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就在刀鞘裡:美國眾議長金瑞契1997訪台的「一個中國」
「提醒中國,刀就在刀鞘裡,隨時可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將在8月2日晚間抵台,是曾來訪台灣的美國政府成員中層級最高者,不過美國國會議長訪台已有先例——1997年4月,時任眾議院議長的金瑞契(Newt Gingrich)快閃訪台,在台灣僅停留不到3小時的時間,期間正逢台灣首次總統直選後的第二年、以及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前夕,當時金瑞契會見總統李登輝,兩人言談中關切的問題也集中在兩岸關係與台灣前途。不過雖然彼時台灣媒體的報導,多以「良好有效的溝通」來形容金瑞契的台灣行,但對照日後的外交發展,真正取得突破成就的反而是中美關係。
當時與會同場的台灣官員還包括時任外交部長章孝嚴(2005年因故改姓蔣)、考試院長許水德、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總統府秘書長陳錫蕃等人,李登輝與金瑞契為首的國會代表團就經貿問題、核廢料處理、台灣加入世貿組織(WTO)等議題交換意見;此外金瑞契也拜會時任副總統連戰等官員,兩人在台北賓館會面,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台北賓館鼠滿為患,連戰在大廳等候金瑞契時,隨扈卻在走道上捉老鼠。
金瑞契在來訪台灣之前,甫結束訪中行程,再從日本繞道來台。在中國期間,金瑞契會見了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等人,他在台時重申了對中國領導人的警告:如果中國攻擊台灣,美國將會採取行動保衛台灣。
金瑞契在訪問中國的行程中,明確向中國表示:
「我們明白你們不會放棄使用武力...不過我們希望你們理解,我們會保衛台灣,以上。」
金瑞契也表示,包括江澤民、李鵬及汪道涵等中南海高層,在4到5次的會面中,冷靜聽取他的警告,並未再強調對台動武的可能前景,也因此降低了美國須對此做出回應的必要。江澤民對此,也僅回應敦促金瑞契「謹慎對待台灣問題」。
當年金瑞契提出的警告,是在台海局勢緊繃的當時,美國政府所做出關於台灣安全最明確的表態;當時有部分的美國官員擔心,台灣會利用美國的支持,當作對抗中國、掀起獨立衝突的後盾,因而主張保持模糊,但金瑞契認為,若美國的態度曖昧不明、缺乏明確性,將被中國視為可以動手的機會與空間。
對於1997年時的國際情勢與自己認為美國應採取的態度,金瑞契當年如此形容:
「這不是在揮舞軍刀,這只是在提醒他們(中國),刀就在刀鞘裡,隨時可用。」
面對香港主權即將在同年7月移交,金瑞契也將當年享有自由的英屬香港形容為「高貴的蘭花」,並表示:「如果巨人(中國)學會手捧蘭花,那麼它將會在全世界看起來非常不一樣。」
不過,即使金瑞契在訪中及訪台行程中,都表達了「美國保衛台灣」的警告,但他也重申支持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即尼克森時代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發表的上海公報中所寫的「美方認知到(acknowledge)海峽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在他會見李登輝時,李登輝也提及上海公報,並表示兩岸人民各自代表「中國」,然而台海陷入緊張正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其省份,抹殺「中華民國」的存在。
雖然美國已於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但在1997年的時空背景下,兩岸的「正統中國」之爭尚存,1992年「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也才是不久前的事,金瑞契的發言與主張未脫美國自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的對台政策走向,加之1997年的中國正開始顯露改革開放的成果,西方社會仍期望中國藉由經濟發展,逐步走向民主開放的社會,是故金瑞契台灣行的發言重點更多擺在了台海和平。
因此對照日後的發展,無論是江澤民在1997年10月訪問美國、與時任總統柯林頓「相談甚歡」,以及促成隔年柯林頓夫婦回訪中國的行程,反而在現實利益上,中美之間找到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的新立足點。
事隔25年之後,裴洛西以美國眾議院議長身分訪台,而中國的政經實力不可同日而語,同時中國也已展現對外擴張的野心、引起美國高度警戒,台海情勢仍處於緊張,國際局面卻與1997年金瑞契訪台時截然不同。
裴洛西的訪台計畫,從出發之前就屢次受到中國警告,而金瑞契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訪問時表示,中共不至於會以極端威脅來回應,「如果中國選擇擊落裴洛西的飛機,那將真的是戰爭的行為,美國只能進行大規模報復」。
金瑞契強調,美國依然擁有強大軍事力量,若時機來臨,美國將毫不猶豫地聯合印太盟友進行反擊,特別是在澳洲和日本盟友的協助下,中國將很有可能在無法繼續和美國進出口的雙重打擊下,陷入經濟癱瘓。
金瑞契認為,美國一旦屈服,中國將在心理上解讀為示弱,並試圖更強烈地透過占領台灣來脅迫美國,「面對任何獨裁政權,像美國這樣的共和民主國家,都必須挺身而出。」
據指出,裴洛西專機將在台北松山機場降落,預計裴洛西於台灣停留過夜後,隔日將拜會總統蔡英文及立法院。金瑞契當年先到北京後才快速訪台;如今裴洛西選擇直接接觸台灣,與25年前時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