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個案?深圳日本學童之死,延燒成為中日外交衝擊
【2024. 9. 23 中國】
純屬個案?深圳日本學童之死,延燒成為中日外交衝擊
「深圳的日本學童之死,現在已成為中日的外交問題。」上周發生於中國深圳的日本人學校學童殺害事件,儘管兇手已被當場逮捕,但截至目前為止其犯案動機依然不明,而中國方面只含糊交代「兇手有前科、純屬偶發個案」帶過,對於調查過程全無資訊透露。從6月的蘇州刺傷案到這一次的深圳案,但無法釐清是否為針對日本人的仇恨犯罪,而中方消極的態度引起日本的不滿,事件已經成為中日雙方的外交問題。
截至9月23日的案情調查,目前中國方面只有表明:兇手為現年44歲無固定職業的鍾某,深圳警方的說法:「2015年鐘某曾因涉嫌破壞公用電信設施被東莞警方取保候審;2019年,鐘某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深圳警方拘留」——然而到底本次犯案動機為何,都沒有任何進一部的調查說法,僅表示「該案屬偶發個案,鍾某為單人作案」。
因此到底兇手是否為針對日本人攻擊?是否預謀犯案?和反日、仇日有沒有關聯?這些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證據或調查可以證實。
網路上流傳一份署名「小山純平」的中文信,傳言為死者父親所寫。內容溫情感人,但實際上這封信的來源不明,先是從中國的微信上開始流傳到各個社群平台,但隨後不久就消失無法查找。實際上深圳一案,中日兩國的官方說法以及新聞報導,從未提及受害者和家屬的姓名,而這封所謂死者父親的信,截至9月23日,在日本也沒有任何可靠的新聞媒體引用或證實。因此無法斷定該信的真偽,且就其內容和出處,仍有諸多需要進一步證實之處。
中國的「偶發個案」說,難以令日方接受。包括今年6月蘇州的殺傷事件,中國同樣只以「偶發個案」含糊帶過,但對於懷疑是否為針對日本人的仇恨犯罪,都沒有交代案情調查。前後兩次事件的消極態度,這也讓深圳案上升成為中日的外交問題。
2020年至2023年擔任日本駐中國大使的垂秀夫,就向《讀賣新聞》表示,好幾年前中國的網路社群就在流傳各種對日本人學校的誤解、甚至是惡意曲解的影片,當中有些影片還指控日本人學校裡專門培養間諜。不過就算日方去向中國政府要求處理類似的影片造謠問題,卻幾乎都被無視;垂秀夫認為如今再發生深圳的悲劇,似乎也「不算太意外」。
而現任的駐中國大使金杉憲治,也在案發後一天的9月19日,深圳案被中方以所謂的「個案」來解釋,但並沒有與日方分享案情調查的資訊,這一點6月的蘇州案也是相同的問題。因此金杉憲治公開表示,「將會繼續要求中方進行充分説明」。
中國處理本案的態度顯得消極且低調,與此同時對於中國社群網路上的討論,又再度出現刻意壓制關鍵字詞權重的、淡化處理的現象。但一系列的處置方式,已釀成日本官方的不滿,中國政府模糊的態度,也連帶導致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不安。
日本外務副大臣柘植芳文已於9月22日抵達北京,將向中國政府提出針對案情的真相究明要求。此外,外相上川陽子也確定於日本時間9月24日,會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碰頭,雙方除了討論中日的水產輸入解禁之外,這一次的殺傷案件也預計會成為議題之一。
▌深圳日本人學校外的悼念花束
男童遇害之後,其生前所就讀的深圳日本人學校收到大量獻花,據日本駐廣州總領事館表示,截至9月20日已經收到超過1,000束花,中國微博上也有人分享現場花束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些花束卡片上寫著:「孩子,對不起!」、「孩子,一路走好!」等文字,並署名「深圳人」、「一個深圳媽媽」、「山東人」、「一個中國人」等等,表達對事件的哀悼。
然而在微博上卻也有不少中國網民對其他中國人的悼念舉動不以為然,尤其是對網路輿論將殺童案與中國長年的反日聲浪、仇恨教育連結一事感到不滿,署名「深圳人」等並向遇害男童道歉的卡片尤其引發部分網民憤恨,有微博帳號發文:
或是矢口否認中國存在仇恨教育,以及懷疑深圳日本人學校所收到的花束是日方「自導自演」,有網民表示:
由於9月18日的殺童案、以及2024年6月蘇州也發生中國男子持刀攻擊一對在等校車的日本母子事件,在華日本人對自身安全的憂慮日深,卻有中國輿論對此顧左右而言他,列出各國的日本大使館接獲通報的日人遇襲案件數量,指稱在中國所通報的日本人受襲案件「排不上號」,藉此反指是日方「煽動民族主義、大搞仇恨教育」。
而反思中國極端愛國情緒的聲音,被冠上了「殖人」的蔑稱,有網民寫下:
▌殺童事件後續衝擊
不過在華日本人的安全憂慮確實已經影響在中國的日資企業,且殺童案發生地點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外資最早投資的地區之一,在1980年代以降的中國經濟起飛扮演要角,隨著越來越多日本企業派員長駐中國,日本人學校也興建開設,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官網名單,截至2023年全中國共有15所日本人學校,占全世界日本人學校總數15.95%。
日本投資中國的高峰期間約在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隨中國擴大開放、政策鼓勵外資投資,大量日本企業進駐中國,根據日本外務省的統計,2011年日資企業在中國的基地數3.3萬、2012年時在華日本人超過15萬人。但在2012年之後由於釣魚台(中國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主權爭議,中國各地爆發反日遊行,至今仍時不時在輿論上出現反日聲浪,後來更受2020年疫情影響,日資企業不斷縮編在中國的業務規模。
目前在中國的日本企業也紛紛表達對駐中日本員工的安全擔憂,松下控股(Panasonic)就允許駐中員工及其家屬暫時回日,並由公司支付旅費;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皆表示將聽取有家屬隨行的駐中日本員工意見、研議應對的安全措施;三菱重工業則向員工們呼籲「注意確保安全」、提醒在中國當地不要靠近示威和集會。
中國的經濟現況本就已經不如以往,日本企業本就已經開始撤資腳步,據中國政府數據,2023年日本實際對中直接投資額,相較前一年減少15%,而如今日本人在中國面臨到的人身安全問題,很可能將使投資情況更進一步惡化。
不過微妙的是,中國政府在此敏感的時機,於9月20日宣布全面恢復日本水產進口,此事立即引發輿論以及媒體的關注。日本自從2023年8月24日啟動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裡水排放入海後,遭到中國強烈反對和抵制,中國宣布全面暫停日本水產進口。因此2024年9月20日宣布解禁、並稱中日雙方「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使外界將這項政策轉變,與發生時間相近的深圳殺童案做出聯想。
《NHK》記者就在9月20日當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提問,解禁政策是否與殺童案有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對此否認,並回應:「中日雙邊共識的內容、發表時間是經過雙方密集磋商確定的。關於深圳男孩遇襲的個案,中方已經多次表明立場。兩者沒有關聯。」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