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報#26:拜登的北約盟軍峰會「再一次警告中國」?
烏克蘭戰報#26:拜登的北約盟軍峰會「再一次警告中國」?
「我不是在恐嚇習近平...只是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中國若敢助陣俄軍,必將付出慘痛代價。」俄軍入侵烏克蘭已進入滿月的第30天,24日烏俄雙方雖首次「交換戰俘」,各地轟炸攻城卻無停歇,唯烏克蘭的小規模反擊愈發凌厲,周四更透過精準的彈道飛彈打擊,擊破引爆了俄國黑海艦隊一艘靠港的短吻鱷級登陸艦;同一時間,以美國總統拜登為首的北約各國領袖,也在布魯塞爾總部召開緊急盟軍峰會。會中,拜登與盟軍不僅同意在歐洲東線增加4萬駐軍,更警告俄國切莫使用必將升級衝突的核生化武器——但最引發關注的,卻是拜登特別公開拉攏歐洲盟國,要向還在盤算著「軍援俄軍」的中國,發出頗為強硬的制裁威脅。
▌截至3月25日黎明為止,烏克蘭前線的最新戰況...?
雖然烏克蘭的戰場狀況仍然維持「基本僵持」,但烏克蘭軍隊的反擊意圖,在首都基輔、南方聶伯河出海口一帶的尼古拉耶夫(烏軍守城中)和赫爾松(俄軍控制中),卻有攻勢升級的跡象。特別是在25日清晨,地方目擊已通報在赫爾松機場外圍,正爆發著烏俄兩軍的激烈戰鬥。
儘管烏軍截至目前為止的反擊,尚未能取得關鍵性的殺傷戰果,但像是基輔、尼古拉耶夫、哈爾科夫,俄軍攻城的包圍網都出現了明顯的鬆綁;甚至是東南方被包圍成孤島、斷糧數周一度接近淪陷的馬立波,屢次殺進城中心的俄軍也無法有效佔領市區,甚至還讓從北方馳援的小部隊烏軍與少量救援物資有辦法闖入中心圍城區。
大致僵持的戰況與烏軍零星、但仍有些微進展的反擊士氣,24日也以別爾江斯克港的突襲轟炸最有代表性——在開戰第一星期就被俄軍入侵佔領的別爾江斯克,位於亞速海北岸,距離克里米亞半島180公里,東側60公里則是正陷包圍的馬立波。在2月底遭俄軍攻佔後,別爾江斯克也成為黑海艦隊的運補港之一,是俄軍鞏固南方戰線,並運補戰鬥部隊圍攻馬立波的重要關口。
但3月24日清早,甫於近日靠港別爾江斯克的數艘黑海艦隊登陸艦,卻突然遭到「不明襲擊」(目前初判為烏軍彈道飛彈的精準打擊,但尚無絕對定論),碼頭上還裝載著大量軍火的俄軍短吻鱷級戰車登陸艦、服役經歷高達58年的「奧爾斯克號」(Orsk)當場大爆炸,現場還有兩艘噸位較小的蟾蜍級登陸艦,也在艦身著火、被爆破損的狀態下,倉皇開船出港逃難。
由於別爾江斯克港仍由俄軍實際掌控,雖然被轟炸重創的奧爾斯克號據傳已在碼頭沉沒,但黑海艦隊的具體傷亡數量、與艦隊損失細節,俄國國防部卻一概不回應,僅能無奈任憑戰艦爆炸的影片與畫面,在海內外默默傳開。
▌給烏克蘭更多飛彈?北約的援烏緊急峰會
在別爾江斯克港「捷報」傳出後,正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緊急高峰會,也進入是次會議的討論高潮——其一方面,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次向北約盟軍索討軍火援助;二方面也是美國總統拜登,以北約最重量級領袖之姿,上台發言定調本次會議的「盟軍立場」。
在與北約峰會交涉時,澤倫斯基除了再次批評西方世界對於俄國的侵略姿態反應太慢,也重申目前的烏俄戰局正進入「黃金交叉」的反攻時刻——目前俄軍正苦於兵力不足、烏克蘭季節性泥濘影響裝甲機動、後勤補給的無力,以及嚴重的戰意士氣低迷。假若烏克蘭軍隊不能趁勢反攻,恐怕會錯過逆轉戰機,讓俄軍得到重整旗鼓的「第二波總攻」機會。
烏克蘭軍隊的反攻,在澤倫斯基總統的說法裡,仍缺少足夠的「硬體裝備」,因此澤倫斯基也一口氣要求北約盟軍「馬上提供」戰鬥機、坦克車、長程防空飛彈系統、反艦飛彈...等等關鍵武器。
但澤倫斯基的要求,卻再一次被歐洲盟軍「敷衍帶過」——儘管烏方對此頗有牢騷,但北約諸國,也以軍援規模最大的美國與英國為首出面緩頰,強調戰鬥機、坦克與長程防空飛彈的運輸、訓練使用與後勤支援,都有極為困難的執行障礙。因此北約援烏的主要項目,仍會以各種更具後勤與使用彈性的「實用飛彈」為主,暫時不可能提供戰機、坦克等傳統主戰裝備。
不過烏克蘭索要的反艦飛彈,目前正由美國與英軍「調貨準備中」。24日,在北約的高峰會場外,多名美軍高層就向《路透社》等國際媒體證實:雖然還有後勤與交接細節需要克服,但美國與歐洲盟軍「快要準備好」一批反艦飛彈系統,供烏克蘭軍隊在南方沿海抗戰使用。
雖然美國方面尚沒有說明援烏的飛彈型號與種類,但布魯塞爾的場外風聲多判斷:美國可能會提供挪威製的先進「海軍打擊飛彈」(NSM)給烏克蘭緊急使用——這一方面是這種先艦的制海飛彈,目前不僅由美國海軍與陸戰隊使用;此前烏克蘭向英國預購的海軍艦艇也設計搭載NSM;更何況與烏克蘭最近、且主導大量軍火援烏的波蘭軍隊,亦是NSM的使用國,因此考量到後勤、訓練與使用經驗交流的效率,NSM很可能將是烏軍用來對付黑海艦隊的下一波神兵利器。
▌拜登:北約從未如此團結!中國請注意...
美國承諾援烏的反艦飛彈,目前還沒有確切的交貨計畫表,但在北約峰會後,拜登也將親赴波蘭討論烏克蘭局勢,因此下一波軍火援助,最快或將在這幾天內拍板定案。但在此前,登上布魯塞爾舞台的拜登,24日的北約演說又具體提出了怎樣的盟軍戰略呢?
事實上,在與北約盟國交涉後,拜登總統不僅加速推動軍事援烏,更隔空爭取了G7七大工業國與G20盟邦對於俄國的制裁緊縮。在G7方面,各國基本同意將盡速擺脫對俄國的能源倚賴;在G20方面,拜登則公開喊話要求「G20減1」,比照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G8驅逐俄國」的政經制裁。
「G20減1」的拜登喊話,雖然於實務上幾乎不可能——因為與G7多為美國一級盟邦的組成不同,G20成員不僅有公開同情俄國的中國、印度與南非;像是沙烏地阿拉伯、印尼等新興的中間國家,亦不願意在俄國侵略問題上,直接與西方世界站在同一陣線。
譬如說,今年10月底要舉辦的G20年度領袖高峰會,就將由印尼主辦。但印尼政府不僅公開拒絕「歐美喊話『G20減俄國』」的制裁意見,更以尊重慣例原則為名,正式邀請俄國總統普丁「親自前來10月G20峰會」,甚至獲得普丁本人的欣然答應。
在此狀態下,G20減1的高調喊話,即成為頗為明顯的「外交選邊戰」。其背後的戰略目的,不僅是希望進一步強化國際社會的「俄國包圍網」,拜登也更有意以此公開施壓沙烏地、印尼等國際騎牆派,甚至趁勢統合「西方盟軍大戰略」,並以此警告動態搖擺、持續往俄國步步靠近的關鍵強權——中國。
像是《金融時報》就特別強調:「拜登的北約發言,故意強調了對中國的援俄警告。」報導認為,美國除了要求歐洲盟國對俄軍可能的核生化作戰作好最壞準備,於明於暗也一再強調歐洲各國應該嚴肅考慮對中國的戰略立場,「特別是中國很可能同意軍援俄羅斯的侵攻行動。」
拜登表示:「我透過數據向他說明,在俄國發動侵略戰爭後,究竟有多少美國與外籍企業緊急斷絕投資俄國...他們的經濟未來究竟是要與西方合作雙贏,還是要梭哈賠率很糟的俄羅斯,我想中國根本心知肚明。」
「北約峰會是拜登吹響盟軍集結號的一次大好機會。」《金融時報》分析認為:拜登正透過「北京可能軍援俄國」的戰略假設,全力強化美國主導的美歐-中國包圍網。但這樣的團結能維持多久?是否會延伸到烏克蘭以外的戰略歸隊?拜登的計畫仍需要時間與後續援烏成效的檢驗。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