

南韓戒嚴調查報告:尹錫悅下令「可開槍抓人」、奪取國會與對媒體斷水斷電

2025/01/15
步出官邸上車前,尹總統預先錄製了一段訊息影帶,他首先對支持者致謝,並表示當前國家...

詳解第二次尹錫悅逮捕行動:10倍警力直搗官邸抓人...尹「預錄影片」持續詭辯

2025/01/15
製圖/楊虔豪

圖解/逮捕尹錫悅闖四關失敗…未能突破的關鍵為何?

2025/01/03
南韓警方120人與公搜處搜查組人員30人,於今天1月3日早上7點21分前往首爾漢...

無法執行尹錫悅逮捕令:僵持5小時...南韓公搜處與警方決定撤守

2025/01/03

最新文章

圖為堆滿貨櫃的美國洛杉磯港。 圖/法新社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2025/04/01
3月28日下午,緬甸中部發生規模7.7的大地震(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

緬甸大地震:為何「前往現場報導」如此困難?

2025/03/29
歐洲已經到了緊急重新武裝的時刻,準備大舉增加國防開支以因應嚴重威脅。示意圖,一名...

如何保衛歐洲(上):備戰2030,歐盟8,000億重新武裝的可行性?

2025/03/28
示意圖,愛沙尼亞軍人。
 圖/美聯社 

如何保衛歐洲(下):加碼30萬人組歐洲聯軍的戰略部署

2025/03/28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