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土敘震災下的傷痛與堅強:敘利亞醫生救治兒童的沉痛呼聲

2023/02/10 轉角24小時

示意圖,阿夫林的醫院,非馬斯里醫生。 圖/路透社
示意圖,阿夫林的醫院,非馬斯里醫生。 圖/路透社

「這是身為一名醫生遇上的最糟情況,你無法拯救病人,或為其減輕痛苦。」土敘大震災,截至當地時間2月10日,死亡人數已超過2萬1,000人。除土耳其之外,敘利亞災情同樣不容樂觀,當地醫生指出在早已飽受戰亂摧殘的災區,醫療資源極度匱乏,而地震造成無數孩童失去親人、成為孤兒,更是在未來需要漫長時間來處置的問題。隨時間流逝,受困瓦礫之下的災民倖存的機會愈加渺茫,災區情況絲毫不容樂觀。

尤其是敘利亞邊境地區,本就飽受近12年內戰所苦,無數人流離失所、霍亂盛行,2月6日大地震的發生是對當地雪上加霜的又一次打擊。一名在敘利亞嚴重受災的阿勒坡(Aleppo)阿夫林(Afrin)地區服務的醫生馬斯里(Ahmed al-Masri)接受《BBC》專訪,從醫者的眼光,描述這場巨大災厄帶來的傷痛。

馬斯里任職於敘利亞的希法醫院(Al-Shifa),在地震發生後不久,隨即有超過200名傷者被送進醫院;當中有一名7歲的男童——穆罕默德(Mohammed)讓馬斯里耿耿於懷。馬斯里指出穆罕默德被發現時,父母和兄弟姊妹都已死亡,全家唯一倖存、身負重傷的他躺在父親遺體的身邊,而當馬斯里一在醫院看到穆罕默德,便留下深刻印象,他如此形容:

「我注意到這個孩子的眼神,我不知道為什麼,當他一看向我,我就哭了起來...這個男孩看著我們的方式,感覺很信任我們、知道他自己安全了...但他也有很大的力量,強忍著自己的傷痛,是什麼讓一個7歲的孩子如此堅強和強韌?」

7歲的穆罕默德受傷送院。
 圖/敘利亞美國醫學會
7歲的穆罕默德受傷送院。 圖/敘利亞美國醫學會

馬斯里曾在2013年時任職敘利亞大馬士革野戰醫院,當時敘國反對派曾轟炸大馬士革市中心、以及用沙林毒氣攻擊郊區,那時的馬斯里在醫院中學會快速組織、應對戰亂和緊急事件,但此次的「加濟安泰普」(Gaziantep)大地震毫無預警,而帶來的破壞也比馬斯里過去所有的經歷都更嚴重。

在2月6日入院的傷者當中,有許多人從外表看起來僅受到輕傷,但經過詳細檢查評估後卻會發現其內傷嚴重,甚至需要緊急截肢,而希法醫院卻缺乏能夠提供適當治療的能力與資源。

馬斯里沉痛表示:

「這是身為一名醫生遇上的最糟糕情況,你無法拯救病人或減輕某人的痛苦。」

馬斯里的父母家人都住在醫院附近、但他的妻小就住在震央的加濟安泰普,馬斯里未能探視,他自述:

「在這種危機中,你最糟的感受就是,不知道親人是否安好...我們接收病人時,一隻眼睛在評估他們的傷勢,另一隻眼睛則在確認他們是不是我們自己的家人。」

正在救治傷患的馬斯里醫生。 圖/敘利亞美國醫學會
正在救治傷患的馬斯里醫生。 圖/敘利亞美國醫學會

國際救援仍在陸續送往土耳其,除趕赴當地馳援的美國、英國、台灣、西班牙、波蘭等等各國救難隊之外,捐贈也湧入,例如2月9日世界銀行承諾向土耳其提供17.8億美元金援,用於重建基礎設施和支持受災民眾;美國也承諾向土敘兩國提供價值8500萬美元的援助,台灣政府則宣布捐款200萬美元賑災、民間捐款目前累計也達台幣8,353萬元。

大地震造成土敘兩國許多孩童死亡或是成為孤兒,例如2月6日阿夫林地區有一名「奇蹟出生」的女嬰,其母親被困在瓦礫之下生產,當女嬰被救出時,母親已經斷氣。如今這名女嬰經送醫搶救之後,情況穩定,她被取名為Aya,即阿拉伯語「奇蹟」之意。

Aya的故事經媒體報導之後,醫院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訊息,希望領養失去雙親的Aya,不過院方表示為Aya的安全起見,目前安排將在出院後由叔公巴德蘭( Salah al-Badran)收養——但巴德蘭的住所也在地震中倒塌,全家11口人棲身於臨時帳篷之內。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將持續幫助土敘兩國在地震中倖存的兒童,為其提供食物、衣物和藥品等等,也會跟醫院合作協尋找其他親屬。

另外,土耳其的家庭與社會服務安全部表示,找不到親人的兒童將由國家安置在相關機構,後續評估是否送往寄養家庭,同時也呼籲善心人士提交文件、申請成為寄養家庭。

阿夫林災區,被壓在殘垣下的小孩。
 圖/美聯社
阿夫林災區,被壓在殘垣下的小孩。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土耳其-敘利亞大震災:瓦礫堆中奇蹟出生的嬰兒

Turkey and Syria earthquake: ‘As soon as he looked at me, I started crying’

Turkey-Syria earthquake: Thousands offer to adopt baby pulled from the rubble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伊朗核設施福爾多(Fordo)的衛星空拍圖,攝於6月14日。 圖/路透社

美國巨型鑽地彈轟炸伊朗核設施:伊朗的抵抗軸心盟友能反擊嗎?中俄有無能力介入?

2025/06/22
無國界醫生(台灣)集會呼籲「援助不是武器,停止封鎖加薩」。截至6月初,加薩已有超...

「所有底線都被跨越」加薩兩週近400死,無國界醫生籲以色列:停止封鎖加薩

2025/06/20
一個烏克蘭家庭持國旗遊行,呼籲俄羅斯歸還人質。 圖/路透社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2025/06/20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2025/06/20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最新文章

伊朗核設施福爾多(Fordo)的衛星空拍圖,攝於6月14日。 圖/路透社

美國巨型鑽地彈轟炸伊朗核設施:伊朗的抵抗軸心盟友能反擊嗎?中俄有無能力介入?

2025/06/22
無國界醫生(台灣)集會呼籲「援助不是武器,停止封鎖加薩」。截至6月初,加薩已有超...

「所有底線都被跨越」加薩兩週近400死,無國界醫生籲以色列:停止封鎖加薩

2025/06/20
一個烏克蘭家庭持國旗遊行,呼籲俄羅斯歸還人質。 圖/路透社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2025/06/20
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2025/06/20
6月18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回擊,以色列的防空系統在特拉維夫市上空攔截。 圖...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伊朗向以色列展開回擊,圖為6月16日,以色列防空系統攔截伊朗的飛彈。 圖/法新社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